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次碰头会(1 / 1)躺平青年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啊!老师,试想一下,您出国访问的时候,路过一个商店,看到有卖红酒的,据说是拿破仑家族产的,再一看价格还能接受,您会不会尝试一下?”

“对啊,就像袁大头入主紫禁城的时候,厚德福以此为契机,大肆宣传,再加上他又喜欢拿豫菜招待客人,上行下效之间,厚德福名声大噪,一下就成了跨省的大饭店,就算您不喜厚德福的宣传,鲁公筵您或多或少也了解过吧?”

余利民听到几个同学的这番解释,不由得揉了揉眉心,苦笑不已,看着眼前的几位学生,余利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有点老了,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不得不说,在眼前的这几個同学在给他设想的场景当中,他还真的有些把持不住,果然任何的名人轶事,皇家密闻都能引来一大批拥趸。

拿破仑和袁大头他不感兴趣,但是那个鲁公筵,他还真的跟风尝试过。

所谓的“鲁公筵”,就是指鲁迅爱吃的四个豫菜,长垣的厨师就把鲤鱼焙面、铁锅蛋、炸核桃腰、酸辣肚丝汤这四个菜合称为“鲁公筵”。

引得一大批文人墨客跟风尝试,他自然也不例外。

余利民结合了自身的情况,稍微想了一下,如果真按这几个学生的想法尝试一番,未必不能起到作用,想到这里,余利民开口:

“你们说的不错,这样也算是个法子,我先回去研究一下,过几天回复你们。”

“好的,老师,您忙,我们不着急的。”

“对对,老师您日理万机,先看看,有什么不妥的还请您斧正!”

“行了,别拍马屁了,快去吃饭吧!我看完会尽快给你们回复的。”

杨兴武几人听到这话连忙告辞,纷纷拿上书本和饭盒去食堂吃饭。

余利民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感慨不已。

把几人的报告跟教材放在一起,拿上茶缸回了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后,余利民坐在桌子上翻看着报告。

余利民看着报告,主要内容他刚才在教室里已经看过了,对于这里面的信息,他倒是没有太多的惊讶。

看了一会儿,余利民觉得这个报告里面所说的可行性还是蛮大的,简单修改一下就可以作为一次尝试,如果可以的话,他把这个方案提交上去,到时流转到东三省的贸易团队中,顺利的话,秋交会就能看到人参的身影了,到时候就能知道这条路可不可行了?

余利民正准备放下报告,出去吃饭,又瞥到了报告中的有关“标准化”的相关说法,越是琢磨,他越是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抱着这种想法,余利民去食堂吃了饭,回办公室的时候,有些太过投入,差点撞到同事。

“我说老余,你这是咋啦?魂不守舍的?”

余利民听到这话,抬头就看到站在眼前的林文昌面露喜色。

“你来了,走走走,正好有个好东西让你看看,刚才我就是在想这个事情,差点撞到你。”

林文昌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

“哦?啥事儿?还能让你这么失态?那我可要好好看看!”

“放心,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余利民说着拉着林文昌进了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后,余利民走到办公桌跟前,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报告,递给了身旁的林文昌,拉着他坐下。

“来来,你先坐下看好好看看,我给你倒茶!”

余利民说着拿起暖壶倒水泡茶。

忙活完之后,余利民坐在一旁安心地等着林文昌的反应。

林文昌看到余利民这番态度,拿起手中的报告,认真地翻看了起来。

认真看了一遍之后,林文昌并未发现能让他惊讶的事情,这个报告在他看来还有些稚嫩,更多的像是学生交上来的作业。

但是想到余利民刚才的情况,林文昌又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下去。

过了好一会儿,林文昌这才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

“不错,报告的漏洞虽然不少,修改完善一下,值得尝试一番,这里面对于种植人参的标准化分类也不错,对于南方菌子的方面参照这种方式引入标准化的话,可以提高不少产值。”

“不止呢!如果把这个标准化推广开来,应用范围更广,必然可以创造更大的效益。”

“确实不错,这是谁写出来的?”

“杨兴武他们宿舍交上来的报告,这几天陆续收了十几份方案,有的想法非常不错,但是限于技术无法达到,有的则过于保守,已经有实例了。”

“不错不错,听说你下个月要带他去广交会?”

“是啊!他的基础不错,本来还想着等大二的时候带他去,但是从上学期他提出的丝绸之路,以及这才报告情况,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

“这倒是,杨同学的成长还是挺快的,对于特殊人才,就要不拘一格。”

“是啊!”

余利民和林文昌就着这个话题聊了起来。

……

张卫军和林志远几人把报告交上去后,得到余教授的夸赞后,几人都激动不已,哪怕是坐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几人还是忍不住地炫耀着。

“哥几个,咱们成功了。”

“是啊!成功了,等余教授看完就有结果了,希望咱们能成功!”

“你说咱们成功了,咱们宿舍是不是就都能保研了?”

“估计够呛!能保一半就不错了。”

“哥几个,点子是点子,真正能实现的才叫方法,不然都是空想,即便是余教授那边过了,在实验阶段,总要看到产出吧?真的按咱们的方法做了,结果卖不出去,也一样没用!”

杨兴武的一盆冷水,彻底让众人冷静了下来。

“兴武,你就不能说点吉利的,哥几个刚开心起来,你就泼冷水。”

“就是,都不能让咱们几个想象一下!”

“得了吧,从教室到现在你们尾巴都翘天上去了,再不给你们泼冷水,你们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几人吵闹了一阵,引得食堂里的同学纷纷侧目,看到这个情况的众人,连忙坐好,狼吞虎咽地吃饭。

吃过饭,众人狼狈地逃离了食堂。

第二天下午,到了杨兴武与韩文静和胡志华三人约定的时间,杨兴武睡了个午觉起来之后,洗漱一番,便前往了燕南园。

下午三点,阳光正好,杨兴武到了后,找了个坐的地方一边晒太阳一边等人。

即将春分,京城的天气还是有些冷的,太阳晒的人暖洋洋的。

杨兴武等了一会儿,胡志华和韩文静两人也到了。

“杨学弟,久等了!”

“没有,我才刚到不久,咱们就在这里?还是找个教室?”

“就这吧,阳光正好,今天也没风,晒晒太阳也不错。”

“好,那就依韩学姐所说,咱们去那边的草地上坐着吧!”

“好!”

三人移步到草地上坐下,韩文静拿着笔记本,开始讲述自己上周的收获。

“杨学弟,胡学弟,就由我来抛砖引玉吧!

我主要是负责了解参与企业有多少家?

但是,在我认真查阅了各种资料之后,对于这个东西并未有太过准确的官方的描述,我只查到参与的企业多是以各地市的贸易团为单位,但是三年前外资企业也陆续加入了进来。

根据我查到的情况,八十年代初期,由原来由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分别组成的12个交易团外,闽省的福日电视机厂等15家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国家对外承包公司都在八十年代首次参加了广交会。

两年前广交会的举办时间由三十天缩短到了二十天,

展示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工业上有大庆原油、农产品有速冻蔬菜、纺织品有精美刺绣、还有不少机械产品。

这些天我又多方面了解,询问了不少教授,除了原有的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外,最近几年虽然又多了几个贸易团,但是也超不过二十个交易团。”

杨兴武和胡志华听到这话,不由得感叹韩文静的厉害。

换作他们碰到这样的难题,估计早就歇菜了,没想到韩文静居然还能从这些事情当中发现诸多问题。

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家企业参展,但是现在多是以贸易团为主,带领辖区内的企业一起参展。

“以上就是我所查到的资料,后续我会继续跟进,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杨兴武和胡志华两人一边听一边记录,听到韩文静的话,两人又问了一会儿问题。

忙活完这一切之后,胡志华也开始和两人分享自己查到的资料。

“我是负责广交会的紧俏商品的,周一的时候我跟韩学姐说过遇到的困难,这两天我自己又去试着找了一些资料。

发现这里面创汇的大头都是以重工业和矿石矿产资源为主。

譬如钢铁的出口,和原矿石石油这些。

但是我在其中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产品。

你们还见过,这玩意居然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一度是创汇的新宠儿!”

“胡学长,什么东西这么厉害?”

“胡学弟,你就别卖关子了!”

“其实也简单,这个估计你们也见过,就是博山的套五盆。”

韩文静听到这话顿时恍然大悟。

“这个东西确实挺好玩的,没想到居然能创汇,真是小瞧它了!”

杨兴武听到这话有些懵圈。

“胡学长,套五盆是啥?五个盆吗?”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套五盆是一套5个,由小到大套放在一起,直径和高度根据比例依次降低,因此而得名。

套五盆的历史还算悠久,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

套五盆造型与装饰基本上大同小异,胎壁稍厚,胎质较粗,外壁中部有浅折腹痕。

盆内壁及底部绘画风格追求朴拙凝练,以荷花或菊花纹为主,少数盆绘制梅兰松竹纹,均是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植物。

釉色为红、绿、蓝三色,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给人以满满的喜庆感。

前几年还是鲁东省优质产品,博山陶瓷厂的年产量在百万套左右,不过这几年产量少了不少,不少陶瓷厂看到有利可图开始仿制。”

杨兴武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过来。

这玩意不就是俄罗斯套娃吗?

没想到自己国家也有这东西,他小时候咋没遇见这么好的东西?

按理来说,他们跟鲁东还是邻居,没道理这套五盆卖不过来?莫非被人仿制之后倒闭了?

“不应该啊!这么受欢迎的东西,不大力生产,怎么会减产?”

“不清楚,可能是被仿制之后,别的贸易团压低价格出售,挤占了原先博山陶瓷厂的销量了吧!”

“哎,太可惜了。”

“是啊!这么好的东西,不被珍惜……”

毕竟是能创汇的东西,谁看了不眼红?

陶瓷厂可以说是是遍地开花,买一套回去大师傅就能仿制个七七八八了。

想到这里,杨兴武不由得叹了口气。

“行了,不讨论这个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韩文静和杨兴武通听到这话,平复了一下心情,接连问了几个问题,记录下来之后,韩文静和胡志华两人把目光看向了杨兴武。

杨兴武看到这个情况,连忙打开笔记本,向两人分享自己查到的资料。

“韩学姐、胡学长,我这次查到的企业是挺多的,除了原先的附近的几个国家之外,近年来随着国际关系的缓和,欧美许多大商超和企业也开始参加广交会,特别是近年来……”

韩文静和胡志华听着杨兴武的介绍,两人一边记录,一边时不时地问上几个问题。

杨兴武对答如流。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儿,第一次的碰头会算是圆满结束。

韩文静看着两人,又开口说道:

“这样吧!以后每周三都碰头一次,讨论解决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实在解决不了再找教授帮忙或者换个方向!

平时遇到的小问题,早上在英语角练习对话的时候,提出来,尽量当场解决,怎么样?”

“好,胡学姐这个方案不错,我觉得可行!”

“我也没问题,有问题随时沟通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