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九章 陈奇瑜的计谋(1 / 1)月入六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出去消息,就说我们接到了总制的缴贼檄文,全力围剿灶王,就在本月。”

陈奇瑜看着自己的副将卢文善,要知道,他来到这里,可不单单是为了剿灭灶王,还有其他流寇匪患。

只不过灶王是最大的目标。

“哦?总督,为何不全力围剿灶王?”

卢文善不明白,灶王是最大的流寇,剿灭灶王,敲山震虎,陕西所有的流寇估计都会望风而逃。

“你不懂,流寇,难对付的,就是一个流字,若是我等全力剿灭灶王,就算是事成,那些流寇也只是宛如兔子,更加狡猾谨慎,望风而逃,闻讯而走,走到一地,祸患一地,百姓不得安生。”

陈奇瑜耐心解释道,他说起来是为了百姓,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有杨鹤的前车之鉴,他必须要将这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兵者诡道也,我等假意剿灭灶王,其实暗中出兵北上,剿灭北上流寇以后,灶王定然认为受骗,气愤之下必然出兵,我等守株待兔之法也能够起到最大的作用。”

“多谢总督赐教。”

卢文善拱手一脸感慨的说道,不愧是读书人,脑子就是好用,若是他定然想不到这些办法。

他满脑子都是打打杀杀,哪里会想到声东击西这一计。

消息很快被传播出去。

陈奇瑜在进入陕西境内以后就开始纠结各个府城的兵马,缴贼檄文发出以后,他便带兵沿着定边北上,而卢文善则是带兵朝着靖边斜着北去,一部分兵马留在甘泉。

“灶王还是太过于招摇了,竟然打下府城,一府四县,眼下引得朝廷再次派兵围剿,甚至直接发布缴贼檄文,”在陕北境内得到缴贼檄文消息的所有流寇,内心皆是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毕竟这段时间,陕北境内,灶王风头无两。

大败三边总督,拿下延安府城,延安东侧领地几乎尽数落入灶王手中。

眼下缴贼檄文一发,沿途所有兵马都要配合,以全部的精力,全部的力量去剿灭流寇。

若是他们得到这消息是针对流寇的,他们早就四处奔逃,将流寇的流字发挥到极致了。

眼下,针对灶王,他们只会幸灾乐祸。

金刚钻、翻山鹞、黑煞神、人中虎、五阎王、马上飞,大大小小的流寇甚至开始庆祝起来。

当初的三边总督在这里的时候他们便提心吊胆,毕竟朝廷派出人来便是为了将他们解决。

眼下将招安为主的三边总督调走了,来了個新的,他们就更加睡不着觉了,但凡动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次来的肯定就不是善茬了。

谁知道,人家的目标就是灶王。

其实稍微有些远见的,就能够知道,灶王若是没了,接下来便是他们,但是,这些农民起义军,生来就是土里刨食的,坐地为盗以后,哪里能够想到这么多呢。

有一口吃的就行,及时享乐。

朝廷兵马声势浩大,刘振华想不注意到都难。

“竟然纠结各路兵马,直接来讨伐我了。”

刘振华猜到朝廷这一次派出的人打击他的力度会很大,但是没有想到这人这么果决,来到陕西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多久,就发布了讨贼檄文然后出兵征讨。

不过对方来的也正是时候,从庆阳出兵,纠结各路兵马,来到延安等地,也需要一段时间。

刘振华的马克沁机枪已经是蓄势待发。

不过刘振华思索的便是,要到了时候将机枪变化出来,还是提前变化出来演练一番。

毕竟刘振华只有在一些游戏里面才摸过马克沁机枪,不过按照先前,变化出来武器等就有使用方式的逻辑,刘振华也并不怕到时候变化出来了不会用。

这么一番思索,他决定,敌军攻城之日,就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嘿嘿。”

刘振华笑出了声音。

商城内这最便宜的机枪便是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这马克沁重机枪系列的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

在那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就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五十打五千多,直接打死了三千多。

不过让这玩意出名的还是一战时期,德国直接用这种制式马克沁机枪,一天打死了六万名英国军人,直接让全世界开始装配马克沁机枪。

清朝曾经也对这种拥有极大杀伤的武器表现出过兴趣,在1888年就想要仿制了,只不过原版的马克沁重机枪是采取黑药铅弹,再加上,皇室倒是对于此物的兴趣不大,导致清朝只仿制了三十多台,便放弃了。

“整军!”

刘振华大手一挥,守城不是他...不是马克沁的风格。

延安兵马纠结,民兵们皆是兴奋不已,这些时日不少人晋级天兵可给他们羡慕坏了。

“灶王,这次听说朝廷多路大军,我们就带着点兵马合适吗。”

王吾看着眼前整军的四千民兵,这若是四千天兵就算了,还是民兵,最近才训练完的民兵。

王吾倒不是怕死,这次灶王要跟着,若是不敌朝廷军队,灶王就会陷入危险之境。

“呵呵,足够,”刘振华笑着看着这些蓄势待发的民兵,若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马克沁,刘振华甚至感觉带个千八百的都行了。

就在刘振华整军准备出发的时候。

一匹快马从远处而来。

张黑子翻身从马上下来,他跪在地上拱手说道:“灶王,最新消息,那朝廷兵马并没有奔着延安而来,而是加速北上去了!”

刘振华现在最为重视的就是情报网络。

他懂的兵法战术也不多,最知道的就是情报的重要性。

“哦?北上去了?”

刘振华有些惊讶。

“北上,难道他们要突击清涧?”

王吾在一旁说道。

“不,不应该才是,朝廷这么大的动静,不会绕开延安去攻击清涧,”刘振华摇了摇头,朝廷多路军马,若目标真的是他又或者是他的旗下之地,没有必要绕开来。

围一截四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应当是想要清缴北边的流寇。”

刘振华明白了对方的动作。

“好一手声东击西之术。”

刘振华感慨一声,放出消息来对付他,在即将赶到的时候加速北上,打陕西北方诸匪一个措手不及。

“不对,这样一来对方北方诸匪还是有反应的空间。”

刘振华忽的皱起眉头。

“还有消息。”

张黑子忙说道。

“下次一句话说完。”

刘振华还以为只有电视上会出现说话一截一截的没有想到现实世界也有。

“朝廷还有一队兵马,先前没有得到消息,后来往西探的时候探到了一大股军队北上。”

“这才对。”

刘振华面露感慨之色,看来这次来的三边总督比那杨鹤之流聪明一些。

当然,若是当初杨鹤将所有的兵权指挥权都交给洪承畴来,洪承畴也不至于败的这么惨。

朝廷兵马算是派出了两条线,一条在明一条在暗,两线并行,明线明面上朝着延安而来,暗线直奔榆林等地。

等到暗线已经准备好暴露,明线瞬间调动支援暗线,双管齐下。

按照刘振华已经知道的北方势力,应当没有任何一个流寇能够经得住这样的举措。

“到底是谁?历史上有这么一号人物吗?”

刘振华十分疑惑,根据蝴蝶效应,他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改变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灶王,我们要出兵吗?”

王吾在一旁问道。

“不,”刘振华摇了摇头,“让他们打去吧。”

若是刘振华忌惮朝廷兵马,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帮助那些流寇,一同抵御朝廷兵马。

但是刘振华并不怕,现在的局面就是,他已经不惧怕任何方面的兵马,前提条件是,没有将大明逼急了,调动所有兵马对付他,又或者是和后金联手,除了这些情况以外,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刘振华的推进,他所需要的也就是按部就班的蚕食周围的领土。

这段时间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大明的国土一点点蚕食。

刘振华的声望系统,声望的获取目前来看是属于指数增长的,在某一个阶段会爆发式的增长,让他几乎拥有永远花不完的声望。

日后的某一天,刘振华便可以挥师不惧天下,就算是明辽联手两国之力也不惧。

“继续训练吧,随时待命。”

对方明显一时半会不会对他出手了,不过这样狡猾的敌人也让刘振华长了个心眼,面对这样的敌人,马虎大意不得。

“继续去监视那两股兵马,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

古代的消息虽然具有延时性,但是,同一个省内的消息传递的时间也要不了几天,最关键的原因便是刘振华舍得在侦察兵的马匹上下本。

消息往往都是八百里加急传递的,就算是跑死了马也无所谓。

“是。”

张黑子点点头,随后翻身上马,当侦查兵的日子确实辛苦,要一直奔波,而且,最关键的就是,他吃不到天兵餐。

不过灶王给他的待遇很好,抛开待遇不谈,张黑子发自内心的想要为灶王做事,毕竟当初的他就是一个土里刨食的小农民,多亏有灶王的赏识他才走到了这一步。

古代的人,尤其是农民,大多都是质朴的,虽然他们懂得的大道理不多,但是知恩图报这四个字他们做的总是很好。

钻天哨和开山斧占据安塞北一带,他们两个手下有义军一千五百,在这一代也算是作威作福。

他们占据着一个山口,因为有险要的地势,即便是身边环伺灶王这样的人,他们依旧毫不担心。

因为近些时日得到的消息,朝廷要派出重兵围剿灶王,钻天哨和开山斧十分兴奋,近些日子都在寻欢作乐,而且下山的次数变多了。

毕竟寻欢作乐也需要大量的资源。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下山以后便再也没有机会上去了,因为他们被朝廷的兵马截断了。

钻天哨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矮小敦厚的男人,而开山斧的脑袋像是一个斧把子,怪不得叫做开山斧。

他们两个皆是面带惊恐之色,这次的朝廷官兵和以往的不一样,以往剿匪,他们往往只需要丢下一些金银财宝,对方就很乐意放过他们。

但是这一次,他们即便是丢下了所有身家,那些朝廷官兵依旧在收缩包围圈。

“二弟,这朝廷发什么疯,不是要围剿灶王吗?跟咱们过不去干什么。”

钻天哨看着那逐渐收缩的包围圈已经快要绷不住,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果断坐地为盗的狠人了,长久以来的酒色已经将他的身体掏空,将他的斗志消磨。

眼下遇到危险他也只会惊恐慌忙的逃窜了。

“大哥,不知道啊,咱们怎么办?”

开山斧亦是如此。

两兄弟平日便是纵情酒色,眼下被包围斗志全无。

“随我冲锋!”

陈奇瑜可不是什么文弱书生,他是能够上马打仗的。

周围的官兵士气大涨,直接收缩圈子,快速的将这些人冲杀。

一场战斗打下来,他们竟然没有损失一个人,折断一把兵器,陈奇瑜并没有在此地整军,将这两个贼首的领地焚烧以后,陈奇瑜继续带兵北上,他的这个计策,要的就是快速,根本不能够停下来,一直到横扫整个陕北为止。

最后要对付的,则是那难啃的骨头,灶王。

“臣陈奇瑜,陕西流寇作乱,根源在于年成不佳,饥荒逼人,形成于首恶的煽动、诱惑,以至于两府三路都成了强盗窝...”

路上,陈奇瑜将这些日子做的事情写成奏折,将他的计策也一并写了进去,他知晓,崇祯皇帝现在或许已经愤怒无比,需要吃一些定心丸。

“已经剿灭两个流寇头领,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臣,继续北上,直至屠灭陕北之地流寇,最后,用计策拿下灶王,此中时日,或许需要月余,望陛下给臣一些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