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入手的这批猴票,肯定不会等到一七年再卖。
因为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就算是赚了钱,还能享受吧?好像也行?
想一想就算了,真等到那个时候,他手中的邮票如果太多也是问题。
到时候能不能卖出上百万的高价,还真不好说。
反而是一零年前后,可以出一批。
毕竟那个时候一版猴票能卖五十万,差不多是现在价格的十万倍。
他现在手中的这四百版猴票,如果都能留到那個时候,偷偷快速出货,能不能卷回来两亿?
好像有点困难,毕竟去哪里同时找到四百个大客户?
所以,最后一笔钱肯定不能赚。
秦军这边刚刚有了决定,那名工作人员已经忙活完。
看着一脸欣喜的女工作人员,秦军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当然,他也听说过,刚发行猴票时,其实并没有引起多大动静。
现在这个时候,甚至有些人,还是为了给在邮局工作的亲戚朋友帮忙,才购买了猴票。
不过,很多人现在并没有预料到“猴票”日后会如此珍贵。
所以他们用这些邮票寄信,或是送了人,而这样做的,之后就只能后悔不已。
“这是收据,你收好!”
“猴票的发行时间是二月十五号,但是,我们收到的时间应该能提前。”
“要想提前拿到,可以二月十四号过来,那一天邮票肯定到了。”
“对了,拿到的时候,需要好好保存。”
“你喜欢集邮,应该知道,邮票保存不好,以后就没什么价值!”
“好了,就这样。”
看着一脸兴奋的工作人员,秦军也是美滋滋。
“我会保存好的,不过,你们二月十五还上班吧?”
“我想在这一天留个纪念,就用新邮票寄几封信。”
拿到收据小心收好之后,秦军再次询问。
“上班,今年大年三十我们上半天班,所以你可以上午过来。”
距离过年已经不远,他们邮电系统已经早已下达过年假期通知。
“这半天能正常盖上邮戳吧?”秦军继续询问。
“可以,甚至上午还有邮递员下去送信,主要是包裹。”
秦军一听就放下心,只要正常上班就好,这样买一些首日封,就可以真寄出去。
“听说还有首日封?能买到吗?”秦军问道。
“你还真懂行,这个也需要预定,我听说数量不多。”
“那我能预定几张吗?最好有个百十张。”
这时站在不远处的曹局长忍不住了:“首日封这东西数量不多,但是我可以给你弄几张,最多应该不会超过十张。”
“这也可以,怎么付钱?”秦军道。
“不用这么麻烦,到时候你过来寄信就可以。”曹局长道。
“好的,那谢谢了,您可记得一定给我弄一些!”秦军道。
其实,只要二月十五号,邮票发行的这一天上班就好。
只要上班,秦军就有可能弄到几个首日封。
不过,这东西数量是真少,不提前说一下,也许他们县城这家邮电局还真不一定有。
得到满意的答案,秦军也不再麻烦人家。
“什么是首日封?”刚转过身,秦风就问道。
主要是秦风害怕首日封价格太贵,这样他们刚刚拿到手的那点钱,还没捂热乎就要没了!
“就是信封,价格不贵!”秦军安慰二哥道。
不是集邮爱好者,肯定不知道什么是首日封。
就算以后的一些小说作者,也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猴票的首日封,甚至连首日封是什么都不知道。
很多人都知道猴票值钱,但是他们很少有人知道,猴票首日封更值钱。
首日封,指的是在邮票发行首日,贴用该种邮票,并盖有首日普通邮戳,或纪念邮戳的信封。
信封上可贴一枚、数枚或全套邮票。
最好使所贴邮票,和应贴邮资相符,或尽可能相近。
经邮政部门实际寄递的,称为首日实寄封。
猴票的首日封,后来被炒的很厉害,所以秦军才能知道这个。
主要是他后来看过一个新闻,说在1990年,有一名香江商人用真猴票造假。
他做的就是猴票的首日封,不过在20年后,他的肠子都悔青了。
猴票有假不是什么稀罕事,毕竟有利可图。
可很少有人听过,用真猴票造假的。
这种骚操作还真就有人干,并且凭借此事大赚了一笔。
1990年,一些香江邮商人发现国内猴票价格持续上涨,尤其猴票首日封,那更是市场的收藏热门。
做假猴票代价太高,也更容易被人察觉,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目光瞄准了首日封。
猴票首日封,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邵柏林操刀。
一经面市,广受欢迎,在1982年还获得了新华夏最佳首日封设计大奖。
经过市场几年沉淀,首日封的价值被邮人追捧,渐渐的超过了猴票的价格。
毕竟从发行量上来看,猴票有足足几百万枚,而首日封只有屈指可数的9403枚。
官方数据强力证明了,首日封更具稀缺性。
所以在1990年邮市即将进入大潮之际,市场上涌现了一大波从香江流入的猴票首日封。
香江商人最高明的地方就是,这些假封全部张贴了真猴票。
他们只对封和戳进行造假,这波擦边球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邮品拿到手,国内的邮商一般注意力全在邮票上。
毕竟经手的猴票太多,有些商家早就练出了一眼定真假的本事。
但是,谁又曾想到封皮还有人做假呢?
当然,敢这么干,香江邮商也是受到了差价的诱惑。
1990年生肖邮票以及J T邮票(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全面上涨。
此时猴票价格一下子从七十元窜升到了二三百元,首日封更是飙到了四五百元,还一封难求。
即便使用真猴票造假,也还能赚到钱,这就是商机。
随着猴票在97大潮攀升到千元之后,他们的假首日封,也在市场上卖的红红火火,赚的盆满钵满。
一场惊天造假案,在邮市沉浮多年,竟然鲜有人知。
甚至后来有人不禁要问:“难道看不出来吗?”
答案是:造假水平一般。
可直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自诩为集邮大神的人无法分辨。
猴票首日封造假难度,其实不算太大,没啥高科技。
他们只不过是靠一张真猴票,蒙蔽了大家的双眼。
所以后来事情曝光之后,就有聪明人从这些假的首日封上,取下猴票,漂洗之后再次贩卖,这也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能想到这次事件,其实是秦军把销售猴票的目标,定在了这些香江商人身上。
当年的猴票之所以火爆,也许就有这批人的贡献。
既然他们能赚到钱,秦军也不介意从他们身上赚一笔。
办完一件重要的事情,秦军一脸高兴的转过身,正好看到赵二娃过来。
“你们干什么呢?”
赵二娃看着像是吃了蜜蜂屎一样的秦军,好奇的问道。
“买了几张邮票。”秦军笑呵呵的道。
秦风听得更加蛋疼,四百版,三万两千枚邮票,这是几张?
可是秦风不知道,再过十来年,一张猴票就可以卖一百五十块啊!
就算那个时候通货膨胀,钱不如现在值钱,购买力也已经下降的厉害,但是一百五十块也绝对不是小钱。
没有多说邮票的事情,因为秦军更加关心虎皮大衣。
“我战友说还有,不过最多只能买到一件!”
秦军一愣:“怎么?还要限量?”
赵二娃一脸奇怪的道:“百货大楼好像就剩下两件,其中一件要留着展出。”
秦军一听就高兴了,此时的东北虎境况有点堪忧啊!
不过,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邮票是这样,东北虎也是这样。
经过这么多年的滥捕滥杀,此时的东北虎数量应该已经不多。
最起码那边的猎人,应该是不太容易遇到。
“能买到一件也好,这东西买来是收藏的,还真要穿在身上?”
想到以后可以把一件虎皮大衣,合法的穿在身上,秦军就美滋滋。
今天,是他重生以来最高兴的日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先打电话沟通,确定购买,再汇钱!
等一切做完,又是一个小时过去。
主要的打电话麻烦,耗费时间有点长。
这个就要靠华为了,任总现在已经躲在一个小角落里,开始启航了吧?
等办完事情,秦军却是不愿意就这么走。
本来留下的是购买两件虎皮大衣的钱,现在只购买了一件,那么剩下的一千二百块钱怎么办?
这钱留在手里贬值,肯定要投资出去。
不过,继续投资邮票,好像也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
还是那句话,物以稀为贵。
最初这套“猴票”的公布印量是800万枚,1988年国家更正发行量为430万枚。
为什么少了?主要是预定人数不足,销售并不理想!
其实几百万枚猴票多吗?对比一下后来的生肖邮票,就知道多不多。
第一轮其他生肖票的发行量,动辄达数千万乃至上亿。
所以,想要凑齐一套十二生肖,猴票的数量就太少了。
再说,第一套猴票发行之后,损耗量也很大。
主要是猴票局部涂有金粉,由于氧化的原因,实际存世票,能称为上品的,不足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这套猴票还采用了影写版与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制。
而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废品率相当高。
另外,猴票发行的早,有很多都被用于邮资凭证贴寄信件,自然消耗也大。
就印刷了那么点,再加上后来十几年的损耗,能够支撑到九一年的肯定不多。
这才是猴票,后来被炒作的价格那么高的主要原因。
那么秦军要是购买的太多,到时候邮票的价格,还能被炒到那么高?
“算了!”秦军毕竟两世为人,控制住这点贪心还是可以的。
如果他只是单纯为了赚钱,没必要在猴票上死磕。
以后去四九城收点画,比如那九千张,就算不全收,收个三五千张,应该不会打击到爱国收藏家的一颗心吧?
想明白了这些,秦军一身轻松。
弄这些都算是歪门邪道,其实还真不如多买几台机器。
有机器,他也许可以帮助国家的制造业,更快的发展一下。
现在有机会,只不过还不知道最终需要多少钱。
既然不用再买猴票,还不如留着看看情况。
有了这种想法,三人一块走出邮电局。
来到外面,三人转个弯,就向着废品收购站走去。
这一次出门,钱赚了,猴票买了,黑市也去见识过。
现在只等去废品收购站,付钱之后带着东西回家就行。
至于可能得到的两台机器,那个就只能随缘。
当来到废品收购站跟前的时候,看到有一家小店,三个人还进去吃了顿饭。
这一顿就不能吃的太好,因为不管是赵二娃还是秦风,都死活不愿意。
没办法,就吃了这个时代的一顿经典饭食--芝麻火烧。
每个人五个芝麻火烧,一个五分钱,也是需要二两粮票。
没有菜,就这么五个火烧。
本来秦军还以为,自己干吃,吃不下去。
可是真吃起来,他才发现,现在的肚子不是几十年之后,那个被养馋了的肚子,他高看自己了。
不用就菜,就这么干吃,还吃的美美的,这感觉还算不错。
吃饱之后,喝了人家一碗免费的白开水,才心满意足的走进废品收购站。
今天的废品收购站,真的是什么都没有,秦军只是稍微看了几眼,就在没兴趣。
接下来过称、装车、付钱,之后三个人挤上一辆黄河JN150。
这种车子好像是六二年开始生产,是当时国内第一辆平头柴油卡车。
现在流行的车型,应该是JN160和JN161车型。
至于这辆150,很可能是一辆十几年前生产的老车。
因为随着发动机响起来,其他地方也都跟着开始叫。
秦军他们三个挤在后车斗之内,感受着车架来回上下的晃悠,他还真怕这车子跑着跑着就散了架。
这也不愿秦军担心,主要是现在的公路上,到处是坑。
这样也就算了,还十分狭窄。
这路上行人不少,特别是一些驴车都拉着货物,遇到他们必然要让路。
可一辆拉着五吨钢铁的老卡车,稍微做出一点动作,就像是要在散架。
他们就这么一路担心着来到公社,在公社稍微停留,把之前存在公社的东西装上车,车子才再次出发。
到了公社,回家的速度就快多了。
不用十分钟,他们就进入乡村土路。
这土路虽然更加狭窄,但是也算平整。
所以,车子很快就来到村口。
“小军他们回来了,还是坐着车子回来的。”
刚刚来到村口,就有人发现了他们。
“这是拉的什么?怎么都是钢板?”
“看着像是从一些机器上拆下来的,我在矿上见过类似的东西。”
“小军,这些东西是你们买的?”
秦军被一路晃得很不舒服,现在来到村口,他也不愿意继续在车上晃荡,就直接从车上跳了下来。
“买了点废铁,看看能不能废物利用。”
一边跟村子里的叔叔大爷说话,秦军一边指挥着车子继续向前开。
“师傅,东西卸在队部。”
秦军帮着司机指路,很快就来到队部。
他家可没有地方放这些东西,如果露天摆放很容易生锈,所以秦军直接打算放在队部仓库。
现在看热闹的人多,正好让他们帮忙,要不然五吨废铁全靠他们几个人搬运,还不得累死个人。
有人帮忙,干什么速度都快。
等送走了司机,赵二娃也急忙离开。
而秦军和秦风,自然也要回家。
反正都是些又笨又重的钢板,秦军也不怕有人惦记,所以他也想着回家好好休息一下。
当然,一些零碎的东西,他是需要带回家的,比如那些能组装自行车的配件。
“小军,不要着急走。”
就在此时,秦正急匆匆的走进队部。
“有事?”秦军停下脚步问道。
“今天早上,玉主任打电话过来找你,说有急事。”
“可你们没有回来,后来就让我通知你,等你回来去一趟公社。”
秦军直接翻了个白眼,这还真是指使人不嫌腰疼。
真有急事,之前他去公社拿东西的时候,怎么没人告诉他?
“知道了!”走出队部,秦军直接回家睡觉。
等他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
这个时间点,村里人最少。
慢悠悠的走到石灰窑厂,这里的工人正干的热火朝天。
秦军钻进新盖的厨房,发现里面果然留着他的饭。
又是猪大骨炖白菜,这东西最近几天好像老吃,也不知道其他人吃没吃够。
现在物资匮乏,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多少东西,秦军也就只能凑合着吃点。
“堕落了!”秦军有滋有味的啃着大骨头。
这个年代的大骨头,好像也格外的有啃头,最起码那上面的脆骨,就格外的难以嚼碎。
一根大骨棒子,加上一碗大白菜,很快就把五个大白馒头送下肚。
吃饱喝足,秦军围绕着石灰窑转了一圈。
秦汉和秦安已经练出来,就算没有他,这座石灰窑厂也能顺利运行。
放下心事,秦军走出窑厂,他打算干点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