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睁开眼睛,宋朝阳整理了一下昨晚的思绪,然后就收拾着出了坟地。
下山吃过了早饭。
宋朝阳就叫上二哥,一起开始在房顶上忙活了起来。
昨天晚上的预知梦里知道今晚要下雨,现在得先把防范工作做了。
新房子还差几天才能修好,今晚这场雨还得靠这老房子遮挡呢。
上一次是宋朝阳一个人检修的房顶。
这一次是两兄弟一起。
速度上来说快了不少。
昨天晚上二哥在秦家喝酒,一直和秦万山喝到了大半夜。
然后直接被安顿在了秦家住下,没有回来。
昨晚宋家发生的大事儿,他还不知道。
直到今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才听起家里人说起。
听了事情的经过后,他也被震惊的三观碎了一地。
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过他倒是很担心三叔回来会不会对三婶动粗,要知道三叔可是个二流子,办事可混的很。
只有宋朝阳知道二哥的担心是多余的,预知梦里,三叔知道要离婚的时候,\u001d高兴的差点没笑出声。
他不知道多少次都想把这事儿给办了。
三婶没给他生個儿子出来,他要找个能够给他生儿子的女人。
三婶要和他离婚,正合了他的心意。
离完婚后,就给他未来的老婆腾位置了。
两兄弟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也没要多久时间,就把房屋上的沟瓦盖瓦全部检查了一遍。
更换了新的之后,两兄弟又去自己家工地上,把还没用的石灰和水泥搬到修好的屋里垫高,做了防水工作。
宋家两兄弟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周围不少人也看到了。
\b虽然大家看着这天气不像是要下雨的,但是依旧还是有不少人也跟着回家检查起了自己家里的房顶。
原因没别的,就是因为宋守一会算。
他们想着宋家两兄弟这么做,肯定是受了老爹的指示。
就算不是检修一下,房顶也有备无患。
这有人做起来了,被别人看到,见到大家都在做,于是也开始有样学样。
没要多久,检修自己房顶这事儿,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青松湾大队。
当然还是有些人没做。
其中就包括隔壁的老头老太和宋家大房。
他们今天可没空搞这些。
今天一大早,大伯宋守金去了城里,按照昨晚老爷子的吩咐,要找三叔回来处理离婚的事儿。
今天一大早正好大队上的拖拉机要去县城那边。
他也就顺道一起了。
老爷子宋孝仁则是去了大队上借了公家的牛车,赶到公社附近自己兄弟家里去了。
他是过去借粮食的。
老爹宋守一,一大早的就去了自己家工地上。
结果刚到就被潘驼背找上了。
潘驼背刚一走,隔壁家的叶青山又找上了他。
本来跟着他想问点修炼细节的老张头一直都没逮着机会问,跟着他来回跑。
最后还给叶青山家没出生的孩子画了一张安胎符箓。
不过好像因为没控制阳气的使用,一下又用多了。
虽然效果比平常的符箓要好得多,但是老张头本来打算的修炼计划,又得往后推迟了。
这张符箓直接写出去了起码三只甲鱼和野山参的功力。
价格着实不菲。
宋朝阳都有些替老张头心疼。
不过老张头倒是浑不在意的样子,说是这次之后他就知道该怎么画符了。
看这老头一脸风轻云淡,宋朝阳都有些分不清他说不心疼是装的还是真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姐夫家的妹妹带着他家里的小女儿过来了。
说是小姑娘早上出汗吹了风,然后这会儿有些发烧。
大姐和姐夫两口子,这些日子心思都用在修房子上,倒是没怎么关心家里两个孩子的情况。
想着家里人照顾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听到了小女儿发烧生病了,这下倒是有些慌了。
这年头农村里医疗条件不是特别好,身体弱的小孩子夭折率还是有些高。
宋朝阳见到这场景,用自己的观气术看了一下,孩子这会儿身上的正常的黄光淡了不少。
看样子确实有些严重,也来不及通知其他人了,宋朝阳让姐姐姐夫别管工地上的事情,把孔芸留给自己的自行车,直接拿给了姐夫用。
让他们两口子赶紧带着孩子去公社看病。
走的时候还给他们塞了十五块钱。
这年头看个病大概就几分几毛钱,宋朝阳这15块钱住院都够了。
多余的钱也不用退了。
两口子也来不及感谢,姐夫刘勇骑着车,大姐宋雪在后座抱着孩子,两口子就一溜烟的往红旗公社而去了。
骑得快的话,大概20分钟就能到,倒也是要不了多久。
他们俩走了之后,工地就由二哥接手了。
\b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大家做起活来也轻车熟路,倒是不用像之前一样随时盯着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大队上的拖拉机从县城回来了。
跟着一起回来的,还有大伯和三叔。
三叔一下车就被周围的人行了注目礼,昨天晚上他们家发生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青松湾的人大部分都知道了。
虽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大家心里都有些猜测。
三叔这次回来换了一身行头,穿着这年代县城二流子最喜欢的花衬衫喇叭裤还有擦的锃亮的皮鞋。
嘴上叼着一根卷烟,脸上还挂着一副蛤蟆镜,走起路来昂首挺胸,非但没有感觉他像犯了事儿。
甚至感觉他好像特别的高兴。
一下就给围观的人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只有宋朝阳知道,三叔这是真高兴呢。
离婚的事情他想了很久,今天终于美梦成真了。
身上那些行头,估计也是上次偷了大伯和老太太的钱置办的。
他摇晃着八字步,大摇大摆的回了家。
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三婶的离婚程序。
回去不久后,三叔和三婶两个人就走了出来,这次他们两人一起朝着公社方向而去,应该是正式办理离婚去了。
宋兰和宋竹没有跟着一起。
午饭的时候老娘要小丫头给人叫到了家里吃饭。
这两个丫头明显能够看得出来情绪十分的低落。
眼眶红红的应该是哭过。
很显然她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母离婚的事情,对于她们来说还是有些没办法接受。
不过其他的外人也帮不上什么。
宋朝阳只能多做了几个肉菜,让她们多吃点。
三婶之前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这两个堂妹以前还在老宋家的时候不好明着照顾,现在离婚了,倒是没那么多的顾及了。
就算在宋家这边吃香喝辣的,那边老头老太太也不能逼逼半句。
说起宋家的老头老太太,宋朝阳他们正在吃饭的时候,爷爷宋孝仁就从自己兄弟家赶着牛车回来了。
这次过去给一圈沾亲带故的亲戚,全都借了一遍粮食。
他这一次收获还真是不少,摆满一个牛车的粮食说明他借了起码好几个月的粮食。
不过宋朝阳知道,这是他过去演了好一会儿哭戏,才弄到手的。
别看现在趾高气扬的模样。
在那边哭丧着脸说宋家二房坏话的时候,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他“借”到了一牛车的粮食,相当的得意。
回到家里就做了一锅干饭。
今天正好撞上贾老太的生日,宋孝仁还是要“奢侈”一下,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b只是有些可惜,贾老太昨晚上就气倒了。
躺在床上哼哼唧唧,起不了床。
特别是想到老三媳妇儿以后不能给自己家正公分了,她心里就非常不得劲儿。
\b本来家里工分就不够,现在又走了一个得力干将。
要是不想饿死他们就必须得爬起来下地干活。
想到这里贾老太就气的肝疼。
那感觉就像自己丢了一头牛似的。
就连中午的饭都不想吃了。
看老头子那高兴的模样,她就忍不住想骂,借的粮食这么高兴,难道不用还吗?
想到这里她就更发愁了。
这以后自己要干活可怎么办呀?
老二家分家了,老三家的媳妇也离婚了,这以后谁愿意主动来给自己当牛做马?
老大和老大媳妇儿,她是指望不上了。
两个大孙子现在也不能马上大富大贵。
贾老太感觉前途真是一片黑暗。
就在贾老太发愁的时候。
三叔和三婶办完了离婚的手续,从公社里回来了。
接着就到了离婚赔偿的阶段。
昨天已经定下了基调,今天倒是没生出什么幺蛾子,该赔的东西一样都不少,猪鸡鸭这些畜生全部都归了三婶。
还有他们现在住的房子也归三婶。
没办法赔不起其他的,只好赔这个了。
当然了最后有争执的还是关于猪圈的问题。
三婶要把猪圈和猪全都归自己,但是老头子死活不同意。
最后双方妥协后的结果就是,三婶把今年猪卖了后,归还猪圈。
三婶想了想也没争,答应了下来。
至于鸡鸭倒是无所谓,它们体积小什么,围上竹篱笆,什么地方都能关。
\b接着三婶又去厨房拿到了属于自己和女儿的粮食。
离婚的事情就算是基本完结了。
最后宋兰宋竹的跟谁的问题上也没任何争议。
三叔嫌弃女儿嫌弃到不行。
哪里会要这两个丫头。
他巴不得不带一个拖油瓶,去县城和自己相好的双宿双飞。
最后的环节就是需要找人给自己大女儿带一封信,虽然她嫁人了,但是家里的变故还是要告诉她的。
做完这些后,李淑慧就和宋家再无瓜葛。
另外一边去公社里给孩子看病的姐夫和大姐,在饭点后带着孩子回来了。
要还没用完的钱给宋朝阳,被他拒绝了。
公社医院给孩子打了针吃了药,孩子现在已经退烧。
老娘看着外孙女心疼,也没让人送回去。
宋家生活好一些,干脆让孩子就在这里呆一段时间。
对于这个安排姐夫和姐姐商量了一下,倒是也没什么意见。
宋家生活开得好,无异于更适合自己家闺女在这里恢复。
他们两口子过了饭点才回来,宋朝阳还是给他们两口子留了饭菜的。
姐夫和姐姐对此非常感动。
对着正在写书的宋朝阳连连感谢。
毕竟他们也知道,宋家现在真正赚钱养家的人是宋朝阳。
自己闺女和他们在这里吃的喝的,都是宋朝阳用笔杆子写出来的。
不过宋朝阳倒是让他们别这么客气,毕竟都是一家人。
吃点喝点也费不了多少钱。
要知道,接下来他应该还会有一大笔的收入。
\b就更别说自己第二部《葫芦小金刚》写出来之后,应该光是稿费就是个高价。
姐姐姐夫两个人吃饭,把闺女丢给了老娘徐翠萍照顾,然后他们俩就赶忙去工地上干活了。
这时候宋家新房的收尾阶段,虽然工人做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有些细节上的东西他们还会更加注意。
家里来了个小孩子,小丫头顿时就觉得自己不是最小的了。
跑去弄了些自己玩的手工,给小外甥女逗的咯咯直笑。
那些都是她平时玩的小玩意儿。
这年头可没什么玩具,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不过这也不影响孩子们玩的开心。
过上几天小丫头就该去学校报到了,这次还是把她送去县上读书,她在家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
本来今天安排她看看书,巩固一下知识,不过看到她这么开心,宋朝阳也不好意思打扰了。
等到宋朝阳大概写了一个多小时左右,正准备站起来休息休息的时候。
听到外边传来了秦铁的叫声:
“朝阳哥!”
“朝阳哥!”
宋朝阳听着他叫的这么急,连忙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本来还以为是工地上出啥事儿了,结果出门一看就看到这小子带着金编辑和吴编辑两个人走了过来。
“小宋!可算找到你了!”金编辑一见面,就激动的上来握住了宋朝阳的手。
他们还是第一次开车到乡下来。
一路上坑坑洼洼的炮弹坑将他们的吉普车颠簸的一上一下。
头已经和顶棚来了很多次亲密接触,两个人感觉自己脑浆子都快被摇匀了。
宋朝阳虽然知道他们来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是要装作好奇的问道:
“不是说周末见面吗?怎么你们这么快就到我这儿来了?”
金编辑对着他说道:
“哎呀,等不到周末了。”
“你上次的投稿的故事,大爆了!”
“省城各个县市全部一天不到卖断货。”
说罢还对着宋朝阳问道:
“你知道一天不到卖断货,是什么级别吗?”
不等宋朝阳回答他又亢奋的说:
“前所未有!”
这一惊一乍的模样,给在一旁的秦铁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相对于金编辑的亢奋,在一旁的另外一名吴编辑倒是相对来说淡定一些。
他走上来对着宋朝阳说道:
“你写的故事实在是太好了,杂志一上市立马卖爆,现在城里的那些小朋友都管你的那期书叫葫芦书,每个人都想要一本,昨天追加印刷的,在中午我们离开的时候,都又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总的来说就是供不应求。”
“估计上面还会继续追印,这可是之前前所未有的。“
这个消息在预知梦里可没有,宋朝阳听到后也略微有些惊讶,没想到追印的居然也要卖光了。
这火热程度比自己想的要高出不少啊。
本来宋朝阳还想着现在这个时代大家兜里都没什么钱,就算是城里的小朋友,那也差不多。
结果没想到8分钱一本的儿童杂志,小朋友们居然能买到第2次印刷的也要断货了。
怪不得有句话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
这个年代有这个消费力,真是让人惊讶。
金编辑接过话茬对着宋朝阳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总编要找你聊聊。”
“他已经等不及要和你见面了。”
宋朝阳定了定神他,保持着镇定问道:
“什么时候?”
金编辑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说道:
“明天,明天一大早他就从省城到咱们县上。”
“今天我们过来,就是专门接你去县城的。”
“哦,明白了。”宋朝阳点了点头,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心里在盘算着。
这时候金编辑已经迫不及待的对着宋朝阳说:
“那咱们别耽搁了,赶紧出发吧。”
“招待所还有晚上的接风宴,我们都准备好了。”
吴编辑也说道:
“对对,晚上我们还有几个县上的文学界同僚要介绍给你认识认识,以后大家多亲近。”
说完以后看了一下宋朝阳身上满是补丁的衣服和脚上的黄胶鞋,他说道:
“还有,咱们早点到,还可以去县城里给你选几件衣服几双鞋。”
“现在你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这穿着还得讲究点……”
说完又补充到:
“你放心,衣服的钱和票都由我们来出!”
宋朝阳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这个都不急,其实我还有事,想找咱们编辑部帮个小忙。”
“不知道行不行?”
有要求?两个编辑对视一眼。
有要求就好啊!
金编辑大手一挥:
“行,当然行了!”
吴编辑更是表示到:
“别说小忙了,只要我们能够帮的多大的忙,我们也尽力帮!”
宋朝阳听了他们的保证,于是问道:
“还有几天,初中就该报名了。”
“我想让我妹妹到县城读书,不知道行不行?”
听到这要求后,金编辑和吴编辑两个人一怔,两人对视一眼后,都不约而同的笑了。
刚才宋朝阳说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结果还真是小事。
金编辑说道:
“我还当什么事呢?那太行了!”
吴编辑也乐道:
“都不用咱们编辑部出马,今晚上饭局你自己就能把这事儿给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