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至?”
刘备见陈到现身,颇为在意。
“你不在青城山护卫升之。”
“怎么来了成都?”
陈到行礼过后,便将此行目的说出。
“回主公。”
“升之有言,五日之内,必定送来新盐。”
“五日?”
刘备面色惊异。
“莫不成升之早就料到豪强会有断盐之举?”
陈到点头道。
“是也。”
“盐铁锦酒专营之举,乃是升之所想。”
“当主公设置盐府校尉之日起,升之便已想到豪强会拼死断盐。”
“三蜀豪右虽然不愿供盐,但是三巴却仍有盐井。”
“天师四代相传,久在益州,巴、汉素来是天师道根基之所。”
“只需请巴中祭酒,送来盐卤,三蜀断盐之危自解。”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
“从巴中至蜀中,沿途周转,太慢了。”
陈到点头道。
“所以,升之已提前派人请巴中祭酒运送,目前食盐已在半路。”
“不日,将至三蜀。”
刘备闻言大喜。
“不愧是升之,人在青城山,便已想到破局之策。”
盐政涉及民生和财政,必须推行。
勿论三蜀豪强怎么抵制,都得贯彻到底。
陈到补充道。
“虽然盐已经运来。”
“可是,升之却有一个请求。”
“希望主公暂且关闭南市五日,不对百姓开仓放盐。”
“对外,则以高价购买豪强盐产。”
刘备困惑道。
“既然盐已到来,为何要关闭南市。”
“再从豪右手中买盐,岂不亏损?”
刘巴亦是摇头不解。
虽则府库中还有余财,可是在这等盐价高涨的时候买盐,亏空实在太大。
纵然到时候巴盐到来,稳定了盐价,可利润却都会被豪强赚去的。
见众人目光担忧,陈到也没解释。
“升之只说到这里……他的意思,我也不明白。”
“还望主公定夺。”
刘备环顾众幕僚。
思索片刻后,仍是坚定道。
“既然升之有言,必是腹有良谋。”
“孔明,子初。”
“一概照办。”
“唯!”
……
成都,南市。
昔日繁华尽落寞。
蜀中最大的市场中心,居然关门了。
在场盐商,皆是满头雾水。
“刘备府中有存盐。”
“可百姓却没有。”
“他不开仓放盐,反而关闭南市。莫不成,不打算管蜀中百姓了?”
剩下的盐商,亦是摇头不解。
“刘备欲盐铁专营,按理说应该稳定盐价。”
“一旦南市关闭,百姓买不到盐,便只能从咱们手上买天价盐,自时民心惶恐,他就不怕三蜀大乱?”
剩下的商人们冷冷笑道。
“蜀中乱不乱,关咱们什么事儿。”
“好好在这个冬天发一笔大财。回家多买几個女奴过冬,岂不舒服?”
“是也……是也。”
“想关南市,就让他关吧。”
“反正总会有人熬不住,来找咱们买盐。”
……
南市关闭第一天。
不出预料,消息在蜀中迅速传开。
盐商们趁机肆意宣传,抬高盐价,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
各地百姓闻声惶恐,家家户户争相屯盐。
到了第二日。
盐价已经暴涨三倍有余。
益州是产盐大州。
原本盐价维持在400-500钱一石。
经此波动,每石食盐价格高达1500钱!
这样的价格,寻常的蜀中百姓已经感觉很吃力了。
不过,一两日不吃盐倒也不打紧,毕竟平日还有存盐。
可是时间长了,谁也扛不住。
到了第三日。
盐价狂飙到每石3000钱。
这个价格对于较为稳定的三蜀已经是天价了。
如此疯狂的暴涨,不仅有豪强富商们做推手。
蜀中鬼卒也掺和其中。
人心惶惶。
刘备始终没做出任何调整。
刘巴也多日未曾露面。
百姓们已经隐隐察觉,盐价到了不可控的态势之上。
可是在往上,他们根本买不起了。
……
青城山上。
刘云站在山头,俯瞰大地。
“时间差不多了。”
“就请刘使君入局吧。”
……
一日之内。
左将军府中断盐的消息传来。
刘巴走遍各地豪强家中,开始打压降价。
经过一番商议。
最终以2700钱/石的价格,从邛都卓氏手中买来了第一批盐。
各地富商闻言,如同嗅到肉腥味的豺狼一般,疯狂涌入成都。
这富庶繁华之地,各处盐车络绎不绝。
但是,所有富商背后,都有豪强严格控制。
盐虽然到了……但我就是不卖。
“忍住……都别卖!”
“现在的价格还不够高!”
“咱们手里捏的盐越多,就越有底气跟刘备讲价!”
“他不取消盐政,咱们就不卖盐,刘备不低头,呵呵就等着蜀中大乱吧。”
……
会乱吗?
不一定。
巴盐正在路上。
但豪强和富商们却不知道。
因为巴中产盐地集中在巴郡的临江和巴西的南充。
南充盐井,掌握在当地豪右谯氏手中。谯周一家,和这些蜀中豪强目的一致。
而临江,远在巴郡最远端,他们料定即便刘备当日下达军令,十日内,巴盐是绝对来不了的。
豪右们,掐算好了下手的时机,高枕无忧。
……
第四日,盐价继续涨至4000钱/石。
左将军府都开始买盐屯盐的消息传开了。
连一方诸侯都开始抢盐,只能说明盐的稀缺和紧俏。
有了刘备代言。
成都盐价高涨至5000钱/石。
百姓注定是吃不起了……只能望盐兴叹。
虽说汉代寻常时期的盐价,一般要比粮食作物贵上好几倍。
可没有人想到,产盐大州的盐价,居然也能高到这么离谱的程度。
开始有豪强恶意在背后引导百姓,想将这一祸水引向盐政,最终向刘备施压。
“听说啊,盐价这么高,都是刘使君要搞什么盐铁专营,富商们不得已才被逼的涨价。”
“若是维持原状,咱们哪里会缺盐吃。”
“就是啊……刘使君真可谓用心歹毒啊。”
另一装扮百姓的盐商笑道。
“可不止呢……听说在广汉推行新政的,乃是南阳人王连,此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整起盐政风波的幕后黑手,更是那汉川米贼。”
“此人祸害了广汉百姓还不够,还要折腾咱们蜀郡,真该千刀万剐。”
百姓质疑道。
“听说,这刘升之在广汉打杀了不少不法豪强,不应该是你们说的这样啊。”
盐商们骂道。
“表象,全是表象。”
“这米贼,能有什么好东西?”
“偷奸耍滑他在行,真要是有手腕,岂能把事情闹到这个地步?”
“那些商贾也是无可奈何,刘使君要专营盐铁,关闭南市,不愿降价,盐贩为了维持生计,也就只能统一价格了。”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那米贼干的好事啊。”
“可怜,苦的全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哟,一旦让盐政推行成功,咱们蜀中人这辈子都别想吃到便宜盐咯。”
……
事情发酵越来越迅速。
在民间,刘升之的大名,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刘阴王’。
对此,刘云却全然没有任何反应。
一连数日,都只待在青城山上观雪弹琴。
听着鬼卒们禀报各方消息。
刘云笑道。
“这些蜀中豪右,干得漂亮。”
辛宪英深知刘云这么做,定有别的用意。
只是,让人污蔑恩公的名讳,她心中仍是不悦。
“为何不让圣女派人戳穿真相?”
早已蠢蠢欲动的张琪瑛,也是忍着气,不满道。
“真想把那些背后捣鬼的家伙全揍一顿。”
“让他们还敢乱说。”
刘云摩挲着手中茶器,摇头道。
“时间未到。”
“现在盐价还不够高!”
“只有一次性将不法豪强全引入瓮中,这个局才好破。”
“看着吧……该来的报应,全会来的!”
……
成都,南市在第五日终于打开府门,开仓卖盐。
可这一日。
刘巴却把南市官盐定价为可怕的8000钱/石!
这已经是东汉历史上盐价的最高峰了!
刘巴把从豪强手中买来的食盐,公然摆在南市重新售卖。
彻底宣布蜀中盐价到达顶点!
可怕的消息迅速传播。
平民百姓其实在第一日,就已经买不起盐。
就算汉代的富庶家庭,平均家产也就十万钱。
哪里买得起这般高价盐?
因此,这些盐,已经不在具备食用功能,注定只能在豪强之间自行流转。
豪强生产出来的食盐,民间却不具备消费力。
市场萎靡。
这构成了一个可怕的后果。
各方豪强还在源源不断的将食盐送往成都南市。
而唯一的买家刘备,已经不打算买盐了。
发了疯,没看清局势的豪强,反而装扮成百姓,将刘备手中的存盐以8000钱/石的价格全部买去。
他们是要让刘备手里头一点盐都没有,然后逼他彻底取消盐政。
百姓们在怒骂,豪强们在欢呼,商人们在癫狂。
最后一夜的狂欢到来。
盐商和成都豪强、富绅们举杯相庆。
“明日,蜀盐的价格将会涨到万钱。”
“刘备只要不想蜀中动乱,必定会放弃盐政,呵呵,跟我们斗,太嫩了。”
成都柳、杜、张、赵四大豪右,皆是喜不自胜。
幕后的主使人张裕总算现身。
“此番抗拒盐政。”
“蜀中富商,程郑、郭子平、杨伯侯等立功最大。”
“若能取消盐政,今后蜀中盐价,便由你们三家说了算。”
三位富商在此搅弄风云,亦是深受豪右支持。
“有成都赵氏负责协调,杜氏在刘备府中提供消息。”
“张、赵两家把控盐市,出不了差错。”
“那刘升之真以为拿捏得了广汉豪右,就能来收拾蜀郡,未免太过张狂。”
“从废除盐政开始,我等会让刘升之知晓,蜀中才士的厉害。”
豪强、富商们,都愿意卖张裕一个面子。
他们确实也不愿意交出盐铁之利。
就这样,精通谶纬的学士和当地富商、占有盐池的豪强勾结到了一起。
所有人都在等待明日蜀中盐价失控。
豪强得以取消盐政。
富商好大捞一笔。
张裕,则可以再度扬言,刘备祸国殃民。
“彩!”
“为张公寿!”
主座上的张裕冷冷一笑。
暗道是:“该为,魏公寿!”
……
第六日,凌晨,清算到来。
巴中祭酒带着几十车巴盐趁着宵禁时分,偷偷进入成都。
第二天。
南市正式开张。
张裕喜不自胜的来到此地,静候佳音。
昨夜,他特地写了一篇抨击刘备霍乱蜀中的文章。
只需把刘璋时期的盐价和现在一对比,差异自现。
可惜,还不等他来到南市。
鱼贯而入的百姓们,就已经排成长龙,家家户户都来买盐。
“怎么回事……八千钱也有人买?”
张裕心头一愣,挤过人群,来到盐市边。
仔细一瞧。
所有豪强的私盐全部被撤。
只剩下左将军府的刘巴尚在管事。
“巴盐,上好的巴盐。”
巴盐……
哪来的巴盐?
张裕心头困惑。
巴郡产盐地,集中在临江县,此地在汉代设有盐官。
此地家家户户皆有盐井,产量极大。
整个巴郡,仰食临江盐。
可就算刘备临时去临江调度,来来回回,十日之内,也是调不到位的。
这盐从何而来?
张裕心中大怒。
“巴盐,价格几何?”
“刘豫州早些不放盐,如今趁着涨至天价,简直鱼肉百姓!”
“我蜀中百姓,何等凄凉!”
刘巴冷冷瞥了一眼满脸胡须的张裕,抬头指向身后的大旗。
“巴盐,一石300钱!”
“300钱?你胡扯!”
张裕破口大骂。
“刘备怎么可能以这么低的价格卖盐!”
“便是蜀中寻常盐价,也在500钱!”
还不等说完此话。
张裕瞬间明白了一件事情。
一旦百姓们得知,巴盐只需三百钱。
那么,谁还会买蜀中豪强的盐。
你哪怕涨到天价,照样无人问。
因为唯一的买家,刘备早就有了新的盐路。
他是故意示弱,好让豪强们全部涌来成都囤聚奇货。
甚至刘备是有意抬高盐价,越高越好。
因为豪强们升的越高,摔得就越惨。
“闭市这么多天,难道就是在等巴盐到来啊。”
“不可能!他们根本来不及运盐啊!”
张裕崩溃了。
他看向南市府库,到处都是盐袋。
一望无际……
买方市场,已经被刘备一只手垄断了。
……
南市之外。
诸葛亮和刘备,看着欢喜买到低价盐的百姓们,目带喜色。
“现在百姓们手中已经有了价格更低的替代品,三蜀南市被打开。便会有源源不断的巴盐从临江运来。”
“心里没了担忧,百姓们自然生活安定,过不了多久,盐价就恢复正常了。”
“主公,升之之策,的确奏效。”
刘备还有一个困惑不解。
“就算巴中祭酒提前调运,可六日之内,他也不可能调来蜀郡所需的全部食盐。更遑论,广汉也是需要不少。”
“五斗米教,根基在汉川,巴郡的人手应当不多。”
诸葛亮笑道。
“主公所想甚是。”
“升之,其实只运来了成都半个县所需。南市里其余的存盐,全是假的……”
假的?
刘备大为困惑。
“可这么多百姓来买盐,若是南市无盐可卖,又当如何是好。”
“那……”
诸葛亮轻摇羽扇,指着那些无人问津的富商。
“这不是还有吗?”
商人逐利。
而那些以卖蜀中盐而谋生的豪强和富商,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巴盐抢占市场。
可豪强的盐,之前大涨价,已经信誉扫地。
即便降价,也鲜有人问津。
人类是一种奇特的物种,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除非他们把价格打的比南市官盐更低,否则,今后再有替代品的情况下,都不会有人去买豪强的盐。
而在盐价最高峰其间,将左将军府中存盐全部买走的那些富商,则是一夜破产……
整个盐市价格崩盘……
伴随他们的将是毁灭的灾难。
如果不及时降价止损,他们就只能承担着往来的运输成本,从哪来回哪去。
更何况,这些富商既然已经冒头,不出点血,刘备就不会轻易放他们回去。
成都各处府门、渡津紧闭。
盐商进的来,出不去。
等待他们的将是满盘皆输。
……
青城山上,刘云收到消息,缓缓望向张琪瑛。
“师妹,现在到你了。”
张琪瑛等候多时。
蜀郡的各地鬼卒纷纷进入成都,拨乱反正。
“乡亲们,刘使君的官盐才卖三百钱一石,左将军根本就没取利,到底是谁把盐价闹得这么高?”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这价格一标榜,谁害民,谁为民,一眼便知。
“刘使君的盐政,看来才是善政啊!”
“刘升之在广汉真的在做善事,是咱们误会了。”
“就是这群狗贼,他们在故意抬高盐价!他们在混淆视听!”
“以后咱们只买左将军的官盐,死也不买豪右的盐!”
“好!”
“打死他们!”
“打死他们!”
鬼卒四面挑动之下,舆论瞬间逆转。
玩宣传战……
有谁能玩的过五斗米教呢。
蜀郡富商,程郑、郭子平、杨伯侯三人如过街老鼠,被愤怒的百姓棒打锤击,赶出南市。
他们囤积的私盐瞬间被百姓抢掠一空。
其余豪强见状,也是纷纷降价售卖,生怕亏本而归。
“邛都火井盐,卖三百钱!”
成都卓氏素来嗅觉灵敏,由他打出第一枪。
原本齐心团结抵抗盐政的豪强们,在各家利益面前,联盟土崩瓦解。
靠着卖盐取利的豪强,为了挽回自家盐的声望,他们只能互相为敌,彼此打响价格战。
“广都朱家盐,卖二百八十钱!”
“郪县富国盐,贱卖两百五十钱!”
“犍为阳明盐,贱卖两百钱!”
张裕急得直跺脚:“你们!不准降价!气死老夫!气死老夫了!”
“蠢货,一群蠢货!”
这些人真的蠢吗?
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看不出蜀中盐政已经势在必行的豪强,才是无可救药。
自知斗不过刘备的豪强们,已经在给自己找退路了。
牢不可破的豪强联盟?
呵,利益使然而已……
……
尘埃落定。人心离散。
私盐大势已去。
官盐兴起。
此后,将再无豪强有能力抵抗盐政。
为了将家中盐业卖出同等价格。
他们将不得不依附刘备,以官盐的名义将自家盐混入其中。
“主公……成都柳氏的家主柳隐愿意归附主公,响应盐政。”
“郪县马氏富国盐井重新开凿,广汉无忧。”
“盐政推行至此,今后已无对手。”
刘备看向诸葛亮,面上满是欣喜。
“升之,果真大才。”
诸葛亮点头道。
“升之的意思的,愿意归附的豪右,应择取盐税收入以分之。”
“这样,一来可安抚豪强,二来可从中选取人才为己所用,分化益州豪右的势力。”
刘备自然是无所不允。
只要刘升之提的意见,悉数接纳。
“入蜀六日。行盐政、压豪强、败富商。”
诸葛亮望向青城山,满眼烟云遮目。
“如今,盐政推行的口子一开,盐铁锦酒各项专营,也能慢慢施展。”
“王连在广汉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升之也差不多可以回成都了。”
刘备心中亦是期待。
“孔明所言甚是。”
“平定汉川的最大功臣还未受赏。”
“录其前后功,当为蜀中第一人。”
刘备快步返回左将军府,吩咐道。
“叔至,你带白毦兵再去青城山,不……”
“这一次,备,要亲自去请升之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