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刘武周败走(1 / 1)林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益都主赛场热闹非凡的时候,临淄、临朐两地也迎来了比赛日。

前往两县的人络绎不绝,除了看热闹的,还有无数的商贩。

魏征、凌敬等人分别前往坐镇。

两个分赛场主要的比赛是马球、蹴鞠和骑术的预赛。

赛场内,比赛进行的异常激烈,观众叫好声此起彼伏。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举行运动会,而且还确定了国旗和国歌,萧正就是想要给辖内官员和百姓灌输国家的概念。

当初杨广最为人诟病的便是其非常喜欢四处游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当萧正成为一方首领的时候,才理解杨广的用意!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许多农村,太多的老百姓并没有多少朝廷的概念,更不关心皇帝是谁,在他们那一片地里,族长就是,族规高于一切,遇到什么事,都是族里来处理,哪怕是用活人生祭,也毫无反抗的心思!

齐鲁大地曾饱受战乱,那时候人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活下去,没有别的心思,新柳军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也异常顺利,萧正还曾因此而沾沾自喜。

可等逐步安顿下来后,人们的心思反而多了起来,尤其一些老人家,再次念叨着什么祖宗之法,这让萧正大为火光,可再火光也不能滥杀无辜。

思想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潜移默化,几年几十年,几代饶努力才能实现。

萧正反思自己,步子迈的已经够大,再大的话那就非出事不可,眼下难得安定下来,哪怕是拥戴自己的老百姓,也绝不想再有什么动荡。

所以,萧正便想接着全民运动会的机会,拉近官民之间的关系,增进民众之间的团结。

之所以目前还没立国,萧正只是不想过分刺激王世充和窦建德,那么,借着此次运动会,向官民传递立国的心思,就能更好的安定人心。

运动会举行的很顺利,尤其在这个娱乐十分匮乏的年代,如此盛事引来无数人叫好,十之后,运动会才落下帷幕,上至官员,下到百姓都非常满意,萧正决定三年举办一次,而且,还要举行丰收农业大会,工匠大会等等。

运动会过后,便是科举,所以,益都城内在各地代表团逐渐离开后,依然是热闹非凡。

萧正这里举办着运动会,进行着科举,河东、河北等地的形势开始明朗起来。

在伏击了尉迟恭和寻相之后,李世民并未乘胜追击,依然固守不出。

这对宋金刚来,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自从李世民进入绛州以来,老百姓纷纷投唐,宋金刚辖下城池基本都成了孤城,如此下去,粮草无法征集,将士士气逐渐低落,那么失败就只是早晚。

不得已,宋金刚开始大举进攻李世民,几场仗下来,宋金刚未讨到丝毫便宜,粮草也基本告罄,宋金刚只好率军向北退却,准备与刘武周汇合。

直到这个时候,李世民才开始主动出兵。

在霍县,负责断后的尉迟恭和寻相再次被李世民击败,宋金刚越发惊恐,撤退也变成了逃窜。

在李世民收复绛州和晋州临汾郡后,李渊对他这个二儿子愈发满意,加封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李世民乘胜追击,在鼠雀谷大败宋金刚,宋金刚率军暂退至介休。

徐世绩在投唐后,果然受到重用,被李渊授予右武侯大将军,且被赐姓“李”,改名李绩,归李世民的秦王府统领。

在介休城外,宋金刚率最后的两万余人背水一战,结果受到李世民和李绩夹击,宋金刚大败,最后率残部继续向北逃窜。

在宋金刚败走之后,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郢国公宇文士及劝降负责断后的尉迟恭和寻相。

宋金刚一败再败,手下将士已经毫无斗志,而李世民不仅胜仗连连,且在收复失地同时,始终善待百姓,名声甚佳,很受拥戴。

尉迟恭和寻相基本没有犹豫,收拾残部投降了李世民。

李世民对二人非常看重和信任,让二人仍然统领其旧部八千余人,二人对此非常感动。

因为刘武周对尉迟恭有知遇之恩,所以屈突通担心尉迟恭是诈降,屡次向李世民进言,整编尉迟恭旧部,李世民不为所动,此事传到尉迟恭耳中,尉迟恭对李世民的用人不疑愈发敬佩和感激。

在宋金刚被李世民击败后,刘武周大为恐慌,尤其他的手下将士,逃走的越来越多。

万般无奈,刘武周放弃太原,向突厥逃窜。

不得不,刘武周很明知,李世民刚刚兵至晋阳,刘武周任命的仆射杨伏念便以晋阳城投降。

至此,李唐彻底击败刘武周,重新夺回失地。

在这失而复得的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李世民,在军中,李世民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败敌于举手之间,将士无不拥戴。

在民间,秦王李世民宽厚有加,善待百姓,贤名广为传颂。

当地很多士子甚至以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容之若地来称颂李世民。

李世民对此并未感到欣喜,反而有些忧心。

早在太原起兵之时,李渊就曾承诺,平定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结果被李世民婉拒。

后来攻占长安后,因李世民功劳甚大,文臣武将建议李渊立李世民为唐王世子,李渊也听从了这些建议,结果李世民二次婉拒。

之所以两次拒绝,李世民考虑的很清楚,其一,李渊立其为太子基本是处于政治考虑,与其功劳关系不大。

李世民本身属于关陇集团,其妻长孙氏也隶属关陇集团。而李建成的妃子郑观音出自荥阳,是山东士族。无论如何,李渊不可能像杨广那样,成为关陇集团的“叛徒”,至少在明面上,李渊必须倾向于关陇集团。

而李世民如果答应了李渊,那就完全与关陇集团绑在了一起,也必然遭到山东士族打压,在起兵之初,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与山东士族对抗,显然不明智。

其二,就是李世民的性格,至少在平定刘武周之前,李世民的兴趣始终都在军事上,而非政治上。倘若答应了李渊,成为太子的话,还能掌握军权吗?当然不可能,纵观历史,哪个太子在上位之前会掌握军权?而如果没了军权,那还打的什么仗?再深一步,没了军权,什么都是虚的!

故此,李世民两次婉拒太子之位。

但现在不同了,尤其收复李唐发祥地晋阳,李世民声望达到顶峰。

会不会引来父亲李渊的猜忌,李世民不知道,但有一点,李世民毫不怀疑,那就是兄长李建成肯定会忌惮。

这一点,让李世民非常头疼,若是引来李建成忌惮,甚至有所行动的话,兄弟阋墙不,更会让李渊也面临两难选择,在没有大的过错情况下,李渊不会随意废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但关陇集团的态度呢?军方的态度呢?若是因此而发生内斗、内耗,对李唐来将极为不利。

眼下虽平定了刘武周,但显然还没到放松的时候,平定下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萧正、窦建德、王世充、萧铣都颇具实力,不是易于之辈。

如此情况下,怎么才能避免内斗?李世民对此忧心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