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殷郊有些吃惊的看了一眼闻太师:“这世间还有比殷商更强大的人族,这怎么可能呢?
我大商人族不应该是洪荒大地上最为优秀的人族吗?
哪里的人族,比我大商的百姓还精通寻找矿山和冶炼金属?
太师,还请快快说来,朕要见识一番。”
闻太师道:“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和蚩尤大战于逐鹿,蚩尤乃是半人半巫的血脉,其治下子民乃是九黎子民,多为半人半巫,号称九黎一族。
九黎一族战败之后,退回了南都之难的荒山野岭中生存。
九黎一族的百姓,也是人族的百姓,这一族的百姓,最是善于寻找矿石,冶炼矿石,据说蚩尤与轩辕黄帝大战的时候,曾经令手下冶炼出来九九八十一尊有着金仙修为的金属傀儡,这九九八十一尊金属傀儡挡住了轩辕大帝的人族大军。
若非是后来有玄门高人相助,轩辕黄帝想要战胜蚩尤一族,成为当时的人皇,都将会成为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人皇殷郊道:“我们殷商百姓,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天下人族,都是黎民百姓,蚩尤、轩辕黄帝大战,说白了,也是咱们人族内部一统的大战,属于内战,就像是两个兄弟打架,最终仍是归为一家。
九黎一族也是咱们人族的百姓,想办法联系上他们,让他们走出荒山野岭,归服王化,若是其中有些愚顽不化之辈,可以批评教育,若是说不通的话,只要不武力反抗,就由之任之,若是武力反抗,就地镇压。
如今殷商的百姓,将会过得越来越好,我们殷商不可过于自私,应该把这一份美好,惠及整个人族,使洪荒大地上的每一处人族,都真正的融入殷商中来。
闻太师,你可以做個规划,想办法收服九黎一族,为我所用,造福天下,共享荣华。”
闻太师道:“老臣遵旨。
老臣会派人前往南岭,劝说九黎一族归服,九黎一族精通蛊术,善于驱使猛兽、妖兽作战,更是精通骑射、冶炼等等,乃是天生的人族战士。
只是他们野性极重,想要收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皇殷郊道:“徐徐图之,让咱们殷商的人走出去,让南岭的人,见识一些殷商的繁华,吸引他们前来殷商的地盘定居,给予他们极大的利便。
但是不能让他们成为唯利是求的人,还需要改变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真正的融入殷商。
故而思想建设、宣传、教育要三管齐下,一样都不能少,让他们明白殷商的好,告诉他们,他们本就是人族的一员,九黎一族也是人族一脉,只要是人族的百姓,在人族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都不能少。”
收服九黎一族,这是人族历代人皇,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人族的大一统,也是人族历代人皇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收服九黎一族,这是开疆拓土,身为殷商太师,这样的诱惑,对闻太师而言,乃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是,陛下。”
“不过,九黎一族的百姓,多是当年九黎部落的后人,他们有着一半的巫族血脉,体内有着人族和巫族的血,对人族有些抵触,想要融入人族,任重而道远,老臣定会尽心尽力,收服九黎一族。”
人皇殷郊道:“尽量做到,不动刀兵。
一旦起了刀兵,对人族的发展不好,而且九黎一族应该也有着巫族的血脉,若是起了刀兵,这些巫族的儿郎,估计也会加入进来,再演化一场人巫大战,无论是对人族还是巫族,都是一场巨大的消耗。”
定下总的方向。
人皇殷郊不再提这些事情,而是准备着手解决第三个问题,就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问题。
这个问题,想要解决,并不是很容易。
“大家对鲁雄将军所提的第三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各位臣工,可以畅所欲言,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要藏着掖着。
对百姓有利,就是大功,就算是办法不好,被否决了,也是让大家少走一条弯路,也是有功,不用害怕说错话。
朝堂上,没有决策之前,什么话都可以说,一旦决策下来,无论对错,都必须要严格执行,再想其他,那可就是要不得了。”
人皇殷郊再次看向满朝文武。
心潮澎湃。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在他的前世,可是人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之一的秦朝的时候,秦朝始皇帝才开始着手做的事情。
而他人皇殷郊,现在就开始做了,比起始皇帝,早动手了不知道多少年。
一旦成功,人族的气运将会更加凝聚,人族也将会涌现出来更多人才,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这一提。
首相笔杆依旧是第一个站出来,他是当朝首相,人皇有了疑难问题,别人可以不站出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必须站出来。
这是首相的责任。
“陛下,如今天下,有着八百诸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每一个诸侯国,都有着自己的文字、度量衡等等,想要一统人族的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更何况,十里不同风,各地皆有异。
老臣建议,现在朝歌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一统度量衡,逐渐以朝歌为中心,朝着殷商所在各处,逐渐的蔓延而去,用上几十年的工夫,慢慢就能够做到。
若是直接以强硬手段推行的话,必然会引起百姓们的逆反心理,他们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会对朝廷产生怨念,于治国不利。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猛火,只可细火慢炖,徐徐图之。”
人皇殷郊听了,大喜:“首相的话,是老成谋国之言,朕听了,心中非常的欢喜,各位臣工,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若是没有的话,就依照首相的言语,从朝歌开始试推广,再逐渐蔓延至全天下,使得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在缓慢推广中,接受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