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王权吃完饭就去了生产队,李素琴不知道自己三儿子干啥去,她也没问。
在二凯子的张罗下,此刻生产队上已经聚集了十多个人。
有几个上前问,“凯子你爹说啥事没?”
“等会,等会三权哥跟你们说。”对自己的行为二凯子一点不慌。
吃早饭的时候,饭桌上李玉军说:“三权这孩子办事靠谱,咱收了人家的东西没帮上忙,对不住人家孩子,二凯你吃了饭把酒和烟给三权家送回去。”
二凯子是读过书的,思想上比李玉军前卫不少,“送回去啥玩意,爹我觉着三权哥的思想先进,咱得跟着干,你不敢干我干。”
李玉军一听急的直跺脚,“老二,你别跟着瞎搅和,国家的政策还没下来之前,不能乱来。”
“爹,国家78年就改革开放了,79年小岗村就获得了大丰收,包产到户是肯定的,咱为啥不能先在别的村子前面改革?”二凯子说的都对,这些改革的事情李玉军也有耳闻。
只是这嘎达落后,偏远地区没落实政策,他一個小队长不敢带着村民乱干活。
村民瞧见王权这小子可是财神爷,就笑呵呵的问:“三权有啥好事?”
“等会啊。”王权等人差不多了,就开始说道:“大爷大妈,叔叔,婶子,哥哥,嫂子们,今天是我找大家来说个事情。”
下面顿时有人开始耳语,“三权可是钱串子,找咱们怕是啥赚钱的好事吧?”
“不好说,老王家这几个崽子都是人精,可不是王洪国那个瘪犊子不着调。”
“三权,是人精可从来没骗过咱们啥,还让咱摘红蘑菇赚了好几十块呢。”
“可不咋地,我家崽子开春学费,书费钱自己个摘蘑菇都赚够了。”
老少爷们纷纷小声论断王权这个人,对他们的影响。
“啥事?快点说吧。”有那性子急的大哥,大着嗓子问。
“现在咱家有一块地,被我二哥和大姐种上了蔬菜茄子和黄瓜,成熟了我带到省城去卖了。”王权这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
王权这话劈的村里老少爷们们,顿时都惊呆了,年纪长的住在村上一辈子了,没听说过这下雪天还能种蔬菜的?还成熟了?
“可是我家的地有限,蔬菜根本供应不上省城的购买量,我就打算在生产队租块地种点蔬菜,不知道大家同意不?”
“同意。”
“同意。”
“我同意。”
“不同意,生产队的地是大家的,三权这不是搞私有化,挖社会主义墙角吗?”不同意的也大有人在。
王权也不着急,他笑着安抚大家,“别着急,听完慢慢说。”
黄金叶烟卷,王权从家里拿来三盒,让三胖子挨着个的发,火柴都准备了。
大家抽着上好的黄金叶烟卷,唯一糟心的就是生产队的破屋子四处漏风,老少爷们们被冻的直缩脖子。
“蔬菜茄子和黄瓜这些,叔婶子们你们要是想种植,我可以教你们怎么建大棚子,等蔬菜成熟了我也可以帮助你们代销到城里,这样咱们赚了钱,生活不就好了。”王权说的事情,大家都想到摘红蘑菇这事情上去了。
这种植蔬菜和摘红蘑菇不是一样吗,都是三权帮代卖出去,给大家伙结钱。
秋天的时候,摘红蘑菇赚到钱的人家顿时举手,纷纷表示同意。
之前,王权让二凯子准备了笔纸,同意的人家直接签名按上手印,不同意的还是站多数。
村民们传统思想认为,地是大家的田地,三权租走了算咋回事呢?他是要搞资本主义那一套?
人们心底都画着混?
兵子婶子是个精明人,她瞧着三权问道:“三权,咱家同意你租地,咱家也要跟着你干,可咱没底垫钱,咱咋扣蔬菜棚子?”
兵子婶子这一说,好几个娘们的心思都松动了,上次养鸡崽子她们就胆小了没跟上三权的步子,后来眼瞧着几户人家把长大的公鸡让三权送城里换了钱,眼气的不行。
人家鸡崽子也养了,也没出啥事,现在三权又要租地扣蔬菜棚子,自己家要是不跟着整,以后怕人家卖钱了她再后悔。
“咱家也跟着干。”有几个娘们跟着说道。
王权笑着说:“愿意干的可以干,没底垫的就给咱家侍弄蔬菜,挣了钱你们自己愿意单干就出来。”
王权的法子村里好多老少爷们觉着好,当场有二十多户人家同意签字。
菱角堡村一共有83户,同意的只占四分之一。
不过王权也知足了,开完会老少爷们都散了,王权和二凯子,三胖子拿着村民同意书去找队长李玉军。
李玉军本心是支持王权扣蔬菜棚子的,反正,大冬天的地闲着都积雪了,明年开春蔬菜棚子也落园结束了,生产队在种庄稼也不影响多少。
李玉军瞧着王权和自己家二儿子,还有三胖子进来,他指着二凯子骂道:“兔崽子玩意,你就跟着胡闹。”
他知道二儿子召集了村里社员,去生产队开会的事了,网络闭塞的时代,上头给的政策没落实下来,李玉军也是提心吊胆的。
所以,还不敢私自做主把地租给王权。
“叔,你要说就说我吧,你家二凯子也是为了帮我。”王权挡在二凯子前头,笑着对李玉军说道。
“唉。”李玉军无奈的叹气,“三权,你收蘑菇带着乡亲们赚到点钱,咱都知道。”
“咱村这些年,家家户户太苦了,咱这个队长没什么大能太,你这个路子要是真的行的通也成,可这上面的政策还没下来不是?”
李玉军年纪大了,不敢担这个风险,可王权最近几个月收蘑菇,带给村民们的利益,李玉军这个队长又都瞧在眼里,佩服王权敢干。
“政策肯定是有的,叔,咱知道你不放心,这样吧明个我去找些关于农村包产到户的报纸,给你拿来看看。”王权思趁着明个上学,从学校借几张关于农村改革的报纸。
或者把家里的收音机修好,让李玉军每天听听新闻,了解下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