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9 大战将至(1 / 1)我怎么可能是曹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以东二十里,即为鸿池陂。

鸿池是洛阳周边一处重要湖泊,穀水流进洛阳,向东注入此湖。

这里风景秀丽,汉魏时期,居住在洛阳的达官贵人们时常在此游玩。

然而世易时移,如画的风景早已荒废。

今日,燕军、楚军都在鸿池西侧扎营,两座营垒,一北一南,隔河遥望。

这里地形开阔平坦,适宜骑兵作战,正是慕容恪选定的决战之地。

一名文士渡过穀水,距离燕军大营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就有一群哨骑围了上来。

文士名叫孟嘉,在桓温的大司马府担任从事中郎。

面对围上来的鲜卑骑兵,孟嘉神色从容的说明来意,身边的随从代为翻译,原来他是奉桓温之命,前来拜营。

慕容恪听说此事,知道这一定是桓温派来约战的使者,随即让人将孟嘉迎了进来。

帅帐内,孟嘉向慕容恪躬身行礼:

“楚使孟嘉,见过太原王。”

不等随从翻译,慕容恪就用流利的汉话说道:

“孟先生无需多礼,请起。”

孟嘉闻言,重新挺直了腰杆。

慕容恪仔细打量他,见他仪态出众,不由赞道:

“孟先生果真气度不凡,敢问现居何职?”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这样称赞孟嘉。

早些年,褚裒在世时,曾路过江州,拜访时任江州刺史的庾亮。

因为久闻孟嘉的大名,因此希望庾亮代为引见,庾亮告之,孟嘉就在宴席,要让褚裒自己去找,最终也是因为这份出众的气度,褚裒得以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孟嘉。

孟嘉先后侍奉庾亮、庾翼兄弟,官至江州别驾,在庾翼死后,又投入桓温的幕府,起初为参军,后又升任从事中郎。

因此,当慕容恪问起孟嘉的职位,孟嘉坦诚道:

“添为从事中郎。”

慕容恪点点头,这才问起孟嘉的来意。

而事情也正如慕容恪所预料的那样,孟嘉此来,就是为了替桓温与慕容恪约战。

“楚公有言,楚燕两家出兵已久,与其僵持在穀水两岸,空耗积蓄,不如以堂堂之师,分出胜负。”

慕容恪微微颔首道:

“本王也正有此意,还请孟先生转告楚公,本王愿在明日正午,与楚公会战于鸿池陂。”

不等孟嘉松一口气,慕容恪又笑道:

“楚公声称要以堂堂之师,分出胜负,昨夜却施以诡计,恐怕有失光明正大。

“本王很好奇,究竟是谁为楚公献上了这一则阳谋。”

孟嘉从容道:

“太原王多心了,楚公何曾有过诡计,反倒是遗憾被太原王看出了破绽。

“否则,必能与周成、吕护二位将军在洛阳城下合击燕军。”

慕容恪闻言,失声发笑,片刻后,慕容恪敛容问道:

“不知楚军之中,可还有如孟先生这样的人物?”

孟嘉正色道:

“楚公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胜我者难以计数。”

慕容恪又问:

“王猛其人如何?”

孟嘉不假思索:

“当世之奇才。”

慕容恪点头,又与孟嘉说了会话,见问不出什么情报,这才放他离开。

在孟嘉走后不久,慕容恪留在洛阳、金墉的耳目传来消息,原来是桓温派遣使者安抚周成、吕护二人。

燕国乌桓将领悉罗腾疑惑道:

“桓温为何只是安抚二人,而不趁机劝降他们?”

慕容恪帐下左长史申胤为他解释道:

“桓温若是现在劝降二人,必须许以重利,而周成、吕护反复无常,即使投诚,桓温也不可能相信他们,因此,倒不如暂时遣使安抚。

“待燕楚大战之后,若能侥幸得胜,即可携大胜之威,以蝇头小利,说降二人。”

说着,申胤嗤之以鼻道:

“这只不过是桓温的痴心妄想罢了。”

众人闻言,纷纷表示赞同。

哪怕慕容皝在世时,慕容恪就已经在统领燕国军队,多年来,战必胜,攻必克,其能力深得燕人信任。

哪怕周成、吕护注定要做壁上观,但燕军足有十万步骑,依然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

甭管战前喊得多离谱,时至今日,桓温与慕容恪早已清楚了对方究竟带来了多少将士。

相较于帐下将佐的信心满满,慕容恪却不敢疏忽大意。

在见识过昨夜的阳谋之后,慕容恪清楚,桓温、王猛的组合,可能是他从军以来,遇到的最为强劲的对手。

孟嘉回到楚军大营的时候,夜色深沉。

桓温并未睡去,正在帅帐之中等着孟嘉。

孟嘉一入帐,桓温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燕军的军容、士气甚至粮草多寡。

他派遣孟嘉为使,自然也是希望孟嘉在拜营的同时,借机察看燕营内部的情况。

然而孟嘉一无所获,他惭愧道:

“微臣入营,就被蒙住双眼,不曾探得情报。”

桓温颇为失望,但也清楚,这是慕容恪处事谨慎,怪不到孟嘉的头上,桓温宽慰道:

“能与慕容恪约定在明日会战,已经是不辱使命了,今日中郎冒险拜营,老夫自会为你记功。

“孟中郎一路辛苦,还请回帐歇息。”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恪守这一条准则。

因此,孟嘉冒险拜营,自该被记上一功。

孟嘉闻言告退。

在他走后,桓温又派人将王猛请了过来。

虽然二人早已决定了明日的阵型、战法,但事关重大,桓温还是希望再与王猛查漏补缺。

正如王猛离开长安时,与权翼所说的那样,只要桓温有识人之明,他就有把握让桓温对自己言听计从。

而慕容恪也与慕容垂在为明天的会战的排兵布阵,做着最后的讨论。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的又何止是桓温、慕容恪。

从凉州到江东,从辽东到益州,桓温与慕容恪之间的这场战斗,胜负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八月二十一日,天色大亮。

桓温留下剩余五千关中州郡兵看守大营,统率楚、梁八万联军出营。

而慕容恪则留下一万将士守营,带着其余就往步骑赶赴战场,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即将在鸿池陂爆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