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六章 置办材料(1 / 1)金0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唉!咱们车现在一车量多少方?”上次他和夏兵通气已经过了两天了。

“五米四!”

“其它车呢?”

“咱石场的车,五米的都是五米二三,韩兆远的车是四米二,22车是两米六。”

车越小量方越不合适。

五米四,这一车就多出了零点四米的石方,一方石头连本带运费是八块钱,那么零点四米就是三块二。

当然要分给石匠了,白峰可没有独吞的习惯。

他坚信有钱大家赚,这买卖才能长久,都有利益在身自然就会自发的维护,这样就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矛盾。

石匠一米石头是一块钱,零点四米就是四毛钱,这三块二还要分四毛给石匠。

他自己就剩两块八了。

白峰两台车一天能拉十六车到十八车,这一天就当四十五块钱。

这四十五块钱就是白捡的。

这一年下来不就白捡一万多元吗。

“快去送,我在这里等你。”

叶波开着拖拉机上虾圈了。

雾岛公社没有制瓦的村子,要买瓦就得去草云山瓦窑村。

你就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个村子肯定有做瓦的窑。

你像韩窑村就是解放前有户韩姓人家立了一口炭窑,就被叫韩窑村了。

当然,韩窑村现在连口窑的影子都没有。

但瓦窑村不但有窑的影子,而且还不止一口,有三口窑,还冒烟的。

他们就是专门烧那种陶土瓦,以前是专门烧那种小拱瓦。

从八一年左右开始烧板瓦,现在农村只要屋顶滤瓦,基本都是这种板瓦。

叶波拖拉机卸完石头后,再回到服装厂的时候就交给了白峰。

先往拖车里扔了十几捆陈稻草,白峰开着拖拉机带着装卸工直奔瓦窑村。

余得水就跟这台车。

“余叔!干这个身体能吃得消吗?”白峰一边开车一边和余得水扯闲篇。

“还行!这个活儿就一阵功夫,干完了来回坐车还能歇一会儿,抻出来也就适应了。”

装修费一车五块钱,这里是装六毛,卸三毛。

一个装卸工装卸一车分两块五,一天只要天没问题,车不出状况,现在一天一辆拖拉机八车石头保底。

就这么短的距离,你一天不拉八车石头,你还挣啥钱呀?

八车石头,一人就挣二十元,余得水是相当满意,也相当珍惜。

“余叔!干这个活儿悠着点干,安全必须要放在第一位。”

“我知道!没人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这样就好!这马上又到开饷的日子了。”

后天就又到十天了,又开饷了。

从六仗沟奔北角村,然后经过嘎甸子也就进了草云山的地界。

瓦窑村里草云山公社也就不算太远了,大概三四地的样子。

瓦窑村的瓦窑就在村子南头的道边,离村子还有一二百米的距离。

老远就能看到三口窑在冒着烟。

窑这边的道边留了一块五六十米长,二三十米宽的空地。

空地上摆着一溜已经烧好的瓦。

这瓦窑的样式,一下就让白峰想起李向阳那部电影结尾处那口埋葬鬼子的土窑。

白峰把拖拉机停在道边,下车来到摆放着瓦的瓦场看瓦。

这瓦的样式就和八十年代末期农村流行的水泥瓦一模一样。

这让白峰怀疑水泥瓦是不是就是抄袭这个瓦做的。

这里的瓦全部是陶土瓦,经过窑烧制而成,因此就别指望有什么小白脸了,全部都是黑漆寥光的。

白峰用手指头敲敲瓦听听声音。

其实他这就是装比,压根他就听不出个猫三狗四来,这玩意儿他也是不懂。

人这一生基本上就能在一项事业上达到精的程度,前提是你还得下功夫。

出这一项外,其它的项目也就是能达到明白的程度。

谁也不可能样样通样样不稀松。

所以,就算白峰是重生之人,不懂的东西也是成千上万,谁也别装大尾巴狼。

“小伙!买瓦呀?”一个人头戴帽子,披着件油渍麻花棉袄的五十多岁的人走了过来。

上岁数的人都怕冷在这个人的身上有充分的体验,这马上都进四月了,年轻人早就把棉衣甩了,开始好俏不穿棉了。

但这人棉袄还穿在身上。

不但有棉袄,还有棉裤棉鞋。

就说二八月乱穿衣,也不是这样穿得吧!

有这么冷吗?

“你这瓦多少钱一片呀?”

“八分钱一片!”

“这么贵呀!我记得瓦不都是四五分一片吗?”

“那是以前,今年都涨价了,现在红砖都三分五一块了。”

这样谈话就没意思了,我是买瓦,你和我扯红砖干啥。

再说若是论分量,你一片瓦可没有一块砖沉,你凭啥比红砖贵两倍还多?

“能不能便宜点呀?”做买卖讲价是天经地义的,不能因为你有钱就不讲价。

“你能买多少吧?”

“还能买多少?就四间房的,两千片就够了。”

“一百五吧,再不能少了。”

农民兄弟...噢不!农民大爷就是实在。

人家都实在了,白峰自然也得实在,干脆就掏出一百五十元。

“你们这还开票吗?”

“当然得开,这是村里的副业,不开票不乱套了吗!”老者从兜里掏出了一本票。

和白峰给石匠开的那种两联票一模一样。

一联他们留底,一联买主拿走。

白峰交钱开票,然后把拖拉机打开厢板开到瓦垛之间的空隙里开始装车。

装车还是人家给装的,不用你装,怕你装不好装碎了。

人家多年装瓦显然有丰富的经验,装的还快,还一块瓦不碎,连掉角的都没有。

两千片瓦装了三十分钟。

白峰车斗里的稻草都被装车的人充分地利用上了,塞边夹缝一点没剩。

车装完了,白峰就开着车一路返回,三点左右拉到房场。

院墙因为全部拆去,这样拖拉机就一直开到房子前。

厢板打开,两个装卸工开始卸瓦。

白河山拿起一片瓦敲了敲,瓦发出那种有些清脆又有些雄浑的矛盾声音。

“好瓦!瓦窑村的瓦是真的没得说。”

瓦卸完是三点半。

白峰算计了一下时间,又开着拖拉机马不停蹄地来到公社,拉了两吨水泥。

等把这些材料都拖来家,就已经五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