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章 刘新云的犹豫(1 / 1)金0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峰此时就看到一辆挂着吉省牌照的车,装了满满一车的鱼粉,正准备出发。

大队接手鱼粉厂后,因为鱼粉还不被人们所认识,鱼粉的销量并不大。

鱼粉厂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利润,但也没赔钱。

权当养活十多号人了。

一个是养活了十多个人,再就是海边船上打下来的没人要的小鱼小虾,起码还能送到这里卖个一毛两毛的。

也算是给渔民创造了一个收购臭鱼烂虾的场所,多少还能卖点小钱。

也被瞧不起这点小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长年累月地累积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鱼粉厂虽然没赚到钱,但是给鱼粉打包装的编织袋却意外地火了。

虽然只有几个客户,但一天却有三万多条袋子的销售额。

一条袋子赚两毛钱,一天就是六千多的收入。

虽然被白峰分走了一千多,但还是有实打实的四千几百的收入。

这要是一年干下来,能创造出上百万的利润。

白峰站大队队部门口看那辆装满鱼粉的车离开后,也转身往家走。

......

秦振良和刘新云以及他们那群狐朋狗友第二天骑着自行车来的。

秦振良倒是没骑自行车,而是骑摩托车提前来的,他是来打前站的。

他们到达六仗沟的时候是上午十点。

白峰已经早早地等在小吃部门口。

刘新云到达六仗沟道边这里,对这里很是疑惑。

“我记得我走前来过一次,这道边啥也没有,现在都快变成商业街了。”

他出门打工的时候,白峰那时候还在集市上赶集摆摊,连小店都没开呢,这里可不啥也没有。

现在这里确实有了商业街的雏形。

食杂店,小吃部,发廊,修理部,农村有需求的店铺这里都具备了。

这里还只是一个小队,连大队都不是,就有了这样的规模,到哪儿说理去?

“张浪!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草云山的刘新云,都是朋友,他想在草云山也开这么个小吃部,不过他对做菜这玩意儿是一窍不通,你看看他有没有资质,如果有就教教他。”

刘新云就去和张浪交流去了。

张浪的两个徒弟已经准备好了中午可能要做菜的食材。

白峰上午过来就给了张浪一百块钱,让他给颠倒一桌够七八个人的饭菜。

现在张浪就开始做了。

等十一点钟就开始上人,他就忙活不过来了。

亏着有两个徒弟帮他准备食材,不用他自己动手,他就忙活做就行了。

同时两个气罐炒菜,还有一个烧火的大锅做炖一类的菜肴。

张浪两只手上下翻飞,把刘新云都看懵圈了。

“这碗饭我怕是吃不成呀,我看都看不过来。”

“习惯就好了,刚开始干的时候谁都迷糊,时间长了就成自然了。”

这两个菜炒盛盘后,把锅一涮油就进了锅里,油烧开了,下两个菜就倒锅里了。

前后半个小时,张浪就做了八道菜。

那两个徒弟拉面已经学会了,在张浪忙活炒菜的时候,他们也和面拉面。

张浪做汤就行了。

等给白峰这桌酒席忙活完了,今天的第一批客人就进店了。

首先依然还是那些拖拉机车主。

这些车主在这里吃饭已经吃上瘾了,一致反映,家里的饭已经吃不下去了。

他们到这里吃饭其实花钱真不多,多了也受不了。

基本都是一碗拉面,两碗米饭或者是馒头,两个炒菜,通常都是豆腐皮和豆腐什么的。

司机基本是吃拉面,车上的装卸工就不能吃拉面了。

面条类的东西都是不抗饿的食品,不干体力活的人吃没问题。

干体力活儿的人吃面条,别看当时吃饱了,去干一趟活儿回来,肚子肯定空。

所以,装卸工都是吃米饭或馒头。

一碗米饭三毛,一个馒头一毛钱。

这还是饭店的价格,如果食堂也就五分钱一个。

这个装卸工就吃米饭和馒头,虽然菜肴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但是豆腐皮和豆腐永远都是饭店里最便宜的菜肴。

还有炒豆芽。

干炒豆腐皮和炖豆腐都是一块钱,炒豆芽八毛钱。

当然也不能一点荤的没有,肉依然紧缺,但是海货有啊,炖个两块来钱的鱼。

一个司机带两装卸工,按照这样的菜谱吃一顿午饭,包括酒钱在内,也才十块钱。

对于一天收入超百元的车主来说,这点钱他们供得起。

张浪现在已经有了固定的豆腐皮和豆腐的加工户,也有固定的豆芽供应户。

一天能做出去一百多斤豆腐皮,两板豆腐。

小吃部中午十张桌,竟然满员,这让刘新云吃惊不已。

不过张浪的手艺确实当得起来这么多人。

就拿鳐鱼炖豆腐来说,在个人家吃的鳐鱼豆腐,一股碳酸氢铵的味道。

但是在张浪手下做出的鳐鱼豆腐,别说鳐鱼和豆腐,就连汤都异常的鲜美。

这是咋做出来的?

“你们这里是海边,本身来拿海货的海货贩子就多,再加上现在修虾圈,车也多,这是客流,可是我们草云山哪来这么多客流?”

“有些买卖你是算计不出来的,如果你真能把张浪的手艺学会,不用全学会,哪怕就学个六七成,自然就有人去吃,馋货是遍地都是的,你若是学成了手艺,也未必非在草云山干,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干呀,比如去清河镇,或者是去县城干,租个店铺就可以干,先把手艺学到手在说。”

“你说的也对,赶明个我也过来学徒。”

“可惜这马上就冬天了,你若是来回跑能冻你个好好赖赖的。”

“那你们队有住的地方吗?”

“你可以在小吃部里住呀,小吃部那铺炕住三个人没有问题。”

“学这个手艺,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学不会,我还是觉得能有个什么赚现钱的道比较好。”

“那你下去推销编织袋得了,就是我们大队省城的那种塑料编织袋,你若是推销成功了,我做主一条袋子给你提五厘钱的分成。”

“五厘钱?那有个毛的意思?”

“五厘钱瞧不起?你知道我前几天到省城联系了两家企业,一个水泥厂一个化肥厂,你知道他们一天需要多少袋子吗?”

“多少?”

“三万条,算算三万条袋子一条五厘钱是多少钱?”

刘新云的算数看来不算太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