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拔高整个极限(1 / 1)一天一天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全田径中心的吸音效果做的不错。

若不然的话,铺天盖地的掌声。

传到外边,即便是周边没有居民楼,也会造成小范围的轰炸效果。

陈业有些不知所措,虽然场上仅仅只剩下了最为干净的掌声,但是密集程度还有效果,是前所未有的。

随后,他便在检测官员的陪同之下。

前往检测室进行了尿检。

创造出全国记录亦或者是亚洲纪录,这些成绩都需要进行严肃的处理以及审核检测,不仅仅是针对本场比赛进行尿检。

还需要抽血以及采取头发样本,进行进一步检测。

当然,这些都是因为陈业。

现在创造出来的成绩,连续打破亚洲纪录的壮举让体委会还有国际田联不得不认真对待此事。

等到陈业身影的离开,观众们嘶吼了一天,掌声也仍旧没有停止,仍旧在对国家队以及今天所有参加比赛的选手们给予掌声鼓励。

解说席上的周龙鹏和石涛仍旧还在尽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今天是特别的一天。

在短短的五个小时之内,奇迹发生了两次。

无论是对于运动员,还是对于他们两位解说员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甚至在人生当中难以出现。

“石老师,说实话,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么?”

石涛感叹:也许只有无休止的掌声,才能够掩盖而过我此时的不知所措吧…他身体微微颤抖,和全场观众们一起,对今天的选手们给予最后的掌声。

其中更多的,是对陈业行为的震撼余波,他们俩作为纵横几十年的解说生涯,也说不出任何话来了,正如他们之前所说的。

也许沉默,就是代表着最高的震撼。

媒体这一次又学聪明了,提前分配好记者摄像机在各个出口。

即便是被一直对这方面不太喜悦的陈业不喜欢,他们也要将其给拦截下来。

今天现场非常有秩序,再加上保安的梳理维护之下,在场已经有一些人井然有序进行离开,当然,这只是其中的四五分之一的观众。

剩下的观众,觉得既然来看比赛的,就没必要省这几分钟,接下来还会有颁奖以及升国旗。

他们打算看完再走。

与此同时,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传播,在百度百科上面,已经上传了相关的数据。

可以说,现在只要是陈业的检测数据一出来。

原本的百米男子亚洲纪录就会从两個小时刚刚才从9.91变为的9.90,再次更新,而这一次更新的成绩:

是9.86。

大屏幕上,决赛中选手的成绩仍旧还在高高悬挂显示着。

就和之前所说一般,决赛选手们这一次已经不是和对手的比赛,而是和自己的较量了。

在陈业给予的压力化为自身的前进奔跑动力之下,他们在前所未有的比赛急迫感之下,状态前所未有的好。

以至于他们的成绩也十分亮眼。

第一名:陈业,9.86

第二名:苏炳天,9.97

第三名:谢震叶,9.99

第四名:张冠锋,10.04

……

其中除了陈业以外,苏炳天和谢震叶也在决赛的较量当中,再度进入了百米的10秒大关。

而张冠锋也在这场比赛上创造出来了属于他个人的最佳成绩记录。

恍惚当中,将之前的10.06最佳成绩刷新成为了10.04,这是个人当中比较不错的突破。

整场比赛的质量非常高,也许是优秀的运动员们齐聚一堂,才能够在不断的较量当中,水平到达了某一种高度,才能够实现如此结果。

现在祖国的这些人,代表的已经不是祖国力量。而是实实在在的亚洲力量,代表着亚洲的最强力量。

代表着亚洲田径队的顶尖强度,无论是从速度还是技术力方面。

线上直播间当中,也逐渐恢复了弹幕的投放。

结束之后,直播间的人数正在不断减少,但是在今天的比赛当中,国家队的一众国家队田径队员,特别是陈业。

带给他们的感受,是没有这么快能够消退而掉的。

有些人已经不太能够忘怀,亲眼见证了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田径的历史性一幕,闭上眼睛,就会出现最后陈业冲线的那个画面。

并且脑海当中不由自主联想了起来。

几年前苏炳天造成的9.91百米亚洲纪录这一壮举,现在在年轻人,陈业的接力之下。

国内田径短跑已经更新换代。

从9.91时代,一下子更新到进入9.90,现在是属于陈业的百米9.86时代。

200米也从之前谢震叶达成的19.87,一跃0.07秒,又是来到了陈业的19.80时代。

再加上400米全国记录仍旧是陈业保持以及创造。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代表着国内乃至于亚洲的田径水平被拉上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见证历史性的一幕。”

“这一次奥运会有陈业的加持,咱们祖国实现进入百米决赛的信心就又多了一分。陈业、苏炳天、谢震叶等几个人,都非常有机会能够进入奥运会决赛,那时候也同样是历史性的一幕…”

“没错,奥运会才是重头戏,我们国家在历史的每一届奥运会上,从来没有在男子百米短跑这个田径王者项目上拿到决赛的资格,我认为这一次几率非常大。

一个是苏炳天状态有所回升,近些日子的比赛当中,百米成绩破十的次数非常可观,保持住的话未尝不能够冲击决赛。

再一个就是声名鹊起的陈业,如果他能够一直保持着平稳的状态,尤其是抗压能力一直保持着在这个水平层次里的话,进入决赛也应该不是问题。

甚至他能够保持当下的成绩甚至更进一步…拿奖牌,也不是没有可能!”

奥运会作为全世界顶尖的运动赛事,并且百米短跑在无数体育项目之中,称王的存在,其中进入决赛的。不过也就只有八人之多,在北美南美非洲这些盛产飞人的地方突出重围。

并不简单,还是要看到时候现场的状态,不过人们观看陈业第一次在全国性质的田径锦标赛上。

也就是在这一次当中,保持着的还是非常不错,突破了自己,也突破其他人。

让观众们对其有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感。

但是这种放心和信任感越是强烈,对于他们而言,就越是担心,因为他们见证了一个田径百米飞人的成长。

见证了一位体育界的天之骄子不断进步,就更加是害怕,害怕着陈业已经到达了自己的极限,害怕对方在下一次比赛当中没有保持绝佳成绩。

害怕陈业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美好的事情一旦产生出来,那么在短暂的欢悦之后,就是无穷无尽的担心和猜疑。

这也许是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劣根性,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越是美好,就越是害怕失去,这种想法绝对是无可厚非的。

而注意力,很快被他们放置在了苏炳天谢震叶等人身上。

他们刚刚从检测室之中出来,因为陈业还要抽血,就暂时只能够看见他们的身影。

接下来的时间是准备上台接受颁奖,但是在此期间,央视的记者绝对是需要对他们进行一番采访的。

不间断的“咔嚓”声,给国家队决赛队伍不停照着相。

画面也完全变成了采访画面。

他们面对的不是狡猾的陈业,也用不着担心对方不配合,因此还是通俗寻常的一些问题。

比如什么“感觉今天自己的状态如何?”、“和陈业比赛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决赛采取了怎么样的一个比赛心态以及策略。”…等等诸如此类千篇一律的问题。

而苏炳天和谢震叶,被分为了两个摄像机屏幕同时进行采访。

他们面对媒体的问题也是有话直说,清楚说明了自己的心态以及状态。声称这是一场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比赛。

当记者们问到他们和陈业进行比赛过程中,认为对方实际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时候。

两人却给出了不同观察角度的回答。

苏炳天认为陈业是一个慢热的人,但是在某些方面,他快得要命。

而谢震叶觉得,陈业是个热爱自我钻研的人,就像是在训练的过程中。

他对自己的训练方式以及项目都有着关于他的分析,有时候甚至是不按教练们的要求进行,并且独特的训练器材想法,也时常让教练们感到新奇。

最后的最后,记者再次问道。

“炳天,之前你曾经说过,亚洲人在百米短跑上的极限应该是9.85。

通过了这一场比赛,陈业创造出了接近于这个极限的9.86成绩,大家都想听听你是怎么一个想法。”

思忖整理了一下语言逻辑,苏炳天在点头过程中,实话实说: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的确在9.85这个成绩之内,亚洲人是有机会能够突破的,之前我已经说过,这个作为亚洲人的极限,是不是由我创造,非常难说。

但是经过了这一次比赛,我认为陈业是非常具有机会的,甚至这个极限,可能还需要再进行分析研究,也许还不止于此。”

这句话的意思是,陈业的这场比赛,生生的拔高了整个亚洲极限,这无疑让在场所有人挺直了腰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