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不慕海外
辽东,襄平。
自去年时,辽东、幽州往来就不再依赖辽隧通道,选择了海路航行。
就连朝廷往来的公文,也开始乘船。
勃海以内,冬春无大风时往来频繁。
辽东还未解冻,刘备如往常一样睡了个懒觉。
等甘氏服侍他起身,刘备捏了捏自己大腿内侧的软肉,不由长叹:“髀肉复生,功业如此,可惜云长、翼德已无用武之地。”
甘氏只是温和陪笑,蹲在地上给刘备穿鞋袜。
稍后刘备来前厅书房,这里徐庶、刘琰正整理需要处理的公文。
见刘备进来,两人施礼,徐庶说:“主公,朝廷邸报昨夜才送到,臣已抄送列郡。”
顿了顿,徐庶又说:“此番邸报涉及臣下,臣未做抄录。”
“哦?”
刘备拿起邸报,就见老熟人大司马幕府长史伊籍拜为廷尉,不由一笑:“九卿日益完整,三公不远矣。”
幕府司马黄权拜为京兆尹,意味着三辅终于结束都尉治政的时代。
与黄权一起入幕府的司直段煨拜镇北将军,不日将前往代郡上任。
三司空缺,征辟征夷大将军幕府军师徐庶为大司马幕府长史;迁拜汉寿亭侯、玄菟郡守平夷将军关羽为上党郡守、荡寇将军。
又征辟荆州治中从事许汜为大司马幕府司直,征河西都督张绣为幕府司马。
还有一系列的幕府诸曹外派、补充信息,但公卿没有任何的调动,维持稳定。
刘备握着邸报纸张,沉吟说:“云长恐怕不愿赴任,公佑何时能回来?”
长史刘琰回答:“回禀主公,公佑最迟两日能返回襄平。”
“嗯,代我书信一封,半路交给公佑,请公佑去劝说云长服从朝廷节度。”
刘备说着继续看邸报,不见安排关羽的继任者,就知道黑熊不想干预辽东内部的治理。
就问:“元直,子龙可否暂代云长坐镇玄菟?”
“子龙沉稳不失宽和,可抚定高句丽部族。”
徐庶给出回应,他也觉得关羽治理地方过于严苛。
曹操的商船队伍已经出现在玄菟郡东面的海岸,与当地高句丽、东夷部族交易买卖。
关羽反应激烈,强硬驱逐,已惹的高句丽部族不满,遣使来襄平表达不满。
征夷幕府也只能安抚这些人,安排船队绕行过去进行贸易。
玄菟郡的高句丽部族,在商业活动中属于被压榨的一方,他们原产的货物被其他东夷部族封锁,很难向南边港口运输,由沿途东夷部族充当中间人。
双方之间的矛盾,比官府与高句丽部族之间的矛盾还要大。
曹操商队出现在外东海,高句丽自然喜悦,但也影响到了征夷幕府在港口、沿途税关的收入。
徐庶回答后,静静等候自己的命运安排。
至于去大司马幕府当长史,他怀疑大司马拜前长史伊籍为廷尉,就有引诱他的用意。
大司马与伊籍是旧识,伊籍担任南乡郡守时,堪称大司马最稳固的后方。
别说廷尉,就是未来拜为三公,封县侯,也不会有人质疑。
大概率自己去当长史,未来也会留在朝廷,在公卿职位中来回转迁。
大司马执政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就任后职务稳定,哪怕日食这样影响巨大的天象,也不曾免除一位公卿。哪怕做做样子,大司马都不肯。
大司马唯一的让步,就是回归刘氏,下半年八月时进位魏公。
至于未来国号变化,只要不是秦,那就不存在什么问题,是魏是梁,又或者陈,都是可以接受的。
到时候刘备也得前往关中参与典礼以示庆贺,征辟一些刘备部属去朝廷任职,也能理解为示好,表示诚意。
进位魏公,封国自然是魏郡,魏郡就在袁尚手里。
留给袁尚的时间不多了。
进位魏公后,大概率就会在天气转凉时用兵河北,全取冀州。
徐庶思索之际,刘备又说:“大司马器重元直,这是好事。”
徐庶不舍:“主公……”
刘备笑着安慰:“辽东非我所爱,瀛洲亦非我所爱。我等中土之士,远走海外,是何道理?”
说话间,刘备看着室内火墙附近,那里生着一片新绿。
是麦芽,浇水保温,不需要晒什么阳光,冬日也能给室内提供一些绿意。
长的差不多了,就能拿去喂马。
这是关中这个冬季开始流行的室内绿植,马匹冬季本来就要吃麦子。
萌发后,观赏之余再喂马,似乎效果很不错。
刘备是真的厌烦辽东漫长的冬季,先遣船队已经在瀛洲西岛建立港津据点,动不动就地震,让他们怀疑瀛洲列岛可能建立在几座巨形大龟的背上。
虽然瀛洲西岛南部冬季温润,可刘备就是不喜欢那里。
两个女儿嫁给黑熊,很快就能抱外孙了,他若带着部属迁徙海外,岂不是与曹操成了一类人物?
所以他不想走了,还要积极融入新朝。
至于在海外称王做霸……难道留在中土,他就能受委屈?
还有海外缥缈的神仙传说,曹操或许很喜欢追寻此类传说,曹操怕死,可他没什么怕的。
待徐庶整理情绪后,刘备就说:“这几日元直与诸人道别,待云长与子龙交割完毕返回后,再举办宴席,送元直、云长启程。去了关中,竭力侍奉朝廷,不可辜负大司马这番信赖。”
“是,臣谨记,不敢遗忘。”
徐庶郑重长拜,忍不住垂泪,汝颖士人注定要凋零两代人,被无形的党锢压制终身。
黑熊能征辟他,何尝不是给汝颖之士的机会?
以徐庶现在的年岁,多少能给家乡子弟留一点点门路,不至于被连续压制。
稍稍资历足够的人,都想当大司马幕府长史。
黑熊把机会让给他这样一个‘外人’,再辜负的话,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刘备不喜欢这种气氛,又嘱咐说:“代我向大司马讨要一处居所,要热闹一些。等以后老了,就与诸位作伴,以娱晚年。”
不忍心看垂泪的徐庶,他就看着室内绿植,笑了笑:“打了一辈子仗,安定东夷后,是该享受了。”
华服美食,蒸汽车,飞天热气球,斗鸡斗狗,天下安乐,百姓富足,这才是他的梦想啊。
以黑熊的慷慨,肯定会送他一台蒸汽车。
若是去了海外,怎么可能享受这些?
关中太平道医术水平越来越高,看看那群老家伙,都活的好好的。
能留在关中享受太平盛世,子女齐全膝下承欢,再活个九十多岁,何苦去海外?
那海船沉没,能活下来几个人?
曹操、袁尚没得选,若能选,你看他们走不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