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小暮的进展(1 / 1)酒杯中的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哇!哇哇哇~!”

伍江睁开眼时,她就在那怪叫,见他看她,才冷静了些说:“我从来没想到灵子是那么具体的东西,太牛了。”

她的水平明明应该体验不到别人身上融合灵子的过程,但在他身上,灵子也好、真气也罢,仿若实体一般,清晰的印在脑海里,回想起来如同曾经吃到过的具体食物,仍然十分清楚。

“趁你还记得,帮它试试吧。”伍江把小暮从笼子里捉出来,给它聚气。

她还有些舍不得,却能果断断开两人的连接,操作起小暮来。

这一次还真有些效果,气不但凝在丹田区域,甚至在伍江的帮助下,还能从五脏中提炼一点新的气。

“成功了吗?”

伍江也给她个笑脸:“至少成功一半了。”

她一想就明白,另一半,是因为她终究不可能24小时和小暮连在一起,现在只是她可以利用小暮的身体,在他的帮助下聚气,断开后大概还是会散去。

“对不起,我实力太差了。”

“不用道歉,实验总要一步步来,至少已经证明这条路有戏。”

“你心态真好。”

“……今天就到这吧。”

和伍江连在一起体验了一把周天运转,回去的路上,胡悦萍心情已经平静许多,在泥泞路上试着蹦跶,然后看他。

18岁,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你说念动用来造房子是不是很省钱?”

真巧,这事伍江还真想过,而且很早,是他当年去沉香楼打工前就思考过的。

“很难的,只是保持墙面垂直度,很多念动能力者就会被淘汰,承重柱浇灌更难。”

“那要这么多灵子能力者没什么用啊。”

伍江慢了一步,和她并排走一段开口:“你已经在课题组一段时间了,真的没想过我们未来要面对什么吗?”

“……”她沉默一会,低头说,“我不敢想。”

走一段两人回马路上撤去念动,伍江还是安慰了一句:“有机会可以劝家人搬到灵子学院附近吧,总比其他地方安全。”

“有点难,好吧,我试着劝劝。”

两人一起走,穿过153号,伍江把小暮放回店里,出来还是和她一个方向。

胡悦萍还没走远,“咦”一声凑近来:“不回去吗?”

“去买菜。”

“啊,你买菜?”

她立刻回忆起他的等级,真24、感24、念7,买菜?多么不协调的感觉,但是直接看着他,好像也有点正常,真是各种奇怪反差感拉满啊。

“有时候早上没去菜市场,就下午去。”

问的是这個吗?

“我陪你吧。”

“……行。”

现在还是二月,蚊虫不多,不然下午真不太适合去菜市场,得坐车去超市。

最近的菜市场在工大旧校区和理工中间,挺大,前两年做改造,还分出专门的小吃区,卖些包子米面炸物糕点之类的。

伍江随便买了点,到小吃区买蛋卷。

他喜欢下厨,手里有些活钱了,见到没吃过的也会想吃,在这附近买过好几次蛋卷,发现流动摊贩卖的基本就是面粉片子,固定摊位卖得贵一倍,用料也确实下了本钱。

“好香!”

现烤蛋卷的香味很特别,与蛋糕香比起来要淡一点,焦香味成分中,糖的占比更少,奶蛋面粉气味更突出。

听到有人夸赞,老板娘笑容堆起来:“小姑娘要不要买一点?”

“好啊好啊,我要一公斤。”

伍江提醒:“一公斤很多的,要装三大袋。”

“啊?那我要一袋吧。”

老板娘也不怪他,因为买的人多,几个蛋卷用电饼铛根本做不过来。

两人等了两分钟,老板娘空出手来,给他们称蛋卷,这种里面没塞东西的纯蛋卷特别轻,三百克的体积和五公斤装的米差不多。

付了钱往外走,胡悦萍就迫不及待打开袋子吃。

“我还没吃过热蛋卷呢,不脆欸。”

“凉了就脆了,不过要快点吃,风临府湿度太高,很快就润了。”

两人胡乱聊几句,把她送回学校,去店里和妈妈分享蛋卷。

日子很平静,其实也不那么平静,在伍江活动区里,他至少见过四个类似方久、黄京那样的异常个体。

参考方久他们的情况,官方似乎为他们准备了专门的去处,只是能观察到异常的人可能比较缺,所以比较被动。

来风临府之后伍江没有多管闲事,只要和自己没有交集,就随他们去。

从科学角度看,伍江认为把异常集中起来风险更大些,因为过多的异常在同一地区互动起来,全部被一个强力异常控制的几率就会变大,最后可能发展到不得不丢核弹的程度。

如果他们真的是梦魇区的源头,核弹丢下去有没有用也是个问题,至少现在还没听说谁家又试爆核弹,更不用说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

当然所谓风险也是要看立场的,危险一个个爆开,民众损失会更大,放到一起炸,最多就是多一块禁入无人区。

现在就缺一个人来告诉伍江,异常和梦魇区的形成到底有没有关系了。

相关的项目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反正伍江想了想自己身边的情况,应该是很难搞。

还是以最熟悉的方久为例,他住的小区,在他离职之后大半年,突然爆发集群式畸变,未来防御办公室那边说没有产生梦魇区。

从伍江盯住方久,到毕业后他离职,大约15个月,这中间虽然产生了些线索,可是举例那边被军事封锁有大半年的空档期,如何能把群体畸变的锅扣到方久头上?

作为一个实验项目,就盯着这几个无法被设备记录到的异常个体,时间长达几十个月,最后还拿不到确凿指向性证据,那这个实验开起来做什么?第二年的经费怎么到手?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法从正常科研体系里得出。

要彻底解决人类中异常个体的隐患,必须要有一种能直接拍摄到他们真面目的仪器,结果这又进入到了另一个死胡同——专业门槛。

现有的灵子侧人员可分作两类。

一类是院长、主任那样的博士们,他们原本都不是灵子学专业的,或者至少不是从小受训的,单纯依靠天赋和研究体系的一手资料,从各专业中脱颖而出,填补到新的灵子学研究与教育体系中。

他们具备灵子学之外的专业知识,现有的设备、药剂、教材、技能等,都出自他们手中。

但是他们的工作太忙了,在灵子能力开发、修真认知上,比如今已经大二的第一届普及生,强不了太多,虽然大家一起在进步,不过伍江看来最多到大四,师生间在灵子能力范畴的差距就会部分抹平。

第二类自然就是普及生。

普及生的平均天赋可能不如教授们,但从小受训,一定导致部分高天赋的人上限更高,其中有可能出现几个能观察到异常的家伙。

然而前几批普及生没分专业,只有融灵、修真两大系,选修也是医科相关,大概率未来就是补充“灵子学基础研究”和“治安”两大领域。

综合来看,短期内还是缺专业对口的人。

伍江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做好自己手头的实验,给研究人员和安全专家们提供一点思路,虽然和异常无关,可这么多未解的问题总要一个个去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