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义慢慢感受着自己的变化,对于使用完阴寿完全不在意。
这次提升实在是太大了,以他现在实力,解决一般妖魔已是手到擒来,反而哪找更多的妖魔,才是问题所在。
夏侯义伸了个懒腰站起,发现张显正捧着一摞书,向他走来。
张显将书籍叠放到巨石上,
“师弟,这是我找到所有,与你提过的妖星、炼气,相关的书籍。我还发现一本前辈日志中,提到一个类似你曾说过虚空之地,叫虚无之地的地方。”
“哦!虚无之地?”
夏侯义面露惊喜,这不是张老向小芸儿打探时,提起过的地方?因为这名字他还纠结过,这是不是虚空之地的另一个称呼!
张显拿过最上面一本书册,翻到做了记号的地方,指给夏侯义看,道:“大夏天元九七四二年,夏,夜显异象,天降星辰。星辰诡异非常,周围异象频现。”
“大夏天元九七四三年,降下星辰诡异非常又引发无数事端,实乃妖星。”
然后又拿起一本翻起至标记处,道:
“大夏新元二十三年,偶在一古籍中看见炼气之说。深觉其本质与内炼相通,五炼已满,炼气之说是否可续前路?”
“大夏新元一七八年,探索前路无果。不甘之下以此为基,融一身武学为一体创出灵海刀经,甚喜。”
“新元三六四年,世间真有天人乎,虚无之地究竟在何处。”
“新元四八二年,见同门先辈典籍,有人与我一般,深觉五炼之路似有缺失,思量之下决定应友人之邀,共寻因由与前路。”
“新元四九三年,有人为探寻所谓真相和前路,不折手段令人齿冷,退出,于宗门养老。”
……
一册册相关信息,被张显逐一念出,夏侯义听的脸上忽喜忽忧。
虽然具体的内容没有,资料也不多,但让他对不少事,有了一个概念和了解。
夏侯义抬头向张显,问道:
“师兄对这些事怎么看?”
张显轻叹了一口气,“这些事若非你提及,我也不会找寻。加上我们青灵宗数千年传承,留下的依然只有极少的只言片语。
以此可以得出,师弟你所说的,炼气、虚无之地,应是极少数五炼皆满之人在探寻的东西。
虽不明白其中一位师祖,感叹的天人具体指的是何意。是天人之资、天人下凡、还是某类族群称谓,但显然与师弟所说的虚无之地,有极深联系。
至于妖星相关的资料太少,而且时间过于久远。只能从师祖的日志里分析,这妖星存在妖异能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夏侯义点点头,“我也是这般想法。师兄!你说张老探寻我的信息,是不是因为他也在寻找,师祖所说的真相和前路?”
张显眉头蹙起,将双手在胸前环抱,低头沉思了片刻,道:“张老早些年也是一代天骄,修为也已至圆满。就天赋等条件来说倒是符合。
只是张老早年间行事作风极为狠厉,如今虽然性格变得和善,可若其真在探寻前路,师弟还需多加小心和注意。”
夏侯义点点头,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对张显说道:“灵海刀经我已记下。为防事久生变,我准备早些出发前齐州金城。
师兄,你之前告诉我,有了我给你的玄阴石乳,你已有几分把握可以近期晋升五炼。
不知在应付李鹰之前,师兄可有把握晋升五炼?”
张显沉思了会,缓缓地摇了摇头,“四炼和五炼,是我们人族实力质变的二炼,晋升起来也越加困难。
虽说是近期,但算算时日,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
夏侯义提议道:“既然如此,不知师兄对这妖星一事可有兴趣?
我曾救下过仲道虔。
据他所说,他会被锒铛入狱,并非党羽攻伐,而是因为探寻妖星导致。
他还留给了我一枚信物,可以凭此物得到他留下的妖星资料。”
夏侯义顿了顿,看见张显意外的眉头一挑,继续说道:
“不过他让我修为没至四炼,勿去探寻真相。因为背后无形势力太过恐怖,似乎朝廷都轻易受其摆布操控。
诸事牵扯之下,我觉得等我四炼再去打探,也不知何时。特别时局越发复杂,总觉得一个不好,一觉醒来已是地覆天翻。
所以想看看仲老留下的资料,能否给我们某种启迪。
因此想问问,师兄是否有意愿陪同前往。”
“噢~?”
张显眼中流露出几分惊喜和兴奋,“连朝廷都轻易受操控摆布?”张显顿了顿,仔细回忆着仲道虔的信息,道:“虽然我负责的是妖魔事物,但对仲道虔也有些了解!
他是一个极有才能傲骨之人,算是少有的能臣,为人办事极为稳重。既然他会对你如此说必有因有。
也罢,我就陪你走上一朝,看看到底这妖星背后隐藏了些什么!竟然导致七千年后亦有朝廷大臣,因为探寻而锒铛入狱。”
夏侯义咧嘴而笑,向张显拱手道:“谢师兄。”
三日后
栾京城
香榭胡同
初升的朝阳,给胡同穿上了一层淡黄纱衣。
胡同里蜿蜒的青石板路,两旁鳞次栉比商铺,还有摩肩接踵的往来行人,因此而多了几分烟火气息。
“桂花糕——”
“冰糖葫芦——”
“话本,余妙子最新出的话本!”
夏侯义一袭青衫,苗刀随意搭在肩头,腰间悬一枚造型古朴,比鸡蛋略小的椭圆玉佩。
张显一身白衣腰系长剑,面无表情一副高冷模样。
两人在胡同各个商铺、摊贩处不时停留,一副悠闲逛街的模样。
夏侯义瞥了眼周围行人,小心的对张显问道:
“师兄,你有没什么发现?”
张显微微摇了摇头。
夏侯义心里有些纳闷。当初仲道虔确实是让他,挂上玉佩来这香榭胡同没错,可是为什么两人都没有发现接头的人?
“余妙子来了!余妙子来了!”
胡同中,随着几名路人的高呼,不少人开始涌向胡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