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观自在(1 / 1)玉剑仙泰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贞观十九年二月初十,这天万里无云,长安城百姓踩着露珠赶往长安西北的弘福寺。

“今日第一天是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你怎么也带着篮子?”

“我是去上香,顺便看看玄奘法师,听听天竺的佛经到底讲什么。

八识的第七识、第八识到底是什么?”

“那我也去看看!”

从长安城空中往下看,会看到一个个黑点从一百一十個里坊走出,缓慢向皇城边的修德坊移动。

“咚……”

“咚……”

“咚……”

越靠近修德坊,钟声越来越清晰,弘福寺外的擂台此时已坐满了人。

无遮大会是不分贵贱、僧俗、善恶、智愚的大斋会,哪怕是一只蚂蚁都能参与。

因此,整个广场可以看到各色人群,王公贵族、士族门阀、寒门子弟、平民百姓、乞丐妓女、胡人蛮夷等等。

坐位也是如此,先到先得并没有谁身份贵重谁先坐。

然而,王公贵族昨夜就派了仆从过来,因此这些王公贵族都有位置坐着。

“王兄,你可看到梁国公府房俊?”

“我去过公主府,他伤势还没好,没办法过来。”

“你去看过,觉得房俊如何?是否如传闻那样,已经小有所成?”

“看不出,不过性格确实变得很多,眉眼间的戾气也不见了。”

“庄子所言诚不欺我,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

你我想要功名利禄,还想要成仙成佛,简直痴心妄想。”

“憨子有憨子的好,程处默也在修道,最近跟着李太常学易,好像能倒背易经。”

“程处默倒背易经?你没骗我?”

“骗你干什么?他亲口说的,还是太子殿下推荐。

说起来,房俊也是被太子殿下揍了一顿后,才开始修佛的。

你说我们要不要去求见太子,让他也揍我们一顿?”

“哪有空见我们,再说我们只是领了虚职而已。”

“你那堂弟不是太子殿下推荐进礼部的吗?至今还住在东宫弘文馆。”

“算了吧!太子明显想要重用他,一直让苏侍郎带着他,时不时还带他去两仪殿。

还是不要因为这点小事打扰他。”

“咚……”

钟声响起的瞬间,玄奘领着众僧人出现在众人眼中,无数人的目光聚集在玄奘身上。

“观自在菩萨……”

随着玄奘出声,弘福寺的僧人也出声,不一会儿整个广场都能听到诵经声。

坐在广场上的道林眼神一凝,喃喃开口道:

“大品般若,观世音变成观自在了,不愧是大师。”

“观世音和观自在有什么不同?难道不是为了避讳陛下名字才改的吗?”

道林双手合十:“观自在是观照自性在不在,观世音是观照世间众生,在痛苦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音声,以此来教度。

一个是菩萨证道前做的事,叫做观自在,一个菩萨证道后做的事,叫做观世音。

用观自在开口,就等于告诉世人,观自在也是菩萨,自己能够观照到自己本性,也算是菩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么一变,百姓们也更好记,玄奘法师这部心经,怕是要超过鸠摩罗什。”

“问题不在这,而是在观自在三个字,若贫僧没猜错,玄奘解释的观自在当出乎所有人意料。”

道林此时的脸色很难看,就这三个字很有可能改变整个佛教。

不止道林看出观自在和观世音不同,许多僧人也看了出来。

在僧人做完供奉佛祖的仪式后,有人忍不住大声询问:

“玄奘法师,敢问你刚刚念的可是《心经》?”

“是!”

玄奘双手合十,看向传出声音的方向:

“施主,接下日子中,小僧每天都会讲一篇佛经,今日便是这《心经》。”

“能否先说说为何是观自在而不是观世音。”

“诸位可知何为佛法?”

“助人解脱之法!度世间一切苦厄的方法。”

玄奘坐在蒲团上,朗声开口:“佛法不会直接度人,想要度世间八苦还需自己,正如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同一个人,一个是正在修行的你我,一个是修有所成后正在普度众生的高僧。

一个人生下来,先要学爬、然后学走,最后才是跑。

吾等连自己每次起心动念都观照不到,何以能普度众生?”

“观世音的意思不是让我们说出自己困难让菩萨听到,而后帮助我们度过苦厄吗?”

玄奘眼中透露出一丝悲哀,为佛祖之意被曲解感到悲哀:

“人人有佛性,人人是菩萨,你们自己才是解救自己的菩萨。

佛祖其实就在我们身上,能观照到起心动念的那个东西就是佛祖,我们任何想法都瞒不过他。

他不会出声指引你,可你看到他就知道遇到困难该怎么做。

求神拜佛,都是为了让心平和,然后看到佛祖,所以说心诚则灵。

你若心诚,时时刻刻观自在,不用求神拜佛亦可得到佛祖保佑。”

“法师的意思是说,哪怕不去寺庙,不给佛祖上香也能得到庇佑?”

“是!上香、念经、拜佛不过都是修行法门。

若佛祖只保佑上香之人,那他便不是佛祖。”

“玄奘大胆!”

一名中年僧人再也忍不住厉声呵斥:

“佛祖庇佑众生亦需力量,若无香火供奉,佛祖如何能护佑众生。

信徒上香亦是为了传递消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玄奘,你蛊惑人心枉为佛门子弟。”

玄奘表情不变:“我佛慈悲为怀,不论贫穷贵贱,只要诚心都会得到庇佑。

若百姓买不起香,就无法得到庇佑,那他还是慈悲为怀的佛祖吗?

佛在每个人心中,观照自身心之所在便能看到佛祖,何须上香?

佛就像上天,云行雨施造化万物,可曾要求人有所回报?”

“大雨连绵难道也是造化万物?”

“自然,众生平等,人是生灵、花草树木亦是生灵。

相由心造,吾等觉得发生洪涝是上天的惩罚,可对于蛇鼠虫蚁来说何尝不是馈赠?”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议论声响彻整个广场。

“我觉得玄奘法师说的有理,哪有天天上香就能当官,还不是需要自身才学。”

“可就是有人因为拜佛而心想事成,就像高阳公主府不是有灵童降生?”

“那是人家心诚,跟上香有什么关系?

归义坊的王婆子还天天上香,有用吗?她儿媳不照样怀不了孕。”

“能怀才怪,不管多冷,让人天不亮就在门外侯着,还想让她怀孕?做梦比较快。”

“就是说,还是要靠自己,我以后就观照自身之性,看看能不能见到佛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