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陛下,臣有一法可振吏治!(1 / 1)肉丝米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靖眼中闪过一丝笑容。

这个海刚峰,是个妙人。

虽然只是个举人出身,但若是这一次进京,瞧着顺眼的话。

倒是可以将其留在京中。

依照这个海刚峰海笔架的性子,京中到时候恐怕会有数不尽的乐子可以看了。

老道长真不怕被怼死?

严绍庭却是带着几分看好戏的神色,看向珠帘后的老道长。

他也不怕到时候弄巧成拙,提前被海铁头狂喷的气倒了。

还是太年轻。

不知道海铁头的战斗力到底是有多强。

只是吕芳这时候,已经去了一旁的御案前,开始手执朱笔,书写圣旨诏令。

而高拱则是一阵沉默,心思流转。

在几番考量之后。

此刻又见皇帝传召海瑞入京。

说的还是那篇陈情国朝治疏的事情。

高拱目光闪烁,终于是拱手抱拳,缓缓站了出来。

“陛下。”

“臣奏请陛下,就海瑞此次陈情国朝治疏一事,开本朝吏治整顿!”

“海瑞所疏,近万余字,陈情国朝当下吏治情蔽,可谓真知灼见。尤有今日密云惨案一事发生,从中已然可以窥见,吏治不清,则百姓哀哀,天下不平,则朝廷艰难。”

“如今朝中已是不忍吏治,百官今日皆奏请陛下严惩顺天知府,亦可见朝堂百官,于吏治一事,已有定论。”

“臣机预内阁,执掌朝纲经年,深以为国家吏治,已到不得不整顿之时刻。”

“吏治整顿,已到紧要不可停滞之时,再不能使得天下生出今日密云惨案这等滔天人祸,累及百姓,致使陛下圣明之君受奸佞宵小累及而侮。”

“陛下身系九州万方,圣明无双,乾纲独断,还请陛下明鉴,开本朝吏治先河,绝贪官蠹虫蚕食大明江山社稷!”

大殿之。

高拱肃穆郑重。

如今已经是个绝佳的好时机。

正是借着密云惨案之风,开启整顿国朝吏治的时刻。

高拱觉得,此事绝无可能被否。

紧随高拱之后,自然是户部尚书高燿拱手出班。

“臣,附议,奏请陛下,降旨整顿吏治!”

在人群中。

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目光一转。

整顿吏治。

这种事情,可不是哪一个衙门能单独完成的。

自己的都察院,原本就是执掌天下官吏监察之责。

如今高拱牵头,高呼整顿吏治。

对都察院,亦是个机会。

欧阳必进当即拱手而出:“陛下!臣附议,如今朝廷已到必须大力整顿吏治之时。陛下自登基以来,圣明仁德,当力行整顿,臣请陛下明鉴,圣裁定夺。”

在欧阳必进之后。

便是袁炜缓缓抬手抱拳,而后踱步走出:“臣附议。”

整顿吏治。

自然是要以吏部为首。

执掌监察百官吏治问题。

如此。

郭朴这位新任吏部尚书,就可以挑起大梁。

对自己,自然也有好处。

郭朴在其后,亦出班道:“臣附议。”

到此刻。

内阁里的高拱、袁炜,六部里的高燿、郭朴,再加一个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都赞同朝廷开始整顿吏治。

一直缩在人群中的严世蕃,左右看了好几眼。

小阁老目光一转。

呼的一声走了出来。

“陛下!”

“臣附议!”

“如今天子脚下,朗朗乾坤,那顺天知府徐璠,都能在密云做出戕害百姓的事情,府县沆瀣一气,无法无天,致使成百千百姓惨死寒冬野外。”

“此等惊天大罪,滔天惨案,本朝何曾有过?陛下圣明之名,险些就要被这顺天知府徐璠败坏。”

“顺天府尤能如此,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千余县衙,又会如何牧守一方,其中又有多少人如那奸佞徐璠一般,背着陛下把持权柄,戕害百姓。”

“臣严世蕃,绝不能忍受陛下圣明之名受这帮奸佞之人折辱败坏。”

“请陛下降旨,从严整顿本朝吏治!”

“将那帮食君之禄,却知法犯法,贪赃舞弊的奸佞统统下狱严惩!以此杀鸡儆猴,震慑各方!”

即便徐璠已经被厂卫下狱。

即便徐阶已经被赶回家中。

严世蕃还是不忘趁机蛐蛐徐家。

不过他说的倒也是合情合理。

顺天府可是天子脚下,京畿之地,都能发生密云惨案。

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数千府县,还不知藏着多少污垢奸佞。

小阁老这把属于是公忠体国,为国为民了。

这时候。

礼部尚书严讷也站了出来。

“陛下,朝堂吏治干系天下苍生,江山社稷,自当要严明吏治。但朝廷内外,数万官员,数十万胥吏,若是无有规矩,不先议定,便因突生之事,急急整顿,而朝廷远离地方,不能及时掌控地方情形,恐会使得贪官污吏藏匿地方,而使忠良官吏无辜受冤,臣以为此事当徐徐图之。”

眼下徐阁老不在朝中。

若是这个时候朝廷开始整顿吏治。

难免会出现,严家、高家、袁家,会将徐家在朝中和地方的门生旧故,借机打压开革的可能。

潘恩紧随其后道:“陛下,太祖皇帝创立大明以来,便严明律法,所为便是震慑官吏。但古往今来,律令不可轻动,唯恐横生冤狱,致使无辜受累。

“也正是因此,天下凡死刑者,皆需地方官报朝廷,经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审议,方才呈奏陛下,勾决死刑,每岁秋日问斩。

人命关天之事,当慎之又慎。”

一时间。

大殿内似乎是处于旗鼓相当的局面。

但在内阁层面,却几乎是全部都赞同整顿吏治的。

当嘉靖的目光看向严嵩的时候。

严绍庭已经拱手出列。

严家的?

在严绍庭动的时候。

高拱、袁炜等人,以及严讷、潘恩、杨博三人,尽数看了过来。

严家是支持整顿吏治,还是反对?

若是要整顿吏治的话,恐怕过去依靠严家的不少官员,都要被清查出来,开革废黜,乃至于是下狱问罪了吧。

严家定然是不可能同意急匆匆整顿吏治的。

严讷和潘恩对视一眼,心中默默的想着。

虽然他二人和严家有所不对付。

但在整顿吏治这件事情,应当是有相同目的的。

嘉靖则是瞄了一眼走出来的严绍庭。

心中哼哼着。

这小子处处都能插话。

不等严绍庭开口。

嘉靖便已开口道:“免礼,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严绍庭脸色一顿。

皱眉看向老道长。

这么不给面子的?

心中默默骂了一句后。

严绍庭还是直接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整顿吏治一事,自当以稳为首。”

这话一出。

严讷、潘恩、杨博三人眼底闪过喜色。

严绍庭现在说这话,无疑就是代表严嵩的意思。

那就是整顿吏治这件事,不能急。

高拱、袁炜等人则是面露疑惑。

按理说,如今徐阶不在场。

若是整顿吏治,严嵩作为首辅,保住下面的自己人不难,还能顺带着将徐阶的人弄走。

何乐而不为?

严绍庭这时又说道:“吏治,干系朝廷内外数万官员,数十万胥吏。自然不能乱来,一旦朝中乱一点,天下就要乱一大片,到时候受苦受累的还是百姓,是陛下的子民。

“但时至今日,朝廷整顿吏治,也到了必须做的时候。朝堂内外,诸事繁杂,可不论如何首在吏治!

吏治清明,则政通人和,行下效,朝廷一纸诏令,即能在地方得以畅通推行,则安民、富民、定邦、强国可成。”

严讷三人瞪大双眼。

这小子竟然当着他们的面,来了一出回马枪。

而高拱、袁炜等人则是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严绍庭不说反对整顿吏治的话,那么严嵩这位内阁首辅就不可能到时候从中作梗,坏了整顿吏治的事情。

而现在严绍庭表明朝廷需要整顿吏治,严嵩作为首辅,自然会站在他们这一方。

“安民、富民、定邦、强国……”

嘉靖低声念道着,目光闪烁。

这大概是历代君王,无不渴求的大好江山。

刑部尚书潘恩却是心中冷哼一声,眼底显露讥讽。

这个严绍庭不过是弄了一个昌平而已。

当真就觉得,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事情,他都能办好了

潘恩当即开口道:“严侍读所言的强国四事,历代君臣皆为之追求,可若是能安定百姓,不使灾患乱民,朝廷岁有盈余,就已经是成了。

“难道……

严侍读还能有妙法,可让我大明朝也能如此?达成严侍读所说的安民、富民、定邦、强国事?”

不过是一黄口小儿意欲在圣前买直而已。

但严讷心中却也有些担忧。

虽然严绍庭不大可能做成这些事情,但哪怕只是能有那么一两条,是能安定民生,可也不是什么好事。

严绍庭则是侧目看了一眼严讷。

这位出身苏州府常熟县的礼部尚书,当初刚刚入朝为官的时候。

有一年三吴之地遭遇倭患,他当即书陈情,极尽言辞百姓困苦,然后老道长自然就免了三吴地区的徭役赋税。

嗯。

很合理。

他老家常熟县,就是三吴地区。

至于往后,这位同样以擅长青词而入阁的严讷,台之后便推新吏治,然后就有了个任人唯贤,吏治一新的美名。

至于说任人唯贤、吏治一新的真实情况。

呵呵。

真要是如此,后面老高和老张台后,就不可能还抓着吏治不放了。

直接无视了这位礼部尚书。

严绍庭拱手看向珠帘后的老道长。

“陛下。”

“臣虽不才,但亦有一法。”

“可振国朝吏治!”

…………

月票推荐票

都市文老作者,目前专写神豪,喜欢这类的可以直通车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