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大明康宗崇祯皇帝终于安息了。
在没杀光的遗憾中,杨丰等人迎来了女皇陛下。
当然,还有大行皇帝的梓宫。
这台现代某饭店用的冰柜,外面同样加上了木板,不过散热口当然还是得留着。
它像个真正的帝王棺材一样装在一辆特制的马车上,由十二匹马拉着,为了稳定和耐用,车轮干脆就是四个汽车轮。而在它后面跟着一连串护卫,或者说供电的马车,上面了一个个太阳能板竖着恍如风帆,车上都有专门负责调整方向使其正对太阳的人。然后这些太阳能板的电线和梓宫相连,为其提供持续的电力……
所以没法走武关道。
这套装置需要一条宽阔的大路,虽然也不是不能走山区,但终究还是越短越好。
崤涵道无非就是崤山,哪怕拆了电线走快点,也足以保证在冰柜解冻前翻过崤山,剩下都是正经的道路,但武关道可是持续的山区。
至于当初杨观光送李自成过来……
他个老土匪哪有资格享受这套,直接一口棺材里面放些香料腌着就送过来了。
至于这些东西,以后都是要随着崇祯一起埋入皇陵,他那个冰柜就是梓宫的一部分了,不会再把他从里面就像条冻鱼一样搬出了,这就是他的梓宫,至于未来考古发现了如何解释,这个就与杨丰无关了,再说他扔在这个时代的考古无法解释的东西多了。
早就虱子多了不痒。
就算真发掘出来,那也正好验证了穿越者的理论,剩下就可以养活一大堆科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了。
而且就这规模,很明显还是大规模有组织穿越,这样连哲学家,玄学家甚至阴谋论者也一起养活了……
这很明显他们的现代世界是被穿越者篡改后的啊!那原本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还有是什么组织干的?
细思极恐。
当然,杨大王管杀不管埋,不会考虑这些的。
就这样伴随着山呼万岁声,头戴皮弁,身穿红裳的女皇陛下带着帝王的威严,在她的臣民恭迎中,终于驾临她忠诚的陕西……
应该算忠诚的了。
陕西百姓对女皇还是能接受的,虽然李自成死了,但李自成的儿子已经继位秦王,过去李自成逼着崇祯给自己划地封地依然保留,所以关中其实依然还是秦藩的封地,只不过依照大明标准封爵不临民,这片土地上的军民,依然是女皇陛下的臣民。对于把整个关中依然给秦王这件事,朝廷其实都反对,毕竟这个封国太大了,哪怕杨丰,张献忠这些的确封地也都不小,但跟秦藩依旧没法比。
张献忠只是封成都府,杨丰的封地就更小了,只是鲁南苏北他那些流民开垦的庄子,就是一些小块的村庄,甚至很多都是互不相连的。
他们更多是以官职控制。
但秦藩直接就是以整个关中为封地啊!
不过最终女皇陛下还是坚持,毕竟在她哥哥失踪后,这已经是她唯一的兄弟了。
这是亲弟弟。
她哥哥至今没有找到,死活都依然不确定,可能隐姓埋名躲起来,也可能乱军中死在哪个河沟烂了,总之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所以朱慈炯已经是女皇唯一兄弟,至于她爹在西安生的那几个当然不在她亲人范围,这些家伙连京城都没去,都在西安,南京就女皇和昭仁。
这样也符合目前杨丰的目标。
毕竟李自成在自己封地搞的那套营兵制度很适合他拿来改造,而且既然是秦藩封地,那朝廷也不会在关中收土地税。
人头税,工商业税这些是肯定要收的。
但土地税是不收的。
所以过去士绅都把土地诡寄藩王名下,这也是藩王田产多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这些土地多数并不是他的,就是挂个名而已。现在李慈炯封地关中,地方足够大,人口众多,尤其是还有李自成旧部,他身份由特殊,虽然顶着李自成儿子的名,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其实是崇祯的儿子,所以他其实更准确说是相当于废太子。这种身份未来注定是要谨小慎微活着的,杨丰要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同样他姐姐也终究还是得提防他。
所以……
“女皇陛下圣旨,关中经历多年饥荒战乱,百姓流散,土地荒芜,虽依旧制应向秦王交租,但实无力缴纳,故终其一世,皆由女皇陛下代关中百姓向秦王交租!”
杨大王俨然九千岁般,站在女皇陛下身旁,对着跪拜的臣民宣读圣旨。
臣民们一片愕然。
但紧接着就有人反应过来了。
“女皇陛下圣明,女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老头激动地喊道。
然后迅速醒悟的军民们,全都跪下山呼万岁了。
女皇陛下微笑地点了点头。
这种方式最稳妥,毕竟如果秦王以后有什么野心,那也得有钱才行,封地由他自己收租,那收多少随他便,可现在给多少随女皇的便,她代替关中百姓向秦王交租,那一年给多少就看她弟弟懂不懂事了,不懂事就少给,懂事就多给,总之不能让他有钱拿去搞事情,甚至借口暂时困难停一两年也行。
我是你姐姐,暂时用你点钱有什么大不了的?
过去就是这样。
最高纪录有拖欠六七年的。
如果他真是李自成儿子,倒是简单多了,毕竟以后可以找机会弄死,但他其实是自己亲弟弟,这样女皇陛下就必须接受这个隐患。
所以用这种方式控制他的资金,使其没有能力暗中发育。
但又能维持荣华富贵。
这样就行了。
土地税由他姐姐看着给,其他税收他无权收,最终他的一起收入都在朝廷监控下,自然也就没能力干别的,做个过去一样的藩王就行了。要不然他这个身份真得警惕,毕竟关中这些百姓依然是拥戴李自成的,只不过现在李自成死了而已,那他儿子,就自然成了百姓拥戴的。
他还有大量将领,几十万军队,这样的一旦想搞事,随随便便就是一场席卷大半个国家的叛乱。
事实上这几乎是必然。
现在他只是一个少年,什么也不懂,而且这些年受的苦也不小,对于目前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但随着他年龄增加终究会想到,自己才是真正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是他姐姐抢了他皇位,然后他就会逐渐生出怨恨,开始暗戳戳为了自己的天下而努力……
当然,努力没什么!
他愿意努力就可以尽可能地努力。
只要别付诸行动就行,如果他付诸行动,那也就只能暴毙了。
女皇陛下同样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喜欢她的皇位,她会越来越无法容忍那些试图染指她皇位的,就算亲弟弟也不行。帝王家嘛!
早晚都会这样的。
在百姓的欢呼中,女皇陛下在齐王和晋王的护卫下,继续她的西幸,沿途不断宣读她的圣旨,收获更多百姓的欢呼,就这样一直到达西安,而秦王,秦王太妃,侧妃等,则到零口迎驾,至于侧妃当然的林丹汗他老婆。
而且娜木钟不但是自己,还带着一大堆蒙古酋长,我大明顺义王带着他的那些都督,同知,指挥使们,同样也到达西安觐见女皇陛下。他儿子可是随驾回来的,这些蒙古兵之前跟着李自成南下,在经历南方的一系列交战后,已经人清自己。
或者说害怕了。
毕竟他们突然发现,自己那弓马骑射已经没用了。
别说是对付浙江团练这种精锐,就是那些杂鱼,他们也没什么希望,在这个所有人都在拼命增加火力投射,让大炮遍及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县乡勇的时代里,他们那套已经被历史淘汰。江南战场上他们跟着袁宗第,但在滆湖战场上他们甚至冲不开一个营的团练,在野战炮,斑鸠铳论射,超长长矛,甚至臼炮开弹,这些武器面前,蒙古骑兵们尸横遍野。
甚至他们都被团练的骑兵打败,骑兵弓终究射不穿板甲,同样他们的对射也射不过燧发短铳。
明白了形势的他们,立刻就转为女皇陛下的忠犬。
然后向女皇陛下请求护驾。
考虑到夏天快到了,他们这些的确也扛不住,女皇陛下准许总共剩下五百蒙古骑兵护驾,然后返回草原,不过因为护驾有功,女皇陛下会在草原上赐建一座大庙。
顺义王带着他的那些属下,立刻跪倒在女皇脚下山呼万岁。
另外还有娜木钟的姑姑。
“伪清犯妇大玉儿,携子罪臣福临叩见陛下!”
大玉儿姐姐带着已经算是少年的福临向着女皇陛下叩拜。
“起来吧,建州卫造反作乱乃你们上一代所为,你们虽僭号帝后,但不过一对孤儿寡母而已,算起来也只是胁从,朕今日赦免你们母子,暂时交秦王妃监管,以后再为你们另择去处!”
女皇陛下说道。
大玉儿姐姐带着福临赶紧谢恩。
当然,这个她早就知道了,包括以后她们母子会被送往草原这个她也已经知道。
对此她还是满意的,毕竟之前那种日子她也已经厌倦了。
主要是她最近也没什么人气了。
她就像个已经过气的头牌,现在有点想找个老实人了,回到草原虽然是礼佛,但也不失为一种解脱,至于她儿子那个没什么大不了的,草原上的大师们是什么样的,这个她还是清楚的很。
说到底相比起我大清现在这模样,她们母子应该算幸运的了,至少没有死在战乱中,吴三桂在京城可是杀了三万多铁杆庄稼,据说还多次入宫彻夜不出,手下将领当街抢个格格什么的已经不能算新闻,还有些福晋格格被作为逆党抄家送进军营玩死的。
可以说此时的京城,已经俨然靖康时候的开封城。
而且随着乞降被拒绝,估计他们还会更加放纵,毕竟都没有未来了,快活一天是一天。
她们母子就这样默默退下。
接下来女皇陛下君临西安,但行宫并不在西安城内,而是在骊山,毕竟骊山有温泉,护驾的齐王当然也跟着一起住在骊山。剩下就是大行皇帝,还有永昌皇帝的葬礼,这个就用不着杨丰操心了,随驾的礼部包括西都礼部官员们负责,杨大王只要保护好女皇就行,至于是在温泉里保护还是在龙床上保护就不足为外人道了。而阿济格等人也被紧急送到西安,最终在葬礼上,他们一边看着跪拜的我大清太后皇帝,一边被凌迟……
安陵。
女皇陛下最终给她爹定了个安陵。
估计也就觉得她爹这些年颠沛流离挺不容易,如今终于可以安息了。
至于崇祯的庙号,则是康宗。
幽默。
虽然女皇陛下肯定没多想,估计也是觉得这个庙号适合她这个颠沛流离而且横死的爹,但给她提这个庙号的家伙绝对充满恶意。实际上不只这个,群臣给她提出的几个备选庙号无不充满幽默感,比如明宗,惠宗,肃宗,还有不要脸的上庙号圣宗。
一个个恶意满满地编排着已经在冰柜冻成冰坨子的皇帝陛下。
还好女皇陛下最终选了个康宗。
虽然这个其实也算幽默。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康宗陛下可以在他的安陵里面,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一生,有哪一条能与之相符,或者说差距能小一点。
勤民事?
倒是挺勤。
不过勤的是加税。
“康庙终于可以安息了!”
杨大王站在一帮藩王里面,看着眼前的皇陵感慨着。
他旁边是晋王李过,秦王李慈炯等人,当然也包括韩王,庆王,肃王等原本的藩王,也包括原来的秦王晋王,现在的魏王赵王,随驾而来的福王,潞王这些,蜀王张献忠当然没来,但他儿子肯定要来。
他又不是没亲儿子,只不过年纪小点还没封世子而已。
实际上刚会走路。
他之前有过一批,但有一次兵败被杀了。
现在的是在四川生的。
原本的蜀王这时候已经移封,所以倒是和张献忠儿子一起来的。
总之一帮家破人亡的藩王们,跟原本造成他们家破人亡的家伙,一起缅怀着他们曾经的皇帝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