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各演各的戏(1 / 1)圆盘大佬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下朝堂有四个大缺额,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宗正卿、长安令。

这四个位置不是一般人能惦记的,惦记的都是大佬,而这些大佬们想上去,也绝非易事,这牵扯到了派系和利益之争。

杨慎矜眼下就盯上了户部尚书,历史上他没有这个本事,但是这一次,因为韦坚肆无忌惮的平易左右藏和中藏的宝货。

左右藏亏空已经迫在眉睫,这两座大库本来就一直在超支,杨慎矜也硬是靠着一些背地里的手段,勉强维持着。

但是眼下,维持不了了。

因为韦坚从中藏平易出来的宝货,价格本来就是虚高,而张慎矜管着的太府寺下面,还有两京诸市署,他本来寄希望于这些宝货终究是大内出库,比较稀罕,说不定可以在东、西市标个高价,卖给那些没眼力的糊涂蛋。

但很显然,皇帝不喜欢的东西,长安贵族们也不喜欢,有些东西真就卖不出去,积压在左右藏成了累赘。

他这一次算是被韦坚给坑惨了,但又不敢表现出来,毕竟近来圣人对韦坚大加赞赏,认为对方是有大才能的人。

屁的才能,踩着老子的脑袋往上爬。

“我如果拿不下户部,不出一年,定然会出事,届时你也得跟着完蛋,”

这天,杨慎矜持将表侄王鉷叫至太府寺,心情极差的发怒道:

“韦坚这个狗东西,快把左藏侵蚀空了,年关即至,朝臣的禄米就要发了,可眼下太府寺根本拿不出来多少,这个亏空怎么补?”

其实他是危言耸听,今年的亏空,他还是补上了,但是明年呢?后年呢?

如果不能拿下户部,从大国库当中调拨财货,太府寺撑不了多久。

王鉷也不是傻子,这尼玛还有不到十天就过年了,你说禄米发不下去,谁信啊?你要真是这么无能,太府卿你都不配干,何逞户部尚书?

“韦坚就是一个狗杂种,隋王也是瞎了眼,引狼入室,这下好了,人家借着平易的差事讨好了圣人,过了年就要上任陕州刺史兼河南水陆转运使,大权在握,咱们全都被他给利用了,”

王鉷一脸不爽道。

他现在是越看韦坚越不顺眼,两座大库明明是他费心费力的在为圣人营造,这可倒好,得了最大好处的竟然是韦坚?

这个王八蛋敛财的手段实在是太下贱了,只顾圣人,不顾太府寺,这要把左右藏吃空,朝中官员断了俸禄,我看你怎么死。

“你担着户房朝集使,不要事事都听李林甫的,别忘了,是我举荐你上来的,”杨慎矜脸色凝重道:

“你在户部给我想个办法,明年务必给我造个预算,让我挪点钱补一补太府寺,等中藏那些平易出来的宝货都卖出去,我会给你补上的。”

小钱,王鉷是绝对敢的,甚至不夸张的说,十几二十万贯,他都敢,但是他很清楚,左右藏的亏空可不止这么点。

数额太高,李林甫必然犯疑,一旦察觉他王鉷在私挪国库,恐怕吃不了兜着走,毕竟李林甫对国库盯的非常死,大大小小的开支都要一一过问。

“唉我哪有那个胆子?”王鉷唉声叹气道:

“我自打进了户部,一直都是为国家精打细算,力保国赋不失,一个钱都没有乱动过,叔父万勿为难我,我若做了,前面等着我的,就是万丈深渊,你可别害侄儿。”

“你个蠢货!”杨慎矜顿时怒道:

“我若完蛋,下一个就是你,还万丈深渊,你现在已经踩在悬崖边上了,第一个摔下去的是我,紧接着就是你们兄弟俩,覆卵之祸,你看不明白吗?”

你少在我这危言耸听,王鉷内心吐槽,就是知道你要完蛋,才不想被你牵连,韦坚大肆平易,你怎么不拦着点呢?

你个老东西还不是也想讨好圣人,拿左右藏填充圣人的中藏,好争取户部尚书?

你也不想想,李林甫能让你去户部?

王鉷心里也是一阵火大,虽然杨慎矜是他的引路人,但却经常嘲讽挖苦他,从来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而是一直将他当做狗腿使唤。

眼下自己好不容易争取到为圣人营造内库,正是事业的上升期,这个老东西恐怕会给他拖后腿啊。

不管怎么说,王鉷心知至少目前为止,两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压着火气耐心劝道:

“为今之计,叔父还是找机会见见右相吧,国赋财税,右相一把抓,你的这些难题,只有右相能解。”

李琩在皇城巡视的时候,曾经撞到过王鉷,王鉷于是借机对韦坚大肆吐槽了一番,当时李琩就告诉他,今后的路子想要走的顺当,得依从李林甫。

王鉷经过再三思量之后,认为李琩的建议是对的,因此在中书门下的议事当中,逐渐开始巴结和倾向于李林甫。

所以这一次他提出营造内库尚缺二十万贯,李林甫毫不犹豫就批了。

瞧瞧,跟对人了,做事就是顺畅。

“呵呵,你劝我给他低头?”杨慎矜冷笑道:

“你不会已经投了他吧?”

王鉷一愣,无奈的摇了摇头:

“现在很多人都在帮着严挺之返京铺路,他要真回来,户部当真没有叔父什么事情了。”

严挺之到底适合吏部还是户部,其实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肯定还是吏部,但是大家也都清楚,如果两个部门李林甫必须放一个的话,又必定是户部。

因为吏部管着官员铨选,掌控这个部门,李林甫就能培养更多的党羽,用人,才是第一要义。

卢奂他们为严挺之争取的,就是吏部尚书,因为他们知道,严挺之是一个高尚的人,但不是一个理财专家,眼下的户部,圣人希望由财税专家坐镇。

杨慎矜闻言,陷入沉思,户部尚书一职,他的竞争对手有限,严挺之无疑是最大的绊脚石。

每个人对李隆基的心思以及对朝堂的局势,都有不同的理解,王鉷认为李林甫不可能将吏部、礼部、户部三个都兼了,所以除了本官的礼部尚书之外,剩下两个空缺,最多让个户部。

卢奂则是认定户部轮不到严挺之,只能争吏部。

但是杨慎矜却觉得,严挺之恐怕还真就是冲着户部来的,毕竟眼下谁都清楚,谁能搞钱,谁就得圣宠,而户部正好就负责为国家搞钱,严挺之吃过亏,回来之后想要站稳脚跟,恐怕也是琢磨着为国敛财,以此挽回圣人对他的态度。

三个人三种想法,不能说他们就是错的,因为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清楚,这是思维和头脑的博弈。

李隆基将朝臣做棋子,他又何尝不是在别人的棋盘之内呢。

杨慎矜这一次,还是决定见一见李林甫,毕竟他的压力太大了,比严挺之大

中书门下,

杨慎矜来了,一进来见到李林甫正在伏案处理公务,他便悄无声息的在一旁煮茶,随后,斟茶一杯,给李林甫端了过去。

眼下的朝堂,腰板直的人已经没几个了,腰椎最好的张说和张九龄之后,中枢也就是李林甫腰杆最硬。

杨慎矜私下里不敬对方,真要当面了,也是怂的一批,太府寺卿,怎么跟中书令比?

“慎矜有事?”李林甫头也不抬的问道。

杨慎矜点头笑道:“下臣主掌太府,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遇了些难事,想向右相请教一番。”

他这个二王三恪,名义上不用给李隆基行礼,实际上见到李林甫,都是龟孙一个。

国公这玩意早就不值钱了,武则天时期任用酷吏,顶级大臣也是人人自危,从那时候开始,朝臣的胆子越来越小,开元初期的宰相略微改观一些,但也是昙花一现。

李林甫笑了笑,搁下笔道:

“慎矜有君子之风,品格高尚,是老夫所敬之人,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指点谈不上,旁观者清,或可看出问题所在。”

杨慎矜现在有求于人家,自然是老实相告,他也清楚,李林甫如今做为首相,也不愿意见到左右藏亏空。

听罢之后,李林甫瞬间皱眉,脸色非常难看道:

“你将太府寺搞成这个样子,何以面对圣人?”

杨慎矜一愣,赶忙赔笑道:

“下臣也是没有办法,圣人之宝货,价格不菲,平易之后,我虽挂在东西市出售,但鲜有人问津,以此为俸禄,官员们也不认啊。”

“呵呵”李林甫连连冷笑,然后开始向杨慎矜开炮了。

频频斥责对方无能,直把个杨慎矜骂的狗血淋头。

太府寺的事情,他能不知道?少卿萧炅就是他的人,也就是那位被严挺之讥笑的伏猎侍郎。

李林甫不过是坐看杨慎矜完蛋而已。

“亏空如此之巨,牵扯朝臣俸禄,一旦出问题,就是大祸,此事老夫需禀明圣人,”李林甫恐吓道。

杨慎矜浑身一震,直接就跪下了:

“右相高抬贵手,此事若让圣人知晓,下臣可就全完了。”

他和李林甫心知肚明,皇帝其实知道这件事,但是这件事又不能捅出来,捅出来就等于是在说皇帝在侵吞国库,谁捅谁死。

所以他们俩眼下,各演各的戏,都沉浸在自己的剧本当中。

“右相帮我一次吧,今后必以右相唯命是从,”一把年纪跪在李林甫面前哭诉,这就是大佬级人物的进退之法。

李林甫冷哼一声,在堂内踱步半晌后,上前扶起对方:

“起来吧,事情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老夫责备你,皆因国事,对你的人品,我还是敬重的。”

入你娘!杨慎矜一脸感激的借着李林甫的搀扶,缓缓起身,道:

“下臣能否度过难关,全在右相了。”

“坐!”李林甫将其扶至一旁椅子坐下:

“咱们慢慢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