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就是理查德汉密尔顿个人的最高得分,作为一个以耐力著称的得分后卫,其实活塞32号的得分张力没有那么强。
作为一个平日里跑步都能把自己家的狗给累吐了。他在季后赛的最高得分是去年的40分。
这两项得分对比他那惊人的体力来说,只能说一般。
汉密尔顿这个人他得分张力之所以不强,并不是他命中率低,而是他的打法过于团队了,不会去过度消化球权。
作为和雷阿伦同样是康大出身的球员,他身上的杀手气质没有雷阿伦那么的浓厚,虽然也有多场一剑封喉,但是在大家的认知里,这个家伙还是没有雷阿伦那么的锋芒毕露。
其实他的个人能力并不比雷阿伦差,只是没有像雷阿伦那样单独当过一支球队的老大而已。
拿下了底特律活塞,让里克卡莱尔更是坚定了轮换球员下去的决心,本赛季没有了文斯卡特,灰熊究竟还能走多远?那些角色球员的发挥是最为关键的。
姚明他们三个人证明了自己联手砍下80分没有问题,可是对于现在的NBA比赛节奏来说,一场比赛只得80分,想要赢球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必须要在首发核心之外,其他角色球员也要发挥。
打完了活塞之后,灰熊背靠背连夜来到了金州挑战金州勇士。
本赛季的金州勇士目前排名西部第七,很有可能会成为灰熊季后赛的对手。
易建联本赛季的数据并没有在更进一步到达20分,场均可以拿到17.7分,但他的3分命中率比上赛季更高了,而且他的3分出手次数比上赛季场均多了1.2次。
老尼尔森看出来了易建联的中距离天赋真的不如他的3分天赋,所以就让华夏4号位去练3分球了。
虽然不能成为诺维斯基第二,但作为一个弱化版的德国战车还是没有什么毛病的。
金州勇士这边克里斯穆林又是做出了一笔交易,他还是和历史空间里一样弄来了有总冠军经验的史蒂芬杰克逊。
老鹰那边愿意交易武圣,是因为他们要培养老詹,毕竟老詹身上可是有着长约的,如果不去培养勒布朗詹姆斯,那么这份合同不就变成垃圾合同了吗?
老鹰老板可不是慈善家。勇士这边被送出去的则是迈克邓利维这个球二代,历史空间里的勇士总经理比起前任啥也不是。
武圣对于能来金州打球是很乐意的,因为这个家伙非常喜欢给队友当人生导师,毕竟他可是三连冠成员,还是主力,这种夺冠经验不是一般的球员能有的。
正好勇士这边队内球员没有几个有这种经历的,给他们多讲讲,挺好的,不像在亚特兰大,给他们说再多,那帮家伙也都是当自己是放屁。
在史蒂芬杰克逊加入了之后,再加上休赛期引进的艾尔哈灵顿,以及拜伦戴维斯和易建联,以及在自由市场上一份底薪拿下的范霍恩。勇士的阵容看起来很齐整。
范霍恩早年间在灰熊拿到了总冠军,他的职业生涯也间接延长了不少,老尼尔森就喜欢这种有空间能力的内线。
对于那种没什么得分能力,只会吃饼的他也喜欢,前提是那种内线必须要有活力,如果没有活力,只是死待在禁区里,别的地方都不去的,那就给他滚一边去。
范霍恩当然在勇士今年打的主要是替补,今年勇士的中锋经常是易建联和哈林顿来回轮换。
克里斯穆林很后悔放走特洛伊墨菲那种能投3分的大中锋,整个联盟里除了一个土耳其人奥库之外也就是他了。
而且比起土耳其人他是更加便宜的,但是自己为什么就没有留下他呢?
这些年克里斯科汗靠着华夏市场是赚了不少,他一直对于球队的投入都是比亚历山大那种抠逼要多的,虽然比不了历史空间里的后来者乔克拉布那群投机商人,但在勇士历任老板里算是比较能花钱的了。
这场背靠背的比赛,灰熊在甲骨文中心打的很艰难,最后他们输掉了比赛。
吉诺比利最后一球被武圣防了下来,没有投中绝杀。
双方这场比赛的最后比分是130:131,大家都在飙分,而如果是飙分的情况下,那老尼尔森还从来没有怕过谁。
在密尔沃基雄鹿以防守出道,后面来到勇士就如同泥牛入海,迅速转变了风格,把之前的篮球理念全部推翻。在保罗韦斯特海德以及道格莫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疯狂和极端。
他的球队5个首发都必须要有3分能力或者投篮能力,你可以防守不行,但是绝对不能投篮不可以。
这是老尼尔森第二次来到勇士执之前的那一次不如这次愉快,谁让前面那一次出了一个克里斯韦伯那种衰人呢?看着技术华丽无比,实际上没有一样技术是顶级的。
在季后赛里被加内特那种不以得分见长的全明星爆的存在,就可想而知克里斯韦伯是多么的水了。
不过虽然赢了球,老尼尔森看像史蒂夫纳什的眼神还是充满了渴望,如果将拜伦戴维斯换成加拿大人,那么自己的跑轰大队就直接可以升级为Plus版了。
那么勇士也将真正具备夺冠能力了。
拜伦戴维斯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去投那命中率不高的长2分,当然比起他的3分命中率,他的2分命中率算是不错的了。
不过幸好今年引进了武圣杰克逊,对方可以客串1号位,同时3分球完爆拜伦戴维斯。
只是史蒂芬杰克逊很多时候精力都不在球场上,而是忙着为解放全黑哥们而奋斗,有事没事就去媒体,就去人多的地方发个声。
搞得真像一个斗士似的,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勾贾巴尔加强版呀,当年贾巴尔说着什么如何支持同胞们的话,那不过是恶心张伯伦,他从来没有付诸行动过,不像武圣杰克逊,人家真的是个行动派。但是他的这种做法也让勇士老板克里斯科汗非常反感。
老尼尔森夹在中间非常的难做人,从他个人情感的立场,他也不喜欢武圣杰克逊这么做老老实实打球不好吗?
但如果史蒂芬杰克逊的职业素养真的像邓肯纳什那样,自己想要得到他也不会那么容易啊,只需要一个迈克邓利维就可以单换也太简单了吧。
灰熊输给了金州勇士之后,马上就回到了自己的主场,过几天他们还有一场比赛,再之后就是和凯尔特人的圣诞大战了。
目前NBA一共有4个华夏球员,但是比起姚明和易建联,王治郅和鲁奕明的发挥就有点一般了。
王治郅还好在凯尔特人成为了蒂姆邓肯的主要轮换,鲁奕明那边就不行了,他在打完世锦赛之后,还没有来费城76人报道,就被费城那边给清理去了丹佛掘金。
和艾伦艾弗森一起到的丹佛掘金,就受伤了,这直接就导致了自己的位置被沃尚莱纳德给占据了。
作为亚洲卡特,他的身体素质其实更像是卡特的表弟麦迪。太玻璃了。动不动就受伤,那也是费城76人不想留他的原因。
对方在本赛季如果不能有什么好的表现,那么他的下一份合同就不会特别大了。
李维从来没有想过把姚明之外的华夏球员弄到灰熊。
因为李维清楚,除了姚明之外,其他人都不符合自己的建队水准,易建联的表现比历史空间里出色很多,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全明星而已。
自己要的是那种超级巨星,是可以在季后赛再总决赛,在关键时刻左右比赛胜负的人物,如果只是普通的全明星,那么小奥马里昂这些人就不会被交易了。
NBA虽然一直都在发展,但是越往后,那种能改变比赛走向的超级巨星就越少。
往后的几年选秀更是如此,当然这其中的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没有到巅峰就受伤凉凉了。
灰熊的篮球训练营在输送完易建联和米利西奇之后,这几年并没有再出现特别出色的苗子。
导致于华夏欧洲那边的合作进入了空窗期。
李维并没有想着去改变,还是那句话,篮球不是足球,搞训练营根本无法变成什么黑店,篮球因为有NBA选秀的存在,他就很难出现什么足球那种抄底,大赚一笔的场景出现。
换句话说,灰熊训练营其实已经达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然这些年灰熊训练营主要还是在加拿大境内。因为加拿大黄金一代都成长起来了。
史蒂夫纳什这个加拿大历史第一人,还在休赛期的时候经常去训练营里指导那些小球员,那些家伙们在将来会通过高中进入各大名校。
李浩然和巴雷特在这些人里并不是最出类拔萃的。
最强的那个人是一个黑人小孩儿,但李维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这就只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他在前世是个伤仲永,第二个则是因为李维穿越而导致的。
这个小孩名字很普通叫约翰杰克,他的姓和名在北美都是最烂大街的存在,结果在灰熊的这一期训练营里,他是最强的那个。
对方有着不输给巴雷特的运动能力,同时在投射能力上也不逊色与李浩然。
当然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他的年龄比李浩然和巴雷特大,他是98年出生的,李浩然和巴雷特都是千禧年。
所以这么一看,李浩然和巴雷特的篮球天赋还是可以的,他们在面对比自己大2岁的约翰杰克没有被虐的很惨,这不就很说明问题吗?
那或许也是约翰杰克在前世为什么没有打出来的原因吧,对方只能是用这种年龄优势去欺负人,当大家站在同一个年龄段的时候,他就没啥优势了。
这样的新秀更多出现的还是在足球圈,毕竟踢足球的人数基数比打篮球的多太多了,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那个什么贝利二世阿杜。
这个家伙在去年的荷兰世青赛上还是像历史空间里一样成名了。但是李维觉得如果不发生什么大的意外的话,他还是会走上前世的老路。
所以这么一想,训练营里的那个约翰杰克也就没啥大不了的了。
反正灰熊训练营不可能保证个个都能进NBA,如果是那样那也太离谱了。
李浩然和巴雷特这对发小,在今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他们俩除了每天上学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是泡在训练营里。
不过因为年龄还小的关系,基本上这俩人还是学习的时间居多。
反正快乐教育和他们俩是无关的,哪怕是将来要成为一名NBA球员,李维和巴雷特的父亲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退役之后直接破产。
所以这俩人在学校里就是最忙的两个人。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这个社会的残酷之处。
李维知道巴雷特未来一定能成为NBA球员,但是自己的儿子就不好说了,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李浩然在打基础的时候还是把基础打的牢一点比较好。
至于他的姐姐李晨曦学的东西比李浩然多多了,李晨曦那真是各种才艺都要学,每天也是各种补习班,光学那些乐器的老师,莫妮卡就给她请了至少5个人。
那就是要成为一个才女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没办法,你又没有外挂,想要掌握那些才艺,必须要死命学。
所以在某些程度上,大多数那些出身于贫民窟的家伙们也是幸福的,至少他们在快乐教育里不用为作业什么的头疼,等长大了如果不能打篮球就去,演艺圈嘻哈圈混也挺不错。
他们虽然在小的时候物质生活一点不丰富,但他们的童年很丰富多彩呀,天天除了玩就是玩,不像李浩然,巴雷特这样啥都要学,累都要累死了。
莫妮卡的新片还在那里磨洋工。忌日快乐这部电影,想好好的雕琢一下,谁让她已经拿到了奥斯卡,没有任何压力了呢。
准确来说是没有任何再去追逐奖项的动力了,莫妮卡很清楚,作为一名女性导演,奥斯卡的那帮评委老头子们能给自己一次最佳导演奖就可以了,他们是不可能给自己第二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