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6章 计策成了【求订阅】(1 / 1)老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6章 计策成了求订阅】

弗楼沙城内,人心惶惶。

王宫在入夜后一片死寂。

贵霜残余的兵马,各方资源,几乎都汇聚到了弗楼沙乃至其附近的卫城。

全城实施戒严,包括王宫,严禁随意走动。

亡国之祸,丧命之危,强大的压力让波调情绪失常。

他愤怒恐慌下带来的宣泄,已让多个宫廷内侍被处决。

夜深人静。

波调独自坐在王宫主殿内,呆看着窗外的满月,心里起伏的只剩下一个念头:魏人什么时候会发起攻势,今晚还是明天、后天,我们能守多久……

大魏和贵霜的接触,至今也不过五六年时间。

和大魏开战前,贵霜曾雄视周边诸国,国力蒸蒸日上。

拥强兵超过二十万。

波调登基时,一度想过要秉承祖先遗志,让贵霜成为更强大的霸主。

当年,大月氏从河西外迁,此后一直在关注神州的变化。

早几年,他们知道神州内乱,民不聊生。

所以当鲜卑来奔走,邀他们一起发兵攻大魏时,波调眼里的大魏,不过是刚收拾残局,国力还在羸弱之际,完全没把大魏放在眼里。

和大魏初战不利。

但波调仍不以为意。

他只是稍稍正式起来,觉得暂缓对天竺的攻势,抽调兵马便可应对。

直到鲜卑败亡,乌孙被破,魏军在黄忠带领下,主动来攻。

从那以后,贵霜的形势骤然直下。

乌孙落入曹魏手中,让贵霜面临两面受胁的境况。

其东侧国境线漫长,不利于防守的弱点,也变得显著起来。

魏人抢占高原,优势迅速扩大。

转眼间,贵霜在数次战争后,被大魏一步步削弱,直至眼前濒临都城被破的地步。

一个国家征战不胜,几年间国力便会由盛转衰,贵霜恰是明证。

此时,波调长吁了口气,神色悲怆。

贵霜在他手中,已衰落到要亡国的地步。

他不服气!

波调仰头喝干了银质杯盏中的酒水,面色凄苦,恐惧,愤恨,情绪交织。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个落足很轻,但颇为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有急报。”

波调缓缓抬头:“还能有什么急报,魏人连夜发起攻城了吗?”

“大将军回来了!”内侍压低声音说。

波调顿时打了个激灵,大将军!

贵霜有四大名将,六大军团。但大将军这个称谓,只一人具备。

这个人就是庞赛,贵霜唯一的神将。

在东部战场上,那一战之后,关于庞赛的消息纷传,有说他临阵突围,浴血杀敌,最终脱身。

也有说庞赛被曹魏神将,临阵斩首,人早就死了。

波调派出多队人马,去联系庞赛,派出去的人传回来的消息,竟然也不一致。

有人说没联系上,猜测庞大将军死在战场上了。

但另外去联系的人,又说成功联系上了庞赛,证实庞赛正带兵在曹军追袭下,沿途往西去了。

此刻听到庞赛来求见,波调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庞赛过往曾战无不胜,声名煊赫。纵然和大魏的交锋输了一场,但波调在当前境况下,依然对庞赛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回天之力。

“快请大将军!”

波调恨不得亲自去迎,内侍接了命令去后,他来到殿门处,焦急等待。

没多久,庞赛雄伟的身影,在内侍引领下,从外边快步进来。

庞赛是做了伪装的,戴着宽大的兜帽,隐匿了面庞。

当来到波调面前,他才摘掉兜帽,露出短髯密布,有着深褐色眼瞳,冷漠睿智的脸。

庞赛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伏在地,道:

“臣无能,战场落败,让我贵霜大溃,累陛下受惊,请陛下赐罪!”

波调注意到庞赛的额角有一道伤痕,身上甲胄破碎,腰肋渗血,当即明白过来,此前搜集到的一些消息是对的。

庞赛这些时日必是在魏军追赶下,一路奔逃,险死还生。

他上前亲自将庞赛搀起来:

“大将军快起,是本王错判了魏人的力量,若早日全力应对,断不至如此。”

“调大将军去统兵时,我军已数次接战落败,士气全无,战败实非将军之罪。”

庞赛被搀起来,满脸愧色,口唇嗫嚅,无以言表。

“大将军进来说。”

两人携手入殿。

波调又问:“这些时日为何一直联系不上大将军,至今日才归?”

庞赛:“臣当时观望战局,已知战场落败,事不可为。”

“臣领兵突围,连日被魏军紧追。臣想往西侧的山区退守,所以一直在往西去。”

“路上和魏军多次接战,臣曾派出部众和陛下联系,阐述缘由,陛下没收到臣的传讯吗?”

波调恨声道:“定是魏军封锁了我弗楼沙周边的消息往来,导致本王无法和将军联系,以至流言四起。”

“大将军伤势如何?”

“臣倒是无妨。”

庞赛:“魏军一路追战,可惜了臣麾下兵马,死伤极重。”

波调道:“魏军兵临城下,随时可能攻城,大将军觉得当前该如何应对?”

庞赛说:“臣连日思索当前形势,有两策,可供陛下选择。”“大将军快说。”

“第一,臣协助陛下,死守弗楼沙,等待帕提亚人出兵。”

“大魏若破我贵霜,帕提亚将要面对东有大魏,西有罗马的困境。

这是他们绝不愿意看见的,眼下对他们也是最后一个能把握的机会,帕提亚人不会看不出。

他们必出重兵来援。”

“我们的任务是固守城池,成败就看帕提亚人先来援,还是我们先被攻破。”

庞赛沉声道:

“陛下若决定守城,臣誓死效命,为陛下固守弗楼沙。”

“陛下若想守住弗楼沙,需依仗全城民众,要先发告民知,历数魏人暴行,破城必不留活口,以达到全城上下一心,拼死抵御暴魏的目的。”

“如此全城数十万众齐心,士卒效死,臣有把握守到魏军退兵。”

波调点了点头,慌乱稍去,庞赛说的有道理:

“大将军回来,本王心里大定。将军还有一策为何?”

“请陛下离城速去!”

庞赛正色道:“臣回来就是为此事。”

“守城之策,虽有些把握,但过于被动。

魏人善战,万一…城破,陛下安危,我大月氏一族,举族将葬送此地。”

“所以臣的第二条策略,是趁着大魏初至弗楼沙,还没完成对周边区域的封锁,陛下迅速离城往西去。”

“臣一路往西突围时便考虑到,陛下若往西,可作为退路。”

“臣在往西的沿路做了些安排,陛下此去,有很大希望能脱身,只要进入西侧的山里,据山势而守,或战或藏,皆可。”

“我大月氏若是有陛下在,就不算亡国。”

“魏军远征,终要退走的,到时我大月氏或还有复起之时,陛下可为复兴之主,接续我贵霜国运。”

这番话让波调心头大动。

如果他已经五六十岁,雄心消磨,可能会选第一条固守的策略。

但波调二十岁接掌王权,今年才三十五岁。

他还有时间,也有野心。

庞赛所说,让他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更主要的是第一策,固守弗楼沙,太被动了。

兴衰全依仗在帕提亚来不来援上。

如果帕提亚没来援兵,或者没打过曹魏,又或者来晚了怎么办?

这些都是问题。

此外,即便帕提亚来援,且胜了,魏军退走后,到时帕提亚的大军,要怎么应对?

想让其再退出贵霜国境,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大魏的腹心在神州,神州地域内的城池以千计,最是善于城池的攻防战。弗楼沙又没有天险可依,很可能守不了多久,就要被攻破。

波调对此不抱多大希望。

他此前想死守弗楼沙是全无退路,现在有了几分希望,念头变化,第二条策略显然更可行。

躲到西侧连绵的山地中,蓄势以待,还有复起的机会。

那么眼前的困难就是一时的,波调略作权衡,道:

“本王要往西去,等待机会,翌日再起。”

庞赛慨然道:“好,陛下速去准备,越快越好。否则魏人肃清左右,封死周边,再没有脱身机会。”

波调点点头。

魏军刚来,还没完成对弗楼沙的围困,是突围最后的机会。

波调倒是不缺果断:“最多明晚,本王就能做好准备,只带必须之物,先往西撤出去再说。”

庞赛:“那就暂定明晚,陛下暗中出城,往西疾行。

队伍的人数不可太多,但需要护持陛下安全,最好是让普哲斯带精锐随行。”

波调道:“普哲斯?大将军不和本王一起撤走吗?”

庞赛:“臣若一走,谁来固守弗楼沙,拖住魏军主力,给陛下赢得时间?”

“臣留下守城牵制魏军,才能让陛下成功进入西侧山区,安然脱险。”

“让普哲斯留下,大将军陪本王同去如何?”波调急道。

庞赛摇头:“普哲斯此前在南线,数次败在魏军手下,已对魏军生出惧意。

让他随陛下往西,有了生存的希望,他必拼死守护陛下,加上臣在沿路安排的接应,可保陛下平安。”

“但若留他守城,却是必死之局。

他既有了畏惧之心,怎么可能守住?不日必被魏军破城,耽搁了陛下大事。”

“臣反复思量,臣留下,方是稳妥之策。”

“如此…大将军岂不自陷死地!”波调道。

“陛下放心,若陛下能早日到达山里,给臣送回消息,臣也当拼死破围,去和陛下汇合。”

庞赛说道:“万一臣不幸,能换取陛下脱险,臣死亦无憾。”

波调忍不住留下泪来,悲痛道:

“如此危难时,方见人心。

将军忠勇,本王永不敢忘!”话罢对着庞赛深深拜倒。

庞赛也是泪流满面,伏地给波调回礼。

如是,两人快速准备。

波调召集了一应要带走撤离的人,告知准备破围的决定。

而庞赛负责留守,总管弗楼沙一切事务,并在当晚接过了全部的城防控制和兵马统领权。

日月起落。

第二天深夜,弗楼沙西城门,悄然打开,一支队伍出城往西疾行。

而在东侧,面对曹营的方向,城门也在无声无息的开启。

奇怪的是魏军早在暗中等待,像是提前知道有人会开城,顺势冲城,轻而易举的进入城内。

稍远处的山头上,曹操等人都在。

诸葛亮,郭嘉笑了笑:“陛下,幸不辱命,计策成了。取弗楼沙兵不刃血。”

ps:求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