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四月里,陆村如往常平静,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砖瓦厂一直在忙碌着完成水泥厂的订单,在对炉窑进行一番改造后,烧制出来了一批砖块,然后在四月底运往了水泥厂。
陆村运输的交通工具只有牛车,为了运送这一批砖瓦,砖瓦厂向县农机站租了手扶拖拉机。
而养殖场这边也发展的很好,廖志祥把长白猪饲养得很好,没有一只猪崽夭折。
同时也因为砖瓦厂那边能有了收入,养殖场的员工们也不怕年底收不到工钱了。
林正阳通过摆摊,在四月底时攒下了1000块钱,他一直心心念念的计划终于提上日程。
……
劳动节的前一天,家人们刚吃完晚饭,阿妈和素华在收拾碗筷,阿爸点了另一盏煤油灯到一旁陆续工作。
林正阳这时搬了张凳子坐到阿爸边上。
林国进看了一眼坐过来的儿子后陆续手头上的工作。
“怎么?又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和我商量吗?”林国进连头都没有抬一下,便如此说道。
果真是知子莫若父啊,林正阳这点小心思一下子就被他给猜透了。
既然父亲已经看穿了自己的想法,那林正阳也就不再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地开口说道:“阿爸,我确实是有事想跟你商量,其实我一直对咱们公社里那个废弃的养牛场挺感兴趣的,所以我想把它给承包下来!”
所谓承包,简单来说就是农民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集体经济组织那里(通常是村子或小组)承揽下土地以及其他各类生产资料还有相应生产任务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事实上,早在此前,林正阳就已经盯上了公社里的那個早已荒废多时的养牛场。
“你想养牛啊?”林国进听到这句话之后,缓缓地抬起了头,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他看着儿子问道。
“对,不过我想养的牛可不是那种普通的耕牛!”林正阳说道。
林国进听得越发糊涂了,心里暗自琢磨: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牛种不成?
紧接着,林正阳又补充说道道:“我要养奶水牛!”
“奶水牛?”林国进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问号,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心里想着,水牛就水牛,怎么还有奶水牛,难道跟长白猪一样是外国品种?
林正阳知道阿爸肯定会疑惑,就开始解释道:“奶水牛其实就是我们本地的水牛和印度摩拉水牛,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杂交的后代,但它并不作为耕牛使用,而是以产奶为主要的。”
林国进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摩拉,什么拉菲,然后又是杂交什么的,但后面一句他理解了。
“你要养奶水牛就是为了产奶?”
“是啊,阿爸,这水牛奶可是个好东西,可以用来卖钱。”林正阳说道。
林正阳想要做的,就是后世他们省在农村大力推广的“养牛为产奶,育牛为卖肉”。
养牛不是为了来耕田,而是育胎产奶,卖育好的牛仔出产牛肉。
不过这个农业模式放在后世在推广时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农民很难接受这种观念。
所以林正阳也不确定阿爸会不会支持,毕竟这个模式太过于超前,也是困难重重。
他们省的养牛的条件非常好,草多、水光热条件好,甘蔗秸秆饲料多,品改早、品种多和技术尖。
后世就是利用这个模式,他们省的水牛产业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说一数二的,总产值超过300亿。
而在农村的普通农户家里采用散养模式,都不用付什么饲料成本,效益就很可观,平均每头牛饲养一个月就可以通过出售牛奶收入1000元。
所以这么一条致富路径,林正阳当然不能放过了。
听完儿子的话后,林国进满脸狐疑地看着林正阳,开口问道:“你会养牛吗?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面对父亲的疑问,林正阳表现得非常自信,点点头说道:“阿爸,你就放心吧!虽然我自己没有太多经验,但我已经请周技术员帮忙咨询了,自己也收集了很多资料,绝对没问题!”
其实,早在今年清明节过后不久,周书俊便给林正阳寄来了一封信以及一些资料。那些资料都是关于养牛方面的一些关键信息和技术要点。
而这些宝贵的资料,都是林正阳之前特意委托周书俊去打听了解的。
同时周书俊在信里说,他有去了解到的省农科院关于奶水牛的研究项目。
关于国家对水牛品改的过程是个漫长的,从1957年国家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开始,华南地区开始了保种、繁育、品改的研究过程。
当年带回来的摩拉水牛分到四个省区,但是只有他们省历经磨难保存了良种,并进行较大规模的杂交改良。
1974年,又分别引进了巴基斯坦尼里拉菲水牛,然后用摩拉和尼里拉菲两个水牛品种为父本,本地水牛为母本,进行二品种经济杂交。
杂交后的水牛优势极为显著,后代体躯长,生长发育快,产乳性能高,役力强,耐热耐粗食,抗病力强。
之后1977年,农业部还给省农科院下达水牛奶、肉兼用的研究课题,水牛杂交改良开始考虑产奶性能。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都非常依赖耕牛,所以就会有牛只能被用于耕田犁地的观念。
经过了数千年,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人们几乎从未思考过一些个问题。
比如,牛与人类的经济合作关系是否仅限于种植业领域呢?牛是否只能充当家畜角色呢?它能否跨越家庭经济范畴,迈入产业经济领域呢?
在应对和解答这些问题时,我国北方的速度相对较快,但要说到真正实现从役用到肉用、奶用的转变,成功地将本土耕牛打造成肉牛和奶牛,并完成从本地沼泽型役用水牛到河流型水牛品种改良的艰巨任务,则非位于祖国南部边陲的华南地区莫属。
水牛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水牛可从役用转向乳肉兼用,而且杂交水牛泌乳量也能达到河流型乳用水牛的泌乳水平。
只不过,完成改良的这一壮举可是历经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如今有了这些专业知识作为后盾,林正阳对于养好牛充满了信心。
见林正阳态度坚决,林国进不好提反对,加上儿子提议的砖瓦厂发展得这么好,他就同意了养牛的事情。
……
夜幕降临,家人们开始睡下,林正阳洗漱完毕回到房间,看到媳妇李素华刚准备躺下要睡,于是低声说道:“素华,有件事我跟你商量一下。”
李素华坐起身来,看着林正阳好奇地问道:“什么事啊?还不睡觉。”
林正阳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我要养牛。”
李素华瞪大了眼睛,疑惑地问:“养牛?为什么,好端端的养什么牛?”
林正阳笑了笑说:“我之前不是跟你说摆摊挣的钱要拿来做一件事吗?”
李素华想了一下后,点点头。
“养牛就是我说的这件事,我的计划是承包公社的养牛场,然后养奶水牛,卖牛奶挣钱。”
然后林正阳跟媳妇讲了关于奶水牛的情况,打消她的疑惑。
“我已经托周书俊问过了,农科院的成年奶水牛可以以每头300块的价格卖给我,小牛犊子每头40块,咱们的1000块钱就先买2头成年奶水牛,再买5头小牛犊,暂时就放在家里的牲畜棚里饲养着,等以后规模扩大了,再搬到养牛场去。”
听完丈夫的话,李素华还是有些不解,皱着眉头说:“既然要养在家里,干嘛还要承包了养牛场?”
林正阳拍了拍媳妇的手,耐心地解释道:“我现在承包养牛场,是为了那边的三十亩草场,可以拿来种苜蓿,这苜蓿可是个好东西,养牛必不可少的。”
“可是咱们县很少有人喝牛奶的吧?”李素华发现了关键点。
林正阳拍拍胸脯说道:“这一点我早就想好了,这不夏天了,我们可以把牛奶制成冰棍拿去卖,咱们县可没有冰棍厂,我们这冰棍生意应该会好卖。”
“这一头奶水牛一年能产 3000斤左右的水牛奶呢!两头就是 6000斤,足够咱们卖到夏天结束。”
虽然现在养牛有些超前,但只要林正阳发展得当,一步一步来,如果真朝这个方向前进,说不定能成为一代乳业大王!
听完林正阳的计划,李素华没想到丈夫考虑得这么周全,觉得这个想法既可行又有前景。
于是李素华说道:“行吧,你要做什么我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