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两辈子头一次当媒人,还是给自己最好的姐妹儿保媒,林初夏还有点小激动。
看到孙兰兰在包子铺里忙活,围着她左看看右看看。
你还别说,之前怎么没把她和苏文松往一块想过?
如今这么看来,苏文松还真是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家里人口简单,苏奶奶脾气又好。
苏文松本人能力也强,也有责任心,这样的人可是丈夫的最佳人选。
林初夏觉得自己真是眼瘸了,想想之前孙兰兰脖子上的红围脖。
苏奶奶那么大岁数,腿脚又不好,那红围脖肯定不是苏奶奶买的。
且苏奶奶要想感谢孙兰兰,也有很多方法,偏偏送了一条红围脖。
孙兰兰被林初夏笑得浑身发毛,忍不住离她远了两步。
“我说你吃错药了?一大早上笑得这么渗人,不会是又梦到你家秦阳了吧?”
林初夏摸了摸下巴,“说起来已经好久没梦到过秦阳了,都有点想他了。”
“咦!”孙兰兰夸张的打了个冷战,“收敛一点吧,你这副德性会被打的。”
林初夏哈哈笑了起来,把她拉到了一边,“你也不用这么羡慕我,今天我来是有一件好事找你。”
她拍了拍胸脯,“姐今天要做媒人了,有人托我保媒,猜猜是谁?”
孙兰兰只觉得今天林初夏不正常,顺着她的话题猜测,“我听说蔡军去秦家提亲了?”
能让林初夏保媒的,估计也只有包子铺的这些人。
“呸,晦气,提他干嘛?”
林初夏啐了一口,又笑嘻嘻的看着孙兰兰。
“要不说我家兰兰人美心又善,姓蔡的那样的人真是配不上你,兰兰,有人找我给你保媒了。”
林初夏也不卖关子了,把苏文松拜托她的事和孙兰兰说了一遍,然后托着下巴笑嘻嘻的等着她回复。
结果就发现孙兰兰的神色没有半点变化,甚至微微沉了脸。
“夏夏,我知道苏大哥是好意,你告诉他我真没事儿,别说我和蔡军还没有关系,就算我们俩在一起了,对方做出背叛感情的事,我也不会为一个男人想不开。”
林初夏笑呵呵的搭上孙兰兰的肩膀,脑袋和她碰了碰。
“要不说你是我姐妹呢,说真的,昨天苏文松和我提起这事的时候,我和你的反应一样,别说你不乐意,如果苏文松真是同情可怜你才提出让我保媒,姐妹儿我都不乐意,事实上真不是。”
看着孙兰兰疑惑的眼神,林初夏觉得自己也高估了姐妹的情商。
她这姐妹感情太迟钝了,也难怪和蔡军培养了小半年感情,秦丽华一个月就搞定了。
“想想苏文松平时对你的态度。”
林初夏点到为止,看孙兰兰小脸儿渐渐浮上红霞,再多的话也不用多说。
一个人对一个人好,或许你没有经意过,可要是仔细回想,总是有迹可循。
“今天这事我不着急跟你要答复,你回去好好想想你对苏文松是个什么态度,想好了再告诉我,给你三天时间。”
还真不是林初夏着急把姐们儿撮合给苏文松,她是发现了,姐们的感情神经有点迟钝,等着她开窍,黄花菜都要凉了。
交待好这件大事,林初夏哼着小曲儿回了小院的办公室,就发现从门缝里塞进来的辞职信。
看到落款是蔡军,林初夏挑了挑眉。
看来这家伙还是要脸的。
随意扔在了桌子上。
原本她对蔡军还有不满,如今知道自己姐妹有了更好的选择,感谢他还来不及。
谢他不娶之恩。
拿出这个月的账本,还没看几页,苏文松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夏阳食品厂成立后,苏文松这个厂长比她还要忙,这会儿来她这儿,林初夏知道这家伙着急孙兰兰那边的消息呢。
果然进屋后连个开场白都没有,直接问她有没有去找孙兰兰。
林初夏看他脑门似乎还有点儿热汗,不知道是急的还是紧张的。
“该说的我都说了,不过兰兰似乎还有顾虑。”
“有什么顾虑?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吗?”苏文松急切地问。
林初夏微微叹了口气,“老苏,你有现在这劲头,早些使把力,估计喜酒我都喝上了,你没有哪做的不好,你也别着急,我给兰兰三天时间,三天后成与不成给你答复。”
苏文松哭笑不得,“林总,什么叫成与不成,就不能……”给个痛快话吗?
天知道他昨天晚上几乎一夜没睡,今天上班后也是静不下心来。
这是要再折磨他三天吗?
林初夏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所以你要抓紧时间喽。”
苏文松眼前顿时一亮,“我知道了林总,”他看了一下腕表,“我先去趟派出所,刘大辉的事儿今天应该会有结果了。”
“嗯,去忙吧。”
…………………………
办公室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张大伟推门而入。
“秦工,出大事儿了,你赶紧出去看看吧?”
白孝明,李伟几个人同时看了过来,不满的皱眉,“毛毛躁躁的,什么事儿?”
张大伟咽了口水,指着外边,“外边来了一对母子,跪在咱们单位门口,说是要找秦工负责,现在已经围了一圈人,说什么的都有。”
一听是一对母子,白孝明的眉头皱的更深了,“是不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对对对,就是那两个人。”
秦阳不明所以的看向白孝明。
春节放假回来后,他们就投入进新的一期工程设计,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休息,他连单位都没出,又怎么会牵扯到什么母子?
白孝明确实对这事儿了解的比较多。
春节他没回老家,他的老婆孩子都在这边,家里老人也健康,就承担了值班的重任,让其他同事回家过节了。
见几个人都看着他,便道,“还记得去年夏天咱们遇到的山体滑坡吗?当时有几个老乡被困,你还救出了一家三口。”
这事不仅秦阳记得,李伟几个人也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