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立义将军庞德(1 / 1)因顾惜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现在关羽的如此威势,荆州刺史胡修甚至有些后悔为了在大城之中过的舒服些,把治所从新野小城迁到了襄阳来,原本想着此地甚是舒服,却不曾想荆州人如此厉害,一年来一次,这一次更是倾巢出动,新野在更北一些,靠近南阳郡,比起襄阳来,要安全许多。

他见到都是高级将领在现场,也不怕自己说错误的建议,或者沮丧的说法影响军心,“吾以为,敌人声势极大,若是要坚守,不如就抛下襄阳,一起坚守樊城!”

“樊城在汉水之北,背靠南阳,咱们如今的兵马,只要守住樊城一些日子,等到秋水退下,其余援军一来,敌军自然不战而溃,到时候他们兵力不占优,必然还要是南返的。”

这个办法听着有些愚蠢,也不够积极进取,但的确是有效果的可行之法。

日后东吴占据荆州后,荆州大都督上大将军陆逊也是摸到过襄阳城的,甚至攻克占领过,但是守不住,特别是在中原其他地方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单独对付襄阳城一个城市,太简单了。

现在只要守住汉水之北的樊城,其余的地方都可以抛弃不管,最差就是和关羽隔着汉水南北对峙,胡修的观点赢得了南乡军太守傅方的点头认可,而且只要等着魏王回过神来,大军再次南下攻打襄阳,那也是轻而易举的,难道关羽还想着以半個荆州之地独自对抗整个中原乎?“荆州贼所依靠的无非是水师罢了,只要是大水退去,他们自然也留不下来,到时候反而是咱们围攻襄阳一座空城。将军!”

“不如就退守樊城是了!”

众人议论纷纷,议郎赵俨虽然觉得如此打算太过于憋屈,胡修太保守,但实事求是的讲,这倒是一个稳妥的办法,这些人多少都经历过去年的那场闹剧,关平贼子兵力不多,但是耍得人团团转,就连主帅曹仁也被砍伤到如今都无法恢复。

“去年小败最大的不对,就是奢求太多,”胡修摇头晃脑,“又想着剿灭宛城之叛,又想着要击退关平,还要保证粮道通畅,这才是落了下乘,以我之见,若是去年坚守襄阳樊城不出,那关平焉能打败吾大军?至多就是宛城不管罢了!”的确就是这个道理。

胡修好歹找到了一个好机会来讽刺曹仁,而曹仁现在也不敢发作,去年到底是靠着胡修的移花接木之术,才算是没有丢脸,曹仁也是要面子的,在曹操那里别丢脸就好,虽然他昔日南下在孙刘联军手上多次吃瘪,算是南边诸将的经验包,丢脸是不可怕的,但是持续性的丢脸,这就有些难堪了,无论如何,曹仁也是要面子的。

他正欲发作,却又还是忍了下来,瓮声说道,“此事不急,襄阳不得放弃,若是这样放了,日后夺回,也要花上许多辛苦!”

这个时代之中守城比攻城简单多了,而襄阳和樊城也是被曹仁用南阳郡整个郡的人财物力供养起来的大城,只是稍逊于江陵城,可就算是这样的稍逊,昔日赵累和关平等人,如此得意洋洋,也绝不敢正儿八经摆阵型攻城。

胡修等人还觉得不妥当,也不仅仅是他,其余去年经历过关平之乱的人都患上了“恐关症”,纷纷劝谏曹仁要放弃襄阳,只是赵俨还提出来了一个新方案,他的意思起码要守一守,见势不妙再弃城而逃罢了。

可这个方案也不是什么好法子,“襄阳在汉水之南,若到时候荆州贼围住了,守军又没有水师渡河,到时候也是全军覆没!如此的话,就连城中粮草装备等都要丢了!此计大谬!”

众人又吵了起来,一时间都没有主意,曹仁气得头晕,这时候外头来报,“立义将军到!”

“不必通传了!”外头大步走进来了一位武将,短须大嘴,神色桀骜,眉毛乱糟糟的,神色很是凶恶,“拜见将军!”

曹仁点点头,神色好看了一些,“令明来了。从宛城南下,一路可顺畅否?”

“是,一切顺畅,淯水通航方便,”来的武将转过身来,看着乱糟糟的众人,“吾在外头听了好些时候,怎么会如此啰嗦?主帅尚未吩咐,汝等聒噪什么!”

他的话语大声得很,一下子就把里头的争吵声给压住了,胡修看着此人,神色有些不屑,“庞令明,汝是新来襄阳,事情恐怕多有不了解之处,吾不会计较,只是汝不能如此放肆!汝虽然是封侯了,可此地军务,有征南将军主持,汝乃是客将。”

来的人是凉州人庞德,被曹操赐给了立义将军的名号,还封了关门亭侯的侯爵,但是他乃是七月得知荆州军异动后,曹操从关中派出来的,之前一直奉命驻守在宛城,得到曹仁的将令南下支援的,这样的客将,胡修完全可以不鸟他。

而且胡修如今是侍中的高官了,这样投降而来的粗鄙武将,他压根就不会放在眼里。

庞德对于胡修的态度不以为意,他冷哼一声,只是朝着曹仁拱手行礼,“将军,吾以为,二城不可放弃,此外也不可只固守城池!”

他倒是提出来了和众人都完全不同的意见,不仅要守城还要积极进取,“襄阳乃是汉水之南最大之城,此地只要守住,荆州贼的水师再大,那也是腹背受敌,不能专心图谋樊城,若是襄阳不战而降,直接抛弃了,樊城的压力会更大!”

曹仁自然也是不愿意放弃的,他乃是征南将军,南边都没有了,还征个什么?故此他点点头,“令明之言,极为有理。”

“既然如此的话,”胡修见到曹仁又听从了庞德的意思,不由得出言讽刺,“还不如将襄阳交给令明守着,如何?”

“只是怕庞将军顾及着汝兄也在玄德公驾前为官,不忍心守城,等到荆州贼一到,就开门投降了!”

庞德原本是马超麾下的武将,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从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曹操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庞德随马腾之子马超拒战郭援、高干,大破其军,亲斩郭援首级,拜中郎将,封都亭侯。

后来马腾被征为卫尉,庞德便留属马超。曹操破马超于渭南时,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保守冀城。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便随众投降。

而庞德的兄长庞柔却跟随着马超一同投降了刘备,眼下刚在汉中和曹操鏖战,故此胡修在怀疑庞德会投降,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其余诸将听到胡修这么说,也自然而然浮现出了质疑之色,庞德听到这话,却是大怒,上前就要拉住胡修理论,却被其他将领给拦住了。

庞德怒道,“吾深受魏王大恩,不仅是给将军的官位,更是封侯,如此大恩,永世难报,而那关羽老贼,不过是刘备麾下一老兵罢了,他何德何能,会值得吾庞令明投靠?如今各为其主,别说是关羽在面前,就算是吾兄长在对面,忠在孝前,两军交战,吾说不得也要杀之!”

“吾深受国恩,只会死战,不想其他,若是关羽当面,非是吾杀他,就是他杀吾!”他受了胡修的刺激,马上和曹仁请命,怒气冲冲斗志昂扬,“刺史居然不信与吾,既如此,将军,属下请命驻守襄阳城,只要吾不死,荆州贼休想踏进襄阳城一步!”

胡修冷笑不语,其余的人神色各异,曹仁仔细想了想,“令明不必生气,此事吾有打算,汝之谋划,甚有道理,诸位不必多说了,襄阳城必守!”

他下了结论,有些人心存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假节的人是曹仁,并非其他官员,他的决断和命令,等同于魏王的命令。

“子明一直在宛城驻守,襄阳事务颇有不熟,”曹仁继续交代,“汝暂在宛城整顿军马,等到援军到来的时候,再一同南下。”

胡修的话,对着曹仁还是起了作用,他不是担心庞德会投敌,魏王看人的眼光从未出错过,但是他的确要担心庞德是不是能威慑住怀疑他的别的官员,庞德身为客军,的确是不宜独自掌控一座城。

庞德急道,“如此的话,岂不是又守城不出?如何和荆州贼决一死战!”

“怎么会只是守城?”曹仁摇摇头,“令明之心,和吾一般无二也,襄樊二城不仅要防守,更要牢牢咬住,不能够让荆州贼肆虐,更要以此为根据地,打好反击,令明且在宛城等候援军,等到援军到来后,再顺着淯水南下,”他朝着樊城的东北方向和正北方向画了一个区域,“在此地准备反击,到时候,先和樊城相互呼应,尽数驱逐荆州贼!”

“令明要死战,机会多的是。”

还要如此?众人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征南将军去年大败后,志气未减,大军来犯,他不想着严守襄阳樊城,以求不败,反而还要再图进取,甚至要反击关羽大军?

傅方连忙出言反对,“如此的话,兵力不够,分驻两城,就已经十分吃力了,怎么还有余力反击?”庞德没有带多少人过来,若是他手下有那么多兵丁,那还说什么被动防守?大军启动,直接围歼关羽得了。

既然是这么安排,必然有其中的深层用意,傅方连忙问了一个大家伙最关心的问题:“援军何时能来?是哪位将军率领?所带兵力为何?”

曹仁不直接回答傅方的这个问题,只是大概的说了下,“魏王已经准备好大军前来支援,他自己个也会不日回到司州,坐镇洛阳,诸君不用担心。”

大家伙轰的一下,顿时又发出了阵阵窃窃私语,只要是魏王东归,坐镇司州,无论是谁,也不用担心襄樊的局势了,最多被围困几日,还怕什么?征战上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有了主心骨,众人也就不啰嗦了,而且魏王只要是返回洛阳,不用说,大家伙谁敢再私下抛弃襄阳城,那个人也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现在就看着援军什么时候到,大家伙能安心一些。

现在阶段的襄阳、樊城守军,不过是几千人,就算是加上附近郡县的人马,也不足一万,靠着这些人,只能勉强守住,若是还要意图反攻,就靠着庞德从宛城带下来那些杂牌军一样不够。

现在的曹仁雄心壮志似乎消磨了不少,对于襄樊的定位,目前来说还是以无过即为功的意思在……

胡修回到了荆州刺史府,他还没来得及用膳,就先来拜见一位住在此地的贵客,到了别院,见到一人容貌古朴,神情严肃,赫然是诸葛四友之一的石韬石广元。

石韬正在翻看胡修的字帖,见到这位荆州刺史进来,也不起身迎接,只是笑道:“胡公法帖严谨,笔锋肃穆,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已经有蔡中郎七成火候了。”

胡修朝着石韬拱拱手,坐下来只是喟然,石韬见到胡修似乎有闷闷不乐之意,也不开口询问何事,只是自顾自地赏字帖,过了一会,还是胡修先开口了,“石公从江陵城北上,荆楚情况熟悉的很自不必说,不敢问荆楚俊才,如何?”

石韬笑道,“胡公自从在下拜访以来,却从未问过南边情景,今日怎么有如此雅兴?士人等吾虽然打交道不多,但俊才者,能脱颖而出,污泥不能掩其锋芒,吾虽在乡野,也未曾出仕于玄德公,但也有所耳闻。”

胡修叹气,“这些日子,关羽已经北上,其意明确,恐要攻伐襄阳樊城,吾心不安,旧年那关平、李承者,甚是厉害,一文一武两位少年人,唬的襄樊将领团团转,故此吾倒是有些好奇,荆楚俊才何其多也!”

石韬没想到胡修居然还知道李承,当然他肯定是不知道胡修和李承之间,还有其他的交往,他已经打定主意要为李承扬名,所以今日这个机会,胡修自动提起,他也不会放过。

“关平乃是虎子,家世渊源在此,差不到哪里去;若是论起这位李承李继之,吾北上之前,倒是有过接触,此人极为厉害。”

“如何厉害?”

“卧龙、凤雏,胡公可听说过?”

“自然,”无论是否敌对势力,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俊才绝伦,还有那位早夭的凤雏,“两者可安天下。”

“这位李承,被庞德公赞许为如今的‘凤雏’,计谋之深,乃是吾素日之罕见也,”石韬笑道,“胡公也知道其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