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章 变故(1 / 1)牧尘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波知府苏兆庸即将高升调走,因此最近心情十分不错。

王云龙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前去拜访恭贺,顺便旁敲侧击打探一下泉州陈氏有没有继续染指丝绸厂的意思。

二人本来还相谈甚欢,但一谈论到此事,苏兆庸的语气立刻变得遮遮掩掩起来,不过最后还是隐晦表示的确有人想购买这座丝绸厂。

“苏大人,能不能透露一下这位买家的来历?”王云龙明知故问。

“这个……”苏兆庸捻须沉吟片刻,面有难色道:“云公子,此人来历本官劝你不要打听,你也算帮了我不少忙,但有些事本官也无能为力,你可懂我的意思?”

“这么说我们当初的合约要被废止了?”

看王云龙脸色也变的有些难看,苏兆庸叹口气点头道:“云公子,本官也很想帮你拿下丝绸作坊,但此人背景极其深厚,就算我强行将丝绸作坊卖给你,怕是也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所以,本官劝你早些放手,虽然合约还在,但你并没有付款,这对你来说也算及时止损,何况你还用了两个月,这两个月府衙就不收租借费用了,算是对你当初帮忙收购生丝的补偿。”

娘希匹的,看来于贤之还没打算放弃。

只是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嘎了。

不过看苏兆庸的神情,貌似他还不知道于成耀被自己弄死的事。

不然的话,宁波和绍兴两地早就鸡飞狗跳了。

不过这煮熟的鸭子到手,怎么也不能让他飞了。

但成功与否的关键,却还是在毛海峰那边。

王云龙眼下只能等倭寇的行动结果。

若是拖的太久,这件事肯定会出现一些变数。

“苏大人,那对方什么时候完成交易?您也知道,我在丝绸作坊投入不小,目前还存储有十余万斤生丝和数千匹丝绸,要全部运走也需要不少时间,另外,我若多用一天,损失也就少一分,还请大人尽量帮我宽限一些时间。”

苏兆庸揪着胡须沉吟片刻微微点头道:“对方只说要买,但安排人来问过一次之后,已经大半个月没有消息了,云公子和府衙的协议在前,在对方还未最终完全付款交割之前,本官许你继续租借作坊生产。”

“多谢大人!”王云龙赶紧拱手。

苏兆庸有些心意阑珊的摆手:“云公子客气了,说到底,这件事还是本官对你有亏欠,不过本官很快就要调任别处,这件事不太好插手太深,不然新官到任,到时候还是会扯皮,最终吃亏的还是你。”

“知道知道,多谢苏大人提前告知,云龙感激不尽。”

收了王云龙丰厚的礼物,又见王云龙如此上道的退让,没让他在这件事上棘手尴尬,苏兆庸还是略有些歉意,考虑片刻提醒道:“其实云公子若是当真对这个丝绸厂感兴趣,本官倒是可以指一条路,你可以试着走一下,不过代价可能不小,就看你愿不愿意?”

“还请苏大人直言,如若当真能够拿到作坊,多付一些代价我也可以考虑。”王云龙拱手。

“本官和浙直六省总督胡大人乃是同届进士,相识已久,你若是愿意花一些银子,本官帮你走走他的门路,想来这事还是会有转机。”苏兆庸道。

“大概要花多少银子?”王云龙直接问。

“唔,少说……一万两吧,不然很难打动胡大人出手帮忙,毕竟对方来头不小!”苏兆庸直接报出数目。

一万两,你他娘的怎么不去抢呢?

于贤之才给你三千两。

但按照苏兆庸的说法,自己就算给了这一万两,剩下合同上的两万两还是一分不能少。

最终自己拿到手,还是花了三万两。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来,苏兆庸其实也不太看中于贤之的身份,更不看中他那些帮助提高升功考和官职的承诺。

毕竟南京六部眼下基本上算是摆设,除开对南直隶和江浙一带还有一些诸如税收和转运物资等简单的管辖权之外,最重要的也就只有造黄册这个唯一的朝廷功能了。

所谓造黄册就是普查人口,每十年一次登记造册,以此确定各府州县人口数量,以配合朝廷清查税收和征召差役等,虽然造黄册看似无用,但实则是个肥差,各地官绅和大户为了少缴税,就使劲儿瞒报人口,瞒报人口就需要给各层级官员塞钱,最终这些钱大部分都落入了南京直属衙门手中,中饱私囊肥了六部的大小官员。

于贤之虽然是南京户部左侍郎,但他头顶还有一个户部尚书蹲着。

本来就是个冷板凳,上面还蹲着一个大冷板凳,因此对于苏兆庸这种已经四品的实权知府来说,不顾一切的去抱大腿是不可能的,最多是看在这个身份背景上帮忙。

但胡宗宪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是浙直六省抗倭总督,虽然管不到南京朝廷,也管不到南京六部官员,但南京城的官员他照样可以不鸟,毕竟他现在的靠山是首辅严嵩。

这条大腿足够粗壮,就连皇帝的决策都可以左右。

与之相比,于贤之就完全不够看了。

因此若是王云龙识趣,供奉一万两银子出来,他绝对能够将这件事帮忙办成。

只不过王云龙心若明镜,于贤之在他看来倾倒在即,再过几年严嵩也会倒台,他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傻乎乎的花钱给自己买一条砍头路。

因此假装沉思许久之后,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看王云龙如此不识趣,苏兆庸的心情也立马变得不好起来,脸色略显阴沉的应付几句之后端茶送客。

……

回到定海县,王云龙让侯三和二毛出发去杭州嘉兴一带考察一下,看能不能在当地收购或者开设两家丝绸厂。

随着浙东地区慢慢消停下来,各府州县都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

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民生极度萎靡不振,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提振当地商业发展,带动桑蚕丝绸产业振兴,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生活。

这个时候去投资,不光价格便宜,而且还会得到官府和百姓的热烈欢迎。

定海县的事眼下还算稳定,只要黄元龚不找麻烦,他也不会去招惹他。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新任的宁波兵备副使焦茂。

此人是从广东调来的,据说很熟悉和倭寇作战,似乎也有些背景。

不过在沿海抗倭大大小小的朝廷名人之中,这个人王云龙从来都没听说过,和吴彪类似,估计也只能算是一个很普通的将领。

当然,能在明朝抗倭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朝廷将领基本上也都是参将以上级别,兵备道副使虽然也算高级官员,但主要负责区域防务和整饬训练,出名的机会的确不多。

李义山在兵备衙门上差,可以接近观察,摸清此人习性之后,也好对症下药,看看能不能将其勾引下水。

另外陈志安也在他的管辖之下,可以多来往走动一下,能腐蚀拉拢最好,不然许多事办起来就不太方便。

刘继祖的离开让许多事变得不那么顺当。

但此时他也不是当初刚开始布局时候那样毫无根基,而是财大气粗有了抵御一些变故的能力,手下可用的人也越来越多,办事也不再那么畏手畏脚。

唯一让他担心变故的就是丝绸厂。

不过眼下他真的无能为力,只能等。

时间忽忽,转瞬就到了八月。

金秋时节,正是收获之时。

王云龙当初费劲心力筹措资金打造的城东房地产项目,如今也到了正式收官阶段。

七月底,二期三期小区就已经陆续完工,内外装修基本结束,公共建筑和道路花园的平整绿化也全都进入收尾阶段。

为了让这个自己穿越之后最大的投资项目活的圆满成功,王云龙准备赶在中秋节之前将房屋发售完毕,然后借中秋节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争取将自己打造的商业购物街也炒热起来。

八月初二,王云龙在定海县开启了一场规模盛大的交房仪式。

在遍地彩旗喧天的鞭炮锣鼓声中,此前大量的购房客户全都披红带花兴高采烈的开始交割房款,领取住宅的钥匙。

这些房屋的房产地契,早在刘继祖离开之前,便已经全部帮忙办理完毕,也为王云龙此次交房减少了许多麻烦。

虽然黄元龚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很清冷孤傲的状态,不愿意和王云龙这种浑身充满铜臭气的商人打交道,也不喜欢和陈志安这种腐朽败坏的卫所官员来往。

但在上次一大笔赏银送来之后,陈志安和他沟通之后,双方一拍即合,克扣下过半的赏银用于修建县衙和指挥署衙,让两人也终于有了一些共同话题。

而且城东开发的事情始末黄元龚也早已清楚,对此事虽然他并不感兴趣,但这也算是他任内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因此表现的还算配合,带着县衙一群大小官吏亲自前来观摩视察,并在交房大会现场,再次邀请定海县各士绅名流举办了一场书法绘画活动,体现出与民同乐的亲民姿态,自然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