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刘彻:田蚡这六大罪,当给个什么死法!?(1 / 1)凌波门小书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的死刑犯都是在仲秋才行刑,不只是因为秋天主杀伐,更因为仲秋时节是农闲,处斩人犯能引来更多的黔首围观。

观刑的人多,宣扬德行教化的效果才好。

皇帝如今竟要违逆天时,在春夏之交诛杀丞相嫡子,这未免有些不够仁德。

但是,这一举动也能看出皇帝要杀田恬的决心,简直就是欲除之而后快啊

所以,皇帝的话让张汤都有一些发愣了,他甚至都忘记回答皇帝的命令了。

“张汤,难道你想抗诏不遵?”刘彻面目模糊而且阴晴不定地再一次问道。

“陛下,微臣不敢!”张汤转身坐回了榻上,操起案前的笔墨文具,飞快地在提前裁好的素帛上写了起来。

不多时,这道诏令就全部写好了,接着经由荆呈到皇帝御前,后者只扫了一眼,立刻就又递还给了候命的廷尉正张汤。

“今日的廷议散后,立刻就送去少府盖印!”刘彻大手一挥说道,他平时极少插手政务,每次说出盖印二字都很畅快。

“诺!”张汤自然也立刻干脆地答了下来。

堂中朝臣敬畏地看着天子,硬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向皇帝进谏“春夏之交不宜杀伐行刑”。

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面目隐藏在阴影之中的皇帝今日火气很大,而且此刻还没有消气。

连同丞相田蚡在内,刚才跪下去的朝臣仍然还跪着,他们并没有等来皇帝让他们平身的口谕。

单是从这一点来看,今日之事就远没有到结束之时,这场盛大的狂风暴雨,也许正渐入佳境。

堂中的狂风暴雨还没有来,外面的暴风雨却开始了。

狂风忽然就“呼——呼——呼——”地猛刮了起来,守在殿外的郎官们四处奔走,关门闭户。

接着,风声当中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阵阵响声,那是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和殿顶的声音。

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微腥的臭味,当是被大雨和大风带起来的灰尘味,让人忍不住地想要掩鼻。

殿中一众朝臣都竖耳倾听,甚至还有一些出神,不管是谁,都在这雨声中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刘彻、田蚡、韩安国、窦婴、张汤和其余的朝臣,都在这片刻的宁静中,忖度着往后的形势。

然而,这片刻的宁静很快就被滚滚而来的“隆隆”雷声给打破了,那声音有排山倒海的声势,由远到近,碾压过来。

此起彼伏的雷声不仅打破了殿中宁静的气氛,也打破了人们内心的宁静。

接着,一个冷漠的声音借着雷声的余韵,从未央殿前方朝众人碾了下来。

“今日廷议要议的第一件事,就算是议定了,但是还有第二件事……”众人连忙抬头,再次看向了高高在上的皇帝。

“田恬留宿娼院是失德无疑,而丞相田蚡不仅教子无方,更在兰台中大放厥词,此事亦应议罪!”刘彻图穷匕见道。

田蚡再次抬起了头,万分错愕地看着年轻的皇帝,刚才那一番闹腾,他甚至忘了自己亦有罪,更未想到皇帝要追究。

“朕想问一问殿中众卿,今日可有人要弹劾丞相?”刘彻不等众人从雷声中回过神来,就立刻将话题往下面引去了。

殿中沉默了片刻,一個坐在门边的人影站了起来,而后就有些蹒跚地快步走到了殿中,双手高举用素帛写成的奏书。

“老臣中大夫主父偃,要弹劾丞相田蚡!”主父偃因为心情太激动,腮下那几根疏落的胡须都跟着声音有一些颤抖。

“哦?主父偃,你因何事要弹劾丞相呢?”刘彻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明知故问道。

“一是弹劾丞相教子无方,有其子,必有其父,田恬对皇帝不敬,田蚡对皇帝不敬,亦莫须有吧!”主父偃笑着道。

“二是弹劾丞相大不敬罪,在兰台时竟然妄言‘丞相之令乃天子诏令’‘没有田氏,县官坐不稳皇位’等癫悖之语。”

“三是弹劾丞相徇私包庇,明知其子田恬无德有罪,却不思俯首认罪,反而百般遮掩,为了让其脱罪无所不用其极。”

“四是弹劾丞相诬告他人,长安县游徼樊千秋秉公执法,捉拿了田恬,但田蚡却反诬樊千秋越权,妄想陷害其下狱!”

“五是弹劾丞相跋扈擅权,竟欲在兰台棒打朝堂之重臣,更妄图擅自调兵卫驱散捉拿在北阙跪请的官员,堵塞言路!”

“六是弹劾丞相图谋不轨,竟敢抬手胡乱指戳皇帝龙颜,更出言威胁要诛杀皇帝的三族,简直狼子野心,亘古未有!”

主父偃毒辣阴险的名声世人皆知,他这六大罪状一条一条地列出来,自然引得众人的惊愕和意外,这可都是死罪啊。

他们自然不知道主父偃已料到了今日是田蚡的倒台之时,所以只是对主父偃毫不留后手的攀咬感到意外和不可思议。

尤其是刚才与主父偃坐在一起的文学侍从们,朱买臣、司马相如和东方朔这些人完全不明白,主父偃为何如此决绝。

“你、你这无用的腐儒,竟敢落井下石?”气得口唇颤抖的田蚡挺直了身体,指着身边的主父偃大骂道,毫不留情。

“老朽是腐儒不假,但老朽也是中大夫,本就有弹劾百官、进谏行策之责,你怎可说老朽落井下石?”主父偃笑道。

“你这恶毒老儒敢说自己不是落井下石?天下儒生何人不知,董子险些殒命便是你的手笔!”田蚡咬牙切齿地骂道。

“田蚡!”刘彻听到董仲舒之名,心中顿时不悦,同时也是一阵心慌,他猛地高声斥骂道,打断了田蚡的狺狺狂吠。

“陛下,中大夫主父偃生性恶毒,最擅长诬陷攀咬他人,陛下万万不可被他蒙蔽啊!陛下!”田蚡的哀嚎越发逼真。

“诬陷?!你是说主父偃所说的这些事情,都不曾发生过吗?”刘彻冷笑着质问道。

“这……”正在哭嚎演戏的田蚡被问得语结,不知如何接话。

“朕再问你一次,主父偃弹劾你的事情,难道都不曾发生过吗?”刘彻再次冷声质问。

“这、这都是、是微臣情急之下的一时失态,并非心中真意,陛下,我出任丞相数年,一直忠心耿耿啊!天地可鉴啊!”

田蚡一边哭喊着剖白自己,一边频频向身后看去,不停地给自己的门生故旧递眼色,希望他们能站出来附和维护自己。

但是他忽然发现,身后和身边都静悄悄的,平日那些腆着脸讨好自己的朝臣,一个个都冷眼冷脸,没有任何人站出来。

就连那个聂万年,此刻也对田蚡的示意视而不见,面色极尴尬地看向了别处,全部都像没见过田蚡,不认识田蚡一样。

田蚡猛然意识到,自己这棵大树的根基今日被樊千秋蛀出了虫眼,又被皇帝砍了一斧头,已经开始有一些摇摇欲坠了。

而躲在树下的那些鸟兽最为敏锐,刚一发现田蚡摇摇欲坠,立刻就准备要逃离这树下了,又或者说,他们已经逃走了。

皇帝或者政敌要打击田蚡的时候,田党们自然要尽力维护;可皇帝要对田蚡痛下杀手时,田党们就得立刻远远地躲开。

田恬只是田蚡这棵大树上的分叉,哪怕刚才被皇帝判了腰斩也只是断了田蚡的一根枝丫,可现在主父偃是要挖树根啊。

错了,不是主父偃要挖自己的根,而是平日那“和颜悦色”的皇帝要挖自己的根!

这是怎么回事?皇帝这几年来虽然也流露过怨言,但是对自己这个长辈总是敬重有加的,怎么一下子变得薄恩寡义了?

田家是外戚啊,皇帝倘若只是为了夺权而想要削弱他田蚡的威望和权势那倒还可以理解,也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

但是看这局面,皇帝是要往死了斗自己!可是,斗倒了自己,便失去了外戚的屏藩,岂不是自毁长城,这是什么手段?

田蚡自然看不清皇帝与历代天子的不同,更看不清皇帝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千古一帝!

而且,这个千古一帝对权力有一种变态的执着和欲望,更有一种傲人的自负和雄心。

在他的心中,外戚宗亲也好,朝臣奴婢也罢,都是他实现雄心壮志的一件工具而已。

既然是工具,又凭什么和皇帝平起平坐呢,又凭什么与皇帝分享权力呢?

作好牛马和刀剑就可以了。

当田蚡脑子越来越乱之时,背手站立的皇帝默不作声地从玉阶上走下来,来到了跪在地上的田蚡、韩安国之流面前。

这时,天地间的狂风暴雨愈加猛烈了起来。

在那狂风不停地吹扯下,密集的雨点一阵一阵地撞击在殿墙和殿顶上,发出一声接一声的“噼里啪啦”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既像除夕夜时黔首们燃烧爆竹的声音;又像是两军对垒时,万箭齐发的箭簇落地的声音;更像是笞刑的声音。

当然,最像上天对无德臣子的严苛斥责声:刘彻一时还没有说话,但跪在地上的朝臣,都不由自主地把头压低了些。

“一时失态?你莫忘了,朕刚才一直站在兰台正堂门外,对你的所作所为看得一清二楚,怎么看都不像一时失态啊?”

“陛下……”田蚡哭丧着脸,还想要狡辩,却被刘彻彻底无视了。

“窦婴、张汤、聂万年……你们刚才也在兰台的大堂,你们说说,主父偃弹劾丞相田蚡的这六大罪名,是否属实啊?”

“老臣附议中大夫主父偃,其弹劾之事句句属实!”坐着的窦婴淡定地先开口,其余的两个人也接着跟着附和了起来。

连聂万年都已改换门庭和田家划清界限了,田蚡其余的门生故吏更是看出田蚡大势已去,自然没有一个人再出来回护。

“田蚡,铁证如山,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刘彻看着田蚡说道,没有丝毫的感情波动。

“陛下……”田蚡想要争辩,可一想起皇帝当时就站在兰台门外,也就不知从何辩起了,嘴巴开合几次,都没有出声。

他总不能梗着脖子说“皇帝胡言乱语,与满朝大臣合谋诬陷自己”这样的胡话吧。若真说了,自己恐怕又多一条死罪。

“田蚡,朕可没有不让你说话,你现在不出言辩解,你私下可莫要再怨怼于朕了。”刘彻弯下腰,字字分明地冷笑道。

“……”田蚡不言语,好不容易挺直了一些的身体,此刻再一次榻了下去。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田蚡的丞相恐怕当不成了,至少是暂时当不成了。

“张汤!你说说看,若按律论处,丞相田蚡当判何种刑法呢?”刘彻问道。

从大秦的朝堂到大汉的朝堂,都有“将相不辱”的说法,本意是“君王当给朝堂的高官适当尊重,不可随意迫害侮辱”。

后来,这种说法又逐渐衍生成了一种朝堂上的潜规则:既皇帝对高级官员表示不满之后,后者应该主动请辞或者自戕。

这种潜规则可以维持君臣关系一丝表面的温情:既能体现皇帝对朝臣的宽容,又能给朝臣一定的体面,免于血溅双方。

但是,这种潜规则发挥作用是有一定前提的:一是朝臣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重罪,二是皇帝仍念这个朝臣的一些旧情。

否则,哪怕是三公九卿,照样得押到东市门前去挨一刀,比如说景帝时期的晁错。

纵使是周亚夫、赵绾、王臧这些享受了“将相不辱”待遇的三公九卿,也仅仅只是不被斧钺加身,但同样要议罪下狱。

最终仍是自己默默地“死于狱中”。

在狱中自杀或者是在狱中“被”自杀,这便是皇帝给重臣的最后一丝颜面和体面。

所以,刘彻此刻让张汤对田蚡按律定罪,倒合情合理,并未引来朝臣更多的震愕。

只是田蚡脸上的惊慌和恐惧又多了几分,他今日入宫之时还志得意满和飞扬跋扈,何曾想到半日之后,就跌落谷底呢?

现在,他只剩下唯一的一棵救命稻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