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主是个四五十岁留着山羊胡的消瘦男子,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精明劲儿。
“你谁啊?你说看就看啊?”斋主对李歌阳打扰到他晒太阳感到很不满。
“是这样,我想要买下你手中的那柄剑,可否请您割爱?价钱不是问题,您说多少,我绝不还口。”
听到这话斋主才正眼打量了一下李歌阳,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啊?
“小子?你口气这么大吗?黄金万两你有吗?”山羊胡子不屑的上下抖了抖。
“成交!”李歌阳真不在意价钱,“还请您把那柄剑拿出来,黄金万两我买了。”
南宋货币比例一两金子大致等于二十两银子,一枚白玉价值五百两,黄金万两也就四百枚白玉而已,合成人民币四千块钱。
“你看这些玉牌可否价值五百两?”李歌阳说完就从怀里取出了枚白玉递给斋主。“您要是觉得还行,我这儿有四百枚白玉可当做万两黄金。”
李歌阳现在一袭蓬莱山赤焰殿外门弟子道袍,外面穿着素白打底点缀橙红火星的星火张天鹤氅,整体看上去勉强能算得上“衣冠华贵的贵公子”了。
斋主不敢怠慢,接过一枚白玉牌鉴赏了一会儿,看完后一声不响将将白玉收了起来,然后转身去给李歌阳取剑。看来白玉牌的价值被斋主认可了,趁现在斋主看不到,李歌阳赶快将四百枚白玉取出装好。
不一会斋主抱着一个剑匣从内间出来,打开剑匣让李歌阳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宝剑,只见一柄白刃青柄的寒光剑静静躺在其中。
其剑身正面纹刻了火凤纹,背面纹刻了青鸾纹,纹刻只有稍稍几画,但在李歌阳持剑转动间,却从这寥寥几笔间看到了火凤与青鸾二者挥翅起舞,这个铸剑者的画艺也绝对不低。
剑身出彩,剑柄也不差,剑柄在锻铸之时加入了玉文,其剑柄之上有着“飞景”两个古朴小篆玉质文字嵌入其中。
这并非简单的剑柄铸造之后留出空缺镶嵌玉石,而是将“飞景”二字的玉石与剑柄一同锻熔,这样才得到如此浑然一体的剑柄。
“剑长四尺二寸,剑重一斤十有五两,锻造之时淬以清漳,厉以(石监)诸,饰以文玉,此剑乃是魏文帝曹丕所铸‘飞景三剑’之首,剩下的两剑我找了半辈子也没找到。”说到这斋主有些可惜。
“后生,此剑通灵,剑锋锐利无比削铁如泥吹发立断,但是放置剑匣之内它却不伤剑匣一分一毫。”说到这斋主可惜的语气顿时由变得极为自豪。
这时李歌阳才注意飞景剑没有剑鞘,而剑匣之内也没有划痕裂纹。
“这剑在我这儿只能放在匣子里,希望你能让他再现辉煌。”斋主收了那一麻袋的白玉,勉励李歌阳几句就把他赶走了。李歌阳觉得这笔生意可能不如他晒太阳重要……
抱着剑匣回到小院,李歌阳开始仔细观察这柄剑。剑是真剑,李歌阳在风竹斋握住它的时候,脑海里竟然出现了鸾凤齐鸣的声音。否则斋主赶他走的样子,在李歌阳不知真假的情况下看来,肯定是做贼心虚的表现。
蓬莱段体术之蓬莱剑术,李歌阳一板一眼的在院子里挥动着刚到手的飞景剑,一套剑术下来没有什么天生异象,也没有什么平地惊雷。
只是在练剑过程中,李歌阳脑海里的鸾凤齐鸣声一直叫个不停。那声音并非扰人心乱的声音,而是极为悦耳的鸣叫。
无奈地耸了耸肩,看来这柄剑平平无奇吗,除了声效就没什么了。先留着吧,说不定回到《幻想世界》才能发生异变呢?
想到这李歌阳却没有收剑,随手往飞景剑注入一丝灵气朝院子里的榆树一挥。
灵气注入剑器并非是剑修独有技能,在《幻想世界》这个真实无比的世界里,任何有灵气的人都能用这招。不过将灵气注入兵器里仅仅是增加攻击距离,把灵气转化成稍微有些穿透力的剑气刀气罢了。
“嘭”
李歌阳的这丝灵气经过飞景剑的转化没有变成剑气,反而化为一只拳头大小的火凤,火凤挥动着翅膀迅速扑向榆树,在撞上榆树的一瞬间立刻爆炸,将这棵腰粗的榆树炸断了。
要知道李歌阳只注入了五点灵气,他只是想试验一下飞景剑的灵气阻力而已。
若飞景剑的灵气阻力与外门弟子佩剑相比后,要是低或者相差不大,他就佩戴飞景剑了,毕竟飞景剑的卖相看上去比弟子剑要好得多。
弟子剑是极品法剑(法宝灵仙剑,上中下极品),灵气阻力是三成,也就是十点灵气能释放出七点灵气威力的剑气,飞景剑的灵气阻力却是没有!要知道灵剑之下的剑器都有灵气阻力的存在,而灵剑仙剑不仅没有,相反还有加成。
所以飞景剑再不济也是个灵剑,赚大了好吧!
再说灵气竟然能化形,这灵剑的品级也绝对不低。
五点灵气用弟子剑最多在树木上留下一道剑痕,没想到用飞景剑却直接把树给拦腰炸断了。
看着焦黑的断口李歌阳有些无语。要不把这断树当柴火烧了?可自己也不做饭啊,作为吃货的李歌阳准备这两天把登州城里的美食给吃个遍,做饭是不可能做饭的。
李歌阳抬手看了看飞景剑的火凤纹,这火凤能具现出来,青鸾应该也能吧?
抬手又是五点灵气注入飞景剑,不过他这次注入的,是木属性灵气。
又是一道具现出来的青鸾舞动着翅膀向断树飞去,青鸾不像火凤那样爆炸,而是化为星星点点的颗粒附着在焦黑的树木上。
不一会儿焦黑的树皮和树木竟然缓缓脱落,一只新生的榆树枝条从中抽出,青翠欲滴。看着随风而动的枝条,李歌阳已经知道这青鸾肯定主治愈。
飞景剑可远不止斋主说的那般只具有灵性而已啊!感叹了一句后他就接着开始测试飞景剑的锋利度了。
至于怎么测试?他准备把倒下的榆树用飞景剑砍成柴火,这样既可以处理榆树又可以测试锋利度,李歌阳在心底给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三天时间转眼过去,鉴赏大会在巳时举行,李歌阳倒是不急。
不是因为这三天的悠闲把他的急性子给养好了,三天里李歌阳每天一大早就提着鱼竿带着藤椅往运河边一躺,到了饭点就去登州城里找美食,吃完饭再回来躺下。时值金秋,哪怕是大中午也不算太热。
急性子当然还在,不急是因为在四海钱庄得到了一封请柬,可以前排近距离观察“诗仙真迹”的门票。
钞能力虽然不能包花船,但是还能买张入场门票的。
留仙阁。
四海钱庄选的这个酒楼的名字倒是挺应景,李歌阳迈着步子不疾不徐走进去。留仙阁一楼很大,现在虽然离鉴赏大会开始还有半个时辰,但是这儿早已座无虚席。
三五相聚的书生文人都在讨论这次的“诗仙真迹”会是哪一个,要知道“秀口吐出半个盛唐”可不是说说而已啊。
再加上四海钱庄有意隐藏,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会是诗仙的哪一个诗篇。
当然除了争执的人之外,还有一些书生在相互评论他人或者自己的诗词佳作。毕竟平日里难的一见的名士今日都在这相聚了,而名气更为远扬的大家文豪都在二楼,这些书生自知本身的拙作入不了他们的眼,所以都在一楼相互评判。
李歌阳直上二楼,他又不是书生,也没有认识的人,留在这干嘛?听相声吗?
楼梯有人把守,但是李歌阳出示了那封请柬后,守卫就放他过去了。二楼有一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就是“诗仙真迹”的品鉴台了。看台旁边已经有不少人落座了,楼下的众人自然也能看到看台上和落座的众人。
李歌阳走进还发现了熟人,风竹斋斋主今天衣冠楚楚的端坐在一群人中。几天前见他时,还一副粗布衫的打扮,今天穿着的倒是得体大方,削瘦的身材把一袭儒衫穿得很具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