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凯旋荣归(1 / 1)想见鹿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时候船上已经没人关心这些了。

渔网一上船,李涛洋就迫不及待的解开了拖拽渔网的钢拽。

一大包渔获倾泻在船板上,几乎将整块甲板全部淹没,船上的渔获堆积得就仿佛一座小山一样,令船上的三人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很难找到。

大量的红鱼在甲板上活蹦乱跳的,又不少还通过船舷中的缝隙,重新逃回海里。

李涛洋整个人都扑在了鱼堆上哇哇大叫,“我的天呐,这里得多少鱼啊?这里恐怕至少两千斤的渔获了吧?”

秦镇东虽然没说什么,但盯着那堆仿佛小山一般的渔获,同样眼都直了。

秦德大概估算了一下,随即就摇头道:“两千斤绝对不止,咱们的船虽然不大,只有七米长,但宽度不窄,船舱的深度也比较高,按理说载重個五吨左右是没问题的,你们看这个船的吃水线,这里的渔获加起来,我估计保守估计至少有三千斤。”

船都是很能装的,哪怕河流里的那些两三米长的小舢板也能够装上千斤的货,一艘三十米左右的深海船,载重就能到百吨以上。

秦镇东拍了拍秦德的箭步,“现在不说这个,赶紧清理渔获。”

秦德点头,“先把活舱装满,甚至的渔获再说。”

“好嘞,德哥。”李涛洋从鱼堆中翻出一把鱼耙,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活舱木板上的红鱼先清理到了一边,然后一把将盖着活舱的木板给掀了开。

三人齐心协力,专挑那些看着就很鲜活的红鱼往活舱里塞。

很快活舱就被装满了,三人又将剩余的渔获往船舱里丢,反正这红鱼只要新鲜,死活都是一个价,天亮时候就回去卖掉,或者直接制作鱼干了,也不怕这些鱼会发臭。

三人一直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一个个都累得筋疲力尽,才终于将船板上的渔获全部清理干净。

但三人谁也没喊累,大伙看着几乎被红鱼填满的活舱跟船舱,脸上都只剩下兴奋的表情。

秦镇东盘腿坐在船板上点了跟香烟,整张脸都格外的红润,他咧着嘴笑道:“除了上次出差去儋县看原材料的时候,老子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红鱼。”

秦德诧异的看着秦镇东,“你还去过儋县?”

秦镇东抽着烟笑道:“废话,我一个跑运输的,省内哪没去过?而且儋县是红鱼产量最多的地方,我们罐头厂里可是长期都有红鱼罐头生产的,虽然惠城跟那边隔着一道海,卡车开不过去,但我们这些陆路运输的也是经常要去发货地确认具体货物数量的。”

“省内?”秦德愣了愣,随即就反应过来,这时期去儋县确实是还没出省。

突然秦德灵机一动,“爸,这次抢渔获我们捕到了这么多的红鱼,肯定能直接买给罐头厂吧?”

“数量肯定是够了,甚至哪怕是惠城罐头厂,一次性也可能吃不下这么多的红鱼,可是......”秦镇东皱了皱眉,接着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半响后秦镇东才摇头道:“算了,看回去后大伙这么说吧,他们要卖罐头厂就让他们派代表跟李建国谈去,咱们家就只管收钱就行了。”

秦德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也不再说什么。

这时候,海面上的那些出来抢渔获的渔船也都抢得差不多了,大部分的渔船都跟秦德一样,渔获装满了整艘船。

就连领头探路的那两艘运沙船上,也都装满了大量的红鱼。

顶着满头的星光,海音村的船队开始向龙港渔运码头聚集。

显然是村里的渔民都觉得刚才那一群红鱼把大家都给喂饱了,所有渔民都对这次出来抢渔获的收获感到很满意,现在大伙都只急着趁夜色赶到龙港鱼运码头赶紧把鱼卖掉。

两个小时左右,海音村出来抢渔获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开入了龙港码头。

经历了几天台风期的萧条后,今天的龙港鱼运码头格外热闹,上边可谓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就连那些天亮后要用于摆鱼市摊位的空地,都停满了各种运输车辆。

还有大量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在码头上巡逻。

台风过后的抢渔获,不仅仅只是渔民出海去抢,陆地上的鱼贩子跟各种从事跟海产品相关行业的商贩们,一样要抢,只不过他们不在海上抢,而是在码头上用钞票来抢。

等到天亮了以后,当地熟知这一情况的居民们一样会过来抢。

只要是在海边长期生存的人都知道,台风过后,是鱼市上鱼虾蟹数量最多,品质最高,最新鲜,也价格最便宜的时候。

这是一场全民的丰收盛宴。

在台风过后的这几天里,不管是码头的泊船费用,还是鱼市上摆摊的摊位费,都要比平日里高出来一大截,但不管是泊船位还是鱼市上的摊位都重金难求。

当浩荡的船队在码头上停好之后,码头上立即有一大群人拿着鱼篓、木桶,泡沫箱子等各种盛装渔获的工具,以及诸如绷带,云南白药,跌打酒之类的药品围了过来。

他们霸道的把那些先一步围拢过来的鱼贩子赶到一边,那些鱼贩子们也一个个只能笑脸相陪。

这些人一样是海音村的。

只不过他们不是出海的渔民,是由出海渔民的妻儿或者父母组成。

在海音村抢鱼的船队出海后,他们这些人就带着各种工具,在村里各个族老的组织下赶到了龙港码头这边负责接应村里的众人。

往年遇到台风过境时候,各个渔村的人都是这么干的,这是多年留下来的老传统了。

一开始是留守在家的女人跟孩子自发赶到码头上盼望出海的丈夫或父亲平安归来,后来渐渐的,就演变成了由各个村里统一组织的群体行动。

这也算得上是惠城这边渔家的一种传统文化了。

秦德一下船就看到田村长带着一帮子抬着担架的人站在码头的最前边,而他逮住庞强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年怎么回来得这么早?你们在海上没跟人发生矛盾吧?没发生什么海难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