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有备而来的出头鸟
负责项目组电路制作的,是电工老张
能够在项目组得到操作机会的研究员,绝对是技艺娴熟,经验丰富的熟练工。
但制作这么小的电路板,他还是第一次。
所以格外的小心,借助显微镜和启明机床配套机床进行配合,制造小型机床。
即便是已经十月了,脸上的汗还是一直往下流。
旁边站着一个研究员,专门给他擦汗。
汗一流出来,马上给他擦掉。
这两人工作都很投入。
一个专心看着眼前机械和线路,一个专心看着对方的额头,都没有注意到姜辰的到来。
其他人刚刚刚打招呼,姜辰摆了个嘘的手势,让大家别打搅两人工作。
正常大小的线路板,十分钟就能完成的线路,他生生用了两个小时才完成。
完成后的单一线路板,大概有大拇指指甲盖大小。
完是完成了,至于做工和美感.不说也罢。
本来这种事情,洛雪来做会很轻松高效。
但洛雪是注定要抽调走去研究光刻机的,要提前让项目组习惯没有洛雪的日子。
他刚刚做完,身边给他擦汗的同志就激动的道:“老张做出来了,做出来了。”
这一嗓子,让其他人纷纷聚了过来。
虽然这个小型化电路板的制作,并不算什么重大的成就,但也算是迈出了实操第一步,大家都想过来看看。
那指甲大小的电路板,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老张深深吸了口气,小声念叨道:“完成了,完成了,我先检测看看。”
他感觉自己应该没有失误。
他拿出万能表,小心的接上,眼睛死死的盯着表的指针。
一秒,两秒,三秒.
指针纹丝不动。
老张一急,拍了拍万能表:“怎么会这样,这表坏了吗?”
姜辰开口道:“在你线路第二个接口的时候,你手抖了一下,疑似触碰到了那根细细的铜丝,可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人眼直接观察的尺寸分辨率极限在10至50微米之间,而那根铜丝的直径,已经在这个范围之内。
一般的眼睛,甚至都看不到他。
但姜辰不但看到了,还看到老张触碰到了它,大家都有些不可思议。
或许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分别吧。
既然姜辰都已经主动开口了,大家也纷纷开口打招呼:“姜院长”
姜辰摆摆手,示意大家不用客气。
老张一愣:“是吗?我看看.”
他再次凑到显微镜前,找到了第二个接口。
然后用工具轻轻的挑了一下铜丝。
想问显微镜下铜丝应声而起,根本不受力。
老张道:“还真是这里断了,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的错了。对不起姜院长,对不起各位同志。”
姜辰一愣:“你这是干嘛道歉?”
“失败是成功之母,科学研究本来就是用无数次的失败,去换取一次的成功,所以实验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
“当初我们研究转炉炼钢的时候,加氧过快,那炉子轰的一声就炸了,整个三钢集团都抖了三抖,差点闹出人命来。”
“你这点算啥,重新来过就是!”
当然,那次的意外,是因为吕月华操之过急所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科研允许失败,但不接受失误。
有了姜辰的安慰,老张心里稍定,缓缓道:“其实也不用重新来过,我先换一根铜丝试试,应该是可以修复的。”
说完,小心的取下这截铜丝,然后重新换了一根。
大概是围观的人多了,他更加紧张,这一个简单的换一截铜丝,用了十分钟。接好之后,老张没有马上开始检测,而是回头道:“姜院长,刚刚你还发现有哪些错误的地方吗?”
姜辰摇摇头:“这倒是没有,你先检测检测看吧!”
老张这才点点头,接上了万能表。
指针终于动了。
老张有些激动:“成了,这次是真的成了。”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是肯定也是鼓励。
老张道:“娘的,活了几十岁根本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会来做这么细致的活计,这特么比张飞穿针累多了.”
众人大笑。
这时,一个研究员问道:“姜院长,用铜作为导电材料,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氧化了。”
“对此,您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没有?”
大概是这个互联网项目组一直都是姜辰在牵头,然后也参与研究,大家对他有了依赖性。
所以这种问题,研究员也直接就问出来了。
姜辰皱眉道:“你是研究员,有没有解决方案,你来问我?”
研究员也发现自己的问话有问题,赶紧改口道:“姜院长,我的意思是经过我们的讨论,发现比较适合集成电路导电材料的,是铜和金。”
“铜比较容易被氧化,金成本过高。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想问问姜院长的意见。”
姜辰算是看明白了。
这哪是问问题,就是想挣个表现。
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人,抢在团队之前,拿着还未完成的方案或者成果,找领导汇报沟通咨询。
他倒不是人有什么坏心思,只是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多努力,工作多认真。
这种人,一般都是半灌水,不在此时表现表现,后面可能就没有他表现的机会了。
这种人,一般团队都不会太喜欢。
而且经常被利用当出头鸟。
刚刚此人是看到老张出了风头,心里有些羡慕,于是想要抓紧机会,让自己也抢一抢风头。
此人话一出,其他研究员的脸色都不好看。
甚至有人嗤之以鼻,一脸鄙视。
一般搞研究的都比较单纯直接,有什么不满都直接写在脸上了。
这些风头他们自己不屑于去抢,但也不希望别人去抢。
都是团队研究的成果,凭什么出风头的是你。
巧了,姜辰也不喜欢这种人,他淡淡的道:“你觉得我应该给你一个什么答案?用铜还是用黄金?”
“还是说直接告诉你用黄金,因为我喜欢黄金?这是科学研究,是严肃的问题。”
“这”研究员脸色有些不好看,不知道说什么好。
周围有的研究员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姜辰缓缓道:“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考虑解决铜的氧化问题,并计算出所需成本。”
“然后和使用金做成本比对,最后拿着这个比对数据来找我沟通最终方案,而不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做好,直接就来找我。”
“没有依据的情况下,我拿什么给你们答案?”
此人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拿了一页纸过来:“姜院长,我已经对这两种选材进行了比对。”
“用铜为原材料,抗氧化处理的成本不高,但只能确保在五年内无需担心氧化问题,超过五年依然有氧化的风险。”
“以黄金作为材料,则完全不用担心保质问题,集成电路的寿命有多长,这连接线的寿命就有多长,就是成本太高了。”
“只是我不清楚集成电路的寿命要多久,这才问问姜院长的意见。”
说完,把手中记录着结果和成本测算的纸递给了姜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