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 卧龙料敌,曹丕逼宫(求追)(1 / 1)神纹本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乔并非工科巨擘出身,想用后世的工科理论去攀科技树是不现实的。

对诸葛乔而言,合理的利用当前环境下的资源才是最现实的。

科技树的迟缓生长,并非是人才不够,而是尊儒的主流思想,打压了诸子百家的共同发展。

以至于连神医张仲景,早年都不得不承袭家门,举孝廉入仕;如李撰这等工科其才,也得去用最不喜欢的经学来求仕。

管子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对管仲而言,士农工商本无高低贵贱之分,皆是国家的基石。

然而,秦汉大一统后,儒家成了皇权愚民的最好工具。

尊儒的士人掌握了权力后,就开始疯狂的打压农工商,用以彰显高人一等的地位。

更是通过注释先贤经典的方式断章取义,让社会主流逐渐形成了“士农工商,士为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扭曲思想。

以诸葛乔目前的权力、地位、声望,是改变不了尊儒的主流思想的,但这不影响诸葛乔提重视如浦元这样的匠人巨擘。

李撰看向诸葛乔的眼神多了惊讶。

这要换做他人,多多少少得问问浦元家得罪的地方豪强势力如何,跟刘备麾下的哪些官吏有交情,然后再权衡利弊,要不要为了个浦元而去得罪这个地方豪强势力。

诸葛乔却是连问都懒得问,直接让王平带甲士同往,且以军师将军府的名义征用浦元,更是直言有阻拦的皆以坏军机罪论处。

这不仅有对李撰的信任,更有对浦元这個匠人远超常人的器重。

见李撰的表情有异,诸葛乔笑道:“钦仲兄,其他人理政如何施为,我不多评论。对我而言,人应尽其才,物应尽其用。”

“浦元是否有钦仲兄所言才能,我暂且不做评价;但我愿意用上宾之礼来征用浦元,效仿千金买马骨之意,让益州的匠人能闻讯而至。”

“管子曾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益州的基石,也不能单单只依靠士人。”

李撰拜服:“今日方知伯松器量,愚兄拜服!只是此举恐会让伯松名声受损。”

诸葛乔大笑:“我又不是追求虚名的俗生儒士,这名声也不用太刻意的去维护。”

“倘若刀笔吏想以文字来坏我名声,我也任其记录。”

“真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待我助大王匡扶汉室,自有智者为我正名!”

诸葛乔对自己的目标很明确。

匡扶汉室,本就是逆天之举,这条道路本就有很多的艰难险阻,若要一一去提前规避,几乎是不可能的。

刀笔吏想要记载,就任由其记载。

若是用权力去阻止刀笔吏,那今后这史书记载就变味了。

正史真不真不知道,但野史绝对够野。

待李撰离开后,诸葛乔又来到刘备府邸,向刘备汇报了诸葛亮的回信以及征用浦元等诸事。

诸葛乔毕竟只是代掌军师将军的职权,而不是正式的军师将军,重要的事都得向刘备汇报,避免刘备不知情而引起意外。

“有军师在汉中,我无忧了。”

“征用浦元的事,伯松你做得很好。”

“方今乱世,更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岂可效仿腐儒治国,舍弃良才而不用。”

“倘若那浦元真有这等奇才,我必亲自设宴款待。”

刘备认可了诸葛乔对浦元的处理。

曹魏势大,想要匡扶汉室本就艰难无比。

若浦元能协助李撰,一统改良诸葛亮研发的连弩,那今后北伐战场上,刘备就能多一支对抗曹魏骑兵的强兵。

昔日界桥之战,刘备也是参与了的,只不过刘备不是前军,而是偏军。

当听闻麴义以步卒设伏大败公孙瓒骑兵,更是阵斩了大将严纲,刘备当初是惊愕的。

横行幽州,打得乌桓人抱头鼠窜,也打得袁绍避其锋芒的幽州精骑,竟然被一群弓弩手步卒击败!

要知道公孙瓒的骑兵,那全是精通骑射的!

以骑射对步射,骑兵还有机动力优势,又能借马避箭,哪怕中箭了还能借马力逃走。

怎么看都是骑兵将步卒吊着打,即便受限于地形也最多是双方打个平手。

结果公孙瓒的骑兵被麴义完败!

事后刘备才得知,麴义那支步卒,不仅仅是借了地形优势,更重要的是麴义的步卒全是强弓劲弩!

一个照面,公孙瓒的骑兵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就被射杀!

连战马都得躺下!

这便是强弓劲弩的恐怖!

什么,中箭了想逃走?

马都给你射杀了,你还怎么逃?

倘若今后北方战场上能运用诸葛连弩,刘备军的战斗力能再上一个档次。

“南中传回消息。”

“朱提郡的部分夷人,已经同意举家迁徙到蜀郡,伯松你近日准备下,务必要安顿好这第一批夷人。”

刘备的消息来得比诸葛乔快。

诸葛乔只是微微惊讶了一瞬,就应声道:“安顿夷人准备的区域,我早已遣人去清理。只要他们肯来,就一定不会再想着回去。”

既然决定要迁徙南中夷人入蜀郡,诸葛乔自然不会怠慢。

这跟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人都是趋利的。

只要在蜀中过得比南中好,自然会有仰慕汉文化的夷人踊跃而来。

虽然这称呼是夷人,但在这大汉的土地上,都是大汉的民。

所谓汉夷,也只是在双方未融合前的称呼区分。

作为后世而来的,诸葛乔并没有太强的汉夷观,只有敌我观。

犯大汉者,虽远必诛;尊大汉者,虽远必敬。

第一批南中夷人的迁入,虽然让南中的夷人都看到了刘备的器量,但也让蜀地的部分汉人感到了不满和威胁。

对此。

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乔,态度都很坚定。

坚决支持仰慕大汉的南中夷人迁徙入蜀郡,对不满的蜀地官吏士民则是用安抚的手段。

刘备和诸葛乔都很清楚,益州本土的世族豪强,是不会有多少人支持北伐的。

益州山高地远,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在益州的利益不受损害就行。

刘备想北伐,就必须用外来势力,就如同以前招募的东州兵。

因为是外来势力,想在益州真正立足就必须跟着刘备混军功。

汉人如此,夷人同样如此。

这天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好处就得付出对应的价值。

七月。

法正在的越嶲郡,部分夷人也开始向蜀郡迁徙。

建宁郡,牂牁郡、兴古郡也有少量夷人闻讯而走。

诸葛乔针对南中的怀柔策略政策,也逐渐有了效果。

同月底。

夏侯尚和徐晃一路潜行偷袭上庸城。

关平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并未慌乱,在初时的失利后选择了据城死守。

西城的申仪得知上庸遇袭,连遣人去点燃烽火台。

烽火台烟火一起,消息不到半天的时间就传到了南郑。

闻讯的诸葛亮,立即遣魏延引兵走汉水南下去奇袭南乡城。

南郑顺汉江而下,顺流水势湍急,魏延没怎么费时就出现在了南乡郡。

南乡城告急,夏侯尚差点没将魂给吓出来。

“魏延偷袭南乡城?这怎么可能?”

夏侯尚在偷袭上庸前,就秘密驻兵在南乡城。

这前脚一走,魏延就去偷南乡城了?

偷家互换是吧!

徐晃也是惊讶不已:“魏延是汉中太守,怎会来得如此快?难道是早就有预谋的?”

“中领军,不能再打上庸了,倘若南乡城被魏延抢占,关中和洛阳的兵马就会受阻。”

“那诸葛亮该会是想直接打许都吧?”

夏侯尚也有些慌。

诸葛亮在汉中造势太狠,就差将北伐两个字贴曹丕脸上了。

若是被魏延偷了南乡城,夏侯尚和徐晃这支奇袭兵就成孤军了。

“先回南乡城!”

夏侯尚果断的下令撤兵。

魏延出现在南乡城,这超出了夏侯尚的意料。

接下来的战事,夏侯尚也不敢自专了。

谁知道诸葛亮是来骚扰的,还是真的要去打许都。

“奇怪,魏将士气并未消退,怎会着急退兵?”关平在城头却是疑惑不已。

担心夏侯尚是故作疑兵引上庸城开门,关平没有选择出城追击,而是令众将把守城楼。

同时。

关平又遣快马去西城和房陵打探情报。

直到魏延抵达,关平这才明白是诸葛亮的部署。

“若无军师,上庸就危险了。”关平有些羞惭。

没能提前预料到夏侯尚的偷袭,关平作为上庸主将是失职的。

魏延对关平的态度倒是挺客气的:“坦之不必愧疚。你我皆是首次镇守一方,难免会有疏漏。君侯如今在何处?”

关平敛容道:“父亲如今在荆城,文长可有要事?”

魏延摇头:“本想向君侯请教,荆城太远,我就不叨扰了。军师用的是疲兵之计,并非真的要打南乡城,坦之莫要大意。”

关平点头:“谢文长提醒。”

魏延也不停留,让关平将战船移交给关羽,弃船走山路返回汉中。

消息传回邺城。

曹丕惊愕不已:“那诸葛亮,竟然想走上庸出兵?”

“我将重兵都驻扎在关中和洛阳,南乡和南阳的兵并不多。”

“南乡城一旦被诸葛亮抢占,汉中的兵就能源源不断的走上庸入宛城,然后直接饶过长安和洛阳去打许都。”

“父王的部署也不可靠啊!”

曹丕这次是被诸葛亮给吓着了。

虽然曹丕将曹彰替换了,但对曹操的部署还是很认可的。

论军事,曹丕自认为都不及曹操一半。

曹丕在这方面很有自知之明,故而在让孟达替换曹彰后,曹丕就给孟达增了兵马。

结果。

诸葛亮直接给曹丕来了一手,何为“横跨荆益”,何为“全据汉水”。

你要防关中,我直接偷你许都。

上庸和襄阳在手,汉中兵不用担心有去无回,顶多是绕路回汉中的时间久了点。

饶是司马懿,也被诸葛亮这一招给整呆了。

你都是北伐主帅了,不好好的去抢三秦之地,跑荆州地面儿掺和个什么劲儿。

专挑不防备的地方打是吧!

仔细琢磨了诸葛亮的意图后,司马懿比曹丕看得更远:

“这诸葛亮虽然未曾统兵,但对谋战之术却颇为精通。”

“他人在汉中,只用小股兵力骚扰南乡城,我等就不得不在南乡城驻扎重兵。”

“这是疲敌之术啊,诸葛亮想让魏王疲于防守,他好独坐汉中静待魏王的破绽。”

曹丕忿忿不已。

本想让夏侯尚去偷袭上庸立功,结果反被诸葛亮给摆了一道。

这增兵防守前线城池,后方的粮草运输又多了消耗,曹丕能用的机动兵力也会变少。

仅仅只是让魏延来南乡城溜达了一圈,曹丕就得为此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来而不往非礼也!”

“仲达可有反制之术,让那诸葛亮也吃点苦头。”

“有胆子就去关中跟孟达硬碰硬,去荆州玩什么阴谋诡计!”

曹丕怒气难消。

若是诸葛亮正面击败了孟达,曹丕还能觉得诸葛亮挺牛的。

可如今诸葛亮只是在耍诈使诡计,这就让曹丕又怒又鄙视。

司马懿顿了顿,凝声劝道:“昔日,先王灭袁氏,讨乌桓,定雍凉,威名远震,天下诸州,大半掌控,军势已经很大了。”

“诸葛亮用谋战之术,目的也是为了助刘备休兵养民,魏王何不也趁机用北州的丰饶物资,褒奖吏士、安抚百姓。”

“只要士民能安土乐业,即便不劳师动众,也能让江南稽服,北州的士民也不会再轻易反叛。”

“魏王,我知道你想效仿先王,建军功威望,然而刘备和孙权皆非一时之敌,不是一战能灭的。”

“论休战养民,刘备和孙权所处贫瘠之地,如何能比得上物资丰饶的北州?”

一开始阻止华歆相劝,是因为司马懿知道曹丕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

如今夏侯尚在上庸失利,曹丕这想打刘备孙权来获取威望的想法也变得不切实际。

这个时候劝曹丕休战养民,司马懿更有把握。

果然。

在司马懿的劝谏下,曹丕那初登魏王想要大展宏图的志气也消弭了不少。

没了再攻刘备的心思,曹丕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沉稳和冷静。

良久。

曹丕又问出了最在意的问题:“若是褒奖吏士、安抚百姓,我不能以汉室的名义,否则名声都让汉室拿了。”

“我有意将汉室取而代之,再以大魏的名义去褒奖吏士、安抚百姓。”

“但我现在没有理由去废掉刘协,倘若杀了刘协又担心士民不服。”

“仲达可有良策教我。”

司马懿沉吟片刻:“魏王若想将汉室取而代之,可效仿上古尧、舜禅让旧礼。”

“天子登台祭祖,告示天地,以魏继汉,行禅让礼!”

“魏王为天子,则封天子为公,既彰显了魏王的器量,也彰显了魏王的仁慈。”

“待禅让礼成,魏王就是天下共主,有禅让美名,士民又如何会不服?”

“只是这禅让礼,需要公卿诸将劝进。还得找个有名望的名仕去游说天子。”

“只有天子同意禅让了,魏王才能登基称帝!”

曹丕思索片刻,问道:“仲达可有合适的贤才举荐?”

司马懿头都大了。

莪来举荐?

这不是跟人结死仇吗?

“此人必须是魏王能绝对信任,且在朝野间有大声望的。我名望不足,恐难胜任。”司马懿婉言拒绝,又意有所指。

这老狐狸!

曹丕眯了眯眼睛。

从内心深处来讲,曹丕是希望司马懿能去游说刘协的。

如此一来,司马氏就彻底跟曹氏绑在一起了。

见司马懿不肯去,曹丕也未去逼迫,这种得罪人的事儿,还是得找个心甘情愿的才行。

想了想。

曹丕令人召来华歆。

毕竟这脏事,华歆不是第一次干了。

昔日华歆为御史大夫郗虑副手,奉曹操命令带兵去皇宫搜捕伏皇后。

伏皇后藏到夹墙中想要躲避祸事,却被华歆直接从夹墙中牵出。

堂堂皇后被华歆当狗一样牵出来,这鹰犬性格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如此,华歆的名声变得很差,直接成了曹操的近臣。

曹操死后,也是华歆去寻的刘协,让刘协给曹丕丞相印绶和魏王玺。

有这两次功劳,华歆直接取代钟繇当了魏王相国。

得知曹丕有意让刘协禅位,华歆当即请命道:“魏王仁慈,禅让之举,必令四方信服。”

华歆这马屁拍得曹丕颇为舒服:“子鱼,天子也是我的妹夫,莫要怠慢了。若天子不愿,切莫走漏了消息。”

有华歆去干这脏事,曹丕的心情也舒坦多了。

“虽然没能拿下上庸,但只要天子愿意禅让,群臣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声音。”曹丕细细琢磨,难掩兴奋之色。

司马懿则是识趣的没有多开口。

对司马懿而言,是刘协当皇帝还是曹丕当皇帝,都没什么区别。

司马懿不会去效忠刘协,刘协也给不了司马懿想要的;可若不支持曹丕,司马懿极有可能会被除名灭族。

别看曹丕现在看起来好像有些小人得志,那也是人的正常反应。

试想,在曹操面前唯唯诺诺了几十年,一朝得志就登上王位从此头上再无人约束。

登王位没多久,又即将称帝,这种喜悦如何能按捺得了?

华歆带上甲士,气势汹汹的来到刘协的寝宫。

迎面就撞上了皇后曹节。

“华歆,你怎敢如此无礼?又是无诏而来!”曹节见到华歆就没脸色。

虽然曹节是曹丕的妹妹,但华歆并未将曹节当回事。

曹丕连亲弟弟都不当回事,又岂会在意华歆是否对曹节无礼。

“我是来寻陛下的,与曹皇后无干,速速离去,莫要耽误大事!”华歆趾高气扬,压根没将曹节这个大汉皇后放在眼中。

曹节大怒:“华歆,你不过是我兄长养的一条狗,竟敢如此不敬!”

虽然华歆现在的确是在给曹丕当狗,但不意味着华歆能忍受被曹节骂成狗。

“曹皇后,你可记得伏皇后!”华歆语气多了几分寒意。

曹节顿时气结:“你!”

冲突之时,有气无力的声音自后方响起:“皇后,先退下吧。华相国品行高洁,只是来商议的。”

“就他也配品行高洁?”曹节冷哼一声,转身来到刘协的身边。

华歆没有理会曹节的讽刺,近前向刘协一礼:“谢陛下夸赞。我今日来,是为陛下谋全身之策的。”

刘协的眼窝深陷,头发干枯,面容也有些枯黄,身体更是清瘦。

不到四十岁的年龄,看起来却仿佛快六十了似的。

“华相国,你就直言吧,不用绕弯子。”刘协的语气平淡,不悲不喜,仿佛看穿了世间的生死红尘。

华歆见刘协没有让曹节离开的意思,遂直言道:“上古尧、舜,为国家大计而禅让,美名传千秋,功德颂万世。”

“如今国家分崩离析,全赖魏王父子舍生忘死的替国家征战,灭袁术、吕布、袁绍、马腾、刘表等贼。”

“魏王父子的功劳,不逊于昔日高祖。”1

“陛下虽然为天子,但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策马定乾坤。”

“文武不如魏王父子,陛下却位居天子之位,难道不应感到惭愧吗?”

“魏王父子为陛下征战多年,但朝野内外却总有蠢贼想除掉魏王父子,实在是令我等寒心啊。”

“为国家计,为魏王计,为陛下计,我以为陛下应该效仿上古尧、舜,将天子之位,禅让给有德行的人。”

“如此,国家才能安定,群贼才不会有二心。”

“陛下也不用担心性命,陛下是魏王的妹夫,魏王若是登基称帝,陛下必为公侯。”

“陛下,你也不想再看到天下的士民百姓,一直都处于水深火热的战火之中吧?”

“如今只需陛下效仿上古尧、舜,完成禅让之礼,昭告天下,这天下的士民必会喜极而泣。”

“于私,于公,陛下让出天子之位,皆是天下之幸事啊!”

华歆一阵慷慨陈词,刘协的表情没什么反应,曹节却是跳脚怒骂:“华子鱼,你个无君无父的逆贼,你怎敢说出如此忤逆之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