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朝,要变天了!【求订!求月票!】(1 / 1)与东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伯温一再退让,李饮冰却并不打算善罢甘休。

“左丞相!”

“你乃当朝宰辅,朝廷柱石!”

“分封诸藩这么大的事情,你老人家怎么连个态度也没有?”

“哼!”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让青田公回答你的问题?”

声音有些陌生,李饮冰居然没听出来这人的身份。

但这并不妨碍李饮冰勃然大怒!

当朝宰辅都不敢与我对峙!

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奸臣,敢在这时候跳出来和我等作对?

“谁?是谁?”

“不妨站出来讲!”

“也好让满朝诸公看看,我大明朝的奸臣,到底是什么模样!”

李饮冰已经确认过了,声音是从文官这一侧传过来的。

那就没什么好怕的,李饮冰甚至巴不得有人跳出来,好坐实自己“忠君体国”的高洁形象!

好好的一场商议天下政事的朝会,在李饮冰的搅局下,再无半点庄严神圣的气氛。

彷佛变成了露天的角斗场,满朝诸公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只要是被李饮冰这条疯狗盯上,那就免不了下场厮杀!

“奸臣?”

“不敢当!”

“我倒是想问问李大人。”

“你张嘴一个奸臣,闭口一个奸臣。”

“光是这奸臣的称呼,你就往老夫头上扣了两次。”

“老夫也是好奇得很,在李大人心中,到底什么是忠,什么是奸?”

“这评判忠奸的标准,也是你这等人可以随意置喙,信口雌黄的吗?”

在满朝文武诧异的目光下,身着一品大员官袍的陈友定,自刘伯温身侧直接来到李饮冰面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满脸愕然的李饮冰。

有些时候,季秋都觉得,让陈友定担任左都御史,混入文官的行列中,着实是有些欺负人了...

别看李善长身为勋贵,也是文官。

但李善长在军中的定位,就和刘邦手下的萧何一样,属于是后勤大总管,几乎没打过仗。

陈友定呢?

这位可是文能治八闽,武能镇闽中的全才,打遍元末群雄,狠人当中的狠人!

当他站在李饮冰面前时,那股如同朱元璋一般的草莽气息,顿时自内而外的散发出来。

也就是陈友定现在“从良”了,不爱砍人。

若是手里有刀子,陈友定没准已经招呼上去了!

一时间,李饮冰竟是被这股气势所摄,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两三步。

落到旁人眼中,就像是李饮冰被陈友定驳倒了,无颜作答!

待到李饮冰回过神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羞愤!

我是东南士族如今的话事人,大明朝的开国官员!

朝中官员,有半数支持我!

怎可被这老匹夫压过一头?

“陈友定,本官说的就是你!”

“你一个降将出身,凭什么在这耀武扬威,妄论忠奸?”

“还是说,你被本官戳到了痛处,情不自禁的跳出来了?”

“你说本官信口雌黄?”

“本官倒是想听听,你对于分封诸藩之策的看法!”

三言两语间,李饮冰便是给陈友定布置下了一个陷阱。

陈友定既然选择这个时候站出来,那他就必须支持分封诸藩的政策!

因为他已经和李饮冰站到了对立面,理应和李饮冰持相反的观点。

毋论政策本身。

而李饮冰只需要牢牢把持住“七国之乱”“八王之祸”这两个“论点。”

无论陈友定列举出封藩之策再多的好处,李饮冰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东南士族屡试不爽的老办法。

面对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政策,那就大谈危害,不讲好处。

比如后世的“海禁。”

明朝的皇帝,不是没想过开海,但东南士族每一次都拿“祖宗成法不可变”,外加“助长倭乱”,出来说事。

至于开海的好处,他们是提都不会提的。

权力不会出现真空,利益也是。

明朝大臣兢兢业业的奉行了两百多年的海禁政策。

每当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试图开关。

不是倭寇作乱就是皇帝暴毙,随即海禁继续,波涛依旧。

东南士族可以隐瞒真相,但其他国家,尤其是倭国,可不愿意给东南士族背这个黑锅。

光倭国一地,在二百多年间,便向明朝输入了近两亿两白银。

这些钱呢?都去哪了?是怎么进入的明朝?

不需要这些钱进入内库,哪怕是入了朝廷的府库,崇祯还至于为了拿不出平叛所需的粮饷,愁的大把大把掉头发吗?

谎言说上千遍,就变成了真相。

想要忽悠别人,最先要忽悠的,就是自己。

李饮冰这番诘问,可谓是掷地有声,字字铿锵,彷佛他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为国分忧!

与他作对的,通通都是奸臣!

陈友定当然明白李饮冰心中的算盘,却是丝毫不惧,轻蔑一笑,便要继续开口。

而自龙椅附近传过来的淡漠声音,却是让大殿之内,一瞬间便安静下来。

“崔兴。”

循声望去,便见季秋皱着眉头,自朱元璋身旁上前两步,俯视着已经出列的崔兴。

“卑职在。”

“调一卫京营入城,于大教场待命,听候差遣。”

“再命五百甲士,即刻入宫,列阵于奉天殿外!”

“遵命。”

说罢,崔兴脚步匆匆,转身就走,独留满朝文武愣在原地,风中凌乱...

一股不祥的预感,自李饮冰心头而起,令他顾不上和陈友定争论的事,扭头便对着季秋发难道。

“大胆!”

“定远侯,你要做什么?”

“令京营入城,又要将甲士调来皇宫?”

“圣上,不可不察啊!”

哪怕是不想掺和这档子破事的官员,面对李饮冰的这番言论,也是微微颔首,有些认可。

别看一卫京营,听起来不是很多。

但作为朱元璋的亲军,每卫京营的人数都在五千朝上!

更遑论季秋又调了五百甲士进宫,还特么列阵在奉天殿外!

像!

实在是太像了!

这不特么妥妥的谋反流程吗?

但这天下没有人会傻到当着皇帝的面造反!

想到这,众人急忙看向朱元璋,想要从他的表情当中,看出一些端倪。

便见朱元璋低着头,不断翻阅着面前的奏折,无动于衷,就好像没有听到季秋刚刚那番话似得。

答案瞬间呼之欲出!

季秋调兵,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认。

那这五百甲士,是用来针对谁的,同样非常明显!

“李大人。”

“干爹命我节制京城内外诸军事。”

“现在,我判断京城内有人图谋不轨,故而调兵入城。”

“难不成,我还要征询一下李大人的同意吗?”

“刚刚叔父那番话,我再送给你一次。”

说到这,带刀上殿的季秋死死定盯着李饮冰,厉喝道!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在这里品头论足,对这些事情指手画脚?”

“秋儿。”

季秋本来还想再骂几句,却是被朱元璋叫住,便瞪了李饮冰一眼,退回朱元璋的身旁。

再看看朱元璋,虽是叫住季秋,却并没有抬起头来,依旧“慈眉善目”的注视着手上的奏折。

而奏折,已经被朱元璋翻到了最后一页。

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落款,朱元璋的脸上,缓缓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好,好啊!”

“李卿,是忠臣呐!”

“咱的大忠臣!”

一听这话,李饮冰心中顿时一喜,忙道。

“臣,愧不敢当。”

“只不过是为朝廷分忧,为圣上尽忠罢了。”

“食君俸禄,面对这种奸臣试图蒙蔽圣上的政策,臣怎可无动于衷?”

李饮冰自认为,他给了朱元璋一个“台阶。”

分封诸藩,那都是奸臣提出来,试图蒙蔽圣上的政策!

跟咱们英明神武的圣上没关系!

也正是因为圣上英明神武,才能及时“回头是岸”,识破了奸臣的险恶用心!

如此一来,李饮冰不但能保住朱元璋的面子,更能阻止分封诸藩。

若是运气好的话,李饮冰甚至还能将刘伯温,陈友定,通通拉下马!

端的是一石三鸟啊!

霎时间,李饮冰为自己的机智,颇为自鸣得意。

但李饮冰似乎忘记了一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乃至于东南士族,都得利了。

可朱元璋这位君主,又得到什么了呢?

可能还有一句不痛不痒的“明君”称呼?

可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不早就被黑成暴君和独夫了吗?

这些评价,影响朱元璋是后世公认的明君吗?

沧海横流,一时的污泞,可能会掩盖真相。

但等到浪潮退去,云开雾散之际。

那熠熠生辉的真相,终将会重见天日。

说到底,这群东南士族,乃至于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没有资格评价谁才是明君。

只有大明朝千千万万的百姓,才有这个资格!

百姓们只知道,朱元璋从蒙元的蹂躏中,将他们解救出来,让天下百姓终于过上了安定,有尊严的日子。

同样,朱元璋自觉无愧于天下百姓,是以根本不在乎这群世家大族的评价!

“咱能有这么多忠臣,实在是社稷之福啊!”

“可奏折上这么多人名,怎么只有李卿一个人慷慨直诉?”

“这让咱怎么查缺补漏,认识到分封诸藩的危害?”

“秋儿,你觉得咱说得对不?”

“干爹所言甚是。”

父子俩一唱一和,看的诸位大臣一愣一愣的,不知道朱元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有刘伯温,此刻已经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已经预料即将发生的一切。

“这样吧!”

朱元璋大手一挥,脸上虽然带着笑意,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温度。

“一个个的讲过去,时间太长,各部还要政事要处理,咱不浪费这个时间。”

“毛骧!”

“卑职在!”

说着,朱元璋直接将手中的奏折,直接扔给毛骧。

“按照这折子上面的落款,将咱的这群忠臣全都请到你那里坐一坐!”

“让他们畅所欲言,好好讲讲他们这番忠君体国的心思!”

“记得记下来,咱要一个个的看过去!”

“是!”

只见毛骧直接走到一脸懵逼的李饮冰面前,冷漠道。

“李大人,请吧。”

见状,刘伯温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

大明朝,要变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