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8章 压迫(1 / 1)时间过的好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中。

待听闻纪纲此言。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汇聚向纪纲的身上,所有人的面色都不由自主的跟着变了变,神情亦于此刻不自觉的变的凝重了起来。

此间做态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场中的人都是聪明人,与之纪纲乃是这么多年的老相识。

以往的朝政或者说上朝的时候,纪纲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一般情况下,都是很少为之发言或者说话的,但就眼下的情况,发生这样的事情的,乃是牵扯到大明钱庄的事情上,刚刚议论结束。

纪纲就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于此间直接站了出来。

那么这里面存在的事情,以及以往纪纲或者说是锦衣卫的风格来说。

都乃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那么既然纪纲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就代表着此间问题上,里面肯定存在着场中,不知多少人不知道的事情,或者说乃是极为重大的事情,那么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纪纲,才会在朝堂上,没有任何顾忌的站出来。

为之。

就纪纲的眼下这样的动作,直接把场中的所有人,给直接惊了一跳,心中不禁猛地一格登,眼皮亦是跟着不自觉的跳了跳,心中于此刻完全没有了底气和信心。

原因很简单,为官者,谁敢说自己的屁股底下,没有半分的屎,谁敢说自己的屁股底下,能够百分之百的干净?

纪纲既然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上奏,那么肯定是手中掌握着百分之百,能够为之一锤定音的证据,才敢如此行事。

就这般的情况之下,在这大明朝堂上为官的人,但凡是一个正常的人,谁人能够不担心,或者说只要是个正常的人,谁能够为之不害怕?

杵立于高台上的汉王朱高煦,见着于人群之中站出来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对此间行为,自是没有任何的意外,因为此乃他们,在上朝之前,就已经乃是彼此为之商量好了的事情,也是知晓肯定是会发生的事情。

为此,虽然心中对于眼下发生的事情,比之任何人都清楚,也完全没有超出自己的预料,不过身处于高台上的太子爷也好,亦或者汉王朱高煦也罢,两者之间、于当下的情况,都不由得露出一抹惊诧的神情。

毕竟大家都是演员嘛!

谁还能够不知道谁是什么样的人?

既然选择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为突破口,让其为大朝会上的先锋,那么肯定要配合着其,把眼下的事情,或者说这一出戏给好生的唱下去,让彼此都能够脸上有光,不让彼此难做的!

因此,在面对纪纲的起奏问题上,朱高煦和太子朱高炽脸上的脸上,皆是不约而同的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神色,之后双眸、目光深邃的直勾勾盯着纪纲。

就这般。

过了好一会的时间。

汉王朱高煦率先从愣神中回过神来,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紧跟着瞳孔中的双眸微微缩了缩,神情于此刻变的骤然凝重了起来,目光饶有兴趣的看向跪伏在地上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于此间略微的停顿了一下,沉声道:

“纪大人”

“不知可是有何事上奏?”

此言落罢。

场中参与此次大朝会的群臣,所有人的面色,于此间不知不觉中变的愈发的凝重和郑重了起来,看向纪纲的目光亦是愈发的深邃和耐人寻味了起来。

一时之间,整个大殿之中的气氛,仿佛于此刻陷入了凝固一般。

就这般。

短暂的愣神了片刻,身为人精的纪纲,自是将场中所有人的神情给紧收眼底,比之任何人都清楚,场中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的群臣,此时此刻心中的想法,以及对自己的不满。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但是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面对周遭袭来的莫名压力,纪纲心中虽是或多或少有着些许的不安。

但却是并未直接放于心中,压根就没把这些人的威胁给当成一回事。

原因很简单.

他乃是锦衣卫指挥使,乃是天子亲军。

可谓是直接,对天子负责的人。

就眼下的大明朝廷,甭管是势力和威望如日中天的汉王,亦或者有着储君名义的太子爷,两者虽然于朝堂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势力和本事。

但是就朱高煦和太子爷两人,想要对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出手,都不得为之好生的掂量一番。

那么

就这些个,只限于乃是太子爷和汉王,两人之间的马前卒。

自是更加不被纪纲给放在眼中。

当然此间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么就是今日他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直接于大朝会上,悍然跳出禀直上奏,乃是有着汉王朱高煦和太子爷朱高炽两者的鼎力支持。

同时也乃是与两人,提前有过沟通和通气的情况下。

并非是直接悍然跳出,直接打眼前朱高煦和太子爷两人,此间的一个措手不及的行为。

乃是实打实的有着两人的应许和支持的情况下,那么就眼下发生的事情上,于纪纲而言,则更加没有任何的顾虑和害怕。

为此。

面对朱高煦的质问,纪纲则亦是没有分毫的犹豫,伸手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将其给双手捧于身前,于此间高高的举起,朗声道:

“启禀太子殿下、汉王殿下.”

“大明钱庄开业,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总有些人喜欢,于此间自作聪明,于此间自以为是,妄图于此间分一杯羹,企图收刮民脂民膏,以此中饱私私囊,以充盈自己的小金库。”

“此乃,近些时日以来。”

“臣等锦衣卫,呕心沥血,于整个大明天下,走访和调查,众多的大明百姓,所总结出来的所有线索,以及经过咱们锦衣卫所有的同仁,为之细心的求证得出来的结果。”

“还请太子殿下和汉王殿下过目”

“以及裁定,当如何处之!

此言落罢。瞬间场中压抑的气氛,宛如遭遇了什么变故一般。

于当下直接分成了两拨人马,有人为之欢喜,自是有人为之忧愁和害怕。

欢喜的人,则是心中比之任何人都清楚。

之前自己所做的那些个事情,乃是所有事情、都没有分毫的隐瞒,全都老老实实的禀报给了太子爷和汉王朱高煦两人,乃是经过他们两人的同意和任何的解决方案。

在朝廷户部的帮助之下,妥善的解决了,之前他们这些个为官者,险些酿下的大错。

为此,有了汉王和太子爷两人的背书,那么他们这些人,自是完全不用担心,此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所呈递上奏的奏章,完全不用担心当下的火,以此间会烧到自己的身上。

因为此乃太子爷和汉王两人,彼此都任何、且达下的约定,倘若还能够烧到他们这些个,与此件事情上秋后算账,找到他们这些个人的身上,那岂不是太子爷和汉王两人,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但是以太子爷和汉王朱高煦两人的性格,乃是会自己打自己脸的人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两者都不可能做出,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来,那么就纪纲所呈报上奏的奏章上,有没有他们这些人的姓名就压根不重要,因为麻烦肯定找不到他们的身上来。

虽然知道是这么一回事情,知晓罪责找不到他们这些个人的身上来,但知晓自己脱离险境的情况下,也是让场中的那些个老老实实完成了任务,为之窃喜的官员不禁好奇了起来。

就当下发生的事情,不管是纪纲的做态也好,以及以往发生当下事情的情况也罢。

毫无疑问

纪纲所呈报的内容,肯定是与太子爷和汉王朱高煦两人沟通过的。

既然彼此之间沟通过,太子爷和汉王爷两人,肯定是知晓上奏的奏章上面的内容,以及所记载的名单和名字,而之前彼此就已经有过议事,彼此相互配合,老老实实的妥善处理了当下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就眼下发生的事情上。

纪纲应该是不太可能,拿着已经处理好的事情,在这等庄严的大朝会上,胡闹、胡说,于此间狠狠的打太子爷和汉王朱高煦两人的脸的啊!

那么此番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行为,以及太子爷和汉王朱高煦,三方势力的行为,就着实有些令人有些捉摸不透了。

或者说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他们这些个人,不知道或者说不晓得的事情发生。

也只有这般,才能够造就当下的情况,或者说事情的发生。

想着,想着,那些个为之窃喜和高兴的官员,于此刻间不禁眉头拧作了一团,目光不时在太子爷、汉王朱高煦、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这三方势力的身上来回的打量和沉思着。

以此,想要想明白,这里面究竟存在着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或者说存在着什么他们遗漏的事情。

倒不是怪他们这些人多虑,或者说他们这些个人的好奇心太重,实乃就发生当下的事情,以及眼下的事情,但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乃是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

就眼下发生的事情。

相较于那些个,为之好奇和窃喜的人。

剩余的那些个,因为纪纲站出来,直接上奏禀报的内容,为之惊惧害怕的人,此时此刻简直是,被当下的情况给直接吓得魂不附体,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

此事倒也不是他们这些个人多虑了。

实乃,能够做到当下这等职位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是庸人?

毫无疑问,这些个人自是人精中的人精,比之任何人都聪明。

相较于那些个好奇和窃喜的人,他们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悄悄咪咪的干了什么坏事,自是比之任何人都清楚。

也正是所了解的多,所知晓的多。

他们这些人,才会如此的害怕。

同时于当下,才比之任何人都清楚,哪怕纪纲所呈递上前的奏章,还没有交予朱高煦和朱高炽的手中,就从纪纲说的那些个话语,他们心里都如同明镜一般,知晓当下不出意外的话,就这些个事情上面。

毫无疑问,乃是冲着他们这些人来的。

原因则很简单。

方才就说了,场中的人,都乃是人精中的人精。

待排除了一系列的不可能之后,那么所剩下的事情,则就毫无疑问了,当然这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则是在于,朝堂上只要没有任何隐瞒做的事情,总是有迹可循。

此间也就代表着,那些个老老实实的,依照之前太子爷和汉王朱高煦,给他们的机会和户部的帮助之下,所做的那些个事情,都没有任何隐瞒和隐藏。

纵使有些人为了脸面,但也是并非找不到蛛丝马迹。

而他们这些个提心吊胆的人,他们这些个并没有按照,之前与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两者要求,以及朝中六部大臣所施压的要求行事的人。

虽为之铤而走险,但也绝不可能做到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天衣无缝。

必定乃是于此间,存在着不知多少的漏洞,亦是完全经不起推敲和验证,与之窃喜和好奇的哪一类臣子,所做的事情上,则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也正是知晓如此。

待纪纲说这些个话语的时候,这些个人才会如此的害怕和担心。

因为他们没有底气,因为他们害怕被查,因为他们知晓他们做了些什么阳奉阴违的事情,并且知道他们所做的这些个事情,一旦被查证和查实之后,他们这些人将要面对什么样的结局和惩罚。

想着,想着,在面对着场中,于此间纪纲言语之后,变的愈发诡异和压抑的气氛,场中知晓自己的行为,以及所做的事情的那一批人,在这等压抑和诡异的氛围之下,终归是承受不住当下心中所承受和带来的压力。

就这般。

一个个皆是神情狂变,面容中闪过一丝纠结和惶恐之后,直直的跪拜了下去,颤抖着声音,沉声道:

“太子殿下.”

“汉王殿下.”

“恕罪!!!”(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