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窦家(上)(1 / 1)是猫线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墨竹想了想,最后还是添上一句:“三姑娘,夫人说,这些银钱日后得稍微省一省,毕竟,国公府这些年日子一直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没银子了,国公府很难马上将银子送过来的。”

崔禾点了点头,道:“我明白的,墨竹。你放心。”

“三姑娘不嫌我多嘴便好。”墨竹笑道。

崔禾才刚醒来,休息了一会儿,又觉得有些累了。

注意到了崔禾眼神中的疲惫,墨竹便道:“三姑娘休息一会儿吧。”

崔禾也不矫情,点头便在马车内睡了过去。

时间眨眼而过。

过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他们才到了柳州。

马车夫是崔弘毅选的,家中的管家的孩子,对路况也相当熟悉,眼见着马上就要到柳州了,便喊了一嗓子。

崔禾略微掀起一点窗边的帘子,朝着窗外望了过去。

一路走来,崔禾只觉得,柳州的空气似乎比京城的空气要稍微厚重一些,哪怕是没有下雨,空气中多少带着些水汽。

习惯了京城的干燥,如今换到了柳州来,崔禾多少还有些不大适应。不过,倒也还好,倒也没有得病就是了。

柳州就在百丈开外,周围由深灰色的城墙围拢,偌大的城门上,刻着“柳州城”三个大字,笔风相当大气。

一连半个多月,总算是到了。

车队不紧不慢地驶向柳州城。

柳州城的建筑不同于京城的建筑,建筑大多比较矮,但占地却宽。虽没有京城看上去繁华,却有一种独有的民风。

窦天庆所居住的院子距离柳州城城门并不算太远。进入柳州城没过多久,便到了窦天庆的院子里。

窦天庆一早就算着崔禾等人到的时间,估摸着这些日子,崔禾他们差不多该到了,这些日子是根本就没有外出,就等着崔禾他们来的。

也不怪窦天庆兴师动众的,宣国公府对他们有恩,早些年他们家闹着分家的时候,他们六房与二房、三房、四房闹得翻天覆地。

他本是庶子,分家产就要吃些亏的。他原本也没想着闹,一个孝字压死人,他的父亲虽然去世了,可嫡母却还在,若是闹起来就不好了。

可他不想闹,不代表别人不想闹。

说到底,他又不是嫡母的亲生子,也不是自幼养在嫡母跟前的,嫡母对他也没什么感情,这二房、三房、四房的,可都是嫡母的长子,嫡母哪能看着他在分家的时候多分?哪里能让他占便宜?

故此,在分家的时候,嫡母花了不少银子,让族老们都站在他们这边来。

家中的族老本就瞧不起他一个商人,不但不给他铺子、银子,还要说他这些年挣下的银子都应该交出来,说他能赚这么多银子,都是靠着他们家族的,理应交出来。

这世界上哪儿有这样的道理?

窦天庆是敢怒不敢言,最后窦天庆才求到了林氏这里来。

林氏出嫁后,与家中便没多少联系了,年幼时她与窦天庆的关系不错,可窦天庆也不确定,林氏是否会帮自己的忙,是否会站在自己这边。

不管怎么说,林氏已经是出嫁女了,即便是幼年时与自己的母亲总是来窦家走动,可她已经出嫁这么多年,且母亲也去世,再来管窦家的闲事,听上去都让人笑话。

但窦天庆没想到的,林氏并不在意这些事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怎样的影响,还是来帮了一把。

虽说林氏只是让人来主持公道,并没有偏向于窦家的任何一方,窦天庆已经相当感激了。若不是林氏那时候帮忙,窦天庆只怕是自己的银钱都护不住的。

若是没了银子,他们一家老小又该怎么办?

虽说族老不至于让他们家将银子全都交出来,可却要他们交出个七七八八的。这些银子都交出来后,他们一家的生活又该怎么办?他想要继续做生意也没本金,日子绝不会好过的。

他的长子那时候已经十五了,正是该说亲的年纪了。分了家,家中一点银子都没有,又是商人之子,有多少好人家愿意将自家的姑娘嫁给他的?

那时候林氏的帮忙,窦天庆心中始终是记着的。哪怕是林氏只是站在公道上帮了一把,对窦天庆来说,也是相当不易了。

从那之后,每逢佳节,窦天庆与李氏都会备上些东西送到宣国公府。

这些东西不一定是价格贵重的,但大多都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些小玩意儿,还有一些他们当地的特产。

宣国公府也一直会给他们寄过来。

即便是窦天庆与林氏已经多年未见,但偶尔还是会问候上一两句。

知道宣国公府这些日子不好过,只能将崔禾送出来,又拜托他们收留归清、李玲和明心,窦天庆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他们家接纳融隐的时候,融隐便告诉了他们,京城的情况,也告诉了他们,如今宣国公府的情况不好,被嘉善帝死盯着。

若是不帮宣国公府度过这一遭,窦天庆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可若是帮了宣国公府这一回,他们家也会有危险。

最后还是李氏做主,对着窦天庆道:“我们家受了宣国公府的恩情,若是在宣国公府受难的时候,袖手旁观,日后但凡是想起这些事情来,你这心里怕是都接受不了的。倒不如我们帮一把,小心些,若是有个什么事,将孩子送走便是了。”

“就算是现在我们什么事都不做,我们收留了融隐,融隐现在是你名义上的义子,陛下查起来,我们也脱不了什么干系的。不如好人做到底吧。”

窦天庆担心自己家的孩子,多少还是有些犹豫:“我不是不想帮忙,我是担心连累我们家的几个孩子,毕竟,你也听融隐说了,宣国公府这些年的日子不好过。”

“我自个儿倒还好,可我们家这么多孩子,我是担心他们出事。”

李氏只是叹道:“我知道。只是,若我们什么都不做,你自己的良心过得去吗?过不去的。大不了,我们趁现在多准备些银子,日后若是出事,孩子们倒也有个念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