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陶辉是村霸?(1 / 1)进厂打螺丝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前往陶辉家。

这边,胡君和花花提着礼物,寻到屋内。

起初陶辉怎么都不肯收,后来他老婆建议,先收下,后面有机会用其他方式回报。

“陶哥,我们这总要来麻烦你。”

“说这客气话干嘛?。”

客气几句,切入正题。

开始讨教种荸荠的技术。

陶辉告诉他们,荸荠生长条件一点不苛刻。

随便选块荒地,翻整一下,施上基肥,蓄上少量的水。

等到泥土变软后,移植幼苗,和插秧的步骤差不多。

中途再施一次肥便可。

到九十月份快要成熟时,控一下地里的水,让土壤风干便于开挖。

整个种植过程,有两个步骤需要手工操作。

一是幼苗移植。

二是挖荸荠。

荸荠长在土里,需要用铁锹一块一块挖。

另一人猫在旁边手工拾取。

这个步骤着实费时费力。

一亩地,两个人配合挖,起码要四五天时间。

并且劳动强度很大,就算是农村人,那几天也会累散架。

这也是荸荠亩产六七千斤,却种的人并不多的原因。

当然跟低廉的批发价也有关系。

水果贩子来这收,一块钱一斤。

零售市场,五块一斤起步。

其他的工序,耕地施肥都可以用机械操作。

花钱请人就行了。

急性子的胡君,当即就打算开干。

找陶辉要了两亩荒田,联系了机械,约对方今天下午开工。

“谢了陶哥!”

“谢什么?举手之劳。”

胡君满心欢喜离开,以为这事很简单。

回村的路上,沈霄说道:“我们送一提酒,其实远远不够。”

胡君花花一怔:“那酒几百块诶,还不够?”

“当然不够,你们知道农村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

“土地?”

“土地固然宝贵,但还有最重要的东西……水!”

“如果没有水源,再多的地也白搭。”

胡君花花还是不太明白,问道:“按照我国相关政策,灌溉用水不是免费的吗?”

“没错,但是这里农村没人,资源全被少数人掌握了。”

“比如陶辉,又是种地,又是包河段喂鱼养虾,其他人想来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沈霄这么一解释,两人恍然大悟。

“明白了,陶源村所有灌溉水,都要经过那条河,那河段被他承包,全给他自己取水,如果别人要取水,他可以以跑鱼为借口,不让别人在这附近取水。”

“我去,那不是村霸?”花花惊讶道。

“村霸也谈不上,反正周围村庄也没人和他抢资源,加上他为人豪爽,也就不存在矛盾。”

谈论到这里,胡君花花有些纳闷。

“小霄,你怎么知道这些?”

“都说了,我小时候在农村待过,情况跟这大同小异。”

这话只是搪塞,真正的原因来自两方面。

一是前世的记忆。

二是系统奖励,获得农作物种植术后,对这些十分精通,一眼就看出陶源村的土地水源结构。

为什么还有四五十亩荒地陶辉不愿意种?

还不是水源条件不好。

要把水弄到那里去,需要花大代价。

现在农村灌溉都是用的水泵加软管。

那些荒地离小河两里多远,得多长的软管?

加上地势又高,根本不可能从其他地里过水。

三人回到村里。

众人看到沈霄背上的笼子,好奇地围了上来。

“这背上是啥玩意?”...

杨蜜,陈玉琪第一次看到鳝鱼笼子,顿感新奇。

只见这玩意,外形怪怪的,像一个被拉长的花瓶。

一头粗一头细,粗的那端呈喇叭装,整个用竹篾制成,摆在一起煞是好看。

“猜猜看,如果你们能猜中,明晚我掌勺。”

杨蜜拿起一口篓子,左瞧瞧,右瞅瞅也没看出个名堂。

说它是篮子,为啥做这么细?

说它是花瓶,这好像也站不稳。

“现在的人追求原生态,返璞归真,这应该是一种竹制工艺品。”

最终,杨蜜给出一个结论。

“非也!”

杨蜜有些恼:“别给老娘卖关子了,到底是啥?”

沈霄笑了笑,望向陈玉琪:“琪姐,你猜猜看!”

陈玉琪拎起一只笼子,将细口端贴在眼睛上,似乎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只是喇叭四周那些竹片,有些影响视线。

“这是一种简易望远镜吧?那些竹片,应该是用来分析坐标的。”

“噗嗤!”

沈霄差点笑喷,旁边胡君和花花也是忍俊不忍。

“琪姐你想象力挺丰富啊!”

“居然说这是望远镜?那我问你,沈霄买二十只望远镜干嘛?”

面对花花的提问,陈玉琪俏脸涨得通红:“到底是什么呀?”

“好了!就由我来揭晓谜题吧。”

花花小时候见过这东西,此刻终于找到一点存在感。

“笼子,捕鳝鱼用的。”

“原来是这个!”

女人们这才明白,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

“这个怎么捕鳝鱼?”

“方法是……还是让沈霄示范给你们看吧!”

胡君问道:“小霄,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你说明晚掌勺,而不是今晚?”

“您说呢?”

沈霄笑了笑。

都是聪明人,胡君哪能不懂沈霄的意思。

“你就那么自信,今天晚上,一定能捕到鳝鱼?”

“捕不到,我给你们去买,OK?”

这一幕,在网上评论区掀起一波热议。

“我擦,沈霄竟然知道捕鳝鱼这种农村失传绝学!怪才一个,失敬失敬!”

“懂不等于会,我不信他能捕到鳝鱼。”

“看到笼子的一瞬,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小时候经常跟老哥一起下鳝鱼,稻田里,水沟旁,到处都有我们的足迹,可惜现在与老哥天人相隔,呜呜呜……怀念老哥,怀念逝去的青春!”

“嘶!沈霄年纪轻轻,总整一些情怀的东西,看不懂。”

………

厨房内,蒋情情正在做午饭。

她在煎一条鱼。

“呲溜!”

一条打着刀花的鳊鱼下锅,但很快鱼皮就粘在锅上。

看到沈霄过来,连忙道:“快教教我,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赶紧晃一下!”

“哦!”

蒋情情端起铁锅可劲晃动,然而鱼皮鱼肉已经破损,难免会品相不佳。

“哎,糟蹋了一条鱼,十块钱没了,早知道让你来烧。”

“没事,明天有免费的鳝鱼吃。”

说完,让蒋情情歇着自己来烧。

一拿上勺子,沈霄就如同厨神附体。

“还有鱼吗?有的话,我再煎一条。”

“有!”

蒋情情端出一个盘子,里面盛着一条腌制过的鳊鱼,是准备留着下午的。

“嗤!”

油烧热,但在下调料之前,他将锅的每个部位都润了一下。

随后下入生姜,蒜子。

然后鱼下锅,开始煎炸。

“控一下火,煎鱼火要小一些。”

沈霄一边煎鱼,一边讲解,显得从容不迫。

两面煎至金黄色,加入辣椒,醋等调料。

接着加入豆瓣酱和少量的水烹煮。

“这道菜,做起来比较简单,重点是先润锅,收汁的时候,加入一点豆瓣酱,别有风味。”

“这豆瓣呢,最好是大豆酱。”

讲到这里,沈霄突然停顿下来。

“喂喂喂!”

“镜头拍我干嘛?观众会说我自卖自夸的。”

“你做菜本来就厉害,让大家学习一下,有何不可?”

蒋情情如同一个专心的学生,眼都不眨一下盯着沈霄做菜,生怕漏掉某个环节。

很快,鳊鱼煎好。

看起来外酥里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后面一道菜,是凉拌黄瓜。

这是土黄瓜,而不是青皮黄瓜。

黄瓜去掉籽,切成不大不小的方块,用开水一呛后备用。

然后用盐,醋,姜等混合调料,烧热后,浇在黄瓜上。

凉拌黄瓜算是制作完成。

“不得不说,沈霄厨艺那真是一流!”

“就是有点装,他刚才说明天有免费鳝鱼吃,万一今晚没捕到鳝鱼,岂不是要被啪啪打脸?”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