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岛之歌》吓坏了不少歌迷。
恐怖的歌曲,这可极少见的。
恐怖的音乐并不少见,尤其是恐怖片之中,基本上都有。
可恐怖的歌,还真极少。
即便有,那知名度人气绝对不能与张启这首歌相提并论。
吓人?
恐怖?
这噱头一出,张启这首歌压根儿就没砸什么宣传费,直接就爆火了。
再次省一大笔宣传费。
这也让圈内许多人咋舌。
张启发歌,似乎每次都没怎么宣传,但宣传效果却惊人。
《忐忑》借了《向往的生活》这节目的热度。
后面,还借了一把篮协禁曲的话题热度。
《单身情歌》?
那借了情人节的话题热度。
两首《海阔天空》?
那更没什么说的,如今的陈瑜都还不知道在哪旮沓舔伤口呢。
都说张启是话题之王。
他不仅能制造话题厉害,在把握话题热度上面,也一样一骑绝尘。
《天堂岛之歌》火得一塌糊涂。
毕竟,一首恐怖的歌曲,还是很吸引人的。
谁不好奇?
一首《天堂岛之歌》就给张启带来了惊人的负面情绪值。
张启甚至产生了一个念头:若是把前世的十大禁曲弄出来岂不是得爆?
《忏魂曲》、《黑色星期天》、《第十三双眼睛》......
好吧!
张启一首歌都没听过。
听过也不可能真弄出来,万一有人因此而自杀,自己岂不是罪莫大焉。
当然若是只在对面岛国流传,那另说。
不过,张启脑海之中忽然就浮现出了一首歌:《囍》!
这首歌就算吓不到人,应该也能捞一把负面情绪值。
嗯,找个机会弄出来。
张启没有继续发歌。
毕竟,苏瑶的新专辑已经上线了。
他那首《天堂岛之歌》已经有些抢风头了。
不过显然是抢不了的。
这张专辑不仅仅在国内火了,在国外也火。
而且是很火的那种。
专辑五首英文歌在欧美地区都火了。
在国内其实也火。
只是相对而言没有中文歌火而已。
苏瑶在国外呆的时间比之预想的要多上几天。
而她回来之时,张启去机场接的人。
“我出国才几天啊,你又被骂上热搜了?”
苏瑶笑着看向张启。
若是其他原因被骂,那妥妥的负面新闻。
可张启若被骂上热搜,那就不一定了。
之前,他因为写死角色被骂上热搜?
这是负面新闻么?
显然不是。
这是一个可以炫耀的成绩。
毕竟,这说明了他写的小说够火,而且塑造的角色够深入人心。
这次也是一样。
歌曲恐怖?
这就可见歌曲的优秀,以及张启的唱功了。
这也是一种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成绩。
“不遭人嫉是庸才嘛。”张启说道,“他们嫉妒我。”
“你自找的。”苏瑶说道,“还适合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听。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坑啊!”
“你不会是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听的吧?”张启说道。
“你说呢!”苏瑶没好气的说道,“还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信你个鬼!”
张启一听,没有丝毫尴尬,却是乐了。
“你还是不了解我啊!”张启一笑,说道,“老婆大人,你可要检讨一下啊!我那微博你都信?”
“你还好意思让我检讨?”苏瑶说道,“我发专辑前一天,你竟然发新歌,热搜榜前十好几个话题。抢风头啊?我那专辑你拿分成的。”
“意外,纯属意外!”张启说道,“顾明演唱会的一个嘉宾急性阑尾炎进了医院,本来是找你江湖救急的,可你在国外,我就被他拉去凑数。我就想着玩玩儿也好,谁知道那首歌一不小心火了,还这么火。谁能想到歌迷跟恐怖片影迷喜欢这种刺激啊!”
苏瑶嘴角抽了抽,不知道说什么了。
张启每次发行歌曲,根本不怎么宣传,却火得一塌糊涂。
这次也一样,压根儿没怎么宣传,可就是这么莫名其妙的大火了。
好吧,也谈不上莫名其妙。
为什么火?
网上分析的帖子成千上万,自然不是莫名其妙火的。
火,总是有原因的。
两人聊着回了家。
“啊!干嘛?”
一回家,张启就把苏瑶抗在了肩膀上,吓了苏瑶一跳。
“想死我了!”张启笑着说道,“你不想我么?”
“想!”苏瑶点头。
“那不就得了。”张启说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三秋,三秋一日!”
苏瑶却懵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那意思?
“你行么?”
苏瑶忽然就来了这么一句。
不是不信任,主要是太离谱了。
她不知张启的极限在哪儿,但也不至于那么夸张啊!
“回国还要跑宣传?”
不知多久,云雨初歇,张启问及趴在自己怀中的苏瑶。
“你以为我是你啊?”苏瑶说道,“专辑发行,自然要宣传。”
张启发单曲,他压根儿没跑过宣传。
别说什么出席活动,参加节目了,他顶多发条微博。
可每次似乎都能弄个热搜羡煞旁人。
“你这是专辑,我那顶多也就单曲。”张启笑着说道。
“发单曲不也一样。”苏瑶说道。
她是如此,圈内其他人也皆是如此。
有些人发单曲,宣传力度胜过许多发专辑的。
苏瑶回国依旧要跑宣传。
“中秋呢?”张启问道,“要去你爸妈家过么?”
“算了!”苏瑶说道,“我接了央视的中秋晚会。你若想一个人去的话......”
“别!”张启连忙摇头,说道,“我在家等你,或者你给我弄张中秋晚会的票,我去现场等你也行。”
两人去都被甩脸色,一个人去那不是去找虐么?
老丈人还好,自己那丈母娘......
想想似乎也是自己作的孽!
当初若是想到会跟苏瑶作假成真,自己还会那样怼她么?
或许、大概、也许、估计......应该会吧。
哪个男人不站在自己老婆一边,而站在丈母娘一边啊。
何况还是自家老婆占理。
苏瑶似乎如今都还没释怀,只是有那么一层亲情的羁绊。
“你弟问能不能多弄几张票,他准备带你爸妈他们一起去看晚会。”
第二天,张启就问及苏瑶。
他其实不想说的。
可苏墨打电话来想让他们两中秋过去。
张启自然提及中秋晚会的事儿。
“好!”
苏瑶点了点头。
中秋晚会的票是有卖的。
不过,好的位置你未必买得到。
可苏瑶这个嘉宾却能弄来。
中秋当晚,众人相见。
“爸,妈!”
张启见了苏元勇和秦淑蓉随即招呼了一声。
该有的礼貌得有。
“嗯!”
苏元勇笑着点了点头。
秦淑蓉只是轻微的点头,依旧冷着脸,但不像之前那般冷哼一声了。
有进步。
还看不起张启?
显然不是!
张启编剧投资的三部电影都破了十亿,直接挣了好几亿。
这挣钱的能力,怎么还会看不起?
这女婿要颜值有颜值,要才华有才华,要能力有能力......
可惜之前把关系处得太僵。
苏元勇还好,可秦淑蓉就不行了,放不下那面子。
苏墨在一旁转头,表示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帮姐夫?
回家得挨揍,划不来。
帮老妈?
回头就得挨揍,或者变相挨揍,不值得。
四人寻好位置。
张启坐苏墨旁边,苏墨另一边是他老爸,然后他老爸另一边则是其老妈。
很默契,也很合理的一个位置。
苏墨两父子把张启和秦淑蓉隔开了。
张启旁边是个陌生女子,不过认出张启之后,要了个签名以及合影。
合影的时候,秦淑蓉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哪怕张启和那女子合影的时候没有半点亲密。
张启懒得理会。
你是对你女儿有多没信心?
张启旁边那女子若是结婚早的话,估计孩子都比张启小不了多少。
虽然风韵犹存,可比之苏瑶差远了。
中秋晚会很快开始了。
苏瑶出场靠后。
而她演唱两首歌曲,都是新专辑里面的歌曲。
参加这晚会,也有宣传专辑的意思。
一首《逐梦令》!
原版是李玉刚唱的,虽然少了他那双声唱法,但这首歌还是被苏瑶演绎的很到位。
这首经典的中国风的歌曲,还是很受歌迷喜欢的。
而另一首歌到有些出乎张启的预料。
《千千厥歌》!
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
没想到苏瑶会在中秋晚会上唱这首歌。
其他歌曲其实比这首歌适合。
不过,这首歌的人气也是很高的。
尤其是在广粤和港台地区,这首歌更是极火。
“我妈没甩你脸色吧?”
晚会结束,苏瑶也没和其父母多聊几句,随即就各回各家了。
毕竟已经很晚了。
回去路上,苏瑶忍不住问及张启。
“没有。”张启摇头。
“真的?”
苏瑶有些不信,她妈什么性格,她多少还是有些了解。
死不认错。
错,那也是你错,就算是我错,那也是因为你才错的。
“我骗你干嘛?”张启说道,“你妈虽然对我依旧不苟言笑,但真没冷言冷语,也没甩脸色了。”
“那就好。”苏瑶说道。
若是起了冲突,她多半会站在张启一边,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放心!”张启说道,“你爸今儿对我态度挺好,还笑着跟我聊了几句。你妈早晚会对我笑。实在不行,我们就祭出大招。”
“什么大招?”苏瑶好奇的问道。
“砸钱!”张启说道。
“啊?”
苏瑶一听却有些懵。
“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还不能让你妈对我笑脸相迎?”张启说道。
这个......貌似不是没可能啊!
苏瑶沉默了。
她妈不就是因为钱的事儿跟她闹得很不愉快么。
不过,只从那事儿之后,他妈也好,她弟也罢,似乎真没再找她要过钱。
他们要,次数多了,苏瑶自然抗拒。
可若是主动给,苏瑶却并不吝啬。
这点从她出钱给苏墨占国术馆股份就知晓了。
若是砸钱让自己老妈认可自己老公,苏瑶总感觉有那么一点点不舒服。
可总比如今好啊!
两人回家已是很晚。
苏瑶专辑大火,人也忙碌起来了。
并非都只在宣传专辑。
各种邀约不断。
专辑火了,人自然也火了。
而上映一个月的《电锯惊魂》票房破十亿了。
别说,张启那首《天堂岛之歌》还让这部电影的票房逆跌了好几天。
电影还会继续上映,估计要国庆才会下映。
不过单日票房已经很少了。
其累计票房或许超越不了《午夜凶铃》的票房,却也比《叶问》的票房强上不少。
国外票房两部恐怖片相差不大。
只是一部亚洲票房更高,一部则欧美票房更高。
不过,论赚钱的话,《电锯惊魂》这部电影还是差了《午夜凶铃》一些。
虽然投资成本更低,可《午夜凶铃》也没高到哪儿去。
张启最近到没闲下来。
小说没有继续写。
这事儿不急。
他其实已经想好了写什么,只是最近忙着写剧本。
电视剧剧本。
《精武门》这种死得基本上只剩一个剧名的电视剧其实不少。
不过,张启却因为这部电视剧打开了脑洞。
抗日剧啊!
小鬼子的恶行罄竹难书,电视剧若是出现这样的片段,观众会没负面情绪?
肯定有啊!
提起抗日剧?
张启首先想到的就是《亮剑》。
这部剧有人说是抗日爽剧?
因为看李云龙打鬼子,骂骂咧咧很提劲。
而且有几份爽文套路。
可就没有那些引人愤恨的剧情么?
肯定有。
比如杨村被屠等。
里面不少剧情引人愤恨,角色的死亦是如此。
“骑兵连进攻!”
孙德胜之死会让观众产生负面情绪值么?
肯定会。
虽然看了之后,观众更多的情绪是对先辈的敬意与缅怀。
可不想孙德胜等骑兵连士兵死的观众很多啊!
想不死却死了,不产生负面情绪值才怪。
另外,和尚魏大勇之死,那绝对意难平。
张启现在想起都有些难以释怀。
死在土匪手中,还是被偷袭的,而且脑袋都被剁下来了......
若是到时候客串一下那土匪,那应该会有惊喜。
当然,张启选择这部剧并非仅仅是为了什么负面情绪值。
这部剧够火。
而且张启也喜欢。
如今的抗日剧......算了,跟前世那些抗日神剧有的一比。
不提也罢。
把这部剧拍出来,让这个世界的同行看看,看日剧应该怎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