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漏风
粥棚下。
王道圣给灾民施粥。
张拙取了一只陶碗,大大咧咧伸到王道圣面前。
王道圣平静的看他一眼,无声的用木勺将陶碗舀满。
张拙一仰头,将稀粥咕咚咕咚灌进自己嘴里,又用红衣官袍的袖子擦了擦胡须。
他将陶碗随手丢在青砖灶台上,好奇问道:“你不是带我闺女去陆浑山庄游学了吗,怎么游到粥棚这里来了?听说这次黄山、老君山两大道庭的人,还有缘觉寺和陀罗寺的高僧都已到场,每天都有非常精彩的辩经,你怎么带着他们在这里浪费时间。”
王道圣一边给灾民施粥,一边随口回应道:“生活便是最好的经义。最初,先贤所写的经义道理都是从生活中学来的,我们与其在书里跟着先贤学道理,倒不如直接从生活学,更直达本意。”
张拙捋了捋胡子:“但凡你少说点这种离经叛道的话,胡阁老也不至于一直敲打你。人呐,该藏锋的时候得藏锋,咱们做学生的,别老是跟自己老师对着来。”
王道圣风轻云淡的回应道:“你倒反过来说教我了。”
张拙嘿嘿一笑,朝陈迹那边撇了撇下巴:“你觉得那小子怎么样?”
王道圣平静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张拙挑挑眉毛:“我不能问问吗。”
王道圣随口说道:“其实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问我也不过是想印证心中的答案而已,可我要说的,未必合你心意。”
张拙不耐烦了:“那你倒是说说看啊!”
王道圣看了陈迹一眼,转头对张拙说道:“这孩子身上有杀气。”
张拙一怔,仔细打量着王道圣:“带过兵的人是有点不一样啊,这都能看出来?”
王道圣舀出一勺米粥,盛入灾民手中的陶碗:“他入学两天,便迟到了两次,问他因为什么迟到,他也不愿意说。但我看他每次来时都带着扑面的杀气,他不像是来上学堂的,更像是我麾下那些刚杀了倭寇的步卒,身上还沾着血。”
张拙摇摇头:“他可不是步卒。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若与他共事过便会明白,他是个将才。”
“你对他的评价倒是很高,”王道圣想了想:“所以,前日西城门外拖延灾民的人便是他?”
张拙赶忙说道:“不是!”
王道圣哂笑道:“与你共过事、那一日入学刚好早晨迟到、又被你如此看重,不是他还能是谁?”
张拙警惕道:“你可莫要打他主意。”
王道圣无奈道:“我能打他什么主意,不过是收他学银、教他道理,仅此而已。”
张拙忽然问道:“你丁忧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王道圣点点头:“昨日。”
张拙又问道:“胡阁老为你安排了何等官职?”
王道圣随口说道:“老师希望我回京,任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什么?”张拙拔高了声调。
见有灾民朝这边看来,他又赶忙压低了声音:“你怎能连跨两级迁升兵部尚书?接下来岂不是要入阁了?!”
王道圣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远远看向陈迹,突然说道:“他倒是个热心肠。”
张拙也看向陈迹,片刻后感慨道:“这会儿有点过于热心了,平时倒也不这样……”
此时,陈迹正给灾民挨个舀粥。
仅仅半个时辰,他体内原本的樱红色炉火已渐渐变为淡红色,火苗之中似乎还孕育着一缕黄色火焰,细若游丝。
陈迹感受着澎湃的生机,宛如获得了一次新生,连呼吸里都仿佛流转着火。
他忽然意识到。
山君吞龙,官员身上的冰流是具象的龙气,而百姓心里则藏着龙气的根源,那是国之所以为国的东西。
难怪姚老头在修行山君门径后,依然秉持着太医的身份。想必对方治病救人时,体内的炉火也会有相同的变化。
可师父为何没将此事告诉自己呢,难道是不希望自己发现这个秘密吗?
不,一定另有原因。
……
……
陈迹面前那口大锅已经舀空了,若要重新煮粥还得两炷香的时间,他看着面前排成长队的灾民,一个个端着崭新的陶碗。
他来到白鲤旁边说道:“你去休息一会儿吧,我来帮你。”
白鲤惊喜道:“啊,真的吗?”
说罢,她看了看其他人:“可大家还在忙,我一个人休息不合适。”
陈迹笑着说道:“没事的,你站旁边偷偷休息。”
白鲤往旁边让了让,犹豫了一下问道:“你怎么没去帮我哥。”
陈迹解释道:“世子力气大些,暂时还撑得住。等会儿他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再去帮他。”
白鲤拉长声调哦了一声。
陈迹抄起木勺,干脆利落的将一勺又一勺米粥舀给灾民,那一缕黄色火苗越来越明显,仿佛一条金龙在红色的火里游弋着。待到白鲤郡主这边的大锅施完,他又跑去世子那里帮忙。
世子揉了揉自己胳膊,当即竖起大拇指:“江湖儿女,仗义!”
待到世子锅里的粥也施完,陈迹慢悠悠来到陈问孝身旁。
陈问孝等这一刻许久,见他过来,立马将木勺子递出去。
陈迹挑挑眉毛:“给我勺子做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陈问孝疑惑:“你不是来帮忙的吗?”
陈迹摇摇头:“不是,我就看看。”
陈问孝:“?”
陈迹站在一旁,陈问孝每施出一勺粥,灾民忙不迭的道谢,他便抢先笑着回一句“不必客气”。
说得多了,陈问孝忍不住质问道:“我在这里施粥,你装什么好人?”
可陈迹却不理陈问孝。
他已确定,即便他没有施粥,但只要灾民从内心里认可这善举有他一份,炉火就会蜕变一分。
不过蜕变还有一个条件,便是受恩惠之人必须知道他的身份才可以。
陈迹深深吸了口气,山君门径的本质,远要比想象中更深邃。
只是,蜕变的炉火到底有什么作用?
此事,恐怕得问轩辕。
……
……
正思索间,张拙领着官差过来,乐呵呵道:“辛苦诸位了,我等已将灾民登记造册,接下来施粥便由我们来吧。”
王道圣将勺子递到官差手中,耐心叮嘱道:“万万不可让逼良为娼、易子而食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拙笑着应道:“且放心吧。”
说罢,他似有感慨:“若我也能放下身上的事情,随你们一同前去就好了。年少时听人辩经如醍醐灌顶,若听说哪里有辩经,便是不吃不喝也赶过去旁听……如今却抽不得身了。”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还是你如今做的事更重要些,”王道圣朝弟子们招招手:“走吧。”
陈迹意犹未尽,却没更好的理由留下,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去。
经过陈问宗时,对方竟忽然向他拱手作揖:“三弟,今日施粥时见你不辞辛苦,待灾民春风和煦,这才发觉以往对你误会良多。接下来的日子,你我兄弟三人同在王先生门下,要多多相互扶持,若有看不明白的经义,都可来问我。虽然你错过了这次科举,但三年之后便是你崭露头角之时。”
陈迹奇怪的看他一眼,敷衍一声:“行。”
这一次,所有人步行跟在牛车后面,连陈问宗、陈问孝都没有坐上牛车。牛车上,只剩下靖王压低了帽檐,孤零零的背对众人赶着牛车。
走出数百步,白鲤忽然眼睛亮闪闪道:“既然咱们要走路前往陆浑山庄,不如就让牛车与车夫回洛城吧?不必与我们同行了。”
却见靖王挥鞭的动作顿时一僵,继而狠狠抽在牛车上,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白鲤继续对王先生说道:“先生,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未等她把话说完,靖王也不抽牛了,起身跳下牛车,抡着鞭子便朝白鲤挥去。
白鲤赶忙躲在陈迹与世子身后,拉着两人的胳膊,从缝隙里露出半张小脸来:“车夫打人了!”
靖王咬牙道:“你这小袄漏风啊!”
世子看清帽檐下的面容,惊呼一声:“爹?!”
靖王听到世子的呼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撵着对方满地跑:“就你及冠了是吧,我管不了你是吧!”
世子怒道:“白鲤害我!”
陈迹与张夏目瞪口呆的看着,张夏看向陈迹:“靖王、世子、郡主平日里就这么相处的吗?”
陈迹迟疑:“世子与郡主也不是每天都作妖。”
王道圣苦笑着拦住靖王:“您也真是的,竟连我也瞒着。若要遇到歹人,叫我如何向王府、向朝廷交代?”
靖王气喘吁吁的停下脚步,感慨道:“终究是年纪大了啊,揍不动自己儿子了。”
白鲤小心翼翼凑上前来:“爹,我是真不愿你独自微服出巡。昨日你染上风寒昏厥不醒,姚太医赶忙进王府守了你三个时辰。如今出门在外,若是再有个什么事,姚太医却不在身边怎么办?”
靖王抬手止住:“你看爹现在不是没事吗,昨天我只是在午睡而已,是你母亲小题大做了。”
白鲤狐疑的打量着他,此时此刻的靖王确实面色红润,一点不像刚刚生过一场大病的模样。
她求助似的看向陈迹,陈迹却一言不发。
他在想一个问题,若靖王真的只是午睡,自己师父怎么可能待在王府三个时辰都不出来?所以,靖王生病必然是真的。
可靖王既然生病了,为何还要坚持微服出巡?
除非对方有必须出来的理由。
王道圣思索片刻说道:“都上车吧,既然已经出来了便没有中途折返的道理,尔等切勿向外人提及王爷的身份,当他是车夫即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