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土王四季,宇宙天时,观山悟道,众生拜圣!(1 / 1)神威校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道台上的讲述在继续,天上某座楼船中,有画师迅速完成了一副传道画作——《米芾问道图。

孟坤看了看画师递上来的作品,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画师察言观色,立刻询问是哪里不对。

孟坤沉声道:“此图神韵非凡,画是画得很不错,但你怎么能把米芾画得比大司农还高大一些呢?”

画师微微一愣:“可是米芾问道时是站着的,但大司农是坐着,他开口说话时,确实要比大司农要高一些……”

“小光啊,你又不是写实派的画师,怎么画画还讲现实逻辑呢。”

“叔啊,您这是要我抽象一点?”孟光小心翼翼的问道。

“当然,你画是画米芾问道图,但也可以将色墨多着重于大司农的光辉之上嘛。”

“我明白了叔!”

孟光顿时又开始飞快的创作起来。

此次论道大会,盛况空前,不止是司农的盛会,其余职业也不肯错过这样的场景。

根据姬澈的圣旨,画师参加论道大会,谁的画被选中,将成为史册的一部分,专门修订一本插画版的史册。

此圣旨一出,画师们直接嗨到爆炸,这可是名垂万古的大好时机啊!

可是如何能被选中呢?

“你们的画,都要尽量彰显大司农的风采!”姬璎珞在巡视宫廷画船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此,才有可能被选中。”

而在另一艘画船上,晨曦郡主姬紫萱则是给出了相反的指令。

“大司农心胸宽阔,陛下亦是旷古难寻之圣君,米芾既然能被安排在第一人,就代表着大司农并不介意自己的风头被人抢了去。”

“你们如实作画即可,不必过分渲染大司农。我想,这也应该是他所乐意看到的。”

……

赵兴确实不介意米芾抢风头,相反,他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来给米芾发挥。

当然某些台词是对过的,就比如米芾和自己的问答,解注春秋金文中的‘靈’字时,便是故意将其引申至飞升大计上来。

他不止让米芾讲解了《玄黄析元术的初版,同时还让米芾讲了《纯元衍生种《植物兵种军团技法两种著作。

赵兴力捧米芾,腾了很长一段时间来给米芾发挥,给了他一次个人秀的机会。

米芾果然也不负众望,他的两本著作出来,商洛学宫的人直接高潮了。

“大才!米芾是大才啊!”庄大稔喃喃自语,“我总算明白院长为什么要让他第一个上去论道了。”

作为神木院的院长,庄大稔当然能懂米芾这两本著作的含金量。

商洛学宫在以前发展不起来,其主要原因就是门槛太高了,门槛一高,就会变得小众化!

可现在有了玄黄析元术,再加上平替版的《纯元衍生种中的四百多种植物兵种,配合《植物兵种军团技法,这就足以让本我派司农的数量在未来暴增!

如果说赵兴的《本我天物论新解,只是强大了本我派的精英阶层,那么米芾就是强大了本我派的根基!

顺着这一路发展下去,本我派成为第一大派指日可待!

“米芾竟然有如此经世之才,大司农果然慧眼如炬啊。”楚千秋唏嘘不已,作为兵使院的院长,他能深刻体会到《植物兵种军团技法的牛逼之处。

这种震撼不亚于有人当面写出了《天地种兵经和《兵使神决!

“怪不得他多次要把米芾捞上来。”柳天宁看着高台上的米芾,也不由得有些震撼。“米芾在我手底下也做了几十年的事,我竟然都没能发现他有这样的才能。”

意义非凡啊!

本我派原先要聚元五十阶才能修,可如今门槛却降低到了聚元三十阶!

有玄黄析元术降低门槛,纯元衍生种中的平替植物,又降低了本我派司农的修炼成本!

植物兵种军团技法,还能在低阶时就形成战斗力,甚至可以单独成军,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本我派司农的话语权。

毕竟能打的才是最容易被人看到的,在后方默默种田,这总是容易被人忽略。

三大著作,直接将米芾抬上了神坛!

可以说在论道大会前期,讨论的热度最高的就是米芾!

看着在论道台上意气风发的米芾,赵兴不由得十分欣慰。

“米大爷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地位,不用死后再出名了。”

米芾讲道,和赵兴还不一样,他喜欢边讲边演示。

米芾本就精通画道、圣言,他在讲道的时候,还会在空中曲指作画写字,使得人更容易理解他的法理。

在下面沉淀了那么多年,米芾讲道的方式也很接地气。

“雾孙,今日一看,赵天尊还真是值得你违背祖训呐。”月英道人突然感慨。

“师叔祖,我可没有违背祖训。”雾行者道:“入主中土神州,未必要打过去,这怎么能算违背祖训呢。”

月英道人没有反驳他,只是说道:“他作为大司农,论道大会给了米芾这么多的时间发挥,可见他有容人之量。”

“虽说米芾是研究了初版玄黄析元术,但二版是他创的,三版也有他的参与。但他就愿意给米芾发挥的机会,有能力,又有这样的大胸怀,确实配当神宗之主了。”

“师叔祖,您愿意支持我了?”雾行者欣喜的问道。

“再听一听。”月英道人微笑道,“我们叫玄天神宗,总得再听一听他在其余两派上的高论。”

“现在商洛学宫出了那么大风头,我看其余的论道者,是不会再围绕玄黄析元术提问题了。”

王天知在论道台上,确实有些坐不住了。

米芾排第一,讲了那么久,柳天宁排第二,不出意外还是得问玄黄析元术。

他们都是说的本我派的经典,这怎么能行?

本我派要成为司农第一大派,接受不了哇!

“我王天知没当上大司农也就罢了,难道还要在我这一代,丢失掉第一大派的地位吗?”

“我怎么面对列祖列宗?”王天知心中苦涩。

前有柳天宁后有赵兴,现在又跳出来个可以开宗立派的米芾。

真他妈的活见鬼了!

等柳天宁走完过场,轮到他王天知的时候,他就再也按耐不住了。

“轰隆”

神木论道台迅速拔高,王天知以第三个论道者身份来到了赵兴面前。

“天时气象,三十年一纪、六十年为一周、三百六十年为一大运,三千六百年为一大周天!”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此为三阴三阳六气也。”

“王天知问道大司农,主气述常,客气测变,元气潮汐是为常乎?或为变乎?”

赵兴一听就笑了,老王不按剧本走啊。

按照原来的台本,王天知也当论玄黄析元术,当以天时派的角度来问道玄黄析元之理。

但他上来就先讲《三阴三阳大周天论,又结合当下玄黄界最关注的元气潮汐现象来发问,企图很明显了。

“老王想为天时派挽尊,这是真急眼了。”赵兴心中暗笑。

不过论道大会嘛,也不是本我派的专场,各家都能畅所欲言,讲道、问道,既可以说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说自己心中的困惑。

王天知的问题简单又不简单,他问的是:元气潮汐到底是天地之间偶然的变数,还是将会成为一种常态的现象?

赵兴先前讲《气论,既提到了元气又提到了灵气,那都是理论,现在王天知就提到了一个实际的问题。

道场上的无数人,原本都沉浸在本我派三大著作当中,可现在顿时就被王天知给拉了回来心神。

和本我派的著作相比,元气潮汐才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

是啊,天底下的司农到底该如何看待元气潮汐?又该怎么应对?

毕竟大家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天地在变,气候也在大变,有剧烈天灾,又有打破桎梏的机缘。

处在这样的变革中,小国寡民,方外宗派,是真的不知如何自处。

自元气潮汐出现以来,方外之地确实第一波享受了福利,可也有很多实力不行,抵抗力不足的,已经在元气潮汐中被毁灭了!

“朝飞霞、日正阳、夜沆瀣、日飞泉、天地二气化玄黄。”赵兴开始回答王天知的问题,他首先说的就是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中的‘主六气。’

“四气为主,日升月落,阴阳和合,万物生长,此为大周天之常态变化。”

“天地玄黄,天地二气,元气生灵,不藏其身,藏其神。”

“此为米道友先前所问之‘靈’与‘灵’的区别。”

月英道人闻言,顿时激动的狠狠拍大腿!

雾行者捂着大腿龇牙咧嘴。

“您激动就拍自己大腿啊,拍我大腿干什么。”

月英道人无视了雾孙的抱怨:“小子,你知道他在说什么吗?”

“不知道。”

“快求师叔祖,我给你讲解。”

“请师叔祖讲解!”雾行者也是服了。

“赵天尊是在说,天地之间有六种气,日出朝霞之气、日中的正阳之气,日暮的飞泉之气、太阴之时的沆瀣之气,以及天之气、地之气。”

“其中四种主气,也就是由太阴、太阳主导的,阴阳之气,遵循大周天的运转,孕育了生灵万物。”

“本座虽然不知道他为何能把大周天划分的这么细,但仔细一算,却发现历史的天时之变,总是逃不开这六气之变迁呐!”

月英道人激动道:“天地二气化玄黄,这是对前面四气的总结。”

“也就是说,这些日升月落,导致万物生长的情况具体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雾行者捧哏道。

“你真笨啊,他之前讲的《气论就解释了啊!”月英道人:“天地二气,便是元气与灵气!”

“二气化玄黄,也就是说元灵二气导致了一切的存在。”

“元气好理解,可灵气不显,即便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时代,可大部分时间是以元气时代为主。为什么他要把灵气划分到常态的主气里面?”

雾行者也逐渐跟上思路。“这难道不应该划分到变化无常的‘客之气’上吗?”

月英道人气得鼻子都有点歪了,他指了指雾行者的脑袋:“就你这悟性,你果然只能当个临时宗主啊,放在我们那个时代,你连个长老都捞不上!”

雾行者心中大恨,老东西倚老卖老,动不动我们那个时代,总是说一代不如一代。说得他好像跟个蒙童一样。

老子这个代宗主也是宗主,麻烦尊重一下好吗?!

他很想给老东西一榔头,话到嘴边又变了:

“是是是,您教训的是,请您指点。”

月英道人帮他回顾道:“他之前和米芾论道,讲了灵与靈的区别。”

“我们通常说的灵气,是法术修炼所用,其实它应该说是靈气。”

“另外一个灵气,则是生灵之气!”

“灵气一直就存在,它使得生命有了灵智,这就是灵气藏神,而不藏身的解释。”

“也解释了灵气为何是六主气之一!”

雾行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天地二魂常在外,若是在内,无论是武者的融合,还是法道的收魂,就是规则境了。”

“突破规则境,则是灵气时代常见的事情,不常见,则是元气时代。”

“不错。”月英道人点了点头,“本座一苏醒,只是命宫境,可是很快就恢复到了规则境实力,便是因为我曾经便完成了藏灵于身的步骤。”

“只要有靈气给我吸收,便能快速恢复实力。”

“道和法,法与理,都是指导修炼的机要,赵天尊愿意无偿的分享这些东西出来,放在我们那个时代,那可是……”

“是一种莫大的机缘对嘛?”雾行者都学会抢答了。

“对!”月英道人唏嘘不已:“以前哪有这样的好事?聆听强者讲道,那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么就是命好。”

“否则哪有人会给你掰碎了喂嘴里啊。”

…………

“太对了,太对了!”

“我们这停尸费没白交啊!”

长孙傀的两具肉身都颤抖起来,他和旁边的几名尸傀宗长老,都听得如痴如醉。

以前很多修行上的困惑在此时茅塞顿开。

“赵天尊真是旷古奇才啊!”长孙傀开始疯狂吹捧赵兴。

当然,他之所以这样,还因为他曾经在紫神遗迹中,被赵兴放了一马。

当时为了放过雾行者,赵兴释放了咕噜星上的很多人,这长孙傀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尸傀宗的司农。

“不枉费我大老远的跑过来,还给大周交了那么多钱,又等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这一趟花费,值了!”

…………

神木论道台上,王天知、凌天辰也陷入思索当中。

大周的司农们对元气潮汐的认知,只停留在两个表象上,一是天灾,二是机缘。

研究本质的天时派司农里,王天知又和凌天辰是截然相反的立场。

凌天辰认为元气潮汐是一种客气之变,他认为这是波及整个玄黄界的超大型,万万年才有一次的候变!

所以必然应该划分在‘客气’的范畴内。

王天知却不一样,他觉得赵兴提出元气潮汐的概念,又说它是灵气时代前的征兆,不久的将来就会进入到飞升时代。

那么元气潮汐所带来的变化,就将是一种稳定的常态。

依据是什么呢?那就是超一品将成为一种常见的境界,至少不是只有有限的几个人才能达到的了。

规则、立道飞升这两种境界,既然成为常态,那么元气潮汐也将划分进六主气的范畴内。

可是怎么解释本质是一个困扰,如今赵兴却给出了答案。

灵气一直存在,靈气却比较少见,只存在于玄黄界的某些秘地当中,比如龙庭古地,比如南蛮。

“宇宙中的太阴、太阳之星,造就了二十四节气之分。”既然开始讲了,赵兴便就这个方向多讲了一些。

他召开论道大会,除了公布玄黄析元术,吸引天下人来大周,增长气运之外。

一统三派,也是他的目的,自然不可能让本我派一家独大,否则就违背了初衷。

“阴阳二十四节气,把它们分属六气六步之中,大周之大寒日为起点,按木、火、土、金、水相生之序推行。”

“每一步分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若是拉长天时的尺度,则倍数乘之即可。”

“当某一气主令时,便会显示出与之相关的五行特点。”

“如果站在纪元的角度来看,元气潮汐是经常发生的,它当然是一种常态变化。”

王天知、凌天辰等人陷入沉思,因为这又和他们原本所知的《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有些出入,似乎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了。

“王天知问道大司农,如果站在大周天纪元来看待元气潮汐,是一种常态变化,那么是否也有大四季之说?”

赵兴微笑点了点头,老王的悟性果然可以,不愧是万年老二,他也就是生错了时代,不然当大司农是绰绰有余的。

“不错,以大周天论来推导,确实有大四季的存在。”赵兴悠悠道。“只不过玄黄界的地图太小,人的寿命太短,根本见不到大四季的存在。”

“难不成大司农在大周天论中所写的纪元,也是四季的季?”

“嘶,如此高瞻远瞩,简直、简直……”

“这是不是青榆子传承中的内容?”

“放屁!青榆子是什么垃圾,大司农写周天论在前,得青榆子遗留在后,这都是大司农自己悟出来的!”

“……”

王天知和赵兴的论道环节,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仅从转移注意力来讲,老王算是做到了。

此时大部分人都没去想玄黄析元术,而是集中精力来听他们两人的论道。

天时派顿时狂喜。

“哈哈哈,老王果然不负众望啊!”焦安王大笑不止。“他没有给玄天学宫丢脸!”

“风雨雷云四院都看着呢。”气质清冷的天时派司农阚清也满意的露出笑容:“商讨大半年,推他到第三个论道者位置上,还真是做对了!”

论道者的次序,这可是三派半年来争夺的重点了。

除去米芾是赵兴钦定,柳天宁没有争议。

其余人怎么排,那都是争论不休的。

王天知、凌天辰、陆春华、邱远山、姬佑棠、孟坤、楚千秋、庄大稔……

三派的院长、副院长、治经博士,那都是有资格来论一论的。

王天知是比较出名不假,那都是因为他当了官,又是李伯谦的师弟。

司农内部来看,可以和王天知比肩的仍旧有很多。

论道毕竟不全看战斗力,治经法理的成就才是主要的。

如今王天知发挥不错,也算是平息了之前的内部争论。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横四维而含阴阳,紘宇宙而章三光。”

“根据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来推导,玄黄界中为小四季,宇宙中为大四季。”

“我们该如何面对元气潮汐这样的大纪元常态变化?”

“可以运用客、主加临,超标或变弱的司天‘客气’加在主气的第三气上。”

“其余五气,以次相加,这就是客主加临。”

“正所谓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按照这个规则去应对元气潮汐,便能够事半功倍了。”

说到这里,赵兴又不忘朝天心殿看一眼,为姬澈的飞升大计做起了宣传。

“以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中的五步季运推导,合一百二十三万六千五百四十六年,玄黄界正好运行至所处宇宙疆域中的太阳之星之北分界线之南部。”

“此时也正好是大春季来临之前。”

“玄黄界的元气潮汐,即为立春前夕的寒流倒转,从宇宙的尺度来讲,它是春之日暮飞霞。夜之沆瀣之气加临导致。”

“春季象征着复苏,我们的世界即将面临一场靈气之雨!这就是古籍传闻中的灵气复苏了。”

“只不过由于玄黄界的地理位置原因,现在有人想阻止它的降临,独霸这样的好处。”

“只有吾皇在为天下苍生考虑,试图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复苏的好处。”

王天知闻言一笑,台本里没有这一段,大司农这纯粹是临场发挥了。

他当即也十分配合道:“吾皇心怀大爱,真乃不世仁君也!”

…………

“陛下心怀大爱,真乃不世仁君也!”天心殿中,摩斯国国王金科,率先站了出来,举起酒杯:“臣身为大周之臣,真乃荣幸也!”

“小臣斗胆请诸位大臣举杯,敬陛下一杯!”

童文卓看着不禁无语,这样的马屁,居然被一个外国邦臣给抢先了,真是失策啊。

看着曾经的摩斯王子,如今的摩斯国王如此拍马屁,恨不得把他塞进佞臣传。

但他身为右丞相,也不好再出来抢这些,只是自己的属官中,怎么就没有机灵点、大胆点的呢。

眼看百官都纷纷端着酒杯敬自己,姬澈不由得龙颜大悦。

“哈哈哈哈,诸君且满饮!”

要不怎么说奸臣总招人喜欢呢,好话谁都爱听啊。

“比不了,比不了啊。”姜华不由得感慨。

赵兴在阐述宇宙天时说后夸赞姬澈,等于是用了一部著作为铺垫,拍姬澈的马屁。

姬澈本不是这么容易被夸高兴的君王,奈何赵兴这波确实是会整活。

天下还有谁人能用这样的方式?

没有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史官司马玉奋笔疾书:大司农赵兴布道宇宙天时说,称帝为不世仁君;帝甚悦。时有摩斯国王举杯邀群臣,群臣皆和,颂帝之圣明。】

…………

王天知和赵兴的论道环节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轮到凌天辰了。

凌天辰其实没有多少可说的了,因为王天知这混账没给他留多少空间。

再加上赵兴这个大司农刚才解释了元气潮汐是一种常态变化,也就不属于候变范围内。

于是他就只能从候变派的角度,讲一讲玄黄析元术,是内天地的一种候变。

凌天辰也不看重什么虚名,他们这一脉就是默默无闻付出的那种。

能到第四个上,也是因为他们这脉的牺牲很大,本来就该在靠前的位置。

赵兴也给了凌天辰充分发挥的机会,让他侧重讲法,总体来说是中规中矩,凌天辰讲完便很快就下去了。

“轰隆”

第五个,轮到了孟坤。

为什么不是邱远山这个坤元学宫院长,而是副院长孟坤第五?

主要还是因为孟坤曾经挖掘了赵兴,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邱远山是个懂事的,地利派的头号发言人位置,就让给了孟坤。

“孟坤问道大司农,请问大司农可有地利派之著作嘛?”

“您可是答应了我几百年哇!”

道场内外,顿时哄堂大笑。

孟坤眼神幽怨,他上来不像是问道的,倒像是来讨债的一般。

赵兴也有些忍俊不禁,因为老孟整得跟个委屈的小娘子模样。

“有。”

听到这个肯定的回答,孟坤顿时兴奋的跳起来。

邱远山、姬佑棠、萧喆等人也按捺不住,发出一声欢呼。

太不容易了!

本我派三著作,米芾造成的轰动够大了,影响也是深远,料想本我派的崛起已经是板上钉钉。

天时派在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的基础上,又有了《宇宙天时说·元气潮汐篇。

地利派呢?地利派什么都没有。

哦,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是有一把锄头的。

要放在原先,那是够满足了。

可如今时代在变化,眼看地利派就要从老二变老幺了,坐不住了啊。

孟坤也不管什么论道不论道,上来就是伸手要经论。

赵兴当然早有准备,他不可能让任何一家独大,至少在法理经典上是不能有个高低了,实际的发展就另说了。

他也学米芾一样,开始图文并茂的讲道。

首先在空中写下了五个字:五行四时说。

道场内外的观礼者,顿时来了精神。

五行四时说,这可是司农的大一统理论!

无论是吏员制,道员制,司农官员选拔,都是逢考必考的大题!

“将五行、四时、天干相合,阐述整个天地的至理,赵神尊竟然已经开始对这样的经典动刀了吗?”月英道人不可思议的看着上方。

雾行者顿时乐了。

进大周之前,月英道人叫赵兴,到了境内,开始称赵辰安,论道大会时变成赵天尊。

现在倒好,直接整上了神尊。

“没白带过来。”雾行者暗自想道,“只要能说服这个老家伙,其余的老家伙说服起来也就容易了。”

“冬至日伊始,至下一个冬至日,一年均分为五个等份,每等份72日,合七十二候变之理。”

“依次配木、火、土、金、水、合《五行逐日取用法。”

“甲配木、丙配火、戊配土、庚配金、壬配水。”

“以四季划分为孟、仲、季三月。”

“如孟春、仲春、季春、位东方、五行属木、配甲已。”

“此为当下流行之土王季夏说。”

“然此说不够均衡,孟夏、仲夏、季夏三月,分给了火与土,火有两月,土只有一月,其余三行皆有三个月。”

赵兴先是讲述了当下流行的土王季夏说。然后又提出了这套说法的问题,那就是五行在与四季相配时不均衡的问题。

此套思想导致土的地位反而变得最弱,很多司农在调理地脉的时候,都要先去调其余四行。

比如赵兴曾经考过的方法里,就有‘以金泄火秀,以源水制火,则土可取用也。’这就是讲的一个地方出现了超级炎热的旱灾,该怎么来调理。

现在赵兴提出来的新思想,则是“土王四季说。”

“以季春、季夏、季秋、季冬末尾十八日划分为土行,共七十二日。自此,五行分管四时,皆为均衡状态。”

孟坤疑惑不解:“大司农,如此一来,木、火、土、金、水依次相生,岂非紊乱?”

因为土行分配了四个季节的时日,土从一开始贯穿到了尾。

赵兴继续道:“五行莫贵于土,执绳而制四方。”

“土之于四时,无所不命者!”

孟坤一听,心中就笑开了花。

赵兴这是把土抬到了更为尊贵的一行,从天干上来讲,土配了四支,其余则只配了两支。

确定了这个思想之后,赵兴又回答孟坤的问题,伸手一指天空,一块陆地突然自天空中凝聚。

“五行次序相生,我们利用地脉悟道行法,从来没有脱离过土行。”

“后土归元,气变生玄黄,如司农修出纯元土壤。”

“也是先有土行,再生其余四行,开天地之山川河流,草木生灵。”

“沿着这条路修行下去,内天地最终可化洞天世界,这便是土之尊贵了。”

“也就是说土行为尊,实际并未影响五行次序相生的原则?”

问话的是邱远山,此刻的他激动无比,甚至都忘记了还没轮到他说话。

“是的。”赵兴肯定的点头。他改土王仲夏说为土王四季说,最终又圆到了《玄黄析元术和《气论上面来。

这不是他牵强附会,三派相辅相成,本身便是天地至理,不可能单拎出来说。

当邱远山悟透这一思想之后,不由得失声,指着天上飘着的山陆,手指颤抖,呼吸都急促起来。

孟坤没有悟透,但他急死了,老邱你要说什么,倒是快说啊!

“大、大、大……”邱远山连续三个颤音,这才稳定了情绪,看着天空的山陆,恭敬的问道:“邱远山问道大司农,此山陆可是纯元土壤中的灵山也?”

赵兴笑着点了点头:“是的,它并非幻象,乃真实存在。”

孟坤、姬佑棠等人也反应过来了。都是噌的站起来,死死盯住天上的山峰。

至于商洛学宫的人,就更加惊讶了,从来没有人能在纯元土壤中修出一座灵山来!

没有人的土壤特性能跨过三个阶段,达到体内生灵山的地步!

天时派的司农们,同样震惊不已,因为赵兴的山是飘在天上的,而非落在地下。

也就是说纯元空间中的土真的脱离了某种桎梏,甚至达到了可以镇压天时的程度。

“天呐……我们一直在以山法炼制万重山,以彻地舟来托着它去征战,却不曾想后土归元修到极致,自身的纯元土壤便可养出山来。”

“土王四季制四方,这不是虚名,赵天尊他真的做到了!”

“此山一出,什么天时都要被镇压啊!”

“原来大道前行,路就在脚下,伏国司农潘昌,多谢大司农传道!”

道场一处,有一位戴着高冠的命宫境司农,恭恭敬敬的整理衣衫,尔后突然跪了下来,整个人趴在地上。

五体投地跪拜大礼,这位来自伏国的潘昌,是本国的大司农,可他此刻直接是把赵兴当圣人来拜了!

“象柳国司农,薄鸿德,多谢大司农传道!”又有一处观礼台上,有人虔诚的拜了下去。

象柳国地处大周的北方,是一个中型国家,和大周是邦交之国,薄鸿德的本身门徒甚多,他这一拜,背后的门生也黑压压的拜了下去。

“东桑国司农‘高山洋’,多谢大司农传道。”这是来自东荒一个国家的强者,东桑国和大蛇国的实力相差无几,只不过离中土更加遥远。

……

能在短时间内有所领悟的人毕竟是少,但只要有,必然是天赋极高的强者。

月英道人看着天上那一座山岳,不由得喃喃自语:“观山悟道,醍醐灌顶啊。”

说罢,他也朝着天上作揖道:“月英道人,多谢神尊赐道。”

雾行者乐呵呵的看着师叔祖弯腰作揖,您这终于是投了啊。

不料还没笑多久,就见月英道人猛的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混账雾孙,老夫都拜了,你还敢站着?赶紧跪下来磕头!”

“你暂时或许领悟不了神尊的道,可之后迟早能醒悟,这可是莫大的好处!”

“嘶是是。”雾行者连忙跪下来叩拜。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当很多强者带头拜赵兴,很快就有人学起来。

这些强者又用自己的理解给后辈讲述,很快观山悟道的人越来越多。

拜谢大司农传道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快就如同河流汇聚成了海洋,形成了天地齐鸣之势。

“多谢大司农传道!”

“多谢大司农传道!”

“多谢大司农传道!”

声音不绝于耳,回荡在天地之间,朝霞、飞泉、日暮各种异象轮番出现。

童文卓带领的礼修队伍,顿时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们之前下的群体法术,竟然被冲破了!

现在道场内,彼此都能听到声音,到处都是论道之音。

声音传入天心殿,甚至都有点要掀翻九霄的意味。

“好一副众生拜圣图,亘古罕见啊。”姬澈眼神深邃,喃喃自语。

随后他轻轻抬手,稳定了道场的秩序,使得天地不再异动。

“大兄虽未立道,却已有立道之象,若是在灵气充沛之时,仅凭他能在道场引动此等异象,就可一步入道,破空飞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