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
刑恕的行动力,还是很强的。
第二天,高丽使臣李资义,便代表高丽国王王运,以‘有宋高丽国’的名义,上了一道表章,请求奉大宋为正朔,并从今年开始,用大宋年号、历法。
赵煦见了表章,当即龙颜大悦:“善!”
“有此表章,我便有理由与辽主谈一谈了!”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有了这个高丽臣服大宋的表章,那么,大宋就有理由,介入半岛局势了。
虽然说,强行干涉不可能。
但,这辽人不是还指着大宋的交子吗?
既是辽人有求于大宋,那事情就有的谈。
再说了,赵煦的要求,可能对辽人还是个好事。
高丽再怎么样,也是海东大国,幅员千里,人口数百万。
辽人一口气吞下去,可能会消化不良。
若是和议的话,就可以回去先消化已有的胜利果实,稳固基础。
至于所谓的和议?
那不是厕所里的纸吗?
正如苏洵所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秦兵又至矣!
辽人只要聪明,就一定能想到这一点。
哪怕他们想不到也没有关系。
赵煦所求,只是要谈。
至于结果如何?无所谓!
要的就是一个法理,一个宣称,一个未来的理由和借口。
就是……
“这种搞法怎么感觉,有些熟悉?”赵煦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然后想了起来。
哦,是了!
近现代的带英,貌似就是这样,想方设法的在全世界搅的。
号称只要有空隙,带英的外交官就绝对会凑上前搅上一搅。
成功不成功另说,参与的仪式感很重要。
关键,人带英这么搞,还真的被它搞成了许多事情。
以至于到了新世纪,带英都快变成小不列颠联合不起来王国了。
但它当年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埋下去的东西,依然是该地区的地雷。
多少事,追溯到源头,始作俑者都是带英。
想到这里,赵煦的决心就更坚定了。
他这个人,一向见贤思齐,别人的成功经验没道理不学!
便对刑恕道:“学士可与耶律琚、耶律永昌,商议过此事了?”
“回陛下,臣昨夜已与两位辽使谈过了……”刑恕答道:“二人皆曰:辽主必不会同意,但辽太师就未必了……”
“另外,耶律琚还言,陛下若真想促成和议……不妨遣人重金贿辽皇后、皇贵妃及辽驸马萧酬斡!”
“如此或有奇效!”
赵煦点点头,道:“既如此,学士便依尔等的意见,从朝中选一位可堪信重的大臣为使,出使辽国,与辽主面谈……”
“再择一机灵可靠者为副使,用耶律琚、耶律永昌之人脉,联络辽后族……”
对于耶律琚和耶律永昌两人,赵煦还是信得过的。
至少,他们在大宋境内的时候是可以信任的。
屁股决定脑袋嘛!
再说了,在这种事情上面,他们也没理由误导大宋。
至于能不能成?
看天意了!
……
刑恕回去后,立刻就开始行动。
他首先将高丽已经臣属大宋的消息,正式通知萧德崇。
萧德崇听了,却并不在意,反而冷笑起来:“王贼技穷矣!”
“王贼如此倒行逆施,可见其已走投无路,灭亡有期!”
对辽人来说,每次他们发兵打高丽人,高丽人都会临时表演一出臣服南朝的戏码。
这一点都不稀奇!
甚至,辽人只会觉得可笑!
因为,现在的战场局势是高丽人已经穷途末路。
自开战以来,特别是平壤为辽所夺取之后,随着辽国切断了高丽和女直各部、渤海各部的联系。
同时,也随着辽人招抚高丽本地士族,并提拔/允许庶孽子弟为官。
整个高丽国,就已经是待宰的羔羊。
现在,高丽人玩这一出,在辽人眼中,就像是粘板上的鱼,还想挣扎一下。
可笑!可怜!
直到刑恕说出,大宋天子已经决定,为了自己的藩属国高丽,向辽交涉,并将派出使臣,面见辽主以说和、调停。
萧德崇这才严肃的点头,拱手道:“既如此,吾自当回书我主,禀明此事!”
等到了私下,萧德崇就拉着刑恕的手,急切的问道:“和叔,这是怎么了?”要知道,之前他和刑恕谈的时候,可是谈的好好的。
这次的三百万贯交子印出来后,他和张琳也可以如耶律琚、耶律永昌一样拿到相应的回扣。
这可不是小钱!
自然,他是很急的。
刑恕只好安慰他:“节度不必慌张……这是我主与贵主之间的事情……我等臣子,只消认真做事便是了……”
“再怎么样……最后事情还是得我等来做,不是吗?”
看着刑恕认真的神色,萧德崇叹了口气:“但愿如此!”
然后,他就看向刑恕,问道:“和叔,今夜可还继续去桑家瓦子?”
刑恕顿时脸色一白,连连摆手:“今夜就免了吧!”
“吾这几日,须得遵照太医嘱托,好生修养才是!”
萧德崇听完,顿时满脸遗憾。
他现在还不能和耶律琚、耶律永昌一般自由出入都亭驿,须得有刑恕的陪伴才行。
所以,刑恕挂起免战牌,对他来说,真的遗憾!
不过呢……
作为朋友,他还是关心一下刑恕的身体的,便问道:“和叔这是?”
刑恕叹了口气:“吾老喽!不如节度远矣!”
萧德崇看了看刑恕的脸色,瞬间秒懂,他想了起昨夜,最后刑恕似乎是扶着墙才走出的勾栏,于是尴尬的笑了笑,道:“和叔还是要保重身体啊!”
……
开宝寺。
不仅仅是高丽使团的下榻处,也是日本使团的下榻处。
两个使团,甚至直接就是毗邻而居。
所以,当高丽人开始庆贺,宋国终于接受了他们的臣属,并答允派出使团,前往辽国,面见辽主,调停战争后。
日本使团上下顿时就破防了。
作为正使的赖缘僧,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负责接待他的礼部官员,表达抗议。
他坚决要求,大宋也承认日本是大宋属国,并要求大宋也派出使臣去和辽国交涉,让辽人退出日本。
作为当年曾跟着成寻,入宋求法,并和大宋各阶层都有过密切接触的‘知宋’僧人。
赖缘很清楚,若他不这样做。
那么,这中原宋国的大臣官员们,肯定会能拖尽拖,想方设法的拖延他面见这中原皇帝的时间。
说不定,会拖到日本国灭亡!
所以,他也只能是放出大招。
逼着这中原的朝臣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毕竟——这中原的皇帝,素来好大喜功。
大唐的时候,来自日本的遣唐使,就是靠着在大唐皇帝们面前,谦卑的态度而得到欣赏。
从而带回去,数之不尽的中原文化、政治、技术精髓。
面对赖缘的抗议,礼部的官员,一开始还有些轻慢。
直到赖缘说出,日本也想和高丽一样,臣属大宋,并奉大宋为正朔,用大宋年号、历法后,才重视起来,忙不迭的命人记录下来,然后立刻上报。
而相关官员,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自也不敢怠慢,一路绿灯,急报宫中。
赵煦接到礼部方面的报告的时候,他正在文熏娘、狄蔷、孟卿卿的陪伴下,在后苑的内池沼钓鱼。
今天可能是天气比较热,气压太高,所以内池沼的鱼不怎么开口。
故而,赵煦的钓获有限。
不过,钓鱼嘛,钓到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等石得一,把礼部的劄子送到他手中,他看完就笑了起来。
“这日本,还真是能伸能屈!”
要不是他在现代留过学,说不定,会被日本人的伪装所欺骗。
可惜他在现代留过学,因此学会了一句话:山川异域,不共戴天!
只是……
日本人在知晓高丽人的遭遇后,反应这么大?
赵煦眯起眼睛来,对石得一吩咐:“都知,去查一查,近来可有新的日本僧人或者商贾入京?”
这事情很不寻常!
赵煦在现代留学的时候,看过那本美国人给日本人写的《菊与刀。
所以他知道日本人的秉性——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字:傲娇!
想要傲娇低头服软,甚至放下傲娇,伏低做小。
只有一个可能——把他打疼,打到他喊爸爸!
就像大唐天兵,在白江口将日本人痛打一顿后,这个国家从上到下就对大唐彻底服气了。
也如五星天皇驾临日本后,日本人对其的一切指示,都是不打折扣的执行。
故此,赵煦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段时间,可能有新的日本僧人或者使者入京,给赖缘带了日本国内的最新变化。
而且,这个变化必然对日本如今的统治集团极端不利!
说不定,已经深刻威胁到了日本国的生死!
不然,以赵煦在现代所知的日本的民族秉性,他们不可能也不会这么快的就请求臣属大宋,更不会如此急切!
若是这样的话……
那么,那个叫萧不哒野的辽将,岂不就是中古的五星天皇?
日本人的福气,怎这么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