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8章 大怂的骚操作(1 / 1)月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宋军入陕作战两个多月,火器损耗率极高。

一方面,这些火器的持有者不太懂得保养。

而且这次大宋出兵又犯了以前的老毛病,后勤补给因为冗滥的官僚系统,根本跟不。

杨沅在时,一则是做了数年的后勤准备,二则他是军政大权一把抓的。

可赵愭却是把川陕暨陇右各个方面全都拆分开了。

不仅如此,为了让他的“太子党”能尽快完成镀金过程,他任命了不少东宫属官,做为此番进攻陕西的将领。

这些人与已经有了边缘化迹象的旧将领之间,自然是离心离德的。

进入六月,陕西的雨开始频繁起来。

这不仅让宋军的火铳、虎蹲炮等武器受到了影响,道路也泥泞难行了。

而战线已经拉的太长的宋军,就如探出身子的四条长蛇,身躯的灵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而有意诱敌深入的金军则直接利用骑兵优势进行了穿插、凿断和包抄。

鞑靼人又来了。

新金帝国答应了赵愭的要求,但是他们显然并没有牵制住鞑靼人。

对鞑靼人来说,最重要的生产季节是春、秋两季,所以现在他们腾出手来了。

挟恨而来的鞑靼人,补全了金军现在机动力不足的缺陷。

金国丢失的十九城,开始被逐一收复。

宋国四路大军,被分击截断,穿插包抄。

当辎重后勤被彻底切断的时候,宋国大军也彻底被钉死了。

当年宋朝五路伐夏的时候,一共动用了三十五万大军。

如今赵愭攻打陕西,倒是没有动用那么多的军队。

攻陕四路大军,共计十八万余。

在凤翔金国大将徒单守素突然反击攻城宋军,并趁大雨,以逸待劳地大败宋军之后,便冒雨奇袭箭筈关。

在付出重大牺牲之后,这座雄关易手,宋军后路就此被切断。

宝鸡守军一面攻打箭筈岭,不计代价地要夺回这座宋军的生死关,一面将这个噩耗急报临安。

金国这边,徒单守素一面派亲信大将镇守箭筈岭,一面依托凤翔扩大战果。

同时,他还从缴获的宋军火铳和虎蹲炮中,挑出了最为完好的样品,昼夜兼程地送往陪都开封府。

赵愭因为之前一系列的胜利,近来甚是得意。

毕竟年轻气盛,骤然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他的信心前所未有的大。

不料,金牌急脚递再一次风雨兼程送来的战报,竟然是一个噩耗。

赵愭慌了,一时间却不想找赵璩和杨沅来商议国事。

之前是他有意把这两个人隔离于攻陕计划的制定者之外的,现在请他们来收拾残局,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可是十八万大军,一旦葬送于陕西,他无法想象那会是多么惨重的后果。

大宋自他父亲登基以来励精图治的大好局面,可能要就此损失殆尽。

赵愭急召文武重臣召开御前会议,最后仓促做出了三个决定。

一、加封秦州防御使夏荷葵木为冠军大将军,命其率兵出天水,与宝鸡宋军合力,务必打通被困的十八万宋军南归之路。

可是,路打通了,这些宋军也未必回得来。

所以,还需要牵制住金国,哪怕不能逼金国从陕西抽调兵马,也不能让金国再往陕西增兵了。

因此,第二个决定是:两淮宋军全面压,向金国做出发动全面进攻的态势。

至于鄂州方面,由于李道刚被“高升”为荆湖北路副总管,而李道在鄂州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削除他在军中的影响。

所以赵愭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暂时不让鄂州方面有所行动。

赵愭做出的第三个决定,就是通过机速房蝉字房,命令潜伏在金国的“六千会”义军组织立即起事,在金国腹心之地,把声势造的越大越好。

济南离燕京可是很近的,济南猛然冒出一支声势浩大的义军,势必会让完颜亮为之惶恐。

只要完颜亮从陕西抽调兵马回防中原,那被困宋军突围,便有了机会。

……

金国,山东东路,济南府,大明湖。

大明湖,游船往来,碧空如洗。

一艘大船,坐着二十多个人,这些人大多已经中年,一部分还花白了头发。

但是站在最前方对他们说话的,却是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二十出头的年纪,生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正是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坦夫。

比起次杨沅见到他时,那时的辛弃疾虽也比同龄人高大魁梧,但那时的他,还有些少年人的肥胖。

可如今的他,却是浑身精肉,哪怕是穿着一袭圆领长袍,稍有举动,绷起的肌肉曲线,也散发着力量的感觉。

辛弃疾行加冠礼后,便取了字,是为坦夫。

后来他才改字为幼安,及至中年以才号稼轩。

这个坦夫用的时间不长,所以在后世人眼中不太熟悉。

此时,他的祖父已经过世,在金国已经是了无牵挂了。

“诸位,大宋朝廷派人送来了消息,大宋已经全面发动收复故土之战。

大宋朝廷要求我们六千会立即起事,以为宋军之内应。

诸位,我们筹谋多年,如今建功立业,收复我汉家故土的机会,就在眼前了。”

辛弃疾有些兴奋地做起了战前动员。

在座的,都是“六千会”散布在各地堂口的首领,公开身份都是私盐贩子。

走私食盐就是与朝廷争税,历来是朝廷严打的对象。

所以哪个私盐贩子手底下没有一群亡命之徒?

辛弃疾志在驱逐鞑虏,光复汉家天下,更是有意扩张势力。

后来,他又有了杨沅从大宋这边给予的各种支持,所以势力扩张的愈发凶猛了。

这艘大船周围没有其他游船,他根本不用担心在船大声疾呼。

辛弃疾道:“诸位回去之后,立即各自准备,三天后,也就是七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事。

各路奇袭所在府县,抄掠官府和金狗大户人家,方便携带的带走,不方便携带的就分给当时百姓,带不走的一把火烧了。

事成之后,你们立即向济南府集中,我等合兵一出,先打德州,再打沧州,看看有没有机会,给燕京也来它一下子。”

一个盐枭疑惑地道:“老大,凭咱们的人马和武器,打不下燕京城吧?”

辛弃疾笑道:“咱们自然不成。咱们就是负责在金贼肚子里捣乱的,只要能搞的金贼腹痛如绞,手足抽搐,大宋官兵才更容易长驱直入啊。”

“六千会”众首领顿时领会。

三日之后,莱芜、泰安、淄博、聊城、禹城等地“六千会”成员同时举事。

他们攻下州县官衙,开仓放粮,焚烧官署,以“六千会”核心成员为骨干,号召广大百姓参与。

又召募了许多人马之后,便纷纷向济南府进发。

“六千会”的大本营就在济南府,这里的起事是由辛弃疾亲自负责的。

辛弃疾人如虎、马如龙,冲锋在前,万马军中连斩金军五员大将,彻底控制了济南府。

随后他便汇合“六千会”各路义军,浩浩荡荡杀向燕京。

金国这几年对百姓的压榨更厉害了,尤其是在杨沅智取天水、再夺宝鸡之后,金国为了筹集军费,苛捐杂税愈发沉重。

这就使得辛弃疾义旗一竖,便有许多要活不下去的百姓踊跃参加,于是人马迅速壮大。

虽说这样一支人马,真正能打的还是“六千会”的核心骨干,但是架不住义军人多啊。

漫山遍野、乌泱乌泱的。

而且齐鲁地区百姓大多好武,哪个村子都有自幼习武的人。

因此他们打仗虽然没什么章法,可个人武力倒也不弱。

一大群义军跟蝗虫过境似的一路杀过去,还真杀的金人有些手忙脚乱。

完颜亮本想从中原调兵进入秦地,将被困宋军一口吞下,如此一来,主客之势易矣,

却不想,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冒出一支如此规模的义军来。

明知这是吞下宋军主力的绝好时机,可是义军眼看就要杀到燕京城下了,难道要跟义军赌,他们一定攻不下燕京城?

燕京一旦有失,那金国就彻底完了,新金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正向两国交界处悄悄增兵,显然是想坐收渔人之利。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完颜亮想冒这个险,满朝文武也不答应。

所以,完颜亮只能忍痛放弃了向陕西增兵的想法,抽调兵马勤王。

八月二十一日,秦州兵抵达箭筈岭,会合宝鸡宋军,轮攻箭筈关。

八月二十九日,秦、宝联军踏着满地尸骸打下箭筈岭,徒单守素退守凤翔城。

九月七日开始,分路突围的宋军陆续南下,在秦、宝联军的接应下,陆续通过了箭筈岭。

九月二十二日,金军乔扮宋军溃兵,随同宋军溃兵一起南下,突然发难,重新夺回箭筈岭。

金兵衔尾急追,趁乱又夺回了宝鸡城,宋军大部退守大散关,夏荷葵木则率残兵逃回了天水。

至此,“建武元年”的伐金战役结束。

金国在陕西的版图,除了孤悬于群山之中的天水外,已经完全恢复了杨沅征陕之前的状态。

两淮宋军在此期间,强行改防御为进攻,好在他们是佯攻,损失倒是不大,还成功地牵制住了大量金国军队,为入陕宋军的突围制造了机会。

此役,十八万宋军损失过半,最糟糕的是,所有重武器,不管是火炮还是床子弩,全部遗落在了陕西战场。

不过,好歹是救回了一半的入陕宋军,没有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只是,大宋朝廷却把山东义军给忘了。

埋伏在金国腹地的这支民间武装力量,最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是宋军正式进入中原的时候。

可是这次为了牵制金军,营救陕西宋军,大宋朝廷让他们提前发动了。

入陕宋军被营救回来后,两淮宋军便停止了行动。

唯独那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义军,像块破抹布似的被丢在了中原,无人关心。

杨沅自从听了赵璩的劝,就决定马放南山做一个闲王了。

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他隐藏了一些实力,是出于谨慎留的自保的后手。

他的“同舟会”依旧活跃,却主要是用来监视有没有对其不利的事情发生。

赵愭谋略陕西等一系列战略计划,他并不清楚,对于前敌情况,也谈不了解。

不仅是因为他的耳目现在的监察重点不在于此,还有一个极重要原因就是,确实做不到。

如果有能力频繁出入战区,传递前方情报,那次数多了,不可能不被军中将领发现。

现在杨沅正遭忌惮,只要他关注前方军情的事情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他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所以,他所了解的军机,都来自朝堂,他比朝廷获得这些消息还要滞后一些。

不过,当大宋朝廷已经开始准备检讨损失,各路领兵大将准备开始推卸责任的时候,

只有杨沅注意到,金国腹地还有一支孤军呢,这他娘的是没人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