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这里的青楼可以不花钱(1 / 1)逆子多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呼~~”

孟焕的动作很怪异,看起来就和一个正常的弓手截然不同。

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可他却并未闭下右眼防止干扰,反而是瞪大了眼睛,死死盯住前方的一只獐子。

刘陵有些奇怪,正常人都是右手持弓用右眼,左手持弓用左眼。

孟焕这双目圆瞪大法难道是一种独特的射箭大法?

毕竟这可是征西大将军啊,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曾经一箭退浑邪的存在,怎么可能会不懂一些射礼的常识。

刘陵有心上前提醒两句,却被刘安一把拉住,摇了摇头,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呼~~”

孟焕在努力的调整呼吸,头上有汗渍凝出。

“着!!!”

一声轻喝,弓弦瞬间又往后拉满,而后箭矢应弦而出。

“好快的箭!!”

箭发矢至,如电光火石一般。

众人几乎是看到箭矢发出,射入一块巨大的顽石之上,然后没石而入,随后才慢慢听到弓弦与碰撞的声音。

“好强的力!!”

刘安忍不住强忍了一口唾沫,瞳孔收缩,瞠目结舌。

这玩意那不得和城墙上的床弩一样?崩在人身上,应该会很疼的吧!

就是这個准头吧,好像确实有那么一点差强人意。

不过,这样反而没有人会去怀疑一箭断大纛的真实性。

毕竟大纛可不是什么一人就能轻松举起的小旗。

大纛是一军之魂,通常都是又粗又长的大旗,寻常人刀劈斧凿都要折腾半天才能斩断旗杆,如果说要一箭断杆,存在很多偶然因素。

这么一想,射断大纛不得比射准人,难度更高?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

“不愧是神力无双的征西大将军,这一箭当得起世界第一强弓手之称,我等佩服!”

一时间几位诸侯王也开始不吝夸赞,对着孟焕吹捧了起来。

刘陵双眼冒光,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孟焕的双臂,似乎是只要目光够坚定,就能隔着衣物,瞧见其手臂上充满力量的麒麟臂。

“诸位谬赞,焕当不得夸奖,这一箭我其实是射……”

后面的话没有多说,这箭他是真的朝着獐子射去的,只不过准头确实差了点。

有时候人适合做什么,不全看努力,天赋也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是冷兵器为王的时代,射箭又属于君子六艺,他自然会重点去练习。

只不过练着练着,孟焕也察觉出了味道。

他的惯用手右手,而惯用眼却是左眼。

这是基因赋予他天生的能力,眼手不一。

刚好他以前就在校篮球队就因为投篮老不准遇到过这个问题,为了自己参加美职篮选秀的幻想,他还特意去看过医生。

既主视觉和惯用手不在同一个身体方位,每个人都会有惯用手和主视觉,而他是左眼为主视觉,手又是右撇子,天生在扔东西和射击上缺乏天赋。

对生活影响不大,也就只在射击上会存在视觉偏差,这是天生的问题。

不影响孟某人举起四十米的大砍刀追杀匈奴人。

嗯,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测一下,找一个五米左右的参照物,交替闭上左右眼,并记录每一次的观察结果,

如果某一侧眼睛观察的结果为参照物有所偏移,则说明为辅眼,若不存在偏移,则为主视眼。

只是这种话说出来多少有些让在场的几位诸侯王,以及王室子弟们难以理解,所以孟焕也就没有多说,只能惭愧表示愧不敢当。

“我们懂,征西大将军这是在谦虚,不愧是被董师看中的弟子啊,果然深得我儒家温良恭俭让的典范。”

说话之人,江都王刘非,三位诸侯王中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刚好代表着他们身后的三大学派。

淮南王刘安所代表的道家,江都王刘非所代表的儒家,毕竟董仲舒此时便是他的国相,国中官吏大多都是儒家学子。

最奇特的,便是中山王刘胜所代表的黄老,黄老作为道家的一个特殊分支存在,既属于道家却又区别于道家,多了很多黄帝的思想。

嗯,至少刘胜是如此认为的,所以他才能无为而治,有更多的时间去修身养性。

都当了大王,还不能继续享受享受?

有一副好身板,才有子孙绵延的机会。

孟焕轻轻朝着刘安、刘胜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随后恭敬的朝着朝着刘非一礼:“学生孟焕,见过中山王,师兄安好!”

“哈哈哈,夫子有云,达者为师,长者为兄,。”

随后众人便开始自行其是,诸侯与陛下驾马乘车,聊着各自国中的趣事。

每当刘彻聊上一会儿,有了引弓的兴趣的后,他们才会亦步亦趋的跟着引弓。

刘彻中,则诸侯中,不中,则诸侯不中。

始终维持在一个既不会显得自己无能,也不会让旁人觉得自己与天子争功的程度上。

只有几个看起来“天真烂漫”的诸侯子嗣,射得不亦乐乎,似乎根本不在乎权利贵贱,只顾及时行乐。

要不是孟焕恰到好处的看见陛下故意瞄准射歪了几次,看到刘建时不时瞄向自己父王与“叔父”的微微颤抖,他都觉得这简直就是一副兄弟和睦,子嗣和美的场景。

天地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大家玩的开心,就苦了孟焕,骑在马上也不多参与,就和陛下的贴身护卫一般,和霍去病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眼光频频望向刘安和刘陵,似乎是不明白,费心费力的把自己弄过来,就是看他们王室和睦?

“兄,你莫要和那个刘陵走得太近!”

“嗯?贤弟此话何意?”

“别看那刘陵生的如越女一般婀娜美丽,实际上并非什么良配,姨母还曾评价过此女,说是心术不正,有馆陶之相。”

“听说刘非四年前就送刘陵入了长安,以女子身天天串联于各大彻侯、公卿大夫,也就是陛下未曾多言其他,否则张汤早就已经拜访多次。”

“兄,美人虽美,但此女怕是一个麻烦,你若只是贪图美色,章台、平康、北里多有青楼,别看那些庸脂俗粉,往里走,多有一些富家商贾,或是豪强子女流连。”

“这些姑娘不乏未出阁之身,依着大兄你的本事,就算不知道你是征西大将军,大汉郿侯,恐怕都会有大把的富家女想与你共赴云雨,能有那一夜之欢。”

霍去病说的煞有介事,其中门道可谓是信手拈来,浑然不觉刘彻已然是放下手中的弓箭,撸起袖子站在他的身后。

“当然,大兄你若是要谈婚论嫁,寻找明媒正娶的良人,那里的女子还是身份低微了些,不如去求我姨母,她……”

“咳咳!”

孟焕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提醒这个什么都敢说的好贤弟。

“四年前你才多大,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莫要胡说八道,好好驾车。”

“诶?怎么会是胡说?”

“我可是亲眼见到陛下去过……诶呦~~”

刘彻一头黑线,一巴掌打在霍去病的后脑上。

“竖子胡言乱语,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就知道跟着桑弘羊到处鬼混!再敢胡说八道,朕就让皇后好好管教你的嘴!”

桑弘羊:“???”

一时间霍去病语塞,露出讪讪的笑意,只是趁着刘彻目光移开,还天不怕地不怕的眨了眨眼,嘴巴微微蠕动。

“我说的都是真的!!”

孟焕一阵无语。

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大的男女之防。

礼教上男欢女爱本是常事,上到达官贵人,下到百姓黎庶,寡妇再嫁,夫妻和离是常有的事。

比如说汉武帝的生母,如今的太后,便曾是改嫁之人。

虽不至于像小日子的古代一样,爱给别人养儿子。

但是有生育经验的妇人,有时候比黄花大闺女更招人稀罕。

眼珠子一直挂在霍去病和孟焕身上的刘安见状,忍不住朝着刘陵打着眼色,笑呵呵的想要上前。

却不成想,有人居然快他一步。

“哈哈哈,陛下,少年心性多难捉摸,且两位将军都到了适逢婚假的年纪,心思不定更是寻常。”

“臣弟刘胜不才,有女刘芸十三,已至婚假之龄,想要蒙陛下恩典,不知可否与将军结个良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