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向阳红10号破冰船的船体首尾和两侧水线位置都用钛合金加强了,叶明索性就将这艘破冰船设计成首尾双向破冰,还可以用侧舷撞开不太厚的冰层,让破冰船可以实现原地360度自由转向!
这两种破冰方式在国际上还没有那个国家使用过,叶明也是突发奇想,他也算得上是全球首创双向破冰、原地360度自由转向技术,是名副其实的创始人呢!
既然已经设计了,叶明就打算尽善尽美,他做了几项改造,在气力破冰法的基础上改造出了另一种更便捷的破冰方法。
这就是云爆法,叶明打算利用云爆弹爆炸时产生的空气压强作用,将云爆剂放入一枚穿甲火箭弹里,这枚穿甲火箭弹的弹头使用了钨钢。
钨钢可是仅次于钛合金硬度的贵金属了,常被用于穿甲弹上,这种矿产的稀有程度堪比稀土,而华夏拥有的储量,占据了全世界的50%以上。
所以,虽然叶明手握大把的钛合金,但也不会对钨钢视而不见,在钛合金都被用来加强船体后,钨钢自然也可以拿来用。
不过叶明可没用钨钢来加固船体,他是准备用钨钢弹头的火箭弹来为破冰船开路,只要是遇到向阳红10号破冰船都无法破开的坚冰,那这种特制的云爆火箭弹就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这种特制的钨钢弹头火箭弹能够在2-3公里的短距离上轻松击穿一米厚的钢板,同样的,它也能靠着强劲的穿透力穿透至少10米厚的冰层,这点叶明无法给予保证,因为他确实不知道10米厚的冰层该有多硬,没见过南极冰层的他,还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参照的,只能完全靠猜测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叶明更清楚,10米厚的冰层应该没有一米厚的钢板坚硬,这点毋庸置疑。
叶明使用的方法非常简单,他不是像普通的气力法那样,向水下注入压缩空气,而是靠着火箭弹将带有云爆炸药的药筒送到冰层下,在以深水炸弹的方式使其在水中引爆,其中的云爆剂在冰层下的缺氧环境下爆炸,能瞬间产生无与伦比的向上反推力,这种推力将以火箭弹穿过的孔洞为中心点向外辐射,直到将这片区域的冰层都掀翻。
据叶明推测,一枚钨钢穿甲火箭弹至少能破除几十米范围的坚冰,至少也能让这些坚冰不再那么完整,而更容易被破冰船给推到两边。
叶明的这种设计颇有种老毛子的风格,和他们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叶明记得当年网上就流传过老毛子动不动就用热蘑菇弹开路的事情,很多事他也是道听途说,毕竟网络上真假难辨,但是有一件事应该是真的,那就是苏联人真的用热蘑菇弹造了一座人工湖。
这件事的起因貌似是苏联的某处地区严重缺水,需要建一座水库来雨水,好在旱季有足够的水源来灌溉。
考虑到未来会有更多的移民进入该地区,所以这個水库就必须建得足够大。
但是,由于当地地形崎岖,大型机械根本无法进入,单靠人工进度极为缓慢,且人员伤亡较大,水利部门的管理人员几乎每天都在应付伤亡工人的善后处理事宜上,那还有时间来继续这个无底洞一样的工程。
眼看着好几年时间过去了,水利部门的人员也没给当地建好一座水库,眼看着这个工程就要烂尾了。
这可惹恼了当地的一名苏联专家,当时这名专家就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不用那么麻烦,我一天就能造出一座水库!”
水利部门的工人第一反应是这家伙应该是疯了,否则怎么可能说出一天就造出一座占地面积极广的水库呢!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在听了这位苏联专家的方案后,有的人立刻改变了想法,认为这个专家说的方法或许还真有可能做到,试试也无妨。
但更多的人认为他们全都疯了!
因为,那个苏联专家是想要使用热蘑菇弹直接在这片土地上,凭空炸出一个湖来,这可是热蘑菇弹啊!比蘑菇弹的威力还要大很多倍呢!万一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遇到了很多阻力,但是,苏联专家并不打算放弃,他们反复向上极解释了热蘑菇弹跟蘑菇弹的不同之处,告诉他们热蘑菇弹的原理是靠H聚变反应,其爆炸时虽然会产生的少量放射污染,但那是由起到引爆作用的小型蘑菇弹产生的,经过热蘑菇弹的聚变反应后,这些放射污染就会灰飞烟灭消失不见了,并不会产生其它的污染物或者致害物。
最后,考虑到没别的办法,以及项目烂尾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上极决定死马当活马医,便同意了苏联专家们的建议,然后,在苏联专家的操作下,一次爆炸就为当地建成了一座能够蓄水170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
叶明正是打算用苏联的人的方法去破除南极的冰层,想必有了钨钢穿甲火箭弹的加入,向阳红10号科考船就再也没有破不开的冰层了,这点叶明非常有信心。
除此之外,叶明还为这艘破冰船的上层甲板上方,都安放上了太阳能热发电接收设备,可以使得整艘船的照明、生活取暖用电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叶明这可是将很多后世的技术都融合进了这些设备中,其热能转化的电力也远超其它国家的太阳能设备。
这种发电设备可以节省破冰船携带的燃料,让船员们可以将宝贵的燃料留给航行使用。
虽然叶明也知道,在这次航行中,向阳红10号也会有一个小跟班(油料补给船)跟随前往,一直到进入结冰区之前,油料补给船就会将额外装载的燃油转给向阳红10号,然后它就将转头回国,向阳红10号会独自完成剩余的旅程。
其实,叶明为这艘破冰船安装这么多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是另有原因的。
因为,在航行到南极建站后,船员可以将这些太阳能发电设备拆卸下来,搬到新建成的站点使用。
叶明虽然没去过南极,但是他也大概了解到了南极的艰苦环境,自然知道当地基本上没有取暖、照明设备,他不打算让科考员们忍饥受冻,既然他有办法,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呢!
一个大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就可以解决几百人的用电、热水、取暖的功能,这对于叶明来说,一点都不困难,唯一难的就是他要再找一家单位来生产这种太阳能发电设备了,或许这次可以将这个技术放到西北仪器厂,听说老爹已经在沪海招到了数千名技术工人,想必再招个一千人,建一座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分厂也不在话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