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感悟,令罗宣大喜,这是在大道感悟之上的一次全方位提升。
不涉及修为,是道行的提升。
罗宣整个人因为这一点领悟,都升华了许多。
再无先前那种火之暴戾感觉,反而有了一种学者的睿智。
安静的院落之中,太上老子悠闲打坐,这时候,也忍不住睁开双目,看向了那个小小的道童,眼中闪过一丝奇异,不过旋即面露微笑,点点头,再度陷入了修炼之中。
……
来到“燧明国”的第一天,在罗宣的帮助下,人族学会了“钻木取火”,从此以后,使人们不再生食食物,减少了腹疾的隐患,而有了“文明之火”,人族与野兽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
因为善念,帮助人族,罗宣公私两头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他对人族更加上心了。
有了火,罗宣就开始教授人族用火熟食养生、用火取暖御寒、用火烧制铜器,及陶土来制作工具和器皿等等。
当然,每一次教授,罗宣都要让人族知道这是太上老子恩德,太上老子亲自传下的生存之道。
这个时代,人族淳朴,听了罗宣的话语,整个“燧明国”对于太上老子更加敬重了,每每太上老子从休息的小院中走出,人人都对他行礼,眼中的那感激之情,没有半分虚假。
这一幕,更令太上老子满意。
他的性子就是清净无为,这些琐事,太上老子是不愿意去手把手教授的,有了罗宣真的为他分忧解难。
春去秋来,一晃就是一年时间。
在罗宣的帮助下,人族的日子好过了一些,偶尔有凶兽、妖族袭击,都被罗宣斩杀!
罗宣的威名在整个“燧明国”都极其响亮,是仅次于太上老子的人物,备受人族敬仰。
只是有人族想要求取仙法之时,罗宣总是笑而不语,“太清仙法”是洪荒至强大法,正所谓法不可轻传,罗宣怎么会痛快的答应人族?
他答应了,那在太上老子那里,又如何交代?
罗宣怎么跟太上老子说?
这件事情,必须在双方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既要保证人族得利了,也要让太上老子满意才行。
这其中的分寸,罗宣要细细思量,他的日子多难啊!
勉强的压下了人族想要跟他学习仙法的事情,他再次指点起燧人氏,教授人们生活技巧。
这一日,燧人氏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人族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就会被遗忘。
于是,燧人氏跟罗宣商量起来造字的事情,对于这个,罗宣可不敢传授下去,那真是文明的开启,这个事情,还需要太上老子证道以后才能做。
想了想,罗宣脑海之中,浮现出了一个想法,于是便启发燧人氏,让他“以打绳结”之法记事。
有了这个办法,分时,分段,记忆事情就比以前简单多了,人族在发展之中,再次取得了一个进步。
时光匆匆,一个甲子过去了。
“燧明国”的形势也越来越好,周围有个妖族族群,是“类族”,这一族长相如同野猫,头上有一个羽毛,十分奇特。
这个“类族部落”本来还能欺负欺负“燧明国”,然而六十年过去了,人族的实力越来越强,还学会了使用石器和弓箭,攻击、防御的能力都大幅度的提升。
从开始被“类族”欺负,到后来,人族主动对“类族”进行驱赶,占据它们的土地,甚至还要奴役它们的族人。
当“类族”的一个首领,将消息传递出去,又一支强大的“类族”援军来了,人族面对两支大军,再次陷入了被动之中。
两族之间,时常发生争斗。
除非对面出动仙道以上的大妖,一般情况下,罗宣是不会出去跟“类族”交手,顶多就是战后,他负责救助人族伤员,并且与燧人氏等人总结经验。
这一段时间,“燧明国”涌现出来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其中一个叫作玄都的引起了罗宣的重视。
罗宣时常把玄都带在身边,亲自教授他一些道理、生活技能,甚至玄都的一些武艺都是他传授的,只不过涉及到仙术,一切到此为止。
仙术是底线。
人族与类族之间的战况越来越激烈了,刚刚过去三个月,燧人氏等一众人族再度找上了罗宣,祈求他传下大法,保佑人族。
“法不可轻传!”
感觉到时机差不多了,罗宣提点了燧人氏。
“多谢仙长指点!日后,我人族兴旺发达,必定日日夜夜供奉仙师,香火不断!”
燧人氏会意,恭敬的对罗宣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开了。
很快,整个“燧明国”都动了起来,就在部落之中,修建了一个道台,上面供奉的正是太上老子的雕像。
整个人族,日日夜夜,都对着太上老子的雕像祭拜,这种事情自然被太上老子看在眼里,推算一番,觉得时机已至,这才准许了人族的祈求。
罗宣感觉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来到太上老子隐居的小院,一五一十将人族的需求述说了一遍,至于太上老子知不知道,这和他没有关系!
作为太上老子的童子,他本来勤汇报的作风,倒是让太上老子非常满意,认为罗宣是在认真为他分忧,不曾半点怠慢。
“罗宣,你做的很好!”
太上老子点点头,这里的一切都被老子看在眼中,罗宣表现得进退有度,不贪不占,严格把守住底线,尤其令太上老子满意。
若非他实在不想招收弟子,太上老子都动过心思,是否把罗宣收入门下,不过最终思考了一番,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走吧!你随我来。”
既然涉及到了立人教这件大事,太上老子也不拖沓,牵着罗宣的小手,下一个瞬间,已经来到了那修建的三十三丈道台之上。
当这一尊玄门高人出现后,燧人氏等人大喜,知道太上老子露面了,就是应允了他们的要求,一个个赶紧大礼参拜,齐声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