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柯履行了出征前,对边军士卒的承诺,清君侧回来就带他们打北周鞑子。
他率领着边军士卒,时隔多年主动对北周用兵。
北齐铁骑驰骋在了北周的领土上。
讨伐北齐打的旗号当然是:
“北周谋害先帝,为先帝讨回公道。”
这次对北周用兵,进展是相当顺利。
在那昏君还活着的时候,边军就能在后方有拖累,前方有傻逼监军拉扯的情况下,稳稳压制住北周。
如今这些干扰因素都没有了,后方补给充足,将领英勇善战,攻克北周岂不是易如反掌?
抄这些世家大族的家,也为军队提供了一大波战斗力,武器装备和士气都等于是点满了。
苦一苦这些世家大族,还北齐百姓一个国富民强。
柳如烟被李南柯留在邺京稳固后方,直到昏君高衍死后,李南柯才清楚认识到了这位女频主角的才华。
她在高衍眼皮子底下,建立一套相当完善的间谍体系。
李南柯感慨要是他有这套体系,估计这位皇帝活不过第二日,连夜就会遭遇刺杀。
总共用时六日,北齐大军剑锋直指北周都城长安。
李南柯感慨这北周比蠢货将领控制的北齐还好打!
原因也简单,北周的军队制度是每个藩镇控制自己的私军,关键时刻统一出兵听从可汗安排。
私军受损就会影响藩镇的实力,实力弱小了就会被中央想办法收回权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個藩镇愿意抵挡强大的北齐部队,都在比谁跑得快,谁死的人少。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抵挡住北齐的进攻。
攻城战只进行了大半天,这座北周都城长安就已然沦陷。
仓皇北狩的北周可汗,被一袭金甲御驾亲征的李南柯亲自俘虏。
这事情的简单程度,让李南柯怀疑就算是随便换位头脑正常的君王,这天下早就被北齐统一了?
还用得着天天陈兵边境,提防北周鞑子前来侵扰边境百姓的?
另一边赵光弼、杨青带队的另一支北齐军队,同时也在对南陈用兵。
而南陈的军事实力甚至不如北周,唯一可以依仗的便是长江天堑,长江天堑有南陈名将镇守。
在柳如烟的情报攻势,以及两位谋士的计谋之下。
致使这位喜好诗词歌赋的南陈后主,听信宦官谗言,疑虑这南陈名将或要献上天堑投敌叛国。
随即发生了阵前斩杀这位忠心耿耿的南陈名将的事情,导致大量底层将领裹挟着士卒,爆发了内乱。
不少将领试图效仿一波北齐明王来一波清君侧,哪怕大敌当前也要和奸佞们爆了!
这让收到消息李南柯感慨,这女频世界的各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狠活。
如此神奇操作之下,北周部队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就度过这座南陈引以为傲的长江天堑。
过了这道天堑,南陈几乎是无险可守。
北齐一路高歌猛进之下,等到这群清君侧的将士回到南陈都城建康之时,建康早就被攻破了。
见北齐将士们替他们清理了奸佞,这群将士于是也就投降了。
南陈的平定速度,比北周快上几日。
困扰北齐历代皇帝许久的统一问题,就这般稍显轻描淡写地被刚刚继位的李南柯解决了。
甚至边军将士都没有损失多少,就完成了这两场灭国之战。
李南柯巡视了南陈,知晓了这位镇守长江天堑的南陈名将的真正死因。
宦官称南陈后主喜爱的大小周后中有一人心慕他,后主担忧嫉妒所以才痛下杀手的。
李南柯越听越耳熟,这不是他的剧情吗?
他没想到清君侧可以模仿?这因为嫉妒谋害忠良的操作也能模仿!
李南柯见到了这大小周后,她们确实是各有各的风情,难怪会让这后主视作禁脔。
姐姐妩媚动人,一颦一笑极具风情。
妹妹娇小可人,天真烂漫惹人怜爱。
为了替这位枉死的南陈名将报仇,李南柯毅然决然地选择再一次夜宿南陈后宫。
在确信柳如烟肯定会不知道的情况下,他选择同时拿了这两个奖励。
桀桀桀。
听着南陈后主苦闷的月下吹箫助兴,李南柯感觉自己更有干劲了。
只是他明明立下了灭国之功,可系统还是没有任何的通关提醒。
系统再次回到了静默模式,没有一丁点的线索提供。
到底是什么地方没有完全达标了?
思索间李南柯凯旋而归,受到了邺京城满城百姓的欢迎。
这群往日嚣张至极的世家大族的嫡子们,也出现在了欢迎的队列中,他们没有想到这位高辰真的办到统一天下的壮举。
他们受嫡庶神教影响,认为高辰既然可以立下灭国统一大功,那他一定就该是嫡子出身!
他原先的庶子出身绝对是被奸人所误,弄错了这一切。
他们开始计划为如今的陛下高辰打造起身世来。
已经有大臣开始上表要求李南柯,追封其生母显赫地位,强行将这位宫女与八竿子打不着的家族绑定。
营造出一种高辰本就出身高贵,当为嫡子的声势。
在诸多的这种声音之下,李南柯竟然不知不觉间开始认可这种说法起来。
认为他能取代高衍,就是因为他比他出身高贵。
就在他开口同意之前,系统狠狠电击了一下李南柯的手臂,让他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差点被嫡庶规则同化了。。。
他夺取了来源于高衍的权力,自然也会被权力中的嫡庶规则影响。
他醒悟过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废除这狗屁不通的嫡庶制。
从今往后大一统的北齐,选拔人才不再只看出身,而是看重才华才能!
政策推行受到了不少世家大族的反对,只可惜他们最后都死于了所谓北周、南陈遗民的报复。
废除嫡庶制的受益者众多,他们的声音逐渐掩盖掉这些反对之声。
整个北齐都欣欣向荣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人人称赞起这位明君,要求陛下进入祖庙加封神武神明的头衔,以示百姓们对他功绩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