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最终还是给卓博士在孩子们面前保留了体面。
没办法,卓博士是好面的人。
这会自己要是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让她下不来台,那指不定到时候受苦的就是自己。
男人,一旦有了女朋友或老婆,在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面前,还是要学会一些求生欲的。
对三个男孩来说,这顿午餐,无疑是他们吃过的最美味的大餐。
毕竟对每个孩子来说,他人生中第一次做大人才能做的事情,都是一种难忘的成长。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生产力在进步,但对每一個活生生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很多原始的生活能力,却在退步。
人都有惰性的,可以用机器人来扫地,绝不会自己扫地。
这些在倒推二三十年前的孩子们可能就会的习以为常的生活技能,对当下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直接变成了一个了不起的技术活。
午餐过后,唐宋又让三个孩子,去厨房将碗给洗了。
相比做菜,洗碗对三个孩子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但这会,唐宋以师傅的身份直接给孩子下达了最新的任务。
他们就算心中有不喜欢,但也只能默默接受。
“不错,你们今天都很棒。”
“那接下来,你们每个人就今天中午做菜这件事,写一篇作文。”
“写完之后,我拿过来批改点评。”
几个孩子忙完之后,刚坐下喝口水,唐宋便笑着对他们说道。
正在帮小唐欣修理玩具的卓博士,感觉此刻的唐先生像极了以前的语文老师。原本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去春游或者秋游,等孩子们结束了之后,然后问大家一句“今天开心吗?”
然后孩子们回答“开心”。接着老师便说道“既然大家都很开心,那回去之后,就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关于此次春游的作文”。
还好了,唐先生至少是孩子们获得快乐之后,提出这个要求的。这要是在一开始之前,就提出了这个要求,只怕孩子们就没有如今的体验快乐了。
算了,唐先生又有什么错?
他只是想锻炼一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尤其是李冠的写作能力,因为他爸妈给李冠送过来的一个原因,一来是锻炼李冠的社交能力,二来,也是从这个看起来文采飞扬的家里,沾染一丝文气。
目前来说,卓博士还是觉得自己这个表姐家的儿子还是蛮给自己长脸的,至少这几个周末过来,他和黄槐他们相处很融洽,没给这个现有的家带来任何的不愉快。
“不是,小舅,这也是一开始你就计划好的吗?”
黄槐一听要写作文,有些不开心了。
虽然写作文是黄槐的强项,但强项不代表自己就一定特别喜欢呀!如果不是语文考试里面有作文必写,他肯定不会写的。
“废话那么多,你们就说今天我给你们上的这个社会活动实践课,是不是特别生动。”
“你们是不是也学习了不少。”
“既然如此生动,那让你们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一下,不是挺好吗?”
“小槐呀,你要想走卓姨的路,就更要在这方面下苦功夫了。”
“所以,你今天的作文一定将思想高度拔高一些,不能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学生了,而是将自己放在更高维度上面。”
“嗯,这一次你的作文,我会格外点评,看看你以小见大的写作能力。”
唐宋笑着说道。
呵呵,大外甥,你想啥呢?开过年来没多久,你就要去参加作文竞赛了,更要多练了。
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你,其次才是李冠。
毕竟,李冠都来了几个周末了,自己要是不象征性的露一手,到时候江倩那边也说不过去。
“唐叔,要是这次写的作文,还会发在你的抖音里面吗?”
陈安紧接着说道。
虽然和槐哥、欣欣在网上的人气没法比,但陈安觉得自己如今大小算个小网红。
嗯,蒋慧慧如今都把自己的抖音号改成了:陈安妈妈(全网唯一号)。平常也会拍一些儿子和黄槐、陈安等的日常。
你还别说,互联网就认同这套,因为有黄槐和唐欣在视频里出现,如今也有十几万粉丝。
陈安很享受那种成为知名人物的虚荣感。
“如果让我满意,我会考虑的。”
“假如毫无亮点,那我也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说我的徒弟写作一点长进都没有。”
哟嚯,你小子还挺在乎这个,那我可不得好好利用一些。
唐宋没有直接答应。
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能轻松答应的。这和职场管理是一样的,员工直接向领导提出薪资待遇要求,领导有求必应,那还得了?
“小姨夫,那作文有没有其他特别的要求呢?”
李冠的作文,基本来自于试卷上的作文。
试卷上的作文题目,都会有一些明确要求的。
很明显,唐宋今天的作文范围太广阔,那么今天这作文是写自己学做菜呢?还是写小姨夫教我我做菜呢?小姨夫只说了中午做菜这件事。
李冠很怕自己写作文写离题了。三个孩子,他最大,所以他的压力也最大。
而且在家的时候,江倩夫妇是不会在写作这件事情上给予他的指定,非常有限。至于这种随机的作文作业,也不会有的。
“没有,我的命题很简单,就中午做菜这件事,你们想怎么写都可以,发挥你们自己的特色,哪怕中午做饭这件事,只是作文的一个切入点也可以。”
“就比如中午做菜这件事,只要你们联想得当,写到你们的理想或者对未来的展望,又或者是历史概念的思考,都可以。只要文章出色,我认可,就可以。”
“李冠,这不是考试,所以不要像考试那样,过于局限,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局限了。”
“考试的时候,我们拿到题目,可能只是为了拿一个高分。”
“但平常写作文,我们没必要这样。我们就把这些经历,用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可以是很平常的记录,也可以是你在从中学到的道理或者感悟。”
“现在你们写作文,可能只是为了考试。但以后写作这件事,可能会贯穿你们一生。”
“比如像我一样,我就是靠写作为生。也许你以后当医生,但是如果你在这个领域,有了很大的研究突破,那你可能要写自己的论文,甚至说明文,让大家很简单的就明白你的研究突破。”
“如果你们要做公务员,可能更需要这种写作功底。”
“甚至以后将来长大谈对象,如果有很好的写作功底,给你们的对象发信息的时候,也会让她们更开心一些。”
李冠之所以问这个问题,那就证明他还是过于局限了。
所以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
黄槐和陈安在这一点上,经过了自己的不少训练,现在已经跳出了这个圈子。
这也是为什么黄槐的作文总能在考试中拿到满分,因为他的立意就完全比一般同学高了一个等级。就是现在的陈安写作水平,也是大幅度提升。
如果永远只是抱着模仿例文去写作,甚至用现在的暴力背诵例文的方式去写作文,那就把自己局限了,永远无法提高。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小姨夫。”
李冠第一次对写作这件事有了一个自己具象化的认知。学校老师讲解课文的时候,用的是一种方式。真的让孩子们写作的时候,又用了最保守的方式,毕竟唐宋的这种讲解方式也是有危险的,万一孩子们剑走偏锋,直接偏多了,可能就拿低分了。
语文老师没想过要教出一个大文豪出来,无非就是让大家拿高分。所以采用的都是中规中矩的类似古代科举八股文一样的写作方式。
炎国的教育有时候就是这样,大家一边在高喊着要素质教育,要培养特殊人才,发挥孩子的特长。到最后,大家还是把孩子所有的教育,直接往分数上靠拢。
比如你语文好写作好,数学差,老师会让告诉你,光语文好写作好是没用的,这样可能都考不上一个好高中,注定是要失败的。你数学好,但英语很差,老师会告诉你,你偏科太严重了。并不会因为你有一个超高的特长,而觉得你是一个人才。
所以老师在教育中也一样,首先他们考虑的不是要培养一个某方面特别突出的天才,而是要确保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够被大多数孩子吸收,采取最保守的方式。
李冠是一个很乖的孩子,成绩也不错,在自己父母亲的眼里,唐宋和小姨都是比他们要厉害得多的成功人士。
每次来这里,李智勇夫妇都会叮嘱孩子,让他多和卓博士、小姨夫学习。
这种观念的潜意识输入,让李冠对唐宋和卓博士的每一句话,都听得很认真,甚至会特别多想一些。
卓博士听了唐宋的这一番说辞,也思考了起来。
在理科方面,他觉得自己是有足够的发言权的。但写作方面,她是打从心底佩服唐先生的。
小时候,父亲教她写作的时候,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多读书,用最古老的话来说,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虽然那会自己的写作业还可以,但绝对不是最顶尖的那一波。
不过这对她而言并不重要,因为其他学科,她直接秒杀其他人。再说了,自己语文即便是这样,也是数一二的存在。作文扣几分就扣几分了,完全不影响自己的总成绩断层式领先。
这又何尝不是卓博士父亲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毕竟他爸爸从最开始的概念就是为了让卓博士成为理科大拿,而不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文科生。
。。。。。。
“不得不说,教孩子这方面,你还是很有一套的。”
几个孩子已经开始在房间或者客厅开始写作了。
这会唐宋和卓博士都在阳台喝茶。卓博士笑着对唐宋说道。
“谢谢大博士的夸奖,比起咱爸,我还是差点意思。”
唐宋笑着说道。
得到卓博士这样的认可,固然是值得开心的一件事。
但要论教育孩子,卓博士的爸爸也是一个狠人。
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他都下得去手。唐宋自认为自己对小唐欣下不去那个手。
至于黄槐嘛!!!咋说呢?
要不是卓博士说了那条路,唐宋是打死也不会想到会让黄槐去走那样的路的。
无非就是把学校功课做好,考试能有一个不错的成绩那就行了。嗯,他有写作的天赋,如果想在这方面发展,也未尝不可。
至少在这条路上,有自己这个领路人,他想要出头,比一般人要容易得多。
所谓的继承衣钵和传承,无非也就那么回事。父母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孩子耳濡目染,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自然是有绝对的优势的。
就好比李智勇一样,英语成就就特别好。黄槐的那张试卷,要不是他自己稍微大意了一些,完全可以拿满分。便是他现在初二的英语成绩,在年级也是都能排得上号的。
“黄槐和欣宝的成就,以后未必就比你我差了。所以,你还是有机会超过我爸的。”
想起自己的父亲,卓博士虽然有一丝悲伤。
那很明显唐先生的这句夸奖,更多的在夸自己的优秀,她又如何不开心呢?
“对了,孩子放假,你就准备回老家吗?”
卓博士突然问道。
“我是那么想的,老宅现在啥样子,我也不知道。”
“恰好可以到时候带着黄槐和欣宝一起收拾一下。”
“虽然晚上不住那里,但是白天还是偶尔可以过去玩玩的。”
“莪知道你年底会忙,等你忙完了,自己坐高铁过来,我过去接你。”
“但过年的时候,你和妈商量好了没有。”
“主要是老宅太破了,那边没有家,让妈和你一起过来和我们过年,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哪有让丈母娘来女婿家住酒店的道理。”
唐宋笑着说道。
关于自己和卓博士商讨孩子暑假的事情,虽然大体上达成了一致,但并未做最后的结论。
自己和卓博士现在的关系,虽然和结婚没有差别。但她只是因为和自己的恋爱关系,才会对两个孩子这么好。
自己给两个孩子制定的寒假实践活动,卓博士没有必要的义务非得遵从自己的意志。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老家的房子确实太破旧。
时代在发展,唐宋也不会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一套来对卓博士有任何约束。
“可以,我回去再和我妈商量一下,上一次没有说过年一定在你那边过。”
卓博士笑着回道。
这么多年,卓博士过年都是陪伴着母亲。很多次都是在大舅或者二舅家,陪着姥爷一起过。
在她的印象里,在虞城过年,无非也就是轮流和亲戚吃年夜饭的事情。要说趣味,她是真的没有任何特别的趣味。
至于出去旅游,卓博士并不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所以宅家居多。
当然,旅游这件事,多少还是和人的性格以及是否有人陪,也有重要原因的。
就好比卓博士和唐宋一家一起出去玩,她就感觉特别有意思。
让她一个人出去玩,然后拍几张照片,然后发个朋友圈吗?卓博士可不是那种肤浅的人。
作为一个理科大拿,科研博士,卓菲妍又不是文艺女青年,喜欢背着包,去一个地方找灵感,或者来一段美好的邂逅。
所以,旅游这件事,如果只是她一个人,她实在找不到有什么乐趣可言?
“嗯,到时候回老家看一看,看看老宅是否有重建的必要,如果你觉得有重新翻盖的必要,明年就重新盖一个属于我们的世外桃源。”
“以后我们要是在这边呆得无聊了,那就回老家去呆一呆,做一个当代隐士。”
唐宋笑着说道。
“如果你的老家如你描叙的那样,我倒是很希望在那里有一个属于我们的房子。”
“等将来咱们老了,我们可以去那边住。种种菜养养花,还蛮好。”
卓菲妍回道。一脸美好希冀的表情。
“大博士,不是我打击你,你会种菜吗?”
唐宋赶紧说道。
好家伙,咱们30岁不到,你现在就谈老了以后的生活?这也太长远了吧?
种菜?你一个大博士会挑粪吗?要知道最原始的种菜,可是用大粪来做肥料的。
虽然听起来很恶心,但事实就是这样。
“我。。我。。我不会种,难道你还不会了?”
卓菲妍本想说不会,还不会学了么?
但一想想自己说要学做菜这件事,这么久过去了,依旧没有什么进展,这一次她就没那么说了。
万一,种菜也很难呢?
“。。。。。。。”
唐宋没说话,感觉卓博士说的也没毛病。
不过唐宋并不觉得种菜养花,就是美好的老年生活了。
作为一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孩子,他小时候的菜,都是母亲在地里种出来的。
有时候母亲忙不过来,就会让姐姐和自己一起。把种田当做一个职业,和把种田养花当做一个爱好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是职业,在那种还是很原始方法的年代,其实那是一件很苦的差事。
那会自己偶尔在邻居家看电视,看到电视上城里孩子的生活,他特别羡慕。
当然,这些话,也没必要和卓博士说,或许她真的走过一趟,就明白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不多会,黄槐走了出来,拿出了自己写的作文。
唐宋看了看时间,差不多40分钟。
“自己念吧,念给我和卓姨听,今天先让你卓姨点评。”
唐宋直接说道。
“那我念了啊,今天写得可能有点离题,小舅,你可别生气啊。”
黄槐有些吃不准的说道。
“咋的,你写个做菜,难不成还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让你念就念。”
唐宋拿起茶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说道。
别说,你还别说,这胡蝶女士送的极品祁门红,还挺好喝。
就连卓博士都说这茶不错,等喝完了之后,再管他老同学再要几罐。
唐宋直接都无语了,好家伙,要几罐这种想法,她怎么敢说出来的。
“题目:神厨黄三。”
黄槐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念道。
唐宋直接一口茶差点没给自己噎着:“你说啥?神厨黄三?”
卓菲妍这会也是感觉离谱了,这算什么作文题目!不过她并未说话,万一文章很出彩呢!
“不是你说的要发挥想象吗?”
黄槐没好气的说道。
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还好退了一步。你那口水,差点都喷我身上了。
“好好好!继续。”
“我倒是看看这个黄三,是怎么一个神厨了。”
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给了你好久的脸色,看来你是真的飘了!
咱写的是作文,不是让你写小说,还《神厨黄三》。
“中州大地,虞城黄家村,正卯时分,刚过外傅之年的黄三身背家传玄弓,左手拿着两只已经死去的大灰兔从龙王山走了出来。”
。。。
黄槐刚念完这句,唐宋直接气炸了,好好好,你特娘的还真是个人才。我让你发散,你搁这给我写小说呢?
这得多古老的开局,还中州大地!!!
“慢着!外傅之年,是啥意思?”
卓博士虽然觉得自己不是专业作家,但看得书绝对不少。
这个外傅之年,自己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先别管黄槐写的是什么玩意,但这个词的意思,她必须要搞懂,不然觉得难受。
“外傅之年指的是儿童十岁。《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外傅是指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
唐宋随口回道。没办法,原主阅读的这方面的书籍很多,而且还都能记住。
“可以呀,小舅,你真博学呀。”
黄槐没想到小舅恐怖如斯,他也是故意拿着个词来考考小舅和卓姨的。
没想到如卓姨这般大博士,也不知道。有一说一,小舅还是很牛批的,不愧是你,大作家,果然博学。
“所以,黄三,你算哪门子贵族子弟?”
唐宋气炸了,对着黄槐发出灵魂一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