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冶炼工艺水平其实也比较高,唐十三铠足以证明,唐朝时期的冶炼技术水平已经成熟。
百炼成钢,以及灌钢法等。
须知道,战国时期的宝剑在出土之后还能锋芒毕露,唐朝古墓之中也有出土陌刀,考古学家拔出陌刀的时候,还会感受到一点寒光。
唐朝的冶炼技术水平不低,但是生产力比较落后,生产工序也比较单一和简单。
举个例子,唐朝的工匠都是世袭,所以,张三掌握了很高的冶炼技术,那打造顶级陌刀的任务,就他一个人来做,不可能假借他人之手。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在这個时代,若是没有立身之本,那就只能为奴为隶,卖身求活。
陈平安想的是他有高炉炼铁法,再用灌钢法,想要打造出来锁子甲,应该不难,再改善工序,那就能够让锁子甲达到量产的可能。
若是大军将士们的披甲率提升,甚至是人人都披甲,再加上硬度非常高的陌刀,战斗力绝对会提升很大一个档次,可能不用等到三年之后再北征。
同时,此事若是能够成功,也能证明陈平安自身的能力,他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普通人,降低李世民心中的期待感,却也不能真的一无是处。
李世民给了陈平安一个令牌,如朕亲临。
并且还让宦官郭安陪着,有什么吩咐,直接说,以炼制高规格的陌刀、铠甲为主。
谁若是不听调令,可以先罚后奏。
工部仓库。
一个工部主事将仓库门上的大铁锁打开。
里面存放的是将作监那边打造出来的铠甲、陌刀、马槊等,还有马鞍、匕首、短刀……。
陈平安还看到了一副布面甲。
一身布面甲大概有一百多片甲胄,也是有层层的皮革编织在一起,看着繁琐的编织纹路,就知道其坚固程度。
相比较明光铠,布甲其实是如今行伍之中士卒们大部分的披甲,因为布甲的工艺已经成熟,就算是花费的时间长一点儿,工艺繁琐一些,却也比明光铠要容易。
然后又去了将作监。
唐朝初期,李渊设置了将作监,在后来,于贞观初,撤将作监为军器监,然后归属到少府监。
此时,将作监还没有被合并,依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官署机构。
将作监很大。
长安将作监单单工匠就有万人上下,分成四个大厂,甚至城外还有好几个作坊。
这些个工匠在隋朝时期,还为杨广打造了一座巨大的龙舟。
李渊入主长安之后,这些个工匠才发挥出他们真正的作用,为李唐打造盔甲、兵器。
陈平安检查完甲胄,弓弩,刀枪。
甚至是还有车弩、连弩,不过,没有神臂弩。
陈平安回忆检索了一下,才记起来,神臂弩应该是出现在宋朝,也就是宋神宗时期,神臂弩也是因此而取名的。
而相比较车弩,神臂弩后来成为了战场之上的大杀器,用的比车弩还要多,就是因为神臂弩相对来说,更容易携带,也更容易量产。
陈平安确定这一点了,说道:“可有纸笔?”
正儿八经的弓弩,不管是弓身还是弓弦,材料都非常复杂。但是在古代的战场之上,弓弩却又是必不可少的武器,甚至是能决定输赢的关键。
可以想象,万箭齐发,犹如黑云蔽日,敌军又不是人人都手持盾牌,可以有抵挡之物,只要是肢体任何一个部位没有护住,一箭击中,非死即伤。
郭安连忙让人找来笔纸端砚,摆在桌案上。
陈平安却又吩咐道:“去找一根细长木棍。”
他其实会用毛笔写字,闲暇时候,又练字陶冶情操,但是没学过用毛笔作画。
等郭安找来木棍,直接掰断,然后放在火炉中烧一下,便在纸上开始作画。
要相信这个时代的工匠手艺,毕竟,中国的很多古代建筑工艺能够让世界的建筑师门为之惊叹不已。
很快,神臂弩的样图和构造图都画好了。
“这是神臂弩,算得上是车弩的简化版,你们看看,能不能打造出来。”
高炉炼铁法需要时间去试验,才可能成功。
不过,在此之前,可以把神臂弩先造出来,给李世民和这个时代一个小小的惊喜。
将作监的几个工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还是一位老工匠走上前,躬身道:“郎君,某可以试一试。”
郭安见老者站出来,便连忙在一旁介绍说道:“先生,这位乃是将作监左尚田季,在军器监好多年了。先生若有疑问,可向田左尚寻问一二。”
陈平安点点头,说道:“好,田左尚,这个神臂弩就交给你了。”
田季抱拳道:“喏。”
大冬天的,这将作监的作坊之中,有着阵阵热浪,还有一股子难闻的味道。
汗味儿、淬炼生铁的味道、柴火烟尘味儿夹杂其中。
火炉中熊熊大火燃烧着,有干柴,也有木炭。
打铁的人,都有一些魁梧,特别是那一双手,非常粗壮,“哎吆”一声,抡起重锤,砸了下去。
随即,一个头发斑白,一手捏着火钳,夹着一根烧着通红的铁条的老工匠,身前穿着一个皮制的围裙,拿着一个小锤,这个手艺传承了千年之久。
小锤给出方向,引导着大锤,而大锤则是主力道,两者合起来,发出某种节奏般的声音来。
此时的将作监,还是师傅带着徒弟,两人从淬炼生铁开始,到锻造出兵器,负责全程,甚至是制作刀柄,也都是他们两人完成。
毕竟,将作监要以他们锻造出来多少的兵器来计数,从而给他们发放俸禄,同时,也有着规定,他们两人一个月要锻造出来多少兵器。
陈平安在了解完整个将作监的运作过程之后,又来到了大殿,面见李世民。
“陛下,臣去了将作监视察,如今有几点想法,或许可以提高将作监的效率,能够更快制作出来兵器、盔甲等器具。”
李世民当即答应,让郭安召来将作监的少监、左尚、右尚等人。
同时,还让房玄龄、杜如晦做了旁听。
陈平安抱拳道:“陛下,诸位,我这里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先提出来,大家可以商讨一下,看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