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把土豆分了,为陈平安封王!(1 / 1)余秦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并不是长篇大论,又或者是严厉无比。

陈平安透露的一个李承乾谋反,一个‘武氏之祸’,当真是犹如当头棒喝一样,敲醒了李世民。

不然,他可能不会如此上心。

陈平安有一句话说的也不错,再好的盛世,没有一個守成之君,也是枉然。

以史为鉴,也确实是如此。

古往今来,又有哪一位帝王,真正做到了教导好太子,扶持太子登基为帝呢?

如始皇帝,也是定了扶苏太子之位,却没能让他彻底掌权。

以至于区区一道假的诏令,就能杀了他。

扶苏之贤,史册可见。

然而,那时候的大秦并不需要贤德仁慈的储君,六国余孽犹在,奸臣执掌权柄,帝王昏庸只知长生不老,以至于死于东巡的路上,给了奸臣夺权的时机。

可惜,可叹、也可笑。

如汉武帝,一生也是丰功伟绩,封狼居胥、匈奴臣服,却也有着奸臣诬陷太子谋反,从此之后皇权式微。

又如前朝,隋文帝一生也是文治武功,建立了盛世大隋,却因为太子储君之争,导致杨勇冤死,杨广得位,却赴了大秦的后路。

其他自是不必说,太子本为储君,有着继承皇位之用,却被帝王猜疑,甚至是打压,最终使得下一代帝王,守不住江山。

李承乾的心性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定性,却也不是不能改过来。

‘武氏之祸’对李世民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陈平安及时地说出了李隆基的神龙政变,压下了李世民心中的火焰。

但是并不是真的就完全压下了这心中怒火,就算是‘武氏’一家已经不在了,也可以说是大仇得报。

然而,这一股气,还是影响着李世民。

比如,李世民对待一岁多的李治,就没有以前那么喜欢了。

这一点,长孙皇后感受最为深刻。

她也是非常了解李世民的人,李世民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她都知其意。

不过,长孙皇后也没有说什么。

她虽然不理解李世民为何不喜欢一岁的李治,有一些疏远之意。

但是,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宠爱和教导,确实有目共睹的。

现在连批阅奏章,都让李承乾在一旁,帮着磨墨,又或者是端茶倒水。

没事儿了,就在旁边练练字。

父子两人都有一点儿形影不离了。

只要是李世民依然信重李承乾,依然对她宠爱有加,那不喜李治,也可能是因为李治还小。

……

最大的海船终于是完工了,同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土豆熟了!

贞观四年的五月中旬,上林苑的土豆叶子就开始发黄了。

这土豆本来成熟期就短,如今更是有人精心照顾,显然更是不凡了。

李世民这一次,选择了将土豆种子公开,分下去,所以,长孙无忌等人乌央乌央的过来了一大批。

陈平安陪着李世民一起在地里逛着,他得看看哪些地里的可以采摘了,到时候作为第一批采摘,有一些还能再长几天的,就让他继续长一长。

这样也能增加亩产的数据,也可作证土豆确实是高产。

李世民特意换了一身,站在地头,说道:“既然这片已经熟了,那就不用叫其他人了,朕跟你还有辅机和其他大臣一起,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看看这土豆产量是多少!”

“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这土豆之高产,有多高!”

李世民这个主意很不错,已经是一致得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赞同。

他们被召见之后,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是不是突厥又打过来了?

毕竟,那狼卫在中原之地,刺杀朝中大臣,应国公武士彟一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死于狼卫之手。

还有陇右之地的几位官吏,以及河东道之地的几位富商,都死于刺杀,家中钱财也都被抢劫一空。

这件事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不少官吏都是人心惶惶。

他们也都时刻关注突厥的动向,还有追查狼卫的结果,好在,李君羡、戴胄、裴行俭调查得力,终于抓住了突厥的狼卫。

这才控制住了态势。

这之后,也就再也没有发生狼卫暗杀官吏,抢劫富商家财之事了。

长孙无忌等人匆匆而来,还以为突厥要打过来了。

结果,听到的却是陈平安三年前,献上了高产农物种子,如今经过了三次种植,终于获得了丰收。

这一次,是召见他们来,做一个见证,看一看此物的产量到底如何。

陈平安自然无所谓,对于土豆的产量他再清楚不过了,直接点点头说道:“理应如此,眼见为实,诸位大臣见到了之后,才会相信土豆的量产。”

“若是直接告诉他们量产多少,或许,大部分人都不会相信。”

李世民挥挥手,让郭安开始介绍这上林苑的一片良田有多少亩,同时,又耕种了多少斤的土豆。

介绍完了之后。

也就一人一个锄头。

专门挖土豆的两齿钉耙。

陈平安身先力行,一锄头下去,挖在了一株土豆的周边,微微动了动,给土豆松土。

然后再斜着靠近一下,又是一锄头下去。

使劲儿一撬,一株土豆也就被挖出来了。

“看到了吗?”

“力道不要太大,并且,要瞄准在土豆苗子的周边,不能靠的太近。”

“太近的话,容易挖破了土豆。”

“一旦破了,就不能留作种子,容易浪费。”

“诸公若是觉得不太会,那就慢慢地扒,一个一个地扒出来也可以。”

“最好不要伤了土豆,损了一点皮,就没办法保存起来了。”

李世民大声道:“都看清楚了?照着做,小心一些便是,万一挖破了,也不要紧,留着一会儿,煮了,你们也先尝一尝,土豆的味道。”

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大度的。

他已经挖了一次土豆,也知道,再怎么小心翼翼,也会又损伤的。

这一次,就是带着大臣们看一看量产。

其实,在旁边,也有着真正的农夫,已经挖过一次土豆的,他们会小心翼翼,会慢慢地挖,保证土豆的完整。

大臣们连忙抱拳,施礼道:“喏。”

土豆必然是高产。

不然,陛下也不会兴师动众。

所以,他们也知道,要小心翼翼,以免损伤了土豆。

一个一个,也都是激动不已。

若土豆真的高产,那对于大唐来说,将会是天大的好消息。

绝对是能够青史留名,必定要大书特书。

李世民很满意,提着锄头就开始了。

陈平安撇了撇嘴直接跟上,他此时还得担任技术指导呢,不然这帮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弄。

李世民此时是真的激动不已,盼了这么长时间了,总算盼到这天了。

终于可以把土豆分出去,终于能够公之于众。

百姓们从大唐邸报上得到消息之后,必定会轰动一片吧?

陈平安作为农业科技指导员,开始指导着萧瑀、高士廉、长孙无忌等人。

正如李世民想的那样,事实胜于雄辩,不用多说什么,只要挖出了一株土豆,随手掂量一下,他们就知道恐怕这土豆真的产量惊人了。

毕竟这才提起一株来就有这么多,可一眼望过去,这密密麻麻的何止几百株?

虽然还不知道土豆如何吃,味道又怎么样?

但是,陛下如此推崇,又是这么的兴师动众,让他们也来挖一挖。

那就肯定是没话说。

这时候,就算是对陈平安有一些看法的世家大族的朝臣们,这时候,也是高兴地参与其中,对土豆的产量夸赞不已。

大家都在夸赞,他们岂能说什么坏话?

这可是高产粮食啊!

陛下也说了,挖出来之后,要分下去。

谁敢在这时候说什么坏话?

不想要这高产粮食了?

而随着众人如同蝗虫过境一般的细细筛过一遍以后,这一亩地的土豆全部集中到了一起。

众人看着那一大堆土豆,哪怕还没过称,他们都已经知道,这土豆……是真的高产!

红皮土豆,堆积如山,就好像是一座红山,屹立在李世民、诸位大臣的面前。

颇为壮观。

随着第一亩地的土豆最终称重,整个地里的人都彻底疯了。

二十石的产量啊!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产量比去年的还要高一点。

有点儿出乎意料了。

陈平安倒是觉得这产量还少了,可能是因为土地沤肥的手段,还是比不上前世。

前世,他就记得帖子上说了,土豆的产量在一千五百斤到三千斤。

众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陈平安。

这般高产的粮食,你又是在哪里得到的种子?

莫不是仙种,神仙赐予的吗?

长孙无忌最先回过神来,嘴里喃喃地念叨着:“祥瑞啊,天降祥瑞啊!”

什么是祥瑞?

这才是真正的祥瑞!

就连魏征原本是最讨厌什么祥瑞这一套的,以前在他看来,什么琉璃神龙,又或者是最后养死了的瑞兽,那都是狗屁,在他看来,大唐的富足只能靠君臣一心上下协力,哪里需要什么祥瑞来辅助。

可就是这么个最讨厌祥瑞的人,此时却狠狠地点了点头,斩钉截铁的说道:“没错,这就是祥瑞,是大唐万民的祥瑞!”

没有人能够拒绝高产粮食这个祥瑞,也无法想象,这样的粮食种下去,将会是何等的丰收。

二十石啊!

这么大的土豆,一个也要好几口。

吃一个,估计都能果腹。

当然啦,这些大臣是拿着土豆和大米相比较。

既然陛下说这是粮食,那就是粮食,而如今的粮食,又有哪一个比这个大?

若说是瓜果一类的,他们还不会这么激动,毕竟,人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地吃瓜果。

可若说是粮食,那容不得他们不激动。

陈平安也能理解,特别是在这大唐三年以来,也差不多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时代之中。

三年了,都没吃上一口土豆。

今天挖土豆,见到的第一个大土豆,都忍不住,想要煮着吃了。

虽然煮着的口感不是那么的好,可若是加上了鸡肉,炖一下呢?

都三年没吃了。

还谈什么口感不口感?

也更理解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的激动心情,毕竟,他们就算是已经位高权重,可对于粮食的看重,是从骨子里面养成的。

这也是中原五千年一直传承着的血脉思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特别是这时候,不少贫苦百姓们,一天也就只有两顿,吃的还非常少。

陈平安也不是没见到过,吃着那种糊糊的麦麸汤,又或者是小米粥、黍、栗等等。

白米的价格非常高,至于白面,几乎是很难见到。

因为这时候的小麦脱壳,也就是麦麸分离出来,技术不高,很难分出来,得到雪白的面粉。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环境下,大唐的美食也不少。

陈平安觉得不至于真的就像是网上说的,那么的难吃,都是煮出来的。

秦朝时期,可能是煮出来的,却也会有白菜炖猪肉什么的。

唐朝时期的厨艺已经提高了不少,各种美食也都是能摆出一百多种出来。

可关键在于,粮食的产量不高。

完全就是依靠开垦良田,几乎八十万农夫,都在耕种,才能养活这差不多一百五十万的人口。

这一百五十万人口,还是因为陈平安的到来,让大唐提前北征,并且不费吹灰之力,打赢了。

然后就是曲辕犁的出现,再加上,应对蝗虫之灾,还有许敬宗兴修水利等各种手段,让历史上的一百二十多万人,增加了三十多万。

陈平安知道,这一大片土豆的成熟,以及推广,可能会给他换来一个顶天的爵位,更知道这一大片作物会让他得到许许多多的利益。

一个土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真的是天大的福气,天大的运气了。

足以在这之后,养活更多的人。

百姓们每吃一口土豆,都可能会想到他的功劳。

以后,除非是他谋反,不然,再大的罪责,都能免于一死。

当然啦。

李世民是一位明君,也足够宠信陈平安。

陈平安也相信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

所以他也不怕别人诬陷,谁要是在李世民那里诬陷他谋反,可能会自讨苦吃。

但是也不能保证,李世民之后,下一位帝王还能如此相信他。

陈平安对爵位什么的,并不在意。

对于会不会有人诬陷他,又或者是,他会不会有危险,也不在意。

他已经死过一次了。

是真的看淡了。

不然,李世民因为他写史册而对‘武氏’出手,可能都有些无法释怀。

也正是因为陈平安多少有一些看淡了,所以才会不是那么的在意。

李世民也是一脸欣慰的看着眼前这一大片被挖得坑坑洼洼的田地,以及身前那堆成一座小山的土豆。

转头看着陈平安,笑着说道。

“陈卿,你知道嘛,这就是朕最爱看的风景,怎么看也看不够的风景!”

陈平安抱拳道:“陛下,以后每一年,您都会看到这心旷神怡的风景。”

李世民哈哈大笑,那笑声格外的畅快!

这是武‘武氏之祸’以后,他最为开心的时候了。

同时,也因为身前这一座金山,驱散了‘武氏之祸’带来的阴影和打击。

心中的那一片阴云,也散了不少。

李世民笑完以后看着陈平安说道:“陈卿,朕要封你为王!”

李世民的话刚说完,不仅陈平安楞了,身边的人全楞了!

啥?

陛下刚刚说什么?

要封谁为王来着?

我们是不是听错了?

陈平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抱拳,躬身道:“陛下,请三思,封王之事非同小可,臣,受之有愧。”

李世民刚要说什么。

魏徵就站出来了,抱拳道:“陛下,请三思!”

封王可不是开玩笑的。

陈平安来历神秘,虽然功劳很多,如今又拿出了高产土豆,可以活万千百姓。

这三年来的功劳,足以封王。

特别是这高产土豆就能让人无法劝诫。

但是,魏徵还是站出来了。

必须站出来。

陈平安才多大?

他现在就封王了。

以后若是还有功劳,又该如何封赏?

以后若是又拿出一高产农物,又该如何封赏?

到时候,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时候,又该怎么封赏?

随后,房玄龄也站出来了,马周、褚遂良等人也站出来了。

也就萧瑀、李靖等人,还在观望,也不发表什么意见。

王爵啊!

就算是李靖率兵打败突厥,并且还活抓了突厥的可汗阿史那咄苾。

却也没有封王。

陈平安也不过二十多岁,出仕三年,便已经封为异性王。

这多少还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萧瑀、李靖等人不想得罪陈平安,以为站出来,就是阻拦了陈平安封为异性王。

事后,说不得还会被陈平安惦记上。

当然,也不是怕时候陈平安会报复他们,因为他们也了解陈平安的心性,并非是那样的人,或许,陈平安心中也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所以也不愿意接受。

可他们看李世民的神情,也不像是惺惺作态,而是真的要封王。

既然如此,也就不必站出来劝阻了。

李靖早就已经不问朝政,在家修养。

今天也是被宦官们找上了门,说是皇帝召见。

李世民确实用不容置疑地语气,说道:“此事不用再议了,朕意已决,为陈平安封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