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勣受命组建了大唐海军,在海上一战而打的海贼再也不敢抢夺大唐海商商队,东瀛更是因此而俯首称臣。
但是这一战也只不过是让东瀛见识到了大唐海军的强大,至于吐蕃、突厥那边,是感觉不到的。
吐蕃当初也仅仅是面对着来自于大唐、西突厥的压力,迫不得已才低头。
如今几年通商积累了一些财富,又因为内地出现了一些反抗的声音。
中原一些僧人悄悄地传道,还有一些部落、商贾等也开始不满松赞干布、禄东赞等依靠的密宗。
所以,吐蕃内乱已经有了苗头。
禄东赞为了掐灭这个苗头,打算对大唐出兵,再向大唐的皇帝请求和亲。
可禄东赞的几次出兵,都被唐军给打退了。
唐军的披甲士卒越来越多,镇守西关的边军越来越强,武器装备也很好。
吐蕃的出兵本来就是小打小闹,就想着以此来扰乱大唐边关。
到时候,大唐的皇帝为了安抚他们,必定会答应和亲的请求。
松赞干布迎娶了大唐的公主,就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吐蕃的最负盛名的干布!
内部那些不好的声音,也会慢慢地消散。
“吐蕃三番五次侵扰西关等边地,虽然都被将士们奋勇杀敌,打退了。”
“可此等行为,是对大唐国威的挑衅!”
“一边打,一边还要请求和亲!此等狼子野心,朕岂能答应?”
“诸卿,你们可有什么说法?”
大殿上。
李世民几乎是咬着牙,沉声问道。
此时的他眉头紧锁,心中犹豫不决。
吐蕃的使臣还在京师长安,已经是第五次前来上贡,然后请求和亲,说是只有和亲了,松赞干布和禄东赞才会有更大的声望,才能让吐蕃之地的那些不臣之人,低头臣服。
可是,李世民在看了陈平安所写的史册之后,知道就算是和亲了。
吐蕃后来也会反叛大唐,率兵反攻中原,扰乱中原边关之地,给西关百姓们造成了不少损失。
松赞干布时期,确实友好。
然而,他死了之后,后来的掌权者就不那么听话,更不那么友好了。
对于是否出兵吐蕃,还是答应和亲,安抚吐蕃,朝中的文武百官,有的支持,有的反对,议论纷纷。
在这紧要关头,王珪缓缓出列,他深知此事的重大,也以为自己明白李世民的顾虑。
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陛下,臣有一言,愿陛下垂听。”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王珪继续。
王珪缓缓道:“陛下,吐蕃虽强悍好战,但如今已是大唐的邻邦。邻邦之间,和为贵。”
“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此次遣使请婚,虽带有几分威逼,但更多的,是示好的姿态。陛下若能顺水推舟,答应和亲,不仅能化干戈为玉帛,更能彰显我大唐的宽容与博大。”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况且,和亲不仅是一场两国之间联姻,更是可以凭借此次和亲,以教化吐蕃。”
“公主若能嫁入吐蕃,必能将我大唐的文明与智慧带入那片土地,让吐蕃人民感受到我大唐的繁荣与昌盛,他们接受教化之后,必定也会尊礼教、知礼节、辨是非、明荣辱。”
“以和亲来安抚吐蕃,让西关边关得以安宁,还可以让两国交好,互通有无,教化吐蕃。”
“此乃利大于弊也!”
王珪的话音刚落,朝中便响起一片议论之声。
有的官员赞同王珪的观点,认为和亲是明智之举;也有的官员持反对意见,担心吐蕃会事后反悔,继续侵犯大唐。
吐蕃不仅仅是雄踞高原的地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吐蕃本身国力其实也不弱。
和如今的突厥自然是比不了。
如今的突厥因为大唐的薅羊毛计划,再加上通商之后,把那些胡商吸引过来,变成了自家人。
允许这些胡商在大唐境内落户,允许他们举家搬迁,并且拥有大唐的户口。
还重用了突厥的几位贵族,让他们进入鸿胪寺,担任鸿胪寺的侍郎。
又给突厥加封了十二位可汗,什么奚利邲咄陆可汗、咄陆可汗、突利可汗、捷利可汗、肆叶护可汗等等。
这些可汗直接分化了整個北地突厥,连西突厥也不可避免。
本来就是为了分化突厥才设立的十二位可汗,怎么可能会少的了西突厥呢?
那个乙毗咄陆也是一个狼子野心之人。
他为西突厥可汗,手中掌握着兵权,还有当地贵族们的支持。
早晚也会成为大唐心腹大患。
既然如此,那自然是要在西突厥设立四五个可汗,划分出来五个区域。
这样一来,乙毗咄陆也就无法完全掌控整个西突厥了。
所以,突厥的实力早已经不复当年那般强盛。
而吐蕃因为地域原因,一下子就成为了西域之地最强的番邦。
对于大唐关内那富饶的土地和丰厚的财富,作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他们可谓是眼红已久了。
可他们毕竟不是中原文明,他们祖祖辈辈就不知道种地是个什么概念!
就目前的吐蕃来说,让他下天山,去中原之地抢一把那没话说,可让他统治中原,松赞干布还真不知道拿那么多地怎么安排。
所以,他自始至终就没有想着入侵中原,从而占据中原之地。
禄东赞平素里也是个大气机敏的主,哪怕遇到难题也能谈笑风生,可此时的他,却久违的皱起了眉头。
实在是最近吐蕃境内的一些不好的声音越来越大,超出了平常动静。
他总觉得这些声音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却又无法完全掐灭这些个声音。
因为密宗的那些个做法,确实是让人不能完全建立起来崇敬之心。
相比较起来,中原的禅宗,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功德在身、往生极乐的思想,更容易让人接受。
也正因为如此,吐蕃境内已经是吵起来了。
不仅吵起来了。
还打起来了。
密宗有几位高僧,都被人给暗杀了。
好嘛,外患还没解决,内忧却突然出现,打了个措手不及。
对于大唐,虽然吐蕃借助高原的自然条件,一直能够自保,从未被人攻上来过,可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们对于中原一直念念不忘。
别看吐蕃在大小金川跟大唐还曾经来回过几次,可实际上,真要是他们的部队下了高原来跟大唐作战的话,一个不小心怕是屎都会给打出来。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些东西,所以,哪怕他们如今眼馋大唐实在是眼馋得不行,想想国内的情况,也只能叹了口气。
最后,就想到了这个办法,让吐蕃的贵族们支持出兵,去大唐边关们抢劫一番。
以此来吸引他们的目光,减小中原禅宗和密宗的争端。
并且,想办法让大唐答应和亲,把大唐的公主嫁过来,嫁给他们的赞普松赞干布,为松赞干布造势。
松赞干布迎娶大唐高贵的公主,必定能够赢得整个吐蕃子民们的称赞和敬仰。
从而彻底掌控整个吐蕃,再学习大唐,安抚万民,休养生息,从而国富民强。
至于大唐这边。
李世民是听过陈平安讲述,后世之大明帝王,喊出来的口号。
并且十分认同的。
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偿,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才是天朝上国应该有的态度。
为什么要和亲。
把大唐高贵的公主嫁给一个番邦,还要送上丰厚的聘礼?
大唐的将士们不能守护好大唐的边关吗?
让大唐的公主付出自身一生的幸福来维护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
可是,吐蕃未曾教化,大唐又自号天朝上国,喜欢端着面子。
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大唐丢了里子。
千年之后。
世人如何看待这一次的和亲?
必然是养虎为患啊!
李世民想到这里,咳嗽了一下。
“咳咳。”
“叔玠所言有一些道理,借助和亲之机,行教化吐蕃之事。”
“若是能以和亲来安抚吐蕃,使得西关边关安宁,那自然是极好的。”
“可是……叔玠,你可有想过,养虎为患?”
李世民仅仅是以四个字,表达了他的态度。
那就是和亲是养虎为患之举。
不可取!
王珪愣了一下。
连忙抱拳道:“陛下英明。”
长孙无忌紧接着站出来了。
“陛下,微臣有话,不得不讲。”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声音虽轻,却字字铿锵。
“辅机,你但说无妨。”李世民龙颜微侧,示意他直言不讳。
“陛下,关于与吐蕃和亲之事,微臣以为陛下所言养虎为患,实乃明鉴之言。”长孙无忌言辞恳切,字字如金。
李世民道:“哦,你觉得朕说与吐蕃和亲,乃养虎为患,你支持朕之言语?”
长孙无忌连忙道:“陛下所言乃真理也,微臣以为,吐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日虽表归附,他日若势力壮大,难保不生异心。”
“况且,吐蕃之地,民风彪悍,若以公主和亲,恐难保证其安全。此等冒险之举,实非明智之选。”
李世民闻言,沉吟片刻,道:“辅机所言,亦有道理。你且说说,有何良策可以让吐蕃不敢再出兵扰乱边关?”
长孙无忌微微躬身,道:“陛下,微臣以为,应加强对吐蕃的监视,同时派遣使者前往,以礼相待,晓以大义。若其真心归附,则可慢慢建立信任;若其心怀叵测,则我朝也可早有防备。此外,我朝应增派兵力,在西关之地建立军事要地和重镇,以训练士卒,适应西关荒凉之地,以图往后兵出吐蕃。”
李世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道:“辅机所言甚是,朕当深思之。”
长孙无忌心中一喜,继续道:“陛下,和亲之事,虽可暂时安抚吐蕃,但长远来看,却是隐患重重。我朝应以内政为本,强军为基,方可长治久安。”
李世民点头称是,道:“嗯,辅机所言甚是,大唐如今兵强马壮,却还要害怕区区一个吐蕃,就因为他们扰乱边关,就要把大唐之高贵公主嫁过去。”
“吐蕃那等苦寒之地,我大唐公主嫁过去,过着苦日子。”
“这岂不是丢了大唐天朝上国的颜面?”
“到时候,传出去了,是说大唐打输了,才下嫁公主,还是说,大唐打赢了,却还要下嫁公主?”
“和亲一事,朕绝不答应!”
长孙无忌躬身而退,心中却又有了考量。
而这时候。
魏徵也跟着站出来,表示支持不和亲,吐蕃这是明显想要逼迫大唐答应和亲,乃是用心不纯。
只不过,对于有一些人来说,用一个公主换来安宁,也不是不行。
反正,嫁的又不是自己家的女儿。
而且,用公主来和亲,也就能让皇帝少一个联姻的女儿,再宣传宣传,公主是用来和亲的,也可落一落皇帝的面子。
对于这事儿,有人还真的乐意见到。
郑仁基就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吐蕃就算是狼子野心,可如今,大唐若是贸然出兵,是不是会正中禄东赞的下怀?”
“吐蕃地处天山之上,听闻,若是我们中原人过去,就会头晕目眩,呼吸不畅。”
“将士们出兵吐蕃,必定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到时候,吐蕃趁机反扑,我朝的将士们又因为头晕目眩而无法作战,岂不是要被吐蕃轻松击败?”
“臣以为,可以答应和亲,但是必须要吐蕃签订盟约!”
“若是吐蕃胆敢再犯,就不再和吐蕃通商,还要联合吐谷浑等逼迫吐蕃,给出赔偿,上交投降书!”
很明显,五姓之家还是想要促成大唐和吐蕃的和亲,也就是嫁公主。
陈平安听完郑仁基的话,就站出来了。
对方说到了他了解的知识领域,怎么能不站出来说几句呢?
况且,所谓的天山非中原人可踏足,会头晕目眩什么的这些知识点,他已经向李世民解释过的。
“陛下,臣反对,郑侍郎所言,乃是有失偏颇。”
“所谓中原将士不能出兵天山,并非是什么诅咒,又或者是天山之特殊位置,中原人之所以在吐蕃之地,很容易头晕目眩、呼吸急促,是因为天山上的空气相比较中原来说,比较稀薄。”
“我们每个人都会呼吸,这呼吸就是吸入空气,在呼出去。”
“吐蕃地处高原,上面的空气太少了。”
“大唐的将士们初次到那高原上,自然是呼吸困难,可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可以让边军们前往高原之地,慢慢地适应那里的空气,一边适应,一边训练,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应该就能够忍受吐蕃那稀薄的空气。”
“到时候,直达吐蕃的天山上,也是轻轻松松的事!”
“还请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