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没有犹豫,直接回道:“臣不知。”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胡乱猜测,给被人泼脏水,反倒是让那个真凶逍遥法外。
李世民看了看陈平安,心思一转,说道:“嗯,不知道便不知道吧,朕会查清楚的!”
“此事非同小可,应该是有人觉得你触动了他的利益,觉得你挡住了他的路。”
“放心,朕也会给你一个交代。”
陈平安回道:“陛下,其实臣也一直有这個防备,毕竟,臣所做之事,确实是挺招人恨的。”
“不管是扩大将作监,提升了工匠们的身份,还搞发明创造,给了不少商贾生财的机会,以至于断了某一些人执掌整个大唐商业的路。”
“还是说,当初的琉璃狼王,破了突厥的联盟,挑起了战火,又建言薅羊毛计划。”
“还有……得陛下圣宠。”
真要说起来。
陈平安现在确实是招人恨。
特别是浑天说,在大唐邸报上和大儒们辩经。
当初可是热闹不已。
陈平安解释了论语上的两小儿辩日,也解释了其他经书上的不少问题。
可以说,陈平安直接在大唐邸报上来了一个十万个为什么。
用科学理论以及科学真理来打的大儒们措手不及。
比如。
同样大小、不同重量的铜球和铁球,在同样高度上落下,哪一个先落地?
比如,同样重量,但是一大一小的铜球,在同样高度上落下,又是哪一个先落地?
比如,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铜球和铁球,在同样高度上落下,哪一个先落地?
还有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铁球,在不同高度上落下,哪一个先落地?
有大儒说,这些个问题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他们谈论的是圣人之言,是古之先贤为之叙述的真理,什么铜球铁球,哪个先落地,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陈平安又用了圣人之言来反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又比如,什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
而实验证明,这些还是有意义的,陈平安最后在邸报上写了一篇文章。
叫做先贤论。
古之先贤,今之先贤。
千年之后,后人又该如何看待大唐?
难道说,大唐就没有先贤吗?
大唐奉千年之前的先贤为圣人,千年之后的后人亦可奉大唐之先贤为圣人。
后来,又发表了一篇读书论。
上面提到了死读书、读死书的言论,又提出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
陈平安的这些所作所为,自然招致了一些大儒,一些名门世家们的不满。
咋地,我们依靠这些圣人之言传家,结果……你说我们是死读书、读死书?
所以,陈平安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怀疑某一个人。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所以,直接跳过了这个话题。
“你今日进宫,所为何事?”李世民问道。
陈平安这才想起来,自己进宫来见李世民,是做什么的。
便直接拿出了史册。
“陛下,臣又写了五年的史册,还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接过来。
翻开细细阅读。
看到李隆基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倒是有了一番欣慰。
自李治之后,大唐总算是出现了一位中兴之君。
只不过,没能看到大唐和吐蕃之间的争斗,黄河九曲之地,就这么割让给了吐蕃。
李世民是直皱眉头,李隆基登基之初,就面领着太平公主的打压。
这位公主甚至是想要行废立之事?!
因为对于武氏的厌恶。
所以厌屋及乌。
李世民对于太平公主这位公主,其实也有一些厌恶。
所以,看着李隆基最后逼死了太平公主,甚至是清算了太平公主一系。
竟然还勾起了嘴角,似乎还挺高兴的。
后面见到陈平安稍微提了一嘴,柴绍和薛绍,平阳昭公主和太平公主的某一种联系。
瞬间蹙眉,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须知道,平阳昭公主那可是李世民打心眼儿里尊敬的亲人呢!
看到李隆基融了天枢,又看到了郭虔瓘(guan)破突厥于北庭,还是又有了一些欣慰。
就是最后看到陈平安特意写了写太平公主,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更是不喜,强忍着恶心看完了。
“啪!”
合上了史册。
直接放在了旁边。
喝了一口茶。
压压惊。
然后才开口道:“李隆基能够中兴大唐,确实是有着中兴之君的风范。”
“你也有言,中原五千年之史册,少有帝王可以一直保持着明君之资,一生都是秉承着心怀天下之雄心。”
“很大一部分的帝王,那都是有功也有过。”
“是吧?”
陈平安回道:“是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
所以,在他的心中,李隆基这位,其实还算是明君,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继承人。
要不是他最后力挽狂澜,大唐国祚可能就要真的拱手让人了。
太平公主一个女子,又何以能够服众?
李家没有一个麒麟子,又何以继承大统?
没有人挑起这个担子。
大唐最后必定会分崩离析。
好在,出现了一位李隆基。
“一个‘武氏之祸’当真是遗祸千年啊。”
李世民感慨了一下。
“一个‘武氏之祸’,不仅仅是耗费了大唐从贞观一来一直的休养生息,积累下来的国库财力。”
“朕连建造一个大明宫,都要被劝阻,而武氏却能建造万象神宫、还有什么天后神像,还有什么明宫等。”
“这可都是朕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财啊!”
李世民是真的心疼。
自己都还没想着去享受,就算是想享受享受,可是这朝中的大臣们也不愿意。
他还想着维护自己圣明帝王的颜面和身份,只能是忍受着。
就比如,上一次去避暑。
就被魏徵等人谏言,说什么太上皇还在皇宫里面呢,你自己倒是出去避暑享乐去了。
这像话吗?
就这,都要被那些大臣们拿捏一下。
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是不舒服。
特别是看着武氏铺张浪费,犹如前朝的隋炀帝一样,把钱不当钱,把子民不当子民。
看着就心痛。
“陛下,这也是无法避免之事,武氏区区一个女子,又是依靠权术,阴谋诡计而登基为帝。”
“她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国祚之念,或许,在她看来,自己所统治的依然还是大唐。”
“更有可能,她其实也有所预料。”
“自己得位不正,朝中的大臣们,还有那些个大儒们,根本就不服。”
“如今的臣服,那也不过是一时的臣服罢了。”
“还有那武氏的子弟们,一个一个也都不成气候,李唐之天下,也因为陛下的贞观之治而深入人心。”
“武氏于这天下,有什么建树?又有什么功绩?”
“不仅没有什么建树不说,还劳民伤财,天下百姓根本就不向着武氏。”
“她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有一些破罐子破摔,直接躺平了。”
李世民是听过陈平安解释何为‘躺平’,所以对于这个词也就不陌生。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所以,千百年来,这皇位之继承,讲究的就是一个得位之正。”
嗯。
说到这里。
可能又想到了玄武门之变一事了。
不过,陈平安当初早就有过定论,李世民乃是千古一帝,是后人敬仰和敬佩的帝王。
至于玄武门之变,虽然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没有人能够否定贞观之治。
故此,两个人在谈论这个时候,其实也没什么好避而不谈的。
“对了,还有一事,李隆基登基之后,改了三省六部之制,还设立了左右丞相?”
“不仅如此,你在上面还写到高力士为左右监军,提升了宦官的身份,并且助长了宦官的权柄?”
李世民想起来史册上的这一点了。
陈平安回道:“陛下,这丞相制度很早有之,先秦时期为相国,始皇帝之后为丞相,秦之李斯、汉之萧何、蜀汉之诸葛亮。”
“一直到前朝的三省六部制,削弱了丞相职权,而李隆基重新建立了左右丞相之制,其实也为后来出现权臣,埋下了隐患。”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
“故此,李隆基之过,便在于此?”
陈平安点了点头,解释道:“丞相之权,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百官之首啊。”
“若是皇帝无能一点儿,这丞相就能够把持朝堂。”
“故此,三省六部制也在后世被称之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度,是一个配合着科举制度,属于中原最先进的制度。”
“只不过,如此一来,相权也就不断变大,以至于出现了权臣,能够只手遮天。”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也能明白了。
毕竟,他可是一位马上帝王,可不要小瞧了战略家的眼光和城府。
李世民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本以为,李家能出一个麒麟子,可惜,虽有中兴之像,却无中兴之能。”
陈平安则是接话道:“陛下,其实,这也是因为李隆基无人教导啊!”
“他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确实如此,看一看李隆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小时候,跟着父亲一起委曲求全。
后面还被一起幽禁在皇宫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没有什么少师教导。
就这样,一直到分封,才有了离开皇宫的机会。
可是,一旦分封,其实也容易成为武家之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看一看李重俊、李重茂等人。
李隆基也不愧是有着枭雄之资,就算是没有名师教导,也没有一个又才德的父亲言传身教,却也能懂得隐忍、装傻之道。
一个软如无能的父亲,还能出来一个杀伐果断、会笼络人心的帝王。
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李世民想明白这一点,也是颇为赞同地点点头。
这么一看。
李隆基确实也还算是可以。
功过相当了吧。
能够为李家夺回江山,还能够又一个开元之治,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当然,李世民没有看到后面李隆基的那些操作。
若是看到了。
就不会这么想了。
李隆基的过错,那还是非常大的。
而要是算上夺回李家江山,并且稳了这么多年,还有一个开元之治,给李唐续上了一口气,也还真的是功过相当。
李世民思绪也有一些乱了。
一手建立起来的大唐国祚,却在自己之后,遭受着各种打击,出现了各种意外。
后世子孙并没有守住这个基业。
多多少少,还是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陈平安也看出来了,便说道:“陛下,其实,大唐这之后的史册,之所以如此,还是出现在了制度本身。”
说起制度,陈平安以前也给李世民讲述过宋朝的制度,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
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
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
这个制度有好也有弊端。
好处就是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
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势力的专权独裁,大宋朝廷制定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
可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
但是弊端也有,那就是有了实权、虚职等,造成了后来的冗官问题。
不少官员拿着俸禄,有着官职,却没有权柄,也没有职责,更不必去做事儿。
也就是说,白吃白喝。
这种问题,也就出现了冗财问题。
不做事儿的官员多了,还要享受着朝廷的俸禄。
也就是说,朝廷要出钱,白白养活这些虚职官吏。
自然是增加了朝廷财政的负担。
可综合来看,相比较唐朝的制度来看,其实还是利大于弊的。
就仅仅是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势力的专权独裁这一点,就足以。
李世民听着陈平安再一次讲起宋朝的政、军、财三大务分开,各司其职。
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
月色朦胧,大理寺的灯火在夜色中摇曳,为这寂静的夜增添了几分神秘。
大理寺卿戴胄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份卷宗,正是关于平阳郡王陈平安遇刺一案的详细记录。
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刑部尚书李道宗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面色凝重,步履匆匆,显然也为此事而来。
两人相视一眼,无需多言,便知道彼此的忧虑。
戴胄起身,引李道宗入座,两人对坐,烛火映照下,两人的面容都显得分外严肃。
戴胄先开口:“李公,平阳郡王遇刺一事,你我都知非同小可。此事若不能查个水落石出,不仅难以向陛下交代,更难以安抚朝野之心。”
李道宗点头,沉声道:“玄胤兄,所言极是。此事涉及朝廷重臣,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依我之见,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调查。”
戴胄点头示意,李道宗继续道:“首先,要查清楚刺客的来历。这些刺客都是死士,在见到事不可为,李将军带着御前侍卫前来营救之后,有几人直接自刎而死,不留活口,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次,要调查平阳郡王近日的行踪和接触的人,看是否有异常之处。”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设立几个最有嫌疑的人,然后从他们的身上入手。”
“平阳郡王不贪恋权柄,一心都在将作监那边发明创造,一直都是与世无争。”
“所以,最有嫌疑的那些人,应该是觉得平阳郡王的存在,威胁到了他们,而如何威胁到他们呢?”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商讨一二了。”
戴胄点头称是,补充道:“我赞同李公的提议。不过,我认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刺客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这些可能是破案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消息泄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调查的细节自然不能泄露,而平阳郡王陈平安遇刺一事,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人也都是义愤填膺。
表示要严惩凶手。
毕竟,陈平安这六年来的所作所为,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油墨、大唐邸报、琉璃、炒茶、海水晒盐等等。
这些可都是利国利民啊!
任何人如今吃上一口白盐,那都要感谢一下平阳郡王陈平安。
更不用说,如今的土豆也推广开来。
就是这一个土豆。
大唐天下万民都要感恩一辈子。
甚至是祖祖辈辈在吃到土豆的时候,都要感谢一下平阳郡王陈平安,感谢他带来了高产的土豆种子。
两人商议良久,最终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
他们决定先派出大理寺的精英密探,暗中调查刺客的来历和行踪;同时,刑部也会加强巡逻和盘查,确保朝廷的安全。
此外,他们还会向李世民禀报此事,请求李世民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夜渐深,书房内的灯火依旧明亮。
两位朝廷重臣的密议还在继续,毕竟,这件事情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国子监的学子们,甚至是都开始联名上书,请求彻查真凶,还平阳郡王一个公道,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读死书、死读书的读书轮,如今还被学子们封为圣人之言。
特别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言已经被学子们封为人生真理。
什么两手不沾阳春水,五谷不分,是非不辨等等,那也都是引人发醒啊!
陈平安虽然志不在文学,但是已经有了大儒之名!
有人甚至是把陈平安在大唐邸报上的所有言论都给抄录下来,编撰为一部《平安集》,也是被传遍士林之间呢。
戴胄深知此案非同小可,他亲自勘察现场,询问李君羡等御前侍卫,收集证据。
这些死士的来历也查不到。
就好像是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他们七个人一样。
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没有见到过他们,这就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因为就算是他们从未在长安城生活,可是只要是进入长安城,就需要盘查,就需要登记造册,递上路引。
可是,戍守长安城的侍卫们也没有发现这几个人的路引,更不记得有这几个人。
这就说明,这七个刺客有过易容!
而如今还能给人易容的,是少之又少,几乎都要失传了。
能够找到这样的人。
其背后的真凶的身份就不简单。
然而,百密也有一疏。
戴胄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刺客使用的短弩、弓、箭矢、匕首、短刀的打铁手艺,并不是如今将作监的手法,也就是说,这些兵器,冶炼的手法应该是独有的。
根据这一点,就可以继续往下查了。
只要是找到会有这种打铁手法的人,就可以查出兵器的来源,说不定,还能顺藤摸瓜,查到真凶。
戴胄、李道宗、魏徵等顺着这个线索,还真的找到了突破点。
这种打铁手艺,来自于前朝的将作监!
戴胄心中一动,想到隋朝虽已灭亡多年,但仍有不少余孽潜伏在民间,伺机而动。
他怀疑此案与隋朝余孽有关,于是决定从这一方向入手调查。
戴胄派出得力干将,暗中打探隋朝余孽的行踪。
经过数日努力,终于得到一条重要线索:隋朝余孽中有一人名叫杨十三郎,武艺高强,行踪诡秘,极有可能是此次刺杀的主谋。
戴胄得知消息后,决定亲自出马,捉拿杨十三郎。
他带领大理寺的精英不良人,秘密潜入杨十三郎的藏身之处。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将杨十三郎擒获。
戴胄将杨十三郎带回大理寺,严加审讯。
在戴胄的威逼利诱下,杨十三郎终于供出了刺杀平阳郡王的真相。
原来,他是隋朝杨林的义子,为了报复大唐朝廷,决定刺杀平阳郡王这一重要大臣。
他精心策划,并且,用上了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死士,实施了这次刺杀行动。
戴胄听后,怒不可遏。
他立即将杨十三郎的供词呈报给皇帝李世民。李
世民听后大怒,下旨将杨十三郎及其同党全部处斩,以儆效尤。
大唐一般的处斩,都要等到秋后。
而这一次,李世民是真的忍不了,连夏天都没到了。
就直接让刑部定罪,然后直接处斩。
以免夜长梦多。
同时,陈平安也知道了这个结果,多少有一些意外。
他怀疑过五姓世家,也怀疑过朝中一些大臣,甚至是某几位大儒。
但是最后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凶手乃是前朝的余孽。
好在,当初没有和李世民分析分析,谁是真凶,这岂不是瞎分析嘛。
李世民也有一些意外,他还让自己手底下的人去监视五姓世家的人,还有朝中几位大臣,包括长孙无忌呢。
结果,竟然是隋朝的余孽?!
这个结果,好像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
李世民最后还是相信了戴胄、李道宗两人的调查,毕竟,他手底下那些人的暗查,也没有发现五姓世家有什么动作。
他们和陈平安遇刺一事,似乎并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此事和他们有关。
而那个杨十三郎也已经承认,身份也对得上,证据也对得上。
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
东瀛。
此刻数千艘大船,已经聚集在东瀛之西海岸。
这里其实已经成为了大唐的一个殖民地。
为了能够更好的通商,大唐允许商贾们在这里建立重镇,以作为大唐在东瀛的据点。
对此,东瀛的舒明还有其他人,也都是不敢言语。
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大唐在这边,以五个月的时间,建立起来一座庞大的都城。
而大唐商贾们采用的正是研发出来的水泥,每一次带着好几船的水泥到东瀛的西海岸,最后选择在这里,建立一座都城。
有了水泥,建造都城自然也就简单、方便多了。
有了水泥砖,根本就不需要费心费力去寻找石砖。
对于唐朝这种建造都城的速度。
东瀛的舒明等人,也是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而为了能够把东瀛的两座银山给搬回大唐,为了震慑东瀛那些宵小。
李世民拍板抽调江南折冲府部分兵力,在东瀛那边的都城设立安东都护府,专门负责护卫这一都城。
并且,下令由苏定方为安东都护府的大都督,执掌都城中的三万兵马。
这可是精兵强将。
因为他们算是出了中原之地,到了东瀛这边,路途遥远,所以,家中亲人愿意跟着过去的,也允许他们到那边安顿,甚至是还给他们置办了土地。
也就是从舒明手中,用货物换来了土地。
为大唐的子民作为安顿之地。
这就相当于是强占了。
舒明等人也不敢有什么言语。
苏定方当初当着他们的面,直接斩杀了东瀛大臣,他们还历历在目呢。
当然了,之所以在东瀛这边建立都城,也是李世民和陈平安等臣子深思熟虑的事情。
有了小型的投石机,大唐的海军也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强的装备。
就是新的都城,都配备了新的大型投石机。
其杀伤力更大。
其次,就是加固现有的战船问题,造新船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毫无拘束,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了。
东瀛那边还能持续为大唐输入白银,并且还能给大唐提供一个外销的市场。
而西域丝绸之路那边,就有了一些意外状况。
其实,也不算是什么意外。
李世民当初就在布局嘛。
让吐蕃主动攻打吐谷浑,大唐的神威军开始救场。
来一个驱虎吞狼之计。
李世民看完西域的战报,对长孙无忌等人说道:“看来,吐蕃那边已经等不及了。”
长孙无忌回道;“陛下,吐谷浑在这几年,跟着大唐一起走丝绸之路,也富裕起来,成为了西域之地一大番邦,有着不少的辎重,吐蕃自然是想要一口吞下。”
房玄龄回道:“吐蕃的野心很大,当初不答应和亲,乃是最正确的决策。”
李靖说道:“陛下,臣以为,或许可以行驱虎吞狼之计。”
李世民这才开口道:“药师之言,和朕不谋而同。”
这一招,本来就是李世民想出来的。
他可是大唐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在见到了吐蕃和吐谷浑的地理位置,还有吐谷浑这几年,跟着丝绸之路,也发了大财,壮大了自身,那自然也就有了想法。
而现在看来,这一个计策是绝对可行的。
毕竟此刻的吐蕃已经是自顾不暇,内部的争斗已经被大唐给搅起来了。
最大的一个争斗,就是反对密宗佛教的那种没有人道的理念,这是吐蕃子民们越来越强盛的念头。
自从中原的佛教和道教经书和思想等,传到了吐蕃之后,还有那些私下里开始传教的僧人,鼓动吐蕃的子民,让他们反对本土的密宗。
禄东赞自然是看出来了。
所以,他们需要把内部的矛盾转移成为外部的矛盾,需要用一场战争来巩固自身的地位。
李世民问道:“若有一战,何人为帅?”
薛仁贵如今已经在高州那边不走了,开始联合冯盎一起,慢慢地发展岭南之地。
如今又是修路,又是用水泥搭桥,从汉中到高州,再从九江到高州。
总之,岭南这一块地。
大唐是吃定了。
不仅如此,唐朝还运输了一些粮食种子,在岭南之地开始开荒。
司农司的官吏们也过去,教会岭南之地的百姓们耕种,这里和江南之地差不多,适合耕种稻米。
再采用陈平安的意见,培养出来三季稻的耕种之法。
那大唐就不缺粮食了。
苏定方又去了东瀛那边,戍守大唐在东瀛那边建立的都城重镇。
裴行俭……他比较年轻。
至于李靖,他现在就是兵部尚书,相当于是在这个尚书位置上养老了。
李靖想要辞官归隐,李世民一直没允许,好几次单独相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求他继续担任兵部尚书,支持府兵制、折冲府的兵制工作。
其实,李世民是想要在以后,对兵制进行再一次的改革,学习宋朝,或者是明朝,或者是陈平安提出来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制度。
李勣倒是可以为帅,程咬金也可以,尉迟敬德也算一个,西海道大总管段志玄;右卫大将军、潞国公侯君集,幽州都督、鄖国公张亮,这些都可为帅。
只不过,到底是何人能够担当此任,率领大唐的神威军,去西域之地驱虎吞狼,吃掉吐蕃的外攻吐谷浑的大军,以扬大唐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