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一片混乱的东欧
身为国家陆军总参谋长如此重要的职位,战争期间在所有公众面前,对他国公主行骑士礼。
这几乎是告诉全世界。
我虽然是他国将军,但我效忠的对象永远是您,就算是俄罗斯帝国的曼纳海姆将军还清楚的知晓,应该辞去原来的一切职务。
这气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理米兰·霍扎全身发抖。
要不是处于战争期间,米兰·霍扎要当场将莱托夫斯基尔尔撤职。
莱托夫斯基尔将军对希尔德行骑士礼。
倒也不是特别的大事。
毕竟他本身就是希尔德的骑士,只不过大伙都忘了这回事。
只是在那样的场合下就显得有些大逆不道了,起码你别当着所有人的面啊,你私底下再跪啊。
阿达尔波特·冯·莱托夫斯基尔。
一战时期奥匈帝国第五集团军将军。
参与塞尔维亚战役,也是在塞尔维亚战役期间,莱托夫斯基尔将军被希尔德册封为骑士,之后又参加了伊松佐河战役。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捷克出身的军官,莱托夫斯基尔自然被划分为捷克斯洛伐克去,与他的好友齐布尔克将军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军。
捷克斯洛伐克高层能让莱托夫斯基尔将军成为陆军总参谋长,一来是是因为莱托夫斯基尔将军确实有能力,战功赫赫的将军没理由不晋升。二来就是因为莱托夫斯基尔跟奥匈帝国皇室的关系有点僵。
就像现在捷克斯洛伐克和莱托夫斯基尔的关系,当初捷克斯洛伐克就是看重,莱托夫斯基尔将军被希尔德册封为骑士,让哈布斯堡对他耿耿于怀。
没想到现在回旋镖回到他们自己身上了。
实际上。
希尔德也没想到莱托夫斯基尔将军会这么做。
莱托夫斯基尔将军并不在希尔德的计划当中,二十世纪的时代实在是太宏大了,就算是希尔德也心有余力不足,希尔德对捷克斯洛伐克也不怎么用心,当时也只不过利用莱托夫斯基尔将军一步步掠夺权力。
这么多年都没有联系过。
只能说莱托夫斯基尔不愧是一根筋。
希尔德与莱托夫斯基尔将军步行在一起,莱托夫斯基尔将军一身军装,胸前佩戴的则是那枚打下贝尔格莱德的军事功绩十字勋章。
相比较起来希尔德也是一身军装,不过是巴尔干的军装,上身是是黑色带着金色条纹以作装饰的,因为胸部有些过大的原因,所以显得军装有些紧绷,勾勒出腰肢和臀部,下身则是黑色丝袜包裹着大腿,再往下则是黑色高跟长靴。
在夏天的缘故,显得有些闷热。
没有佩戴任何勋章,不过手中握着的白银元帅权杖象征着其地位。
希尔德开口说道。
“将军这么做会带来很多麻烦。”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
希尔德笑笑。
“我得明确告诉您一件事,将军,德国不会放弃对捷克的欲望的。”
“我知道。”
“那么将军您的想法是什么?”
莱托夫斯基尔将军所面对的局面比曼纳海姆将军还要复杂。
曼纳海姆只效忠于尼古拉二世个人,并不效忠于俄国,在芬兰解决好一切之后,他可以抛弃掉芬兰所有的一切,选择效忠于阿纳斯塔西娅,如果阿纳斯塔西娅想要对芬兰出手,曼纳海姆将以死来表达忠诚。
莱托夫斯基尔将军不行。
他是出身在奥匈帝国的捷克人,一个帝国主义者,但却并不效忠于哈布斯堡皇室,从個人法理来说,他效忠于希尔德。
而伴随着奥匈帝国解体,他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将军。
如果希尔德面临与阿纳斯塔西娅一样糟糕的局面。
那莱托夫斯基尔将军也将毫不犹豫辞去现在的一切职务,选择效忠希尔德。
只不过。
现在希尔德并不需要他。
如果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宣战,那将让莱托夫斯基尔将军陷入不义之地。
“我不知道。”
莱托夫斯基尔将军诚实地回答道。
“那么我只能跟您说,将军,我不希望到有一天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会兵戎相见。”
“是,殿下。”
.....
...
捷克斯洛伐克现在也没心情在乎莱托夫斯基尔将军这点事情,他们此时正在跟波兰进行谈判。
伴随着多国宣战。
整个东欧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这不是军事上面的混乱,而是政治层面的混乱,关于战后利益分配的问题,各国已经吵的不可开交。
其中还有比较关键的,捷克斯洛伐克与波兰的谈判。
捷克斯洛伐克想对苏俄宣战。
好在战后获得利益。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捷克斯洛伐克与苏俄并不接壤,就是为了防止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进场,波兰最初的路线可不仅仅是基辅,是从波兰沿着罗马尼亚边境一路打下来。
捷克斯洛伐克想要参战的话,就得获得波兰的同意。
所谓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同盟,可并不是说,因为利益符合,想要建立就可以建立起来的。
就仅仅是捷克斯洛伐克与波兰之间还有着旧账。
比如说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的。
切申地区。
一战结束后的国家划分是一个严重问题,捷克斯洛伐克与波兰的切申地区,是仅次于苏台德地区对捷克斯洛伐克争议最大的地方,这个地方55%是波兰人,捷克人只有27%,这块地方被划分给了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因为这个地区爆发冲突,谁也不肯在这个问题上让步,捷克斯洛伐克率先使用武力,杀害了大量居住在切申地区的波兰平民与知识分子。并且在苏波战争时故意给波兰捣乱,阻止援助波兰的物资抵达波兰。
在原本历史中波兰参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让波兰不在乎过去的事情,与捷克斯洛伐克和睦相处,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仇恨可不仅仅在于德国。
而是化作蚀骨的毒,渗透在这片大地每一个角落。
现在。
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仅是想要获得瓜分俄罗斯获得利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面对来自德国的压力,哪怕捷克斯洛伐克号称世界第七工业国,但与德国依然拥有着难以想象的鸿沟。
特别是在看到巴尔干的军事实力之后,鬼知道现在的德国已经进化到什么地步了。
所以现在捷克斯洛伐克正在与波兰进行谈判。
也没心情搭理莱托夫斯基尔将军那点破事。
等到战后再好好谈一样。
.....
这也是为什么希尔德给了毕苏斯基元帅两个选择。
实际上毕苏斯基没得选一样。
战胜苏俄之后,波兰就必须舍弃激进的民族主义,大英帝国也不会容许波兰的激进行为,那么激进的希米格维将军就必须撤换。
1933年7月15日。
波兰将军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晋升为元帅。
毕苏斯基元帅亲自抵达基辅。
希米格维元帅被任命为波兰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卡齐米日·索斯科夫斯基将军被任命为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在苏俄方面。
苏俄西线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已经回到莫斯科,无论怎么看,莫斯科都将处于风雨欲来的景象。
伴随着捷克斯洛伐克的二十万军队加入战场。
再加上波罗的海三国加上芬兰的二十万军队。
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战争的天平已经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状态。
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境内的军队都开始节节败退。
......
..
而关于俄罗斯帝国的重建也依然是在争论当中。
波罗的海三国与芬兰联军正在进攻圣彼得堡,只要圣彼得堡打下来,俄罗斯帝国就可以正式建立。
俄罗斯帝国内部的权力争斗也在开始。
在这种时期,几乎可以说掌握军队就掌握了一切,特别还是在这种大量军队非俄罗斯人的状态,目前俄罗斯帝国军队正在急速扩张,目前已经扩充到十万人,不过有近乎五万人是乌克兰人。
毕竟在乌克兰地区,如今乌克兰又在严重饥荒,对于乌克兰人来说,与其只能干等着救济,不如加入军队就有足够的粮食。
以及那彻骨的恨。
这些乌克兰军队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自然是完全不受控的,只是短期名义上属于乌克兰,等到乌克兰正式建国,就会从俄罗斯帝国军队分离出去。
不过阿纳斯塔西娅倒是想多了。
希尔德并没有把阿纳斯塔西娅身边的人给杀光了。
只能说现在这个时间段,英国与希尔德正在把俄罗斯帝国高层进行一步步替换,主要针对对象有外交大臣伊林,摄政大公基里尔,大主教安东尼,以及军队中各种各样的保皇党。
毕竟英德又不玩大清洗。
属实是阿纳斯塔西娅俄罗斯人刻板印象了。
而英国对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罗的海这些国家争端进行了干涉,对这些国家的矛盾进行了调停。
倒不是多符合英国的利益。
是符合英国首相鲍德温的利益。
这就得说到前首相寇松公爵了,寇松公爵的功绩是什么?
是给永无宁日的巴尔干地区画上了句号。
是终结了巴尔干千年的仇恨。
即使再过几百年,也仍然会有人记得寇松公爵的功绩。
哪怕是前前前首相大卫·劳合·乔治给世界留下来的印象,也是带领英国打赢世界大战。
但鲍德温就不行了。
他也需要一个足够亮眼的功绩,光是打败苏俄还不行,还要给东欧千年的仇恨画上句号。
所以鲍德温绝对不会允许东欧局势失控。
希尔德怎么折腾,鲍德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至于俄罗斯帝国的控制权,那就让张伯伦跟希尔德折腾,反正俄罗斯帝国打完外战还要打内战,等到俄罗斯帝国真正建立起来,估计鲍德温都退休了。
当然。
估计鲍德温没想到,希尔德针对的是他本人。
....
比如说现在的威尔士亲王爱德华。
战争前期的爱德华还是挺感兴趣的,不过当战争进行几个月之后,爱德华就提不起兴趣了。
这个时代的战争就算对比起一战进步很多。
但依然是血肉磨坊。
最重要的是。
爱德华觉得英国远征军总参谋长蒙哥马利将军一点都不尊重他,哪怕爱德华要求蒙哥马利将军配合波兰军队一起进攻基辅,蒙哥马利将军也丝毫不为所动。
导致基辅城破的时候,在国际舆论当中,英国就是来打酱油的。
哪怕是英国提供了轰炸机,以及绝对的后勤资源。
但跟波兰那几十万的伤亡比起来。
根本无人在意。
蒙哥马利将军也不搭理爱德华依然我行我素,这让爱德华对蒙哥马利将军非常不满,可不满又能怎么样呢?爱德华拿蒙哥马利将军没有任何办法。
在战争开始之前。
首相鲍德温就告诫过爱德华,不要对蒙哥马利将军的决策发表任何看法,你必须完全听从蒙哥马利将军的指示。
如果爱德华去找鲍德温的话,那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
如果爱德华去找乔治五世的话,除非爱德华疯了,鲍德温好歹因为君臣关系还会给爱德华足够的尊重,乔治五世可不会给爱德华一点面子。
那是直接抄棍子就揍。
没办法。
爱德华也去问过希尔德,希尔德给爱德华的建议则是,去前线吧。
不过这又被蒙哥马利将军给拒绝了。
倒不是蒙哥马利将军单纯想跟爱德华对着干。
其实在蒙哥马利看来,现在英国的军队的确不应该作为主力了,其他国家的军队都已经参与进来,而英国军队的大多数士兵其实都是英联邦士兵,这些英联邦士兵如果在战争中表现出色。
他们将会给英联邦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赢得足够的自治权,世界大战后英联邦国家能够赢得足够自治权,就是因为在世界大战时付出了血的代价。
英国现在应该做的是,帮助乌克兰地区进行重建。
在爱德华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爱德华也没办法。
只能去找辛普森夫人,即使爱德华知道这不对,在战争期间他是绝对不能去见辛普森夫人的,再加上这段时间,哪怕英国远征军被认为是打酱油,爱德华的声望也获得了巨大提升。
......
...
就在这个时候。
1933年8月20日。
但泽。
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米克洛什来到但泽见希尔德。
希尔德知道霍尔蒂为什么来见自己。
只能说鲍德温因为大英帝国最近太顺了,真的开始飘了,他居然真的认为自己可以给东欧带来和平。
憎恨已经深入这片大地骨髓。
霍尔蒂非常干脆地向着希尔德单膝跪下。
“殿下,我希望您来担任匈牙利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