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西班牙与美国内战(1 / 1)童话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西班牙与美国内战

德国。

柏林。

柏林帝国歌剧院。

歌剧院当中演出着音乐家瓦格纳的歌剧。

特里斯坦与伊苏尔德。

在歌剧当中,特里斯坦是康沃尔国王的侄子与骑士,他杀死了爱尔兰公主伊苏尔德的未婚夫,在一艘船中身受重伤的特里斯坦与伊苏尔德相遇,不过特里斯坦的眼睛让伊苏尔德无法下手。

特里斯坦被允许离开,并被要求永远不得再回来。

特里斯坦违背了他的承诺。

不久后特里斯坦代表康沃尔国王,过来迎娶爱尔兰公主伊苏尔德。这让伊苏尔德感到憎恨,特里斯坦将自己的剑递给伊苏尔德,伊苏尔德拒绝了,她递给特里斯坦赎罪的毒药,特里斯坦饮下了,伊苏尔德也饮下了。

赎罪的毒药被女仆用爱情魔药替换了,特里斯坦与伊苏尔德不可控制的爱上了彼此。

只不过伊苏尔德是必须嫁给康沃尔国王的。

特里斯坦与伊苏尔德的私情也注定被康沃尔国王发现,所幸的是,康沃尔国王决定原谅他们。

康沃尔国王可以原谅。

特里斯坦无法原谅自己,他挑衅自己的朋友并与其决斗,在最后关头松开了武器。

牧羊人说只有伊苏尔德的到来才可以拯救特里斯坦。

伊苏尔德来的太晚了。

....

长达四个小时的时间,男人总是会默默看完,这是他难得的静谧时光。

一旦歌剧结束。

政治与战争就会将他拉回现实。

比如现在。

来自西班牙的胡安·伊格纳西奥·卢卡·德·特纳侯爵已经等候多时,他们故意挑选在男人看完歌剧心情比较好的时期,唯一的问题就是瓦格纳的大多歌剧都是悲剧。

“侯爵阁下,请坐吧。”

“谢谢。”

特纳侯爵坐在了男人的对面。

“首相先生是比较喜欢特里斯坦与伊苏尔德吗?我比较喜欢瓦格纳先生的帕西法尔,它简直可以说是我的挚爱。”

“哦,是吗?侯爵阁下喜欢帕西法尔什么地方?”

“纯粹。”

特纳侯爵笑了笑。

“我最喜欢的是帕西法尔的纯粹,这种纯粹令我感到着迷,即使我无法抵达这样的纯粹,它依然使我不断向其努力。”

帕西法尔在瓦格纳的音乐剧中较为简单。

它讲述的帕西法尔,通过种种考验与诱惑达到取得圣杯,他是瓦格纳歌剧当中完美纯洁的骑士。

这也是男人政治理念中提到最多的概念。

德意志人必须捍卫德意志人的纯洁。

男人笑了笑。

“所以侯爵阁下也是为了捍卫西班牙的纯洁吗?”

“是的,首相先生,在与德意志帝国不远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此刻正在爆发着一场光荣的起义,这场起义是西班牙人民捍卫自己的尊严与信仰,是为了保护西班牙人的纯洁。左翼政府试图用他们邪恶的思想来污染西班牙,我们必须保护西班牙人的纯洁。”

可以看出特纳侯爵的用心。

这些完完全全是男人的政治理念,也是男人最喜欢的纯洁,西班牙又恰好是欧洲最保守,最传统的天主教国家。

只不过再多的话语,最后还是得屈服于政治利益。

男人说道。

“我非常理解西班牙人民的感受,但整个德国并不是我一個人做主。西班牙政府是西班牙合法的民选政府,我能够理解你们捍卫纯洁的需求,但.....你们的行为会被称之为叛乱。”

“首相先生,我知道您的顾虑,不过请您放心,我们获得了罗马教宗的支持,我们将不是发起叛乱的军队,我们是捍卫西班牙纯洁的圣战。”

现在的西班牙左翼政府是通过合法选举上台的。

右翼军队发起的武装叛乱是非法的,从法理上一开始就失败了。

不过法理的来源除了国王选举之类。

还有另一个方法。

来自罗马教宗的支持。

男人点点头。

“既然这样我就放心了,侯爵阁下,只要教宗承认你们的合法性,德国将在第一时间为西班牙送去援助。”

事实上自然没这么简单。

右翼军队毕竟是非法叛乱,从明面上来说右翼军队的力量也太弱了,罗马教宗庇护十一世又不是傻子,西班牙右翼军队必须向着罗马教宗庇护十一世证明,他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问题就出在这里。

男人要求右翼军队得到庇护十一世的法理才提供援助,庇护十一世要求右翼军队得到德国的支持才提供法理。

特纳侯爵只能继续说道。

“在这之前我们的将军,尊贵的希尔德加德公主殿下的骑士,佛朗哥将军目前正在北非,我们的军队无法回国,如果首相先生能够一些.......”

还未等特纳侯爵说完。

就被男人打断了。

“您说得对,同样作为公主殿下的骑士,暂时无法从物理上支持他,那么只能从精神上支持他了,请将我的佩剑转送给佛朗哥将军,请帮我转告他,我私人的精神上永远与他在一起。”

........

...

说完。

男人就离开了。

对于男人拒绝提供援助,特纳侯爵早已经有所预料。

理论上来说男人应该提供援助的。

那点援助对于庞大无比的德意志帝国来说,不过是从指缝中流出的砂砾,对于西班牙右翼军队来说可谓是救命的。

男人拒绝的理由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政治层面。

从与法国签订停战协约之后,摄政埃特尔亲王为首的军队,以及大资本家都试图将男人给替换掉了,现在经济危机已经解除,国内恢复稳定,法国已经投降。

德国不再需要一个极端主战的魔怔人,摄政埃特尔亲王需要一个更温和更容易控制的首相。

现在法国与德国可以说是绑定在一起,德国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将受到法国的限制。

比如说。

法国绝对不会允许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

这比法国与德国为敌时,对德国的影响还大。

如果男人支援西班牙,那么这就会成为男人被攻击的点,就像爱德华的事情,成为其他人攻击鲍德温的点。

男人在这个时候不能暴露任何弱点。

当然。

仅仅是埃特尔亲王的矛盾那倒不是重要的,毕竟从一开始,他们之间就存在强烈矛盾。

真正对男人打击最大的是对政治理念的抨击,现在男人无法构建一套新的政治世界观理念,来解释自己的政权,他需要发动战争,但现在的条件是不允许他发动战争。

不过这都是次要原因。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核心原因。

等到这场战争结束,西班牙必然是会恢复为王国制度,那么新的国王就成为难题,以佛朗哥的性格是不会接受阿方索十三世的,就像德国人无法接受威廉二世。

背叛,是不可饶恕的罪。

阿方索十三世的逃亡就被西班牙军队视为背叛。

那么西班牙必须要新的国王,这些人选中包括奥地利王储奥托·冯·哈布斯堡,不过德国和法国都不会允许,现在的奥地利试图恢复君主制来对抗德国的吞并。

问题是奥托·冯·哈布斯堡实在是太年轻了,那么就必须要新的摄政,谁来担任摄政又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奥托·冯·哈布斯堡是不能前往西班牙的。

那么关于其他人选。

其实也不用考虑,佛朗哥会理所当然地选择由希尔德加德公主来暂代摄政王,甚至说直接选择希尔德来加德公主担任西班牙国王。

这是男人不能容忍的。

....

男人知道希尔德的目的是为了欧洲各国王位的宣称。

不得不说时间确实改变太多。

现在的男人已经接受不了希尔德成为其他国家的摄政王,乃至是公主,男人不顾一切地去追寻德意志的纯洁,那么希尔德只能是德意志的公主,不能是其他任何国家任何人的公主。

..........

....

主力几乎全在北非的佛朗哥没有得到德国的支持。

不过他得到了一点来自墨索里尼的支持,一点点地往西班牙运兵,这将对西班牙的格局造成严重影响。

西班牙内战的事情并没有在欧洲引起多大的波澜。

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西班牙实在太弱小了。

作为欧洲吊车尾的国家,西班牙对于其他欧洲的庞然大物来说,甚至都懒得注视它,西班牙出口的那点可怜的矿,也在经济危机之后根本卖不出去。

唯一能够值得关注的就是政治因素。

因为德国没有干涉的意思,英国更是还有一摊子事情需要处理,法国内部倒有想干涉的意愿,只不过贝当元帅不同意。

所以其赋予的政治因素也算不得上是什么。

再加上西班牙一直以来处于政治混乱的局面,发生政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哪怕是关注这场战争的人,也认为这场战争会在几周内就结束。

比起西班牙来说。

欧洲人关注大陆另一边的美国。

同时期的美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如果说西班牙是欧洲最保守最传统的天主教国家。

那么美国则可以说是欧美最保守最传统的新教国家。

只不过不同的是,西班牙是改革派的左翼作为政府,美国则反过来,是作为传统派的右翼作为政府。

当然。

作为美国总统的胡佛,为了能够在1933年的大选中获胜,不得不对现实做出妥协,比如说在文化方面更加强调宗教保守,在经济方面胡佛也没有再进行所谓的小政府不干涉主义。

而是直接一反常态开始大规模干涉市场,效果还算是不错,在政府的大规模干涉下,美国经济开始有所反转,除了需要面临财政赤字以外,还有就是胡佛开始针对垄断集团,军队,黑人以及少数民族,进行的大规模打压。

可以说引起了美国大部分人的不满。

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这种问题到1936年大选之后,只能留给下一届政府来完成。

不过。

到了1935年的时候,美国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沙尘暴,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这让原本在经济危机中开始好转的极端保守主义,进一步加剧,也让美国人认为这是天上至高无上的神并没有宽恕他们。

这直接促使胡佛推进了一系列法案。

比如《道德与正派法案》,胡佛总统提出该法案的目的是促进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它包括针对艺术,文学和娱乐领域的不道德行为的规定。批评者认为,这侵犯了言论自由,并且超越了政府权力。

《爱国主义和忠诚法》,该法案作为确保国家忠诚和团结的手段而提出,其中包含批评者认为侵蚀公民自由的条款。它赋予当局调查和拘留涉嫌不忠或颠覆活动的个人的权力,引发人们对政府越权行为的担忧。

国家纯洁倡议,该倡议是胡佛为打击他所认为的社会道德败坏而做出的努力的一部分。它对媒体、时尚和广告等各个行业提出了严格的监管,以维护保守的正派观念。然而,它引发了那些相信个人自由的人的争议和抵制。

以及。

重新彻查1918年世界大战的所有事项。

这些法案几乎把美国上下层全部得罪。

1936年9月9日。

罗伯特·斯坦顿上校发起武装政变,占领白宫,胡佛总统流亡爱荷华州。

同时斯坦顿上校向美国发起通告。

美国正在迈向极端保守主义,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神应该是希望我们向前进步,而不是迈向过去。胡佛政府也并未能充分解决经济危机,美国应该需要一位更加果断的领导人。

就在欧洲人看热闹,希望美国再来一次南北战争的时候。

作为斯坦顿上校的好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出面劝阻了。

这场持续两天的政变,就以这种闹剧的形式收场。

当胡佛总统重回白宫的时候。

胡佛立刻宣布,为了保护美国的稳定和繁荣,无限期暂停193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这让人不得不以为这是胡佛的自导自演。

迫于美国的紧张情势。

大英帝国也立刻在加拿大与美国的边境地区增加兵力。

此时的大英帝国也发生了一件糟心的事情。

辛普森夫人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